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赏析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 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 谁怕? 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 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在历代文人中,苏轼无疑是一个具有传奇色彩而又历经 磨难的文学家。他豁达的人生哲学、完美的人格理想、多才 多艺的绝世才华,闪耀在历史的时空中。他,成了后世文人 仰慕的偶像。现代作家林语堂对他极其崇拜,并写生了苏 轼传,说“他是一位有魅力、有创意、有正义感、旷达任 性、独具卓见的人,是一个伟大的人道主义者,一个百姓的 朋友,一个大文豪,大书法家,
2、创新的画家,造酒的实验家, 一个工程师,一个憎恨清教徒主义的人,一位佛教徒,巨儒 政治家,一个皇帝的秘书,酒仙,厚道的法官,一位在政治 上专唱反调的人,一个月夜徘徊者,一个诗人”作为一 个现代人,我们仍然对苏轼的人生哲学有相当大的认同。在社会竞争日趋激烈、心理压力日趋增大的今天,苏轼的作品 像一付清凉剂,让我们浮躁不安的心灵得到丝丝的抚慰;它 们亦如晨钟暮豉,时时提醒我们要安顿好自己的心,要以一 颗宁静的心去看待世间的一切。他的词定风波?莫听穿林 打叶声正是这样的代表作品。这首词写于宋神宗元丰五年( 1 0 8 2 ) o三年前(10 7 9 ),在新任湖州知州的苏轼,忽然被朝廷的使者五花 大
3、绑地押往京城,惊魂不定的东坡先生,就这样莫名其妙地 被关进了京城的大牢。在牢中,在严刑逼供下,罪名原来是 他在杭州任职时,常常写些小诗,在诗中发发小牢骚,有时 表示由对新法(王安石的变法)的不同意见,有时针硬新法 的流弊。而官场的群小却以此为借口, 攻击苏轼“毁谤朝廷” 这就是北宋著名的文字狱“乌台诗案”。苏轼在牢中受尽了肉体和精神的双重折磨,几近死亡的边缘。后来经多方 营救,幸免一死,由狱后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1 0 8 0年 正月,身心俱受摧残的苏轼经过长途跋涉,踏进了黄州的大 地。在这块偏僻但风景优美的楚天荆地,贯通儒释道三家思 想的东坡先生,仰观象于天,俯取法于地,思考宇宙、人生、 社
4、会的各种问题,经过一番精神的炼狱之旅,终于获得了精 神上的大解放,心灵进入了一种澄明的境界。才华横溢的苏轼,赋诗作文,写下了前后赤壁赋、念奴娇?赤壁怀古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等千古不朽的诗文,表达自己 这种精神上的探索和收获。1 0 8 2年的莫一天,因生活贫困的东坡先生,去看友 人向官府替他要来的几十亩荒地打算自己耕种,在路上遇 雨,因为没有雨具,同行皆狼狈,唯他在雨中从容不迫地行 走。本是一场常见的雨,在常人看来已是习以为常,而深谙 宇宙、人生之道的苏轼,却怦然心动,灵感来袭,轻轻一吟, 便成了千古绝唱。我们先看词的上阕,“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 行。”作者用很强烈的字眼来描绘这一
5、场雨,所谓“穿林打 叶”,意指雨的凶猛,雨点穿过树林,打在树叶上,也打在 苏轼和同行者的身上,这当然是相当的狼狈了。但是,苏轼 却不觉得雨的凶猛和被雨淋湿后的狼狈。面对风雨,他悠然 自得,并劝同行者“莫听穿林打叶声"。任你风雨肆虐,我 自坦然面对。劝同行者“何妨吟啸且徐行” ,既然大自然的 风雨不能改变,不如改变我们的心态,在雨中吟诗放歌,徐 徐前行。为什么要在风雨中“吟啸”呢?那代表一种玩赏的心态,是在困境中,在心灵上留有一点小小的空间,让自己 还有闲情逸致去玩赏。这里主要是写作者的心态、定力和持 守。面对自然的风雨也好,人生的风雨也好,需要你用平静 悠闲的心态,相当大的定力和持守
6、去面对。“莫听”二字是对风雨打击的否定,“何妨”二字是对悠闲人生态度的肯定, 这两句分别从否定和肯定两个方面来表达作者的思想情感。在雨中行走,按照生活常态,当然是骑马胜过竹杖芒鞋, 但是苏轼却说:“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这里当然不是 写实,而是继续写自己当时的心态。当自己拥有平静悠闲的 心态时,即使是竹杖芒鞋行走在泥泞之中,也胜过骑马扬鞭 疾驰而去。这里还隐含了两种生活的对比,一种是竹杖芒鞋 的平民生活,一种是肥马轻裘的贵族生活。在历经了政治上 的风风雨雨后,苏轼越来越认同这种真真切切、平平淡淡的 平民生活。“竹杖”、“芒鞋”是苏轼用来表达平民生活的重 要意象,在其诗词中经常使用,如初入庐山
