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1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2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3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4页
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A卷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题号一一三四总分得分考试范围:xxx;考试时间:100分钟;命题人:xxx评卷人得分、单选题话缩启的海水.t 含BL).产品RriOH号 考班名 姓校 学绝密启用前河北省唐山市2018-2019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 A卷理科综合试题(化学部分)试卷副标题注意事项:1 .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 .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第I卷(选择题)请点击修改第I卷的文字说明1.用“空气吹出法”从海水中提取澳的工艺流程如下:+t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蒸储塔中只发生了物理变化B.吸收塔利用了 SO2的还原性,使 B2还原成BrC.在吸收塔中澳元素得到了富集D.吹出塔中通入水蒸气,能减小B

2、r2的溶解度2.有机物A的结构如右图所示,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有机物A易溶于水B.有机物A在铜的催化下与 O2反应生成醛C. ImolA最多能与4molH2发生加成反应D.在酸性条件下,有机物 A水解形成一种有机物实验操作实验现象实验结论A向FeCh和KSCN的混合溶液中加入KCl溶液溶液红色变浅增大生成物浓度,平衡向逆反应方向移动B杲无色溶液中加入硝酸酸化,再加硝酸钢溶液有白色沉淀说明溶液中含有SO42-C饱和氯化银溶液与饱和碘化银溶液等体积混合有黄色沉淀Ksp(AgCl) >Ksp(AgI)D用洁净的钳丝蘸去少量溶液在酒精灯上灼烧火焰呈紫色该溶液一定是钾盐溶液3.下列有关实验结论正

3、确的是A. AB. B C. CD. D4. 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标准状况下,22.4LCH3COOH中含有碳原子数为 2NaB. 1.7g羟基(OH)和1.7gOH一中含有质子数均为 0.9NaC. 1molN2与3molH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H3分子数目为2NaD. 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0.2Na5.常温下,向20mL某一元酸(HA)溶液中逐7加入 0.1mol 广1的NaOH溶液,测得 混合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随加入NaOH溶液的体积变化关系图如下。下列说法不题答内线订装在要不请派T水电出的“旧"口 rkr 八 夕

4、 一正确的是A. Ka(HA)的数量级为10B. d点溶液的pH最大C. b 点溶液显酸性,c(A )>c(Na+)>c(H +)>c(OH )D. d 点溶液中,c(Na+)+c(H+尸c(A )+c(OH ) O 线 O 线 :号O O 订 O装考1 :级 班:名 姓核订 O装O 学O 外 O 内O6. 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W、Y是金属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X的2倍。Q与W同主族,且Q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Q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水溶液呈碱性。Y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 Q与X

5、形成简单化合物的分子为三角锥形B. Z的氧化物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C.原子半径Y>Z>X>QD. W与X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W3XA. 以H2、。2、熔融盐 W2CO3组成燃料电池,采用电解法制备Fe(0H)2,装置如下图所示,其中电解池两极材料分别为铁和石墨,通电一段时间后,右侧玻璃管中产生大量的白色沉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娥1希区A.石墨I电极反应为 H22e +20H =2出0B. C02在石墨电极n上得电子C. X电极材料为铁D. NaCl溶液中C移向Y电极评卷人得分、新添加的题型8. ZrO2常用作陶瓷材料,可由错英砂(主要成分为ZrSiO4,还含少量FeC03、F

6、e2O3、Al 2O3、Si02等杂质)通过如下流程制取。NffOH过* At 酸HQ二国本董嶷用漕帝蹲滞1 口已知:ZrSiO4能与烧碱反应生成 Na2ZrO3和Na2SO3, NazZrO3与酸反应生成 ZrO2+。部分金属离子在实验条件下开始沉淀和完全沉淀的pH如下表。金属离子L 3+Fe3+Al_ 2+ZrO开始沉淀pH1.93.36.2沉淀完全pH3.05.28.0“熔融”过程中,ZrSiO4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滤渣I的化学式为 。(2) “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 , 调 "pH=a 时, a的范围是 。为得到纯净的ZrO2 ,滤渣n要用水洗,检验沉淀是

