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题提能训练九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_第1页
专题提能训练九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_第2页
专题提能训练九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专题提能训练(九)与植物激素相关的实验设计1为了验证苗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用幼苗和琼脂块等材料进行实验时,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A完整幼苗分别置于单侧光照射和条件下B苗尖端和未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幼苗切面的同一侧C未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幼苗切面的同一侧D苗尖端和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分别置于幼苗切面的同一侧:选 C对照实验的设计思路是遵循单一变量原则,要验证苗尖端确实能产生促进生长的某种物质,就要二者进行对比,故应取未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和放过苗尖端的琼脂块进行对比。2为了验证单侧光照射会导致燕麦胚芽鞘中生长素分布不均匀这一结论,需要先利用琼脂块收集生

2、长后再测定其含量。假定在单侧光照射下生长素的不均匀分布只与运输有关,下列收集生长素的方法(如图示)中,正确的是():选 B在单侧光的作用下,生长素的横向发生在胚芽鞘的尖端;生长素不能透过云母片;生长素在琼脂块中可进行扩散。3为了探究光照和重力对横放状态下植物生长的影响,某同学对刚萌发的盆栽燕麦分别进行了下列处理:一段时间后,均明显向上弯曲生长,弯曲生长不明显。根据上面实验,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B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C和能够说明燕麦在横放状态下,单侧光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D和能够说明燕

3、麦在横放状态下,重力作用是引起弯曲生长的主要因素:选 D燕麦横放,重力引起近地侧生长素多于远地侧,单侧光照引起背光侧生长素多于向光侧,上方照光及重力影响都使近地侧生长素多,促使近地侧生长快,燕麦向上弯曲生长;燕麦弯曲生长不明显,说明重力与单侧光的共同作用使近地侧和远地侧生长素分布量差别不大;燕麦只受重力影响;中光照不影响生长素的横向,受重力影响燕麦向上弯曲生长。4.如图是科学家对水稻根进行单侧光照射后的生长状况示意图,表中数据是处理后的实验结果。下面各选项是对该实验结果和数据的分析,错误的说法是()A. 实验时应将根竖直向下放置,以排除重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B. 根的背光生长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

4、有两重性C生长素分布不均与生长素向背光侧、光照加快了生长素的分解有关D如果继续增加光照强度,根的弯曲角度 将进一步加大:选 D重力、单侧光照均会引起生长素分布不均,因此,为遵循单一变量原则,并排除无关变量的影响,应将根竖直向下放置。从弯曲角度可以看出,强光下背光侧生长素浓度高,生长受到抑制;向光侧生长素浓度低,生长较快,因此,根的背光生长说明了生长素的作用具有两重性。本实验的自变量是光照(有无与强弱),处理的一组为对照组,有光照的两组,背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均高于向光侧及下的;同时,向光侧生长素的浓度均低于对照组的,且有光照的两组生长素浓度的平均值小于对照组的,这说明生长素分布不均与生长素从向光侧

5、向背光侧有关,并且光照加快了生长素的分解。继续增加光照强度,根的弯曲角度 的变化无数据可循。5对某植物的胚芽鞘尖端进行处理,胚芽鞘中的数据是一定时间后测得的胚芽鞘向光侧和背光侧的 3H-IAA 百分比含量。此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实验结果处理方式生长素浓度(ng/g)弯曲角度 向光侧背光侧强光184.6498.235.5°弱光210.5421.617.5°418.2418.20°A. 单侧光能引起 IAA 的极性B. IAA 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CIAA 横向的方式很可能是自由扩散DIAA 通过韧皮部进行:选 B单侧光能引起 IAA 的横向,即从向光侧向

6、背光侧,而极性是指生长素从形态学上端向形态学下端,A 错误;由图甲可知,在背光侧用 3H-IAA 处理,一段时间后向光侧也出现 3H-IAA ,说明 IAA 可以从背光侧横向转移到向光侧,B 正确;由图乙可知 IAA 可由向光侧到背光侧,使背光侧的 IAA 浓度高于向光侧的 IAA 浓度,即 IAA 可由低浓度向高浓度,故 IAA 横向的方式不可能是自由扩散,C 错误;此实验不能证明 IAA 通过韧皮部进行,D 错误。6(2017·山东临沂质检)单侧光照射水稻的根和茎,结果如图甲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请在图乙中标出图甲中 A、B、C、D 对应的位置。(2) 单侧光和重力对根部

