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_第1页
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_第2页
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_第3页
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_第4页
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品文档1、阐明蛋白激酶A的结构与功能。R亚基:I类(RI):RI49kD,RIa、RlPII类(RII):RII55kD,RIH、RipC亚基:Ca、CP、C,40kDPKA全酶:RC2180kD1.C亚基的结构特点:N-端有一个ATP结合区,富含甘氨酸序列:GXGXXGX6K在Lys和GUi形成离子对Ala70与腺甘酸的识别有关催化中心位于分子中部,具有结合多肽底物和催化磷酸基团转移的作用R65DLK68PEN71氨基酸残基构成一个环,其中Di66(Asp)是磷酸基团转移的基础。Ki68(Lys具有稳定中间态和降低活化能的作用Asp184是金属离子结合位点2.R亚基的结构特点:R亚基分为3

2、个结构域N端是二聚化结构域,负责和另一个R亚基的聚合C端有两个cAMP结构域,分为A、B结构域。A结构域结合cAMP较慢、B结构域是优先结合cAMP的位点在二聚化结构域和cAMP结构域之间为:假底物模体(在RI)或真底物模体(在RII),其氨基酸组成:RRNAIH(RI)/RRVSVC(RII)四、PKA功能:C亚基具有催化活性,它识别底物为RRXS/T和RXS/1;在接受磷酸基团S/T的竣基端的氨基酸为蔬水氨基酸。在测定PKA活性时,肝丙酮酸激酶的底物:肯普肽(kemptide),LRRASL班很好的底物,若七肽的S改为A,则转变为抑制剂。R亚基是cAMP结合的靶蛋白,在PKA的四聚体中,它

3、作为“假底物”而抑制C亚基发挥催化作用,只有当cAMP结合R亚基后,解离状态的C亚基才有催化作用PKA全酶分子是由四个亚基组成的四聚体,其中两个是调节亚基(regulatorysubunit,简称R亚基),另两个是催化亚基(catalyticsubunit,简称C亚基)。R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955kDa,C亚基的相对分子质量为40kDa,总相对分子质量约为180kDa;全酶没有活性。在大多数哺乳类细胞中,至少有两类蛋白激酶A,一类存在于胞质溶胶,另一类结合在质膜、核膜和微管上。 激酶是激发底物磷酸化的酶,所以蛋白激酶A的功能是将ATP上的磷酸基团转移到特定蛋白质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上进行磷

4、酸化,被蛋白激酶磷酸化了的蛋白质可以调节靶蛋白的活性。 一般认为,真核细胞内几乎所有的cAMP的作用都是通过活化PKA,从而使其底物蛋白发生磷酸化而实现的。 蛋白激酶A(ProteinKinaseA,PKA:由两个催化亚基和两个调节亚基组成(图8-15),在没有cAMP时,以钝化复合体形式存在。cAMP与调节亚基结合,改变调节亚基构象,使调节亚基和催化亚基解离,释放出催化亚基。活化的蛋白激酶A催化亚基可使细胞内某些蛋白的丝氨酸或苏氨酸残基磷酸化,于是改变这些蛋白的活性,进一步影响到相关基因的表达。2、蛋白激酶B的激活机理与在信号传导中的作用?在细胞膜上,PI-3k的产物PI-3,4-P2或PI

5、-3,4,5-P3结合PKB的PH结构域,使PKB向膜转位或二聚化,从而被PKB激酶磷酸化。PI-3,4,5-P3还有底物第二信使作用,能别构激活PKB激酶PKBK使PKB发生Thr308磷酸化,从而发生部分活化.PKB激酶(PDK-2能特异磷酸化Ser473,完全活化PKBPKB的功能:在体外,PKB可以磷酸化合成肽:RXRYZ(S/T)(Hy)在体内:磷酸化糖原合成酶激酶3-糖原合成增加葡萄糖的吸收核糖体蛋白S6激酶(p70s,有关蛋白质生物合成细胞的存活、增殖细胞分化细胞周期的调节3、CaM-PK的结构特点与激活过程?CaM-PK有5个亚型,II了解较清楚,能催化突触蛋白I的位点II磷酸