7、否洗涤干净的方法是(4)滤渣出的成分是Zr(CO 3)2 - xZr(OH) 4。取干操后的滤渣出37.0g ,煨烧后可得到题答内线订装在要不请派 rkr 八 夕 一24.6gZrO 2°则x等于; “调pH=8.0”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 方程式为第II卷(非选择题) 请点击修改第II卷的文字说明评卷人得分三、实验题 直摩I 9.某实验小组学习了反应 CO2+2Mg*=2MgO+C的相关知识后,欲探究镁是否与 SO2气体反应,设计了下列实验装置图 (注:石棉绒是一种耐火材料,不参与反应)。ABC请回答下列问题:(1)若可供选择固体试剂有:木炭、铜片、亚硫酸钠固体,则装置 A中发生反应

8、的化学方程式为。(2)装置B中所盛入的药品是。(3)仪器a的名称是 ,其作用是 。(4)实验完毕后观察到石棉绒上有黄色物质生成,将石棉绒及其附着物投入到稀盐酸中,会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则镁与SO2除发生SO2+2Mg3=2MgO+S反应外,还发生的反应是。在装置C、D间插入图所示装置,可以获得亚硫酸(H2SO3)溶液。液体X可以是下列试剂中的 (填序号)。A.苯 B.汽油 C.四氯化碳 D.酒精实验完毕后,通过 (实验操作名称)可以将上、下两层液体分开。向亚硫酸溶液中通入空气,溶液的pH(填“增大”、“减小或“不变”),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试卷第11页,总8页评卷人得分四、综合

9、题10 .甲醇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利用煤化工中生产的CO、CO2和H2可制取甲醇等有机物,发生的反应有: CO(g)+2H 2(g)=CH30H(g) Hi= 99kJi mol CO2(g)+3H 2(g)CH30H(g)+H 2O(g)AH2化学键C=OH-HC-OH-OC-HE/(kJ/mol)803436343465413相关物质的化学键键能数据如下:(1)该反应4 H2=(2)关于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反应在任何温度下都能自发进行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减小C.使用催化剂,不能提高 CO的转化率D.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3)在某温度下,将1.0moC

10、O与2.0molH2充入2L的空钢瓶中,发生反应,在第 5min时达到化学平衡状态,此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为0.1。在第10min、20min时分别改变反应条件,甲醇的浓度在不同条件下的变化状况如下图所示:0 145从反应开始到 5min时时,生成甲醇的平均速率为1520 23 30时间加mH2的平衡转化率”%,化学平衡常数 K=1min时,v正v逆(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1mim时v正4min时v逆(填“大于” “小于”或“等于”)比较甲醇在 78min、1213min和2527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速率分别以 oO 1 OOX题XX答X订X内订XX线XX订cXcX 曲衣 X

11、X在XX乂 士要乂 士装X装X不XX请XO O 内O 外 O1已知:B和C中核磁共振氢谱分别有 4种和3种峰。D CH3Cl+NaCN» CH3CN+NaCl隔°'" CHiCOOH二川口-CN此v(78)、v(1213)、v(2527)表示的大小 。若将钢瓶换成同容积的绝热容器,重复上述试验,平衡时甲醇的物质的量分数0.1。(填“ >、" < 或"=”)11. H、N、O、S、Ni、As为元素周期表中14周期元素。请回答下列问题:(1)上述元素中第一电离能最大的元素符号是 ,电负性最大的元素的原子其 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

12、(2)CH3NO2中C和N的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分别为 、。(3)SO32其空间构型为 。写出一种与该酸根等电子体的微粒 (4)NH 3极易溶于水其原因除二者都为极性分子外,另一个重要原因是 。(5)Ni与As形成的一种化合物,其晶体如图所示,属六方晶系。该晶体的化学式为 , As原子的配位数为。已知晶胞参数a=360.2pm, c=500.9pm ,此晶体的密度为 g cmT3。(写出计算式,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12 .高分子化合物G是一种重要的化工产品,可由煌A(C 3H6)和聚合成。合成G的流程图如下:请回答下列问题:(1)A的名称是 。(2)的反应类型是 ,的反应类型是 。(3)D的

