新闻摄影技巧_第1页
新闻摄影技巧_第2页
新闻摄影技巧_第3页
新闻摄影技巧_第4页
新闻摄影技巧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如何给领导和嘉宾摄影  一、给领导摄影根本原那么 要带单反相机,显示出尊重对方领导; 拍摄时要落落大方; 胆子要大,学会调动气氛,在适当的时候邀约双方领导合影; 多拍几张照片,选取一张最优的。 二、会议拍摄 熟悉会议的整个流程,在每个环节之前做好拍摄准备。 把整个会议过程中的具有代表性的重要片段拍下来。 如:会议开幕式、领导讲话、会议中心议题、典范代表讲话、颁奖仪式、闭幕仪式等。 1、全景照的拍摄 注意画面充实,使照片隆重生动有立体感。 做到三位一体:会议横标、主席

2、台领导、参会人员。 调换一下角度以便避开会场过道。 2、拍摄领导和贵宾发言  尽可能靠前接近主要领导,选择好时机进行连拍; 拍摄角度为45度,用特写镜头,也可以拍摄讲话时全景; 特别注意主席台的背景画面,切勿使领导的头部与背景的一些不和谐的画面重叠; 注意防止出现构图错误。3、拍摄听众 拍摄他们专注的神情或做笔记的动作; 听众表现出不耐烦的情绪、打盹或是交头接耳的画面不可以拍摄,否那么将会成为会议拍摄的败笔。 4、拍摄颁奖、领奖等动态照片  一定要用闪光灯,否那么容易使画面虚

3、掉; 注意闪光灯的角度; 抓拍会议休场时的讨论画面和会议开始、结束时的握手画面。 三、餐桌拍摄 选取领导祝酒举杯、交谈时进行拍摄;      不要拍摄领导的吃相; 用餐时不要拍太多张,防止让领导用餐感觉不惬意。 四、视察拍摄 双方领导走动视察时,在领导前方一定距离进行拍摄; 要尽量调动自己的位置拍摄到双方领导的正脸为准; 选取双方领导神态举止都比拟适宜的时机拍摄。   会议中给领导和嘉宾拍照片本卷须知 1、

4、 最好不用闪光灯,如果一定要用,请记得带套,别误会,遮光套,这样,光线就不会直接打在领导的眼睛上。 2、注意会议背景板、演讲嘉宾的一致性,不然照片所提供的信息太少,别人不知道是哪里照的。 3、大型会场,一定要用中长焦镜头,我一般是用55250mm佳能单反镜头,一般400人会场,完全可以。否那么,每次领导讲话,你都要跑到最前面,恨不得趴到他脸上去照相,这是最愚蠢的,一是自己累,二是影响别人听讲。 4、拍照时,不要穿鲜艳的衣服,你不是会议的主角,你只是来拍照的。 5、给领导拍特写时,往往会议标题不能全部囊括进去,没有方法,特写的主角是领导,只要被背景拍进局部就可以了。

5、 6、记得开会前进入会场,拿起相机调试一下,光线、角度、焦距,找到你拍照的最适宜的位置,用闪光和现场光分别拍几张,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不用闪光效果依然很好,那就不用。 7、如果是正式场合,如大领导来单位视察,本单位领导去下级单位视察,平级单位之间的交流,不要用你的 和数码卡片机跑到领导面前拍,一定要单反,相机尽量大,镜头尽量粗尽量长。 8、有的领导很喜欢上去低头念稿子,中间不抬头,这种情况最让人懊恼,所以,不是每个领导你都熟悉,所以,遇见陌生的领导上台演讲,一定要在其走向讲台的时候提高意识,在其做准备还没有开始低头念稿子的时候抓拍几张,否那么,你一点时机都没有。9、

6、现在用得都是数码相机,所以闲暇时一定要检查一下相机里有没有失败的照片,有的话,及时删除,否会耽误后期的图片处理效率,关键是这种照片万一流传出去,领导会恨死你的。 10、如果领导肥胖,满月脸,那就侧面45度拍摄,面部的赘肉就不会那么多。 11、如果领导瘦,刀削脸,那就正面拍摄,如果还是侧面拍摄,那就显得下巴更尖了。 12、如果领导个子矮,甚至站在台上演讲你在下面只能看到演讲台上一堆鲜花,连他头顶都看不到,这种时候,甚至可以牺牲背景板、牺牲其他现场元素,跑到舞台侧面,一定要蹲下来,镜头水平高度一定要低于领导的眼神水平高度,这样拍出的效果才显得其高大威猛。 1

7、3、如果领导秃头,记得闪光灯不要打,一旦灯光在其秃头上闪烁反光,这张照片便成了你丑化领导的证据。 14、如果领导一边脸上有痦子,最好避开这个,找到一个理想的角度进行拍摄;如果领导脸上痦子实在很多,两边都有,那就放心拍摄吧,拍完以后请示你的上级领导,请教照片处理意见。 15、拍摄领导讲话的照片,要注重的是眼神、表情、嘴型、手势的四位一体,只有这几个元素最和谐地表现在领导的脸上,照片才好看,领导的形象才好,所以领导讲话时的特写一般要三连拍,拍完找出效果最好的几张,其他不理想的就立即删除,别耽误后面的拍摄。 16、一个会议的几个代表性的镜头,一定要留下来:主持人致辞、领