7、生长素的分布影响相反。某小组欲用水稻幼苗作为材料进一步探究单侧光和重力对根部生长素分布影响程度的大小,供选实验装置如图丙、丁所示:图丙装置不适合本实验,理由是 。请根据选择的装置实验结果:a如果,说明单侧光和重力对根部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力相同;b如果,说明单侧光对根部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力小于重力;c如果,说明单侧光对根部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力大于重力。:(1)根据图甲可知,茎具有向光生长的特性,根具有背光生长的特性。结合茎和根对生长素的敏感性高低不同,以及单侧光对生长素分布的影响,可知茎部 A 侧生长素浓度低于 B 侧,且 B 侧对茎的促进作用大于 A 侧;根部 C 侧生长素浓度大于 D 侧,D 侧对

8、根生长具有促进作用,C 侧对根生长具有抑制作用。(2)由于图丙中的装置是旋转的,所以重力对根部生长素的分布不再产生影响,其不适合作为探究单侧光和重力对根部生长素分布影响程度大小的实验装置。重力使生长素由远地侧向近地侧,单侧光使生长素由近地侧向远地侧。图丁 B 组属于对照装置,其根部一定向下弯曲生长。如果单侧光和重力的影响力相同,则 B 组根部向下弯曲生长,A 组根部水平生长;如果单侧光的影响力小于重力,则 A 组中的近地侧生长素浓度大于远地侧,根部向下弯曲生长,但其弯曲程度小于 B 组;如果单侧光的影响力大于重力,则 A 组远地侧的生长素浓度大于近地侧,则根部向上弯曲生长。:(1)(2)图丙中

9、缺乏对照,且由于旋转使重力对根部生长素的分布无影响a.A 组水平生长,B 组向下弯曲生长BA 组和 B 组均向下弯曲生长,但 A 组的弯曲程度小于 B 组 cA 组向上弯曲生长,B 组向下弯曲生长7如图 1 表示从真菌中提取到甲、乙、丙三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测试三种类似物的不同浓度对莴苣幼根生长影响的实验结果,图 2 中曲线 1、2 表示生长素对生长的有关影响。回答下列问题:(1)对于图 1 来说,(填“能”或“不能”)体现甲、乙和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均具有两重性。在浓度小于 10 ppm 时,甲的促进作用(填“是”或“不是”)始终比乙强。(2)图 1 中乙的浓度大于 20 ppm 后,对莴

10、苣幼根生长起(填“促进”或“抑制”)作用。当用 30 ppm 的甲处理莴苣幼芽时,可(填“促进”或“抑制”)其生长。(3)图 2 中,若 C 点的浓度为植物茎向光侧的浓度,则背光侧的浓度范围是。(4)若图 2 中两曲线分别表示叶和双子叶植物,则曲线 1、2 中代表双子叶植物杂草的是;若图 2 中曲线 1、2 分别表示生长素浓度对曲线 2 的顶点应该于曲线 1 的顶点。植物和成熟植物的影响,则(5)若图 2 曲线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和芽的作用,则图中 B 点对根生长的作用是 , 对芽生长的作用是。:(1)分析图 1 可知,对照组根长相对值为 100%,幼根经不同浓度生长素类似物处理后,若根长相对值

11、大于 100%,则为促进作用,反之则为抑制作用,三条曲线在浓度较低时均表现为促进作用,当浓度较高时均表现为抑制作用,即甲、乙、丙对莴苣幼根生长的影响存在两重性。浓度在 13 ppm 之间时乙的促进作用大于甲,浓度在 310 ppm 之间时甲的促进作用大于乙。(2)图 1 中乙的浓度大于 20 ppm 后,根长相对值小于 100%,对莴苣幼根生长起抑制作用。浓度为 30 ppm 的甲对幼根生长起促进作用,由于根比芽对生长素敏感,故浓度为 30 ppm 的甲对幼芽生长也起促进作用。(3)图 2 中,C 点与 D 点的促进作用相同,若 C 点的浓度为茎向光侧的浓度,则背光侧的浓度比向光侧的浓度大,并

12、且促进作用也比向光侧强,即背光侧浓度为 m2m。(4)双子叶杂草比叶农作物对生长素更敏感,故曲线 1 代表双子叶杂草。由于植物生长旺盛,因此曲线 2 的顶点应该低于曲线 1 的顶点。(5)若图 2 曲线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和芽的作用,由于根的敏感性更大,因此曲线 1、2 分别表示生长素对根、芽生长的影响。图 2 中 B 点对应的生长素浓度对根生长的作用是既不促进也不抑制,而对芽的生长起促进作用。:(1)能 不是 (2)抑制 促进 (3)m2m(4)1低 (5)既不促进也不抑制 促进8.某研究小组为探究 3 种植物生长素类似物 NAA、IAA 和 IBA 对竹柳扦插生根效果的影响,进行了如下相关的