13、结构简式是。(4)E中官能团的名称是。(5)的反应方程式是 。(6)F的同分异构体有多种,符合下列条件的有 种。苯环对位上有两个取代基,其中一个是NH2能水解 核磁振谱有5个峰写出符合上述条件的一种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参照上述流程图,写出用乙烯、NaCN 为原料制备聚酯Ir 00 1I .11IIH/XZC HjCH.C 一k QH题答内线订装在要不请派VJ >)> 上一工。 >)> ,、打】 】 】 C - - - - 韭 - - - - C 】 】 】 八夕日 的合成路线 (其它无机物任选)本卷由系统自动生成,请仔细校对后使用,答案仅供参考答案第13页,总11页

14、参考答案1. . A【解析】【分析】浓缩、酸化后的海水通入氯气,氯气氧化澳离子生成单质澳,通入空气水蒸气吹出澳单质,澳单质被二氧化硫吸收再在蒸储塔中通入氯气氧化澳离子生成单质澳,冷凝、精储得到纯澳。【详解】A蒸储塔中氯气氧化澳离子生成单质澳,蒸储塔中不只发生了物理变化,故A错误;B、SO2中硫元素化合价升高,失电子被氧化,吸收塔利用了SO2的还原性,使 B2还原成Br ,故B正确;C、澳离子被氧化为澳单质,吸收塔吹出单质被二氧化硫在吸收塔中吸收,经过吸收塔后,澳元素得到了富集,故 C正确;D吹出塔中通入水蒸气,温度升高,能减小Br2的溶解度,故D正确;故选A。2. D【解析】【分析】A、A中只

15、有-OH是亲水基,煌基部分难溶于水;B.有机物A在铜的催化下与 02反应生成酮;C、酯基上双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H在酸性条件下,有机物A水解形成一种有机物【详解】A、A中只有-OH是亲水基,煌基部分难溶于水,A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故 A错误;B.有机物A在铜的催化下与 。2反应生成酮,故 B错误;C、酯基上双键不能与氢气发生加成,ImolA最多能与3molH2发生加成反应,故 C错误;D>在酸性条件下,有机物 A水解形成一种有机物0 IIc OHCHCH5 OHOH故选Do3. CA、KCl不影响铁离子与SCN的络合反应;B、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钢溶液,亚硫酸根离子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

16、C、在AgCl和AgI两饱和溶液中,前者 c (Ag + )大于后者c (Ag + ), c (Cl-) >c (I - ),当将AgCl、AgI两饱和溶液混合时,由于Kp (AgCl) >Ksp (AgI),发生沉淀转化,生成更多的AgI沉淀;H不一定是钾盐,可能是碱等;A、KCl不影响铁离子与 SCNI的络合反应,则向 FeCl3和KSCN昆合溶液中,加入少量 KCl固体,溶液颜色不变,故 A错误;B、加入稀硝酸酸化的硝酸钢溶液,亚硫酸根离子会被氧化为硫酸根离子,不能排除亚硫酸根离子的干扰,故 B错误;C、在AgCl和AgI两饱和溶液中,前者 c (Ag +)大于后者c (Ag

17、 +), c (Cl - ) >c (I - ),当将AgCl、AgI两饱和溶液混合时,由于Ksp (AgCl) >Ksp (AgI),发生沉淀转化,生成更多的AgI沉淀,故C正确;H不一定是钾盐,可能是碱等,故D错误;故选Co本题考查了物质检验方案的设计与评价、难溶物溶度积等,解题关键:明确制备原理、难溶物溶度积的概念,难点C, AgCl和AgI两饱和溶液中,前者 c (Ag +)大于后者c (Ag +)。4. BA、标准状况下,22.4LCH3COOH不是气态;B、羟基(一OH)和OH的质子数均为9;C、也与H2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是可逆反应;D> Na2O2与足量水反应,