6、化(CaM-PKII)由810个亚基组成,每个亚基50-60kd,有5种不同型号亚基:s、归口、飞、6等。CaM-PKII的各种亚基相似,由4个结构域组成1 .激酶域:2 .自抑制域:3 .钙调蛋白结合域:4 .聚合域:?自抑制域和激酶域结合使酶无活力CsT/CaM与酶的CaM结合域结合使酶变构,自抑制域脱离激酶域,从而使酶活化。活化酶Thr286自身磷酸化而成Cs2+不依赖型.Cf不依赖型的酶因Thr286磷酸化而有活力.4、阐明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3个家族的成员与在信号流中的作用?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mitogen-activationproteinkinase;MAPkinase;MAPKM

7、A瞰酶细胞受激发后因发生磷酸化而被激活的一类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包括Erk、Jnk和p38,可使某些关键性转录因子发生磷酸化而诱导新基因的表达。第六节、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家族Mitogen-activatedproteinkinase简写:MAPK)Ser/Thr蛋白激酶;三个亚家族:1. 胞外应答激酶:Extracellularly-responsivekinase(ERK)2. c-Jun氨基末端激酶:c-JunN-terminalkinase(JNK)3. p38-丝裂原激活蛋白激酶(p38-MAPKs)MAPK的活化特点:要经过级联激活系统:MAPKKKMAPKKMAPK2. MEK

8、但括MEK1和MEK2)胞外应答激酶:Extracellularly-responsivekinase(ERK)有一个富含Pro的结构域,可以结合Raf,并作为Raf的底物受磷酸化而激活MEK是可溶性的酶 有双功能的激酶:催化MAPK分子中的Thr-X-Tyr(TXY摸体的Thr和Tyr残基的磷酸化。 TXY的模体通常是TEY(Thr-Glu-Tyr),MEK又称为TEY激酶3. ERK细胞外应答激酶 有三种ERK:ERK1,44kD;ERK2,42kD;ERK3,62kD; ERK1&2:依京Ser/Thr蛋白激酶,优先磷酸化Pro-X-Ser/Thr或Ser/Thr-Pro结构 E

9、RK3磷酸化模体:Ser-Glu-Gly(SEG)ERK作用:ERK受MEK活化后转位到细胞核内,使很多依赖磷酸化激活的转录因子或与转录过程有关的酶、蛋白质磷酸化。如转录因子:曰k-1,TAL-1,RNA聚合酶II;核蛋白:c-Fos,c-Myc,c-Myb,Ets-2,p53,STAT结构蛋白:微管相关蛋白-2,调节细胞的结构。(二)JNK系统的级联成员c-Jun氨基末端激酶(JNK):磷酸化转录因子c-Jun的氨基末端,而得名。紧张活化蛋白激酶(SAPK):级联成员:MEKKJNKKJNK1. MEKK:属于MAPKKK家族(相当于ERK信号流中的Raf) 成员:MEKK1,2,3 MEK

10、K1在静息细胞中和抑制剂结合,外界刺激信号脱落抑制剂而激活。Cdc42和小G蛋白Rac通过P21蛋白活化激酶-1(PAK-1调节MEKK1MAKK3除作用JNKK外,还能优先激活MEK2. JNKK:属于MAPKK家族,相当于ERK信号流中的MEKJNKK具有双功能激酶磷酸化底物JNK蛋白Thr-Pro-Tyr(TPY摸体中的T&YJNKK又称TPY激酶JNKK能激活p38-MAPK3. JNK属于MAPK家族,相当于ERK言号流中的ERKJNK成员:JNK1、JNK2JNK3JNK1和JNK2在多细胞中表达,JNK3只在神经细胞中表达JNK可使c-Jun的N-端Ser63、Ser72

