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示范课教学设计_第1页
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示范课教学设计_第2页
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示范课教学设计_第3页
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示范课教学设计_第4页
等腰三角形分类讨论示范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专题:等腰三角形中的分类讨论贵阳二十三中冉昆一、教学任务分析1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缘自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十三章?轴对称?第三节?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的核心承载,等腰三角形是一种特殊的三角形,根据构成的不唯一的特点,在问题中大多蕴含着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因此其下启三角形、等腰三角形的进一步熟悉,上承分类讨论、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的运用,旨在让学生掌握分类方法,领会其实质的重要学习素材.2 .具体学习任务,围绕“分类讨论数学思想方法在等腰三角形中的应用设计了本节专题课,提升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突出方法的灵活性,从而提升学生运用数学思想来解决实际问题的水平.二、学情分析学生

2、的知识技能根底:在此之前,学生已学习了轴对称图形,这为过渡到本节的学习起着铺垫作用.学生学习了等腰三角形之后,对等腰三角形的特征、性质及判定方法己有了一定的握,但遇到等腰三角形中有关分类讨论的问题时,大局部学生因分类不当,甚至不考虑分类而导致错解或漏解.学生活动经验根底:学生在以前数学学习中已经经历了很多独立探究和合作学习的过程,具有了一定的自主探究经验和合作学习的经验,具备了一定的探究水平和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和总结提炼的水平,大多数学生对尺规作图已熟练掌握,为合作探究提供了可靠的经验根底.三、教学目标1 .设计具体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探究理解“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方法,并用此方法指导解决涉及等腰三

3、角形的各类分类问题的计算及作图.2 .通过引导,积极自主地参与课堂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并在其中运用、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学会提炼,感受知识的形成过程.3 .感受知识的严谨性、条理性,开展学生几何直观、推理水平的数学核心素养;培养学生观察、实践、推理、交流、总结并有条理地表述活动过程等严谨的学习品质.四、教学重难点分析教学重点:通过独立思考,合作交流,形成“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并分析解决等腰三角形中的有关问题.教学难点:层层递进,总结出分类的方法,并应用于其他问题之中,练习熟练而准确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五、教学过程分析本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一情景引入,初识分类设计活动,如下图的ABC中,/A=

4、25,/B=45.,请你在三角形的边上找出一点,使得该点与三角形的两顶点构成一个等腰三角形!学生分组进行设计等腰三角形并展示和说出作法!设计意图:通过本活动的设计,引导学生去从角、边入手得到等腰三角形,预设在过程中学生会采用测量,做垂直平分线,旋转等手段得到所求的点,并得到不同的等腰三角形,这样的活动本身就表达出了分类的特征,师生亲身经历了边、角的讨论,为后面的学习做下铺垫,也充分的积累了学生的活动经验.过渡语:刚刚有很多同学是从角度的方面得到等腰三角形的,那我们来试一试等腰三角形中关于角度的问题吧!二牛刀小试,因角而分例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内角为75°那么其顶角为A.300B.75

5、0C.105°D.30°或75°简析:75°角可能是顶角,也可能是底角.当750是底角时,那么顶角的度数为180°75°X2=30°当75°角是顶角时,那么顶角的度数就等于75°.所以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为300或75°.故应选D说明:对于一个等腰三角形,假设条件中并没有确定顶角或底角时,应注意分情况讨论,先确定这个角是顶角还是底角,再运用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解.变式1:等腰三角形的一个外角为100°,那么其顶角为.简析:1假设外角与顶角相邻,那么其顶角为800;2假设外角与底角相邻,那

6、么其顶角为20.变式2:如果等腰三角形中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两倍,那么它的底角是度简析:1假设底角是顶角的2倍,那么其底角为720;2假设顶角是底角的2倍,那么其底角为45°.设计意图:在等腰三角形的分类问题中角度问题相对简单,学生也较为熟悉,因此放到靠前的环节,用以逐步的体验分类讨论的数学思想,也让学生体验分类成功的喜悦,为后续环节做好递进作用.在此,就可以悄然的总结为什么有两种答案,为后面的总结埋下伏笔过渡语:同学们刚刚很成功的讨论了角度的问题,但是边也是等腰三角形中非常重要的构成元素,同学们刚刚的活动中很多是从边入手而成功的,现在我们来讨论一下关于边的问题吧!三亲历实践,因边而分