18、-1价的氧的化合价一半升高一半降低;【详解】A、标准状况下,22.4LCH 3COOH不是气态,故A错误;B、羟基(OH)和OH的质子数均为9, 1.7g羟基(OH)和1.7gOH 一中含有质子数均为 0.9NA,故B正确;C、N2与H2在一定条件下的反应是可逆反应,1molN2与3molH 2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生成NH 3分子数目小于2Na,故C错误;D> Na2O2与足量水反应,-1价的氧的化合价一半升高一半降低,7.8gNa2O2与足量水反应,转移电子0.2Na,故D错误;故选B。5. C【解析】【分析】A、根据HA的电离常数定义计算;B、d点碱性最强,pH最大;C、b点是HA

19、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的点,溶液显碱性;D>由电荷守恒解答。【详解】A、b点是HA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的点, 酸和碱的体积均为 20ml,原酸的浓度为0.1mol L a 点HH+ A , c(H+)=c(A-)=0-14/10-11=10-3,Ka(HA尸 c( H+) c ( A)/c( HA )=10-3X 10-3/(0.1-10 -3), Ka(HA)的数量级为 10 5,故 A正确;B、d点碱性最强,pH最大,故B正确;C、b点是HA和NaOH恰好完全反应的点,且 A要水解,溶液显碱性,c(Na+)>c(A )>c(OH )>c(H+),故 C错误;D、d

20、点溶液相当于NaA和NaOH的混合溶液,由电荷守恒c(Na+)+c(H +)=c(A )+c(OH),故D正确;故选Co【点睛】本题考查酸碱混合溶液的定性判断,解题关键:明确图象中各点的pH及溶液中的溶质,解题技巧D,注意电荷守恒的应用。6. B【解析】【分析】Q、W、X、Y、Z是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元素。Q与W同主族,且Q与W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中阴、阳离子电子层结构相同。则Q为H元素,W为Li元素,Q与X形成的简单化合物的水溶?呈碱性,X为N元素。W、Y是金属元素,Y的氧化物既能与强酸溶液反应又与强碱溶液反应。Y为Al元素,Z的原子序数是 X的2倍,Z为Si元素。【详解】A. Q与X形成简

21、单化合物 NH的分子为三角锥形,故 A正确;B. Z为Si元素,硅晶体是良好的半导体材料,Z的氧化物SiO2,是共价化合物,不导电,故B错误;C.电子层越多,原子半径越大,同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减小,则原子半径:Y>Z>X>Q ,故 C正确;D. W与X形成化合物的化学式为 Li 3N,故D正确; 故选Bo7. D【解析】【分析】左边装置是原电池,通入氢气的电极I是负极、通入氧气的电极II是正极,负极反应式为H-2e+CO2CC2+H2O,正极反应式为 O2+4e +2C(2=2C(O2 ,右边装置是电解池, X是阴极、Y 是阳极,阴极反应式为 2HaO+2e =Hd+2OH

22、阳极反应式为 Fele-+20H =Fe(OH 2【详解】A.石墨I电极反应为H2-2e+CO2CO+H2O,故A错误;B.石墨电极HO 2+4e +2C(O=2C(O2 , O2在石墨电极n上得电子,故B错误;C. X是阴极,X电极不需要一定用铁作电极,可以用石墨电极,Y电极材料为铁,故C错误;D.Y电极是阳极,NaCl溶液中C移向Y电极,故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原电池和电解池原理,正确判断原电池正负极及电解池阴阳极是解本题关键,难点是电极反应式的书写,注意该原电池中电解质是熔融碳酸盐而不是酸或碱溶液。 2+3+8. ZrSiO4+4NaOH_Na2ZrO3+Na2SiO3+2H2

23、OH2SQ32Fe2 + H2O2+2H = 2Fe3+ 2H2O5.2 wav 6.2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 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净 12ZrO2+ + 2CO32+2H2O=Zr(CO3)2 Zr(OH)4(【解析】【分析】错英砂主要成分为 ZrSiO4,还含少量FeCO3、Fe2O3、Al 2O3、SQ2等杂质,力口 20口§融, ZrSiO4转化为Na2SiO3和Ns2ZrOs,氧化铝转化为 NaAlQ, SiQ转化为 Na>SiOs, FezO不反应, 再加过量盐酸酸浸,N&Zrd与酸反应生成ZrO2+, Na>S