11、磷酸化。 可使转录因子TCF、ATF-2磷酸化(三)p38-MAPK系统的级联成员1. p38蛋白:脂多糖(LipopolysccharideLPS)结合CD14后,引起细胞内MAPK信号流的激活,诱导了一种分子量38kd的蛋白质发生酪氨酸磷酸化,这种蛋白质称之.2. p38蛋白成员(MAPK成员);ASK1MKK3/MKK6p383. p38信号流的作用:控制一些应激因素和细胞因子引起的细胞调亡5、阐明环腺苷酸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机理?通常指3,5,-环腺甘酸,一种重要的细胞信号转导的第二信使。细胞质膜上的受体与配体结合后,激活G蛋白,进而激活腺甘酸环化酶,催化ATP生成cAMP。有广泛的生

12、理功能。?四、环腺苷酸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1.以cAMP为第二信使的信号分子Gs与活化腺甘酸环化酶的受体偶联,对AC有激活作用。促进cAMP的产生。兴奋性的受体(Rs)Gi与抑制腺甘酸环化酶的受体偶联,对AC有抑制作用。抑制cAMP的产生。抑制性的受体(Ri)通过Gs作用的激素:下丘脑激素、垂体促激素、抗利尿激素、甲旁腺素、绒毛膜促性腺激素、胰高血糖素等及儿茶酚胺的B受体(典型配体为异丙基肾上腺素)。通过细胞膜上相应的受体,将信号传至G蛋白,经Gs激活腺甘酸环化酶(AC),弓I起cAMP合成增多。因此,cAMP是这类激素的第二信使。通过Gi作用:AC负调控,如生长抑素(somatostatin)

13、受体和儿茶酚胺a2受体(配体为去甲肾上腺素),通过Gi蛋白抑制AC的活性,使cAMP的浓度下调。不同组织的前列腺素E1的受体因偶联不同的G蛋白Gs或Gi,故对cAMP的生成有不同的作用。6、阐明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的机理?七、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介导的跨膜信号转导通过受体酪氨酸蛋白激酶(R-TPK介导的信号分子主要是包括某些生长因子在内的细胞因子,胰岛素因具有类似生长因子的作用,并且受体十分类似生长因子受体。故属于生长因子受体家族。(1)Grb2-Sos衔接蛋白-Ras通路:鸟甘酸释放蛋白(GNRP)的作用,活化的机制可能与Ras效应结构域中的Tyr35与GTP的丫磷酸结合后发生

14、构象变化有关。Ras的GTP酶激活蛋白(GAP)也含有SH2结构,可以和活化受体直接结合,并成为其TPK的底物,通过酪氨酸酶的磷酸化,改变GAP的活性,从而调节Ras的活性。Raf-MEK-ER侬联系统:小G蛋白系统:PI-3K系统:(2)P1-PLCY通路:PIPLCy有两个SH2结构域,也可和R-TPK勺某一磷酸Tyr位点结合,R-TPKffiPI-PLCy的Tyr783,771和I254磷酸化,从而激活P1-PLC%后者使PI-4,5-P2水解生成DG,转而激活PKC使生长因子的信号转入PKC通路。(3)Pl-3K系统:Pl-3K系统除通过Ras激活,也存在不依赖Ras的激活通路,因1类

15、PI-3K的p85蛋白调节亚基的C端带有SH2结构域,可直接和自身磷酸化的R-TPK勺磷酸酪氨酸位点结合,其Tyr可被R-TPK酸化而激活,也同样可启动PI-3K-PKB!路。(4)非受体型TPK通路:某些非受体型TPK如Src也可通过其SH2域与活化的受体TPK结合,它的Tyr被磷酸化的活性形式同样可激活PI-PLCy,使信号转入PKC通路,也可激活Raf-1,使信号越过Ras而进入Raf-MEK-ERK(统。7、说明受体的作用特点??5、受体作用特征: 特异性:specificity,配体与受体的结合严格选择。包括二者的结构、构型与构象 高亲和性:Highaffinity,受体与其配体的亲