13、实验探究:第一步:选用一年生茁壮、无病虫害的竹柳,取长 10 cm、粗 0.2 cm 的枝条若干,上端剪口平滑,下端剪口沿 30°剪切,并用质量分数为 0.5%的多菌灵进行表面。第二步:将 3 种生长素类似物分别都配制成 50 mg/L、100 mg/L 和 200 mg/L 3 种浓度的溶液。第三步:将竹柳插条每 10 枝一组,下端激素溶液中 60 min 重复 3 次,然后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进行扦插实验。第四步:观察并插条生根情况,结果如表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1) 插条下端沿一定角度剪切的目的是 。(2) 该项实验研究过程中的自变量是。请写出一种上述研究过程中没有涉及的因变量:

14、 。(3) 从实验设计的科学性角度分析,本实验缺少 。(4) 根据结果数据分析,3 种生长素类似物对竹柳生根影响的共同点是 。.将豌豆的幼苗水平放置,它的根会向下弯曲。若将根冠全部或部分切去,实验过程 及现象如下表。请回答下列问题:(1)依实验现象可知,决定根向重力性的部位是。(2)根冠产生的物质是生长(填“促进剂”或“抑制剂”)。(3)比较甲、乙、丙和丁的结果,你还能得出的结论是:;。(4)在此实验中,必须保持在(填“光照”或“”)条件下进行。:.(1)实验过程中将插条下端沿一定角度剪切的目的是增加切口的表面积,有利于接触的植物激素和生长出的根。(2)本实验的自变量为激素的种类和浓度,因变量

15、为插条生根率(或生根数或根的平均长度)。(3)本实验缺少蒸馏水的空白对照组。(4)根据实图示处理方式一段时间后弯曲情况根冠不切除(对照)向下弯曲 63°根冠全切除向上弯曲 1°根冠下半部分切除向上弯曲 4°根冠上半部分切除向下弯曲 31°激素种类NAAIAAIBA激素浓度(mg/L)5010020050100200501002007 天生根率(%)52736352656379807214 天生根率(%)637975546564848782验结果,3 种激素均有促进生根的作用,并且随着激素浓度的增大,生根率先增大后下降。.(1)依图示信息,当全部切除根冠时

16、,根向上弯曲 1°,说明决定根向重力性的部位在根冠。(2)由丙、丁两图可知,根向未切除根冠的一侧弯曲,说明有根冠的部位生长慢,体现了根冠产生的物质具有抑制生长的作用。(3)通过比较甲、乙、丙和丁的结果,还能得出:当具有完整的根冠时,根向下弯曲较多;去掉不同部分的根冠,对根弯曲方向的影响不同。(4)为避免光照对实验结果的影响,该实验必须保持在条件下进行。:.(1)增大切口(生根、吸收)面积 (2)激素种类和激素浓度 平均根长(或生根数) (3)(空白)对照组(4)都有促进生根的作用;随处理浓度的升高生根率呈现先增大后下降的趋势.(1)根冠 (2)抑制剂 (3)当具有完整的根冠时,根向下

17、弯曲较多 去掉不同部分的根冠,对根弯曲方向的影响不同 (4)9为了研究外施脱落酸(ABA)对根伸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将表面均匀点播在含不同浓度 ABA 的的拟南芥,培养基上,在 23 温室中萌发,生长 4 天后,每隔 1 天取样测定主根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表所示:(1) 分析表中数据可以得出,浓度为 0.1 mol/L 的 ABA 对主根的伸长。高于 0.1 mol/L 时,ABA 能主根的伸长,且这种作用 。(2) 研究者同时测量了分生区的长度,得到的结果如图甲所示。据图可以推出,ABA 能 , 且这种作用。天数根长(cm)ABA 浓度(mol/L)45678900.500.861.201.602.002.600.10.360.881.231.672.202.550.30.020.120.250.360.360.600.50.000.010.010.020.030.12(3)为确定 ABA 对主根生长的作用是否通过已知的 ABA 受体,研究者比较了 ABA 受突变体幼苗和正常幼苗在 ABA 溶液处理下的主根长度,得到结果如图乙所示。分析体可知,ABA(填“通过”或“不通过”)受体对主根的生长产生影响。(4)对根的生长起调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