7、:“芒鞋青竹杖,自桂百钱游。”东坡:“莫嫌荤确坡头路,自爱铿然曳 杖声。”富居定惠院:“不问人家与僧舍,拄杖敲门看修竹。 尽管苏轼是一位士人和官员,但却是一个平民艺术家,常常 深入民间,并过着平民般的生活。“竹杖芒鞋”就是苏东坡 典型的平民形象,也是其平民人格的真实写照竹杖芒鞋行走在风雨中,本是一种艰辛的生活,而苏轼 却走得那么潇洒、悠闲。对于这种生活,他进一步激励自己:“谁怕?”意思是说,我不怕这种艰辛和磨难。这是一句反 问句,意在强调这种生活态度。为什么要强调这种生活态度 呢?因为对于苏轼,这就是他一生的生活态度,所以他说:“一蓑烟雨任平生”。“一蓑烟雨”,是说整个蓑衣都在烟雨 中,实际上
8、是说他的全身都在风吹雨打之中。这“一蓑烟雨”也象征人生的风雨、政治的风雨。而“任平生”,是说一生任凭风吹雨打,而始终那样的从容、镇定、达观。这一句简 直就是苏轼一生生活的写照。他在政治上不断地受到打击, 一贬再贬,晚年最后流放到了蛮荒之地海南岛。但是在精神 上,他始终没有被打败,始终保持一颗鲜活灵动的心。当他 被贬到海南岛,仍能够写由“云散月明谁点缀,天容海色本 澄清”这样心灵纯净的句子。 对于“一蓑烟雨”这样的意象, 苏轼是非常喜爱的。他对唐代词人张志和的词 渔父中“青 箸笠,绿蓑衣,斜风细雨不须归”这样的句子极为赞赏,恨 其曲调不传,并将其改为浣溪沙中句子(“自庇一身轻箸笠,相随到处绿蓑衣
9、”)入歌。我们再看词的下阕,下阕转到写雨后的情景和感受。“料 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这里描绘了一个有趣而又充满哲理的画面:一边是料峭春风,作者感到丝丝 的冷意;一边是山头斜照,作者感到些些的暖意。这既是写 景,也是表达人生的哲理。人生不就是这样充满辩证法吗? 在寒冷中有温暖,在逆境中有希望,在忧患中有喜悦。当你 对人生的这种辩证法有了了悟之后,就不会永远沉陷在悲苦 和挫折之中,就会在微冷的醒觉中升起一股暖意、一线希望。“山头斜照却相迎”,是对生活的一种积极观照,是一种通 观,是苏轼经历磨难和打击之后,在灵魂上的升华。苏轼在 他的另两句诗中,也表达这种思想:“参横斗转欲三更,苦雨
10、终风也解晴。”意谓凄风苦雨之后也终会放晴的。其实以上三句表达的还只是一种儒家的境界,这是一种 入世的人生态度。在此基础上,苏轼进一步彻悟人生:“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归去之后,看刚才刮风下雨的地方,哪里有什么雨,哪里有什么晴。所谓风 雨,所谓晴,不过是人心中的幻象而已。这里苏轼进入到了 佛教所说的“无差别境界”。在佛教看来,“万法惟心所现” 世界的一切物象皆是心所幻化而生的。如果心静,世界自然 清静。其实世界万物并没有什么区别,只是我们有了分别心才有了世界万象。如果我们内心进入到了无差别的境界,世 界万物哪有什么分别呢?因此佛教劝人“无执”,一切都不要执着,不要被外物所系缚。成功也好,失败也好,都不要 太在乎,所谓“宠辱不惊”。苏轼在这里表达的正是这样一 种哲理,归去之后(可理解心灵的皈依),心灵进入了宁静的境界,再看生活中的风雨或阳光,哪有什么区别呢?都微 不足道。他在此劝人既不要因风雨而担惊受怕,也不要因阳 光而欣喜若狂,一切都泰然处之。这看来似乎有些唯心的色 彩了,其实这是一种人生的大境界,是一种了悟宇宙、人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度奶牛养殖产业标准化生产与质量控制合同4篇
- 2025年度家电租赁业务合作协议3篇
- 二零二五年度特色美食门面租赁及经营合作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电子制造业农民工劳动合同规范4篇
- 二零二四年外聘法律顾问服务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农产品冷链储藏与追溯体系合同3篇
- 二零二五年度外墙涂料施工与环保监测承包协议4篇
- 二零二五年度国际合同第六号生皮出口质量保证协议3篇
- 2025版农用拖拉机二手交易鉴定评估合同范本4篇
- 2025年度绿色建筑材料方木采购合同3篇
- 阻燃材料的阻燃机理建模
- CJT 511-2017 铸铁检查井盖
- 配电工作组配电网集中型馈线自动化技术规范编制说明
- 职业分类表格
- 2024高考物理全国乙卷押题含解析
- 广东省深圳高级中学2023-2024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物理试卷
- 介入科围手术期护理
- 青光眼术后护理课件
- 设立工程公司组建方案
- 设立项目管理公司组建方案
- 《物理因子治疗技术》期末考试复习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