8、导致辞、领导鼓掌、领导给别人颁奖、领导之间的交流、领导与下级之间的交流、闭幕式、签到台、大合影等。所以,一定要在事前清楚会议的主题、议程等问题,这样的话,你对抓拍什么照片心里就有数了。 17、注意领导背后的物体,在照片中,领导的头部背后不要有锐器、不要有线条、不要有不祥之物。如果你的领导在单位有政敌或他不喜欢的人,尽可能不要把他们拍到一起,不要出现在同一张照片中,实在不能防止,那就算了。 18、新闻记者的拍摄需求和单位工作人员摄影需求是不一样的,但是在中国,两者差异不是太大,我们在一场会议、活动的摄影中要拍摄哪些照片,要看报道的要求,不管是内刊还是新闻单位,摄影人员事先都要

9、和编辑人员沟通好。比方领导参加某喜庆活动,那就把他快乐的瞬间拍摄下来;领导参加吊唁活动,要拍摄其悲伤的一面;领导去事故现场,要拍摄出其敢于担当的气势和指挥假设定的表情。 19、如果你陪领导去上级开会,你拍摄你的领导时候,一定要拍摄其专注听讲的表情,不要拍其小动作,如果:挖耳朵、挖鼻屎、目光迷茫、打哈欠、揉眼睛等;如果你的领导在上面做报告,你需要拍摄听会的嘉宾,那么要拍摄这几个镜头:听会的在做笔记、在凝视领导、在鼓掌、在提问。 20、如果你的领导在和另外一个领导交谈,他们级别一样的时候,那么,你在拍摄的时候,一定要拍摄他们的正面,否那么,宁愿不要拍。如果级别不一样,一定是拍高

10、级别领导的正面,其他的最好是侧面,但不能使背影。 21、每个人的吃相都不怎么好看,尤其是中国菜,看着都很诱人,何况还是吃呢,所以不能拍摄领导的吃相。在领导就餐时,一般只拍摄领导祝酒时候的形象。 22、对了,如果领导是近视眼,而且是高度近视,一定是带眼镜的,闪光灯千万不能直接打在其镜片上,因为直接打在镜片上易导致反光,看不到领导的眼神,无疑是不败笔。 23、如果会场的光线太暗,用闪光拍领导容易出现红眼,虽然能后期修改,但是能防止的时候最好防止。 24、最后切记,给领导拍照就是给你拍领导马屁的时机,要正面理解拍马屁的意义,心里要阳光点。拍得好,那是因为领导长

11、得帅,长得又气质,拍得不好,那一定是你的技术不好资深摄影记者手把手教你拍摄领导人照片 近来,我对给领导同志拍照作了一些总结与思考,撰写了这篇?拍摄领导同志需把握的十个“度?,就教于各位同行。   拍摄党和政府举办的重大活动,尤其是领导同志参加的活动,是时政新闻中最为重要的一种形式与内容。   从2007年开始,根据省委的要求、浙报集团领导的指派,我承担了省委主要领导日常活动、中央领导同志来浙考察及重要会议的拍摄任务。白驹过隙,一晃八年过去。我先后拍摄了许多中央领导同志的影像,参与了党的十七大、十八大、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12、,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省党代会、人代会,在杭举行的中俄总理定期会晤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第二十届中美商贸联委会、太湖文化论坛第二届年会及第一、二届世界浙商大会等重要会议的摄影 报道工作,在媒体上刊发新闻图片500多幅。   八年来,我一直在思考:如何将领导同志最具新闻性而又最正确的形象,通过镜头呈现出来。我觉得需要把握好以下十个方面的“度:   一、检索“百度。意思是,在拍摄前,要检索以往资料,做好功课,具有前瞻性。“凡事预那么立,不预那么废。每当接到任务,我会研究活动方案和行程,熟悉掌握每个考察点的背景情况,(如果对考

13、察点比拟陌生,不妨可上“百度查查,对其有个根本情况掌握),预判哪些地方可能首长会与群众有更多互动交流,在头脑中形成拍摄预案,明确重点,拎出亮点,并在拍摄中把握好轻重缓急,做到沉着有数、稳中求好。   二、站在高度。 拍摄领导同志的照片,不是记流水账,不能停留和满足于有闻必拍层面上,在领会意图、明确主题、把握全局等方面,时政摄影记者比普通摄影记者的悟性要高出一筹,要关注每次报道任务中的新闻点,牢固树立新闻为王的意识。一是要有较强的敏感性,要把握中央及省委当前的工作重点和兴奋点,善于在思考与观察中激发自己的新闻敏感;二是对所拍摄的题材,要弘扬主旋律和鲜明的时