24、iOs与HCl生成硅酸沉淀,偏铝酸钠转 化为氯化铝、氧化铁转化为氯化铁,FeCO3转化Fe2 + ,滤液中含有 ZrOH、Fe2+> Fe3+> Al3十 ,Na+、C等,加双氧水,将Fe2+氧化为Fe3+,加氨水调节pH为5.26.2 ,使Fe"、Al3+转化为氢氧化物沉淀,过滤,滤液中主要含有ZrO2+等,再加氨水调节 pH>8.0,使ZrO2+转化为Zr (OH 4沉淀,过滤、洗涤、干燥得到Zr (OH 4,加热分解即可得到 ZQ。根据方程式计算滤渣的组成。【详解】(1) “熔融”过程中,力口 NaOFW, ZrSiO4转化为N&SiO3和NaZrOs

25、, ZrSiO4发生反应的化 学方程式是:ZrSiO 4+ 4NaOH_Na2ZrO3+Na2SiO3+2H2O ;加过量盐酸酸浸,Na2ZrO3与酸反应生成Zr&+, N&SiO3与HCl生成硅酸沉淀,滤渣 I的化学 式为:H2SiO3;(2)加双氧水,将 Fe2+氧化为Fe3+,加氨水调节 pH为5.26.2 ,使Fe3 Al"转化为氢 氧化物沉淀,而 ZrO2+不沉淀,“氧化”过程中,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是2Fe2+ + H2O2 +32H =2Fe +2H2O,倜 “ pH=a 时,a 的范围是 5.2 <a< 6.2;(3)为得到纯净的Zr。?,

26、滤渣n要用水洗,滤渣n中可能含有氯离子,检验沉淀是否洗涤 干净的方法是取少许最后一次洗涤液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酸化的AgNO3溶液,若无白色沉淀,说明已洗净;(4)根据方程式:Zr(CO3)2 . xZr(OH) 4= (x+1) ZrO2+2CO2+2XH2O211+159x123(x+1 )37.0g24.6gx=1“调pH=8.0” 时,所发生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ZrO2 + + 2CO32+ 2H2O =Zr(CO3)2 Zr(OH) 4 J。【点睛】 本题考查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侧重考查学生分析问题、解答问题能力,解题关键:明确流程图中各个步骤发生的反应及溶液中存在的微粒,知道常见离子

27、的检验方法及实验现象.9. Na2SO3+H2SO4=Na2SO4+SO2f + H2O(或 Na2SO3+2士$。4= 2NaHSO,+SO2T + H2O) 浓硫酸球形干燥管防止倒吸Mg + S MgS C 分液 减小2H 2SO3+O2=2H2SO4【解析】【分析】A中制备二氧化硫,B中用浓硫酸进行干燥,C中探究二氧化硫与镁的反应,D用碱吸收尾气。C与D之间装置中2H2SO3+O2=2H2SO4,酸性增强。【详解】(1)装置 A制备二氧化硫,Na2SO3+H2SO4=Na2SO4+SO2f + H2O(或 Na2SO3+2HzSO4 = 2NaHSO4 + SO2 T + H2O);(2

28、)装置B用于干燥二氧化硫,装置 B中所盛入的药品是浓硫酸;(3) D用于吸收尾气,仪器 a的名称是球形干燥管,其作用是防止倒吸;(4)实验完毕后观察到石棉绒上有黄色物质生成, 说明发生了 SO2+2Mg=2MgO+S反应, 将石棉绒及其附着物投入到稀盐酸中,会产生具有臭鸡蛋气味的气体,说明含有MgS则镁与SO2除发生SO2+2Mg2MgO+S反应外,还发生的反应是 Mg + S二MgS ;(5)液体X必须密度大于水,且二氧化硫在其中溶解度小,故选Co实验完毕后,通过分液可将互不相溶的两层液体分开;通入空气将亚硫酸氧化成硫酸,pH减小,反应方程式为 2H2SO3+。2= 2H2SO4。10. 6

