湿地的概念与设计原则_第1页
湿地的概念与设计原则_第2页
湿地的概念与设计原则_第3页
湿地的概念与设计原则_第4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湿地的概念和设计原则今年 2 月 2 日是第 13 个世界湿地日,其主题为“从上游到下游,湿地连着你和我”。湿地与森林、海洋并称全球三大生态系统,具有巨大的生态功能,对维护地球的生态平衡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由于兼具陆地生态系统和水生生态系统的特点,湿地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的特殊生态类型,具有保持水源、净化水质、蓄洪防旱、调节气候、美化环境和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湿地也因此被誉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然而随着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全球湿地不断遭到过度开发和破坏。为加强对湿地的保护和利用, 19 7 1年 2 月 2 日,来自 18 个国家的代表在伊朗南部海滨小城拉姆萨尔

2、签署了关于特别是作为水禽栖息地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简称湿地公约。这一公约于1 9 7 5年 12月正式生效。为了纪念这一创举,并提高公众的湿地保护意识,1 9 9 6年湿地公约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决定,从1 9 9 7年起,将每年的 2 月 2 日定为世界湿地日。中国湿地资源丰富,单位面积大于10 0公顷的湿地总面积为 3 8 4 8万公顷,居世界第四、亚洲第一。中国自 19 9 2 年加入湿地公约后,采取了一系列重要措施保护湿地,目前已有超过 40 7。的自然湿地得到有效保护。2008年我国新增国际重要湿地6 块,总数达到 3 6 块;新建国家湿地公园 2 0 个,总数达到 38 个;全国

3、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达到550 多处。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十分重视城市湿地公园的建设和管理,到目前为止已批准建立5 批共 30 个国家城市湿地公园。世界自然资源保护联盟、联合国环境规划署和世界自然基金会编制的世界自然保护大纲中,湿地与森林、海洋一起并列为全球三大生态系统。湿地学是一门自身科学体系尚待完善的年轻学科。由于湿地环境的过渡性、生物群落的相兼性、所处自然条件的复杂性,使湿地边界的划分非常困难。近一个世纪以来,世界各国给湿地所下的定义就有 50 多种。湿地的定义根据性质差异可分为狭义和广义的湿地定义两种。1.狭义的湿地定义1956年美国渔业和野生动物保护组织的定义为:被浅水、暂时或间歇水体所覆

4、盖的低地,包括以出露植被为明显特征的浅湖和池塘;不包括永久性河流、水库和深湖泊的水面,以及那些对湿地植被生长没有什么效果的暂时性水面。20 世纪 70 年代末该组织对湿地定义作出修正: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转换区,其地下水位通常达到或接近地表或处于浅水淹覆状态。湿地的三个基本特征:湿地水文、湿地植物和湿地土壤。狭义的湿地定义强调湿地生物、土壤和水文的彼此作用,以及三大因子的同时存在。符合湿地处于水陆过渡带的特殊地位,反映了湿地生境多样性的典型特征。可能出现的问题:由于湿地与开阔水体是紧密联系的,人为地彼此隔离开来,会在保护管理上出现难题。2广义的湿地定义1971年关于特别是水禽栖息地

5、的国际重要湿地公约定义为: 不问其为天然或人工、长久或暂时性的沼泽地、泥炭地或水域地带、 静止或流动、淡水、半咸水、咸水体,包括低潮时水深不超过 6m 的水域。广义的湿地定义告诉我们什么可以划入湿地,并未指出湿地共 同的本质特征。陆地生态系统和水域生态系统之间的转换区,其地 下水位通常达到或接近地表或处于浅水淹覆状态。01 1!如9 66 1 口9 7600109168圖有学者认为广义的湿地定义在管理上有明显的优点: 陆地是湿 地镶嵌的背景基质, 沼泽、湖泊、稻田等是其中的富水的斑块;溪 流、江河、渠系等则是斑块之间水力联系的廊道;水的循环是湿地与背景基质、大气、海洋之间物质交换的基本方式,以

6、此将全球的湿地生态系统联系在一起。任何一处湿地发生退化和丧失, 都会直接或间接影响到其它湿地的状况。3湿地的基本概念也有学者认为将水体本身及一些人工系统划分为湿地,不 利于湿地的研究和保护。由于过渡带湿地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 带来的环境效益难以估价,遭受人类活动破坏的过程中首当其 冲。同时过渡带面积小, 当受到破坏时往往不为人们所重视。 广 义的定义无形之中降低了保护过渡带湿地的重要意义。虽然就地貌学而言,湿地和湖泊都是一种过渡现象。在纯 自然力的作用下,湿地会在一些自然过程影响下逐渐消失,但 这一过程通常极其缓慢,并可能达到近似的动态平衡。湿地在自然界中可以在不同时期分别具有干和湿的特性。

7、人类活动除了对湿地造成直接破坏外,更多的则是对湿地赖以 生存的环境造成破坏,从而加快了湿地消亡的速度。目前对湿地的持续破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对湿地的认 识不足,造成对湿地生存环境的破坏。城市湿地公园的概念为了更好地保护与合理利用城市湿地,规范城市湿地公园 规划设计方法,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住房和城乡建设部 于 2005 年出台了城市湿地公园规划设计导则(试行”。城市湿地公园是一种独特的公园类型,是指纳入城市绿地 系统规划、具有湿地的生态功能和典型特征、以生态保护、科 普教育、自然野趣和休闲游览为主要内容的公园。城市湿地公园与其它水景公园的区别:强调湿地生态系统的生态特性和基本功能的保护和