14、代特征;三是要深入基层、贴近生活,善于在人民群众中提炼主题,领导同志每次下基层工作,都有明确的任务与意图,这就需要我们以最准确的镜头语言和最直观反映手法,抓拍出符合工作任务的出彩瞬间。   三、瞄准气度。 一般人眼中,领导特别是中央领导同志应当是一副“高高在上、高不可攀的模样。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他们也是普通人。心无百姓莫为“官。当领导同志来到群众中 间时,显得很有亲和力。我们要尽量拍出领导同志平易近人、亲民务实的神韵,既要展现领导同志与人民群众鱼水情深,又要展现出领导同志气度非凡的形象。   四、立足深度。

15、0;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此句古话反映出细节的重要性。往往是细节决定成败,抓住细节,便拥有成功的钥匙。善抓细节,力求生动,是我每次在活动现场聚焦时追求的目标。摄影报道主要是以照片画面来呈现新闻的一种传播形式,以影像说话、以传情见长。拍摄领导同志考察时,同样要时刻关注变化中的细节,以较强的新闻意识拍摄考察的进程。   一般情况下,走马观花式的考察很难出细节。只有当领导同志来到群众中、与群众交流时,神情才最自然、最生动,也就最能表达其精神风貌。还有,互动才能生动,在互动中抓细节、抓情感,也能取得出彩的效果。   拍摄领导

16、同志的新闻图片成功与否的标志,是是否有足够的新闻信息量,故每一个眼神、表情、手势、动作无不传递着人物或喜或怒或哀或乐的情感,受众正是通过这些细节,获知相关信息,从而感知整个时政新闻。  五、选准角度。 精确定位,锁定拍摄的主要对象,并尽量考虑到陪同人员,必须选准角度,这是检验拍摄者应变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应变能力来自于对人物与事件的观察力,并瞬间将这种观察力转化为拍摄角度。这就要让手中相机随心而动,通过镜头的移动,处理好画面中的主角与配角的关系。领导同志的站位最好是在中间,或在三分之二 的位置上。千万不能将画面中的主角放在边上,即使形象再生动,也是很难通

17、过的。同样在会见、颁奖时,既要突出主要人物,又能考虑到一起颁奖的领导,尽可能 地做到突出与兼顾。   六、把握适度。 适度拍摄,十分重要。一般来说,当领导人低头念稿、脱眼镜、喝茶、题词不完整、手插在口袋、走下台阶、或仰望及主席台前排人不完整时,不要按快门。而当领 导同志讲话脱稿发挥,讲到兴奋时,可以来个连拍千万不要在场内转来转去,不停地拍来拍去,这不仅影响领导人讲话的效果和会场秩序,还会引起警卫人员的 不满。   七、确保精度。 拍摄领导同志作报告的特写画面时,尽可能要取正面或四分之三

18、的脸面,考虑到背景和前景,画面元素要尽可能完整。讲话时,有手势最好,画面就比拟生动。要注 意其体形、口形、眼形、手形、脚形的自然、生动。在报告刚开始的前三分钟和快要结束时,领导同志的精神状态往往比拟饱满,这是最正确拍摄的时段。 八、用光色度。领导同志在室内接见贵宾握手时,一般要用闪光灯。但用好闪光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我的经验,用手动档(M档)比拟好,光圈一般放在5.6左右,速度控制在1/250秒;感光度(iso)可适当高一点(我喜欢打在2500上);闪光灯格式放在ttlbl上。拍出来的照片光线匀称,人物的脸部饱满,背景明亮。但在光线较暗的情况下,尽量别用闪光灯。否那么,

19、会影响领导同志的视线和视力。这就需要在室内拍摄时,及时调整好白平衡,尽可能做到光线自然、色彩逼真。可将相机的白平衡调到pre位置,镜头对准白纸按下快门即可。   九、端正态度。 拍摄领导的照片会有很多限制。在拍摄中央领导同志考察时,警卫级别会很高。摄影记者与警卫人员虽然任务都是为领导效劳,但具体来说,还是有很大差异。警卫 人员要保证首长的平安,最好大家都保持远距离,而摄影记者为抓到好画面,却喜欢贴近跟随。这时也要体谅警卫人员的苦衷,尽量配合他们的指挥。   十、把握尺度。 在拍好、选好照片的同时,还要审好照片,这是最后一个重要环节。领导同志的考察、调研的照片与日常的新闻照片有所不同。更强调的是要“平安,有关领导审 照片时,主要看首长的站位与表情,也会顾及到陪同首长的站位与表情。同时,要遵守政治纪律,不能在网上乱发、乱晒,也不要随便送给照片中其他相关人员,以 免造成领导照片的不当外流。总之,与拍摄一般新闻照片相比,拍摄领导同志的活动照片,既有无可比拟的重要,又有无处不在的限制,需要摄影记者对各种“度的把握和拿捏,才能满怀信心地完成任务。  八、用光色度。领导同志在室内接见贵宾握手时,一般要用闪光灯。但用好闪光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根据我的经验,用手动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