7、1 .周长问题例题:等腰三角形的一边等于5,另一边等于6,那么它的周长等于.简析:条件中并没有指明5和6谁是腰长谁是底边的长,因此应由三角形的三边关系进行分类讨论.当5是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时,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边长就是6,那么此时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16;当6是腰长时,这个三角形的底边长就是5,那么此时周长等于17.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周长等于16或17.说明:对于底和腰不等的等腰三角形,假设条件中没有明确哪条是底哪条是腰时,应在符合三角形三边关系的前提下分类讨论.变式1:等腰三角形的一边长为6,周长为14,那么它的腰长为.简析:当底边为6时,那么腰长为4;当腰长为6时,那么底边为2;变式2:等腰

8、三角形的一边长为2,周长为8,那么它的腰长为.简析:当底边为2时,那么腰长为3;当腰长为2时,那么底边为4,但此时不能构成三角形,所以腰长只为3.说明:求出来的解应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设计意图:在讨论了角的问题后,积累了一定的探究经验,三角形边与角的讨论也是分类的特征,这也是本课的第二级台阶,更进一步的让学生感受分类的数学思想,并开始从总结中提炼分类方法与实质,初步形本钱节的知识构架.在变式2中还渐进的表达了分类的原那么一对结果的合理性进行讨论.2 .重要线段(直线)问题(1)中线例3.假设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中线分周长为9cm和12cm两局部,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和腰的长.简析:条件并没有指明

9、哪一局部是9cm,哪一局部是12cmi因此,应有两种情形.假设设这个等腰三角形的腰长是xcm,底边长为ycm,可得?1x一x=9,21.一x+y=12,121x+x=12,或,12x+y=9.、2.一x=6.x=8.一解得或,即当腰长是6cm时,底边长是9cm;当腰长是8cm时,底边长是5cm=J=9,J=5.说明:这里求出来的解应满足三角形三边关系定理.(2)高例4.等腰三角形一腰上的高与另一腰所成的夹角为45°,求这个等腰三角形的顶角的度数.D简析:依题意可画出图1和图2两种情形.图1中顶角为45°,图2中顶角为135°.说明:三角形的高是由三角形的形状决定的

10、,对于等腰三角形,当顶角是锐角时,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内;当顶角是钝角时,腰上的高在三角形外.(3)中垂线(垂直平分线)例6.在AABC中,AB=ACAB的中垂线与AC所在直线相交所得的锐角为50°,那么底角/B=简析:根据题意可画出如图1和如图2两种情况的示意图.如图1,当交点在腰AC上时,AABC是锐角三角形,此时可求得/A=40°,所以,1.ZB=ZC=-(180-40)=70.2如图2,当交点在腰CA的延长线上时,AABCJ钝角三有形,此时可求得1/BAC=140,所以/B=ZC=1(180-140)=202图1图2故这个等腰三角形的底角为70°或20

11、6;.说明:这里的图2最容易漏掉,求解时一定要认真分析题意,画出所有可能的图形,这样才能正确解题.设计意图:本内容是因边而生,与前面的环节比照具有明显的层级特征,需要学生更加全面的去思考,经历,体验,探索,运用,在过程中展现明显的分类步骤,强调分类的实质,得到分类的原那么;是分类讨论数学思想形成的重要环节,也是达成教学目标2,突破教学难点的特征环节.由于此三类情况的实质相同,在课上只详析第一种情况,而其余两种留作课下研究.(四)总结提炼,知识内化1,解分类讨论问题的步骤:(1)分类的原因(为何分类):条件不确定.分类的标准(如何分类):对不确定的条件进行合理分类.逐类讨论:即对各类问题详细讨论

12、,逐步解决.(4)检验总结:将各类情况总结归纳.将一个大问题划分成几个不同的小问题,将这些小问题一一加以解决.2,分类讨论解题的实质?是将整体问题化为局部问题来解决.3,分类讨论的原那么?是不重复、不遗漏.讨论的方法是逐类进行,还必须要注意综合讨论的结果,以使解题步骤完整.设计意图:本环节是对以上环节的总结提炼,形成知识的重要环节,引导学生养成总结的好习惯,实现“颗粒归仓,感受所学所获,培养学生严谨的思维习惯,有条理地表述自己的想法,达成了教学目标3,也突出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五随堂演练,稳固提升1 .如下图的正方形网格中,网格线的交点称为格点.A、B是两格点,如果C也是图中的格点,且使得ABC为等腰三角形,那么点C的个数是A.6B.7C.8D.9简析:条件不确定AB具体什么边不确定按边分AB是腰AB是底边以A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圆2个以B为圆心以AB长为半径画圆2个做AB的垂直平分线4个2.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P2,2,在y轴上确定点Q,使AOQ;等腰三角形,求点Q的坐标.点A、OQ均有可能为等腰三角形顶角的顶点.假设点A为顶点,那么点P坐标为0,-4;假设点O为顶点,那么点P坐标为0,2应,或0,-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