29、3 kJ.mol 1 CD 0.025 mol.L 1.min 1250.59 大于 大于v(1213) > v(78) = v(2527)<【解析】【分析】(1)反应热=反应物总键能-生成物总键能;(2) A、G= H-T S<0反应才能自发;B、升高温度,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C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平衡;D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3)根据三段式解析。由速率的定义式计算;根据转化率和平衡常数表达式计算;反应正向进行时,正速率大。平衡之前,正速率大于逆速率;平衡时平均速率为0;绝热条件,放热反应发生后体系温度升高。【详解】(1) CO2(g)+3H2(g)CH3OH(g)+H 20

30、(g),该反应 H2=2 X803kJ. mol 1+3X436kJ. mol1- (3X413+343+465) kJ. mol12X465。. mol163 kJ.mol1 ;(2) CD C0(g)+2H 2(g)CH3OH(g) Hi=- 99kJ mol 1A.AHi = -99kJ mol: S<0, G= H-T S,该反应在低温下可能自发进行,故A错误;B.升高温度,正反应速率增大,逆反应速率也增大,故 B错误;C.使用催化剂,不改变平衡,不能提高CO的转化率,故C正确;D.平衡常数与温度有关,增大压强,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不变,故 D正确;故选CD,(3)根据题目数据计

31、算如下:CO(g) + 2H 2(g) CH 30H(g)1起始/mol L: 0.510 、-1反应/mol L: X2XX平衡/mol L 1 : 0.5-X1-2X X1甲醇的物质的重分数为 =10%,所以,X=0.125mol - L°1甲醇的速率为 0.1250.125mol L +5min=0.025 mol/(L min)。由上述计算,反应的氢气为2X0.125=0.25,转化率为 0.25 +1=25%达平衡时 CO H2和CHOH的物质的量浓度分别为:0.375mol L 一、0.75mol L 一和0.125mol L 一,所以平衡常数 K= 0.125/0.37

32、5 X 0.752 = 0.59。1min时,l甲醇的浓度增大,反应正向进行,v正>v逆;反应达平衡的速率图像如下图:所以,在达平衡前任意点的正反应速率大于任意点的逆反应速率,即 1min时的v正(CHOH)>4min 时 v 逆(CH3OH )。1213min处于非平衡状态,反应速度大,甲醇在 78min、2527min处于平衡状态,平 均反应速率为 0,比较甲醇在 78min、1213min和2527min时平均反应速率平均反应 速率分别以 v(7 8)、v(12 13)、v(25 27)表示的大小:v(1213) > v(78)= v(2527);若将钢瓶换成同容积的绝

33、热钢瓶,重复上述实验,则反应放出的热量不能散发,会使体系温度上升,正反应放热,温度升高,平衡逆向移动,甲醇体积分数将减小,所以小于0.1Ei 311. N “即 spsp2三角锥形AsO33-、CIO3-、PC13NH3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NiAs36。2、50(19xl0 30【分析】(1) N价电子构型2s22p3,处于半充满状态, 。原子电负性最大;(2)分析C N成键情况,结合 VSEPR莫型判断;(3)结合VSEPR莫型判断;结合等电子解答;(4) NH 3分子与水分子间形成氢键,增大氨的溶解性。(5)根据均摊法求解;根据 p =m/V计算。【详解】(1)H、N、O、S、Ni、As中,N价电子构型2s22p3,处于半充满状态,第一电离能最大; u ti。原子电负性最大,其价电子轨道表示式为" 2p。(2)CH3NO2中C原子最外层的4个电子全部参与成键,VSEP骸型为正四面体,所以采取sp3 杂化;N原子最外层的5个电子有3个形成d键,还有两个 兀键,VSEPR莫型为平面三角 形,所以采取sp2杂化。C和N的原子轨道杂化方式分别为sp3、sp2。(3)SO32孤电子对(6+2-2X3) /2=1, 键数为3,价电子对=1+3=4,采用s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