16、和力应与其配体的生理浓度相适应。 饱和性:Saturability,受体以有限的数目存在于特定的靶细胞。 生物学效应:Biologicalresponse,一种受体与特定的受体7激素结合,产生特定的生物学效应。8、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间有哪些串话途径??5.cAMP-PKA通路和PI-PLC-DG-PKC1路间的串话?第九节:细胞信号转导通路间的串话一、概念:信号转导的"串话"(crosstalking)细胞信号转导实际上是一个网络,各条转导通路并不是独立存在而互不相关,而是相互联络,尤似一个交通网。一条通路的激活可以启动或活化另一通路,也可以抑制另一通路,这就是所谓这对各条信

17、号通路间的的“串话”(crcBBtalking这对各条信号通路间的平衡和细胞的正常活动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1 .三条MAPK信号流之间的串话:三条途径的主要功能:1、Raf-MEK-ERK!路:细胞增殖等过程2、MEKK-JNKK-JNK1路:环境应激刺激和炎症3、ASK-1-MKK-p38!路:胞外渗透压变化以及细胞凋亡等“串话”情况:有些外界信号分子同时可激活两条通路脂多糖:可同时激活JNK和p38通路。ASK除了作用MKK外,也可以激活JNKKJNKK除了作用JNK外,也可能激活p38MEKK除了作用JNKK4也可激活MEKRas主要激活Raf-MEK-ERK!路,也可以通过活化Ra&a

18、mp;再通过p21相关激酶(PAK)激活JNK、p38系统?2.Grb2/Sos-Ras-MAP噬径和PI-3K-PK睢径的串话PDGF(血小板源生长因之)、IGF(胰岛素生长因子)可同时通过受体TPK活化Grb2/Sos-RaS!路和PI-3K-PKB1路PI-3K的产物PI-3,4,5-P3和PI-3,4-P2可激活PKCe和入,后者也可引发MAPK通路的活化。?3.受体TPK通路和PKC之间的串话受体TPK活化后可以直接激活PI-PL5,也可先激活PI-3K,再通过此酶产物PI-3,4,5-P3激?PI-PL5,后者生成的DG通过激活PKG转而激活Raf,启动Raf-MEK-ERK!路(

19、图416)?4.G蛋白通路和受体TPK通路间的串话G蛋白通路和受体TPK通路:支路:G蛋白-腺苷酸环化酶-cAMP通路G蛋白-磷脂酶C%DG通路受体TPK磷脂酶C丫DG通路受体TPK-RasF口PI-3K通路串话情况:1. G蛋白a亚基或(3亚基激活PI-PLC®后者催化PI-4,5-P2水解生成的DG激活PKCRaf-1o2. G蛋白B亚基激活Shc蛋白再通过Grb2/Sos进入ERK通路3. G蛋白a亚基激活腺甘酸环化酶,使cAMP升高后活化PKA,负调节Raf-1,cAMP通过Raf-lSer621的磷酸化而抑制Raf-1,阻止Ras-GTP寸Raf-1的激活4. PKA也可使

20、受体TPK训调节区中的Ser/Thr残基磷酸化从而抑制受体TPK的活力?5.cAMP-PKA通路和PI-PLC-DG-PKC1路间的串话PKA与PKC的拮抗对基因调节水平的效应:cAMP反应元件(CRB结合蛋白(CREB受PKA的催化亚基磷酸化而激活,受PKC的磷酸化而抑制。活化的CRE刚能和受PKC正调节的AP-l竞争TRE位点,对细胞水平调控。CREB取代Fos和Jun形成异二聚体,阻断AP-1的形成。1、何谓蛋白质折叠?在体外,如何研究蛋白质的折叠?蛋白质折叠:proteinfolding结构上:伸展unfoldingt三维结构功能上:无活性分子t有活性的分子1。折叠步骤:三态模型:认为