8、展示; 突出湿地所特有的科普教育内容和自然文化属性。城市湿地公园与湿地自然保护区的区别:强调利用湿地开展生态保护和科普活动的教育功能; 充 分利用湿地的景观价值和文化属性丰富居民休闲游乐活动的社会 功能。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应该:基于湿地的典型特性,即地表水的净化和调节;使城市湿地兼具野生的和园林的自然特征。城市湿地公园建设原则:以保护恢复湿地的生态功能为前提;以充分发挥湿地的环境 效益为目标;以充满自然野趣的湿地景观为特色; 以围绕湿地的 科普教育活动为内容, 开展生态环境保护宣传。 城市湿地公园建设不应:城市湿地公园 #传统的公园水景、水上乐园;城市湿地公园 #种植水生植物、营造湿地景观;城市

9、湿地公园 #城市湿地城市文化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的类型1.天然湿地公园利用原有的天然湿地所开辟的城市湿地公园。应避免开辟成 公园后对原有生态环境的干扰与破坏;鉴于多数城市湿地的退化 与贫瘠化状况, 城市湿地公园应以生态修复为工作重点;还应考 虑城市湿地公园的环境容量和游人的安全保护问题。类植物没有得到补种。工拔草;清除水龙的化学除草剂;01 1!如9 66 1 口9 7600109168圖2人工湿地公园利用人工湿地、 或人工营建的城市湿地公园。 应综合考虑当 地的水资源总量、 土壤条件、地下水状况等;应具备天然湿地的 生态功能、以发挥环境效益为主要目标,兼有科普教育与游憩功 會旨。湿地公园规划设

10、计1.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理念以湿地的自然复兴、恢复湿地的领土特征为指导思想;以形 成开敞的自然空间和过渡地带、接纳大量的动植物种类、 形成新的群落生境为主要目的; 为游人提供生气盎然的科普教育和游憩空间。2城市湿地公园设计目标综合治理湿地整体水域和周边环境;恢复湿地自然生态系统,促进湿地自然发育,提高生物多样性水平,实现湿地景观自然化;核心是协 调水与植物的关系,提高水、土质量。3城市湿地公园建设措施人工控制形成恒定的泻湖水位;水生和沼生植物构成生物泻湖。城市湿地公园案例1.苏塞省级公园设计意图:利用萨维涅湖的泻洪池营造沼泽地;借助鸟类使公众在公园里流连忘返。设计措施:首先将平峰水塘串通, 然后

11、用土堤将沼泽地与其他水面隔离,使其自成一体;由于是以观赏为主要目的的沼泽地,因此在不同 水深的基床上栽种了多种喜湿植物、水生植物;借助邻近水塘中设置的 水泵,使沼泽地中的水位保持恒定。1984年在沼泽地中栽种了27 种植物,并采取封闭管理措施, 使植 物的演进完全自发进行。根据 1997 年的监测,沼泽地中的高等植物达到61 种。由管理人员引入两种:桤木、垂叶苔草。自然生发了 43 种,其中包 括两种柳类在 1986 年竹子遭冰冻、重新划定沼泽地和基床后出现。 原先 栽种的 11 种植物自然消失:植物群落的演变结果,几乎推翻了原先的种 植设计,表明植物在品种和数量上的自生演化是迅速而重要的消失

12、的种类:澳洲芦苇。取代的种类 :鸢尾;千屈菜;苔草(占据最高的基床,远离原先种植 区夂香蒲(侵占大量基床,并正在迅速填满水面 X植物物种与群落迅速演化的原因:通过水泵和流水获得更新的水量太少,以及水面和种植基床的抬高,导致水体的富营养化;大量的动物物种在消耗植物群落,以及入侵物种的竞争,比如鸢尾和芦苇之间发生的情况;遭到冻害的竹采取的管理措施影响;对周边水系中水草的清除;手有选择的伐除自生的柳类植物。总之凭经验的行动并不能使沼泽地回归栽种之初的面 貌,但限制了植物迅速填满水面,并使群落生境趋于多样 性。对管理者而言, 保持并增加可以观察到的鸟类品种及 数量非常重要。秦皇岛海滨森林公园设计:北京

13、北林地平线景观规划设计院时间:始建于 2006 年。 20 世纪 50 年代起,曾在滨海沙滩上营造人工防护林地。面临的主要问题:树木的自然老化;树种单一化明显;城市建设的影响;兴建野生动物01 1!如9 66 1 口9 7600109168圖园,林地资源被蚕食。措施:引入野花草花组合,加剧林地植物竞争,促进群落更新;针对不同林班提出调整,补充措施;对野生动物园等项目进行生态化改造,恢复林地风貌。秦皇岛海滨国家森林公园前身是2 0 世纪 5 0 年代起利用滨海沙滩营造的人工防护林地。随着原有树木的自然老化和城市的建设发展,尤其是90 年代中期野生动物园的兴建使滨海防护林面临巨大威胁。设计以促进植被自然更新为目标,在园中引入富有生命力的草花,利用其强大的适应性作为先锋植物,使公园成为各种植物竞争的场所,促进动植物向更高的群落生境发展。新河景区整治:己利用新河形成河、湖、塘、溪、沼泽等水系。针对水系的整治措施:对新河流域进行再自然化整治规划,措施促进新河复兴;沟通全园水系,利用丰富的支流水系形成水土林的交融;对原有的鱼塘、荷塘进行再自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