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吴门墨韵一叶间姑苏行一一吴门墨韵一叶间文/淡水泉在苏州的这两个早晨过的真好,一是天天睡到自然醒,二是早餐都有好东西吃,虽说有点俗,但事实如此,而且谈到苏州,倘若不讲到这一点,我想不免是个罅漏。若问好东西是什么,其实只是些清粥小点,但贵在雅致精洁,看了便食指大动,还不曾细问种种名号。每道都已吃得干净。我常这样想,一个城市的文化传得久远了,在生活上总会留下一点痕迹,这里的小桥、流水、人家,或是华丽,或是朴素,却无不是精美的。这并不是要夸耀苏州。而是这里所创造出的一切文化,无论是精神还是物质的,在人们心目中都已与精、细、雅、致四个字联系在一起。捧着一杯热茶,淋浴着初冬暖暖阳光。我的眼晴,我的心,似乎
2、在到处捕捉什么,却又什么也捕捉不到。隐约间昨日在苏州博物馆门口看到的吴门名家扇画展的海报浮上脑海,上网一查,地点就在不远处的苏扇博物馆。既无聊,还是去看看吧。同行的好友,听说要去看画展,他惊异地说,你还爱好美术?一时语塞。不爱好又为什么去看?没法解释。沿着卫道观的石板路,往前数十步,便找到了在一处历史建筑内的苏扇博物馆。整个展馆共由三进空间构成,第一进是苏扇文化简介。第二进展出的是馆藏的众多名家扇面,如张大千、溥心、吴作人、朱由己瞻、陆俨少等大师作品。与名家竹刻扇骨,如支慈庵、薛佛影、谭维德等,另有檀香扇、团扇、漆扇、羽扇等,以及与扇相关的如扇坠、扇袋、扇箱、制扇工具。印证了长物志所云“姑苏最
3、重书画扇”。这些清雅名贵的文玩,也让我一睹吴门画派的辉煌灿烂,苏作工艺的巧夺天工。更有文人雅士的品味与情怀。正是“开合清风纸半张,随机舒卷岂寻常”。第三进正堂便是“吴门名家扇面展”的展厅。空荡荡的展厅里没有几个人。满墙的画作默不做声,但它们似乎有一种神奇的力量,一下子把一墙之隔的喧闹街市推的好远好远,简直两个世界。随着心气的平静,一幅墨色空灵的山水小品吸引了我,贴近细品看,却是吴门画派名家庞彦德先生的作品湖上清晓仔细观之,烟江草树,一叶扁舟。或空寂旷远,或蓊郁深邃。笔法顿挫,疏密粗细,快慢虚实,浓淡干湿,恰到好处,无不显现着艺术家的才思与功底。别具一格的甲骨体书法扇面林则徐联句则是中国书法家协
4、会张士东老先生的作品。笔法娴熟老道,硬瘦劲挺,颇有金石之韵。“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壁立千仞无欲则刚”这句名言,许是张士东老先生对艺术人生的诉求与阐释吧。紧挨的是南社书画院院长、濮建生老师的作品雨晴弄花影,这幅扇面以情写景,寄情于景,色调明快,充满了生活气息。记得数年前在刘海粟美术馆曾看过他的花鸟画作品,现在能记得的有重未卷留香久品高终不染尘埃等几幅花鸟小品。他的画笔始终流露的是对大自然的敬畏,充满着无法刻意营造的天真之气与率意之情。一圈观赏下来,想着可以走了,却发现迎面走来一位五十多岁男子,只见他面容清铢,双目有神,举手投足之间自有儒道之风范。却依稀旧曾相似,上前相询,竟是刚刚欣赏过他大作的苏州
5、当代著名画家庞彦德先生。这美好的邂逅,为我打开中国水墨山水画的一个新天地。庞彦德先生受业于著名国画大师刘懋善先生、杭青石先生。精研山水,独创水墨山石技法一一“流云石皴”。作品多次入选国家级展览,也是国内少有的叶画大师之一,擅长将水墨国画的技法,融合树叶的天然型状、茎脉,进行各类人物、花鸟、山水的描绘。并逐渐发展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或是看庞先生平和得象个谦逊的君子,便斗胆与其攀谈起来。闲话间,庞先生向我展示了一些他创作的叶画精品照片,太美了,真是太美了!平生第一次欣赏到这样的神奇画作,我惊讶地几乎要叫出声来。有几个观者也围过来观看,我能听得见他们内心的震动。只见有的叶片薄如蝉翼、有的形状奇
6、特、有的灰败残缺,而在其上,庞先生依形用水墨写意,并融入西画技法,利用色彩、光线的变化将苏州园林的多方景胜,咫尺山林的美学效果,表现得淋漓尽致。画面与叶片的自然肌理浑为一体,凸现出一种和谐美,而绝无一点孤立之感。令人观之难忘,欣喜流连。不舍松手的这幅作品,是庞先生利用白玉兰树枯叶精心绘制的鸟笼,画家匠心独运,巧借叶片脉络的天然镂空,绘成一个鸟笼,笼中有鸟,栩栩如生,周边依托树叶自然纹理画就绿荫葱葱,唯妙唯肖,精美绝伦。可算是庞先生的经典之作。“读山览水三千里,尽在云林一叶间”。想不到如此脆弱之树叶,也可以承受艺术之厚重。颜色如花命如叶,叶子太平凡也太脆弱,可是正因为如此,新生的嫩叶才能唤起我们对生命的敬意,凋零的落叶才会让我们感慨生命的无常。愿生如夏花之绚烂,死如秋叶之静美。或许正是落叶这份安平的特质,庞先生才将水墨丹青融入到它的艺术生命之中,叶画才会让我们觉得这么雅致,这么朴素,这么淡定。刚思量着是否要开口,向先生索购钟爱的苏州园林作品收藏。却不曾想庞先生早已将这些珍贵的苏州园林系列叶画精品,无偿捐赠给了苏州园林档案馆。“为文不为稻粱谋”,为画亦如此。凡俗之人,如我辈,为了生计庸碌一生,是没有资格谈论艺术的,加之学识浅薄,见之皮毛。满纸清谈,贻笑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