21、蛋白质肽链从伸展态(U)经过早期的变化进入中间态(I),然后再由中间态过渡到最终的天然态。第四节、蛋白质体外折叠机理:2。折叠过程的起始点:蛋白质氨基酸侧链的形状、大小的不同将影响到侧链在三维结构中所在的位置和安排方式;侧链的极性的不同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之间和蛋白质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强度。折叠起始点:1 .折叠起始于稳定二级结构的形成:变性后部分残余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如某些扭曲、转角作为折叠的“种子”,氨基酸肽链围绕它们形成较稳定的紧密的区域,再进一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2 .折叠由疏水倒塌(hydrophobiccollapse)开始:由于氨基酸侧链基团的疏水作用引起链的倒塌,

22、使得疏水侧链集中藏于分子内部,极性侧链露于表面与水接触。3 .折叠起始于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形成:1988年Oas&Kim(Nature336,42):牛胰胰蛋白酶抑制剂;合成;肽链片断;PM16肽,No.43-58,。-螺旋),Pg(14肽No.20-33,P-折叠);圆二色性测定肽链的构象完全伸展(还原态);当30位和51位的二硫键连接后,两条肽链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3。折叠中间态:Ptitsyn研究牛的口-乳清蛋白在热变性、月瓜变性时,蛋白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时,发现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三级结构的紧密球状物的中间态,称为熔球态(melton-globulestate)。体外蛋白质的折

23、叠可能是:或者始于疏水倒塌、或者始于稳定二级结构的形成、或者始于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如二硫键的形成。在折叠早期阶段,可能这三种方式联合起作用,接着折叠反应可能沿着有限的途径形成中间态(如熔球态)。中间态的结构紧密、二级结构含量较高,但缺乏明显的三级结构。最后由中间态进入天然态,此步是蛋白质折叠的限速步骤。2、何谓蛋白质的变性与复性?蛋白质变性后,有那些性质的改变?。引起蛋白质变性的因素:物理因素、化学因素2。蛋白质变性表现:1 .物理性质的改变:2 .化学性质的改变:3 .生物学性质的改变:变性作用:天然蛋白质:变性蛋白质:蛋白质变性:可逆变性:不可逆变性:复性:Renaturation概念:变性

24、的蛋白质在除去变性因素后,恢复到天然状态的构象和生物活性的过程称为蛋白质的复性作用3、 哪些因素可以导致蛋白质的变性作用?简单阐明变性的作用机理。4。蛋白质变性研究简史第一阶段:变性现象的观察,吴宪1931年变性理论为代表第二阶段:变性与蛋白质分子构象的关系第三阶段:分子构象的变化研究X光衍射二、各种变性因素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1。温度:热变性、可逆与不可逆2。 pH:3。有机溶剂:静电力、氢键、疏水键静电力:改变溶液的介电常数、影响离子氛、影响蛋白质分子和溶剂间的相互作用氢键:能与蛋白质生成强氢键的溶剂,不利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氢键形成,而不能与蛋白质生成强氢键的溶剂,有利于蛋白质分子内部的氢键

25、形成。疏水键:疏水键是一种疏水侧链为了避开水相而群集在一起的一种相互作用力。有机溶剂可以降低溶液的极性,破坏蛋白质分子中的疏水键,导致蛋白质构象的变化。脲、胍等变性剂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表面变性剂对蛋白质构象的影响:长链的脂肪酸、SDS4、 阐明蛋白质折叠机理。Anfinsen1961年:核糖核酸酶变性与复性的情况4对二硫键被还原后再氧化重组,可以折叠到天然状态,恢复生物功能。一级结构与高级结构的关系:形成高级结构的信息全部蕴藏于一级结构之中,一级结构含有全部高级结构的折叠密码。精品文档精品文档1979年:Privalov提出蛋白质折叠的“二态模型”U(伸展态)N(天然态)1989年Kuwaj

26、ima认为蛋白质折叠是逐步发生的过程,但未捕捉到中间态。1992年Dobson首次报道蛋白质折叠的中间态,提出“三态”模型第四节、蛋白质体外折叠机理:1。折叠步骤:三态模型:认为蛋白质肽链从伸展态(U)经过早期的变化进入中间态(I),然后再由中间态过渡到最终的天然态。2。折叠过程的起始点:蛋白质氨基酸侧链的形状、大小的不同将影响到侧链在三维结构中所在的位置和安排方式;侧链的极性的不同决定蛋白质分子中氨基酸残基之间和蛋白质与水之间的相互作用的性质和强度。折叠起始点:1 .折叠起始于稳定二级结构的形成:变性后部分残余的蛋白质二级结构如某些扭曲、转角作为折叠的“种子”,氨基酸肽链围绕它们形成较稳定的

27、紧密的区域,再进一步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2 .折叠由疏水倒塌(hydrophobiccollapse)开始:由于氨基酸侧链基团的疏水作用引起链的倒塌,使得疏水侧链集中藏于分子内部,极性侧链露于表面与水接触。3 .折叠起始于共价键相互作用的形成:1988年Oas&Kim(Nature336,42):牛胰胰蛋白酶抑制剂;合成;肽链片断;PM16肽,No.43-58,口-螺旋),Pg(14肽No.20-33,P-折叠);圆二色性测定肽链的构象完全伸展(还原态);当30位和51位的二硫键连接后,两条肽链形成稳定的二级结构3。折叠中间态:Ptitsyn研究牛的口-乳清蛋白在热变性、月瓜变性时,蛋

28、白质的物理性质的变化时,发现存在着一种相对稳定的具有三级结构的紧密球状物的中间态,称为熔球态(melton-globulestate)。熔球态的特征:具有天然态的一级结构在分子中二级结构含量较高。精品文档三级结构不完整。熔球态热变性时没有温度跃迁、紫外吸收变化不明显。4折叠途径:Foldingpathway1. 伸展的肽链在折叠成天然态的过程中,要尝试所有可能的构象,直到形成其天然态蛋白质的构象为止。?2. 蛋白质折叠沿着单一的限定的途径进行,每个分子都按着同样的限定顺序进入天然态。?3. 蛋白质折叠沿着有限的多途径进行,同一种蛋白质的不同分子在折叠过程中可以沿着不同途径达到同样的天然态,形成

29、天然态途径的选择是有限的。总结:体外蛋白质的折叠可能是:或者始于疏水倒塌、或者始于稳定二级结构的形成、或者始于共价键的相互作用如二硫键的形成。在折叠早期阶段,可能这三种方式联合起作用,接着折叠反应可能沿着有限的途径形成中间态(如熔球态)。中间态的结构紧密、二级结构含量较高,但缺乏明显的三级结构。最后由中间态进入天然态,此步是蛋白质折叠的限速步骤。5、如何设计实验,研究蛋白质的去折叠作用?高浓度的脲、胍变性的蛋白质,呈无规卷曲的构象,若打开二硫键,变成线状无规卷曲6、概述蛋白质在体内的折叠作用。伴侣蛋白如何协助新生蛋白质肽链正确折叠?Stress-70蛋白的作用是结合、位点合成的蛋白质肽链,维持

30、其处于部分的状态,一旦合成完成,就将其释放。这种被释放出来的部分折叠的肽链立即被Chaperonin家族蛋白所捕捉并催化它正确折叠成天然态。一个合成的蛋白质肽链,可能依赖于一个或多个分子伴侣,或者不同的分子伴侣按前后次序工作,最后导致其折叠成为有特定的三维结构和生物功能的蛋白质分子。1、何谓信号肽?说明其生物学意义。二、信号假设:分泌性的蛋白质合成过程中N-端有信号序列(信号肽),它能引导分泌性蛋白质的肽链到达并通过内质网.信号肽最终被内质网膜中的信号肽酶切除,因此成熟的分泌性蛋白质N-末端并没有信号肽帮助新生肽链进入当核糖体与易位子结合后,通道开放,与SRM离所信号肽插入通道,信号肽发挥起始转运的功能,使后续肽链随着翻译的进行而延伸展入内质网腔.内质网膜的过程2、阐明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膜的机制。4.新生肽链进入内质网膜的转运机理:易位子:内质网膜中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