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1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2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3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4页
江城子密州出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江城子密州出猎老夫聊发少年狂,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为报倾城随太守,亲射虎,看孙郎.酒酣胸胆尚开张,鬓微霜,又何妨!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 “江城子是这首词的,“密州出猎是这首词的.词牌名题目2 .“老夫聊发少年狂中的“狂字在整首词中有何作用?表达在哪些地方?是上阕的文眼,奠定全词的感情基调,“狂字贯穿全文.“狂的表现:劲装出猎;千骑相随;全城人随观;自比孙郎.3 .应该怎样理解作者的“狂?作者的“狂其实是报效国家,壮心未已的英雄本色,是杀敌卫国,建功立业的豪情壮志.4 .词的上片突出观猎盛况的一个词是:“.倾城5 .请找出这首词中描写出猎场景

2、的句子.左牵黄,右掣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6 .请用自己的话描述“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狩猎场面.2分例如:太守率领众多随从,纵马飞奔,像狂风一样越过小山岗.意思对即可.2分7 .用你自己的话,描述“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冈所展现的壮观场面.左手牵着黄犬,右臂架着苍鹰,戴上锦缎帽,穿上貂鼠裘.率领众多的随从,纵马狂奔,飞快地越过小山冈.8 .仔细看课文插图,答复下列问题.从词中找出与图中A、B、C、D箭头所指的相对应的词句写在下面.2分ABCD图中有的地方同词中的某些词语或客观事实不相符,请指出来,并简要说明理由.2分依次为A:右擎苍,B:锦帽,C:貂裘,D:左牵黄.每处05分图中没有画出“卷的情态

3、,由于人物的衣饰,乘坐的姿势,马的尾巴,马奔跑的情态等都没有表达出马儿快速奔跑的情态.如学生答图中苏轼的胡须与苏轼当时38岁的年龄不相符也对此题2分,找到问题1分,答出理由1分9 .1仔细观察右边这幅图,图中所展示的画面是词中的哪一句1分2词中的“倾城的意思是,“为报倾城表达了当地百姓对苏轼态度是:.2分3从选文中加线的“狂、卷、挽中任选一个,说说这个词是怎样表达豪放的?1分;2全城的人都出来了形9.1左牵黄,右擎苍,锦帽貂裘,千骑卷平岗或“千骑卷平岗容随观者之众;表达的态度:外表是跟随太守,实质是对苏轼的拥戴、赞扬、敬佩或:对苏轼政绩的肯定能从“实质上说对,即可给总分值;3例如:“狂:激情奔

4、放,统领全词,无不展现粗暴豪迈的风格;“卷:表达打猎场景宏大,人员众多,气势壮阔,突现阳刚之美;“挽:拉满弓的姿态强劲,信心百倍,激情无比三个词语均表达豪放之气势.10 .“亲射虎,看孙郎这个典故的含义是什么?孙郎即孙权,?三国志?记载孙权在一次出行中,坐骑为虎所伤,他镇定地在马前击毙了老虎.词人的意思是他要像当年的孙权那样挽弓马前,这突出地展现了作者虽然年纪已经不小,但是仍有着少年廷生11 .“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一句有什么含义?在表达上有什么好处?2分.这是词人以魏尚自喻,意思是说,什么时候朝廷能像派冯唐赦免魏尚那样起用自己呢?1分运用典故,使表达委婉含蓄1分12 .、词中典故出自?史记

5、?的句子是,这句话表达了什么意思?2分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词人以古人自比,希望得到朝廷重用.13、作者引用“射天狼的典故,其目的是什么?表达了作者要亲赴边疆,抵御外侵,建功立业,报效国家的愿望.表达自己报效国家、御敌建功的决心14 .请写出“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的大意及其所蕴含的情感.3分定将把弓拉得如圆月一样去参加战斗,去反抗西北的侵略者.表达了作者要报效祖国,抵御入侵者,建功立业的决心.意思相近即可15.词的结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什么情感?到那时我一定会把雕弓拉得满满的,向西北方的天狼星猛射过去.表达了自己要报效国家,关心国家命运,为国御敌立功的壮志.16.这首词的下阕运

6、用了两个典故,请你找出其中一个典故的相关诗句,并说说作者运用这个典故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答:用典故的句子是:“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用典故的句子是:“会挽雕弓如满月,西北望,射天狼.1分这个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建功立业、报效祖国的思想感情2分.17 .本词上阙写景,描写了的宏大壮观的场面;下阙言志,抒写了词人的豪情壮志.2分答案:2.密州出猎或:出城打猎出猎打猎狩猎、渴望报效国家或:渴望建功立业18 .这首词上阙描写了打猎时的,下阙抒发了作者企望为国杀敌的.壮观场面报国情怀19 .从表达方式上看,词的上阕重在;下阕重在.叙事描写抒情2分20 .本词

7、表现作者过人的胆略与勇气的句子是,表现作者希望再为朝廷重用,以实现宏大的报国之志的句子是.亲射虎,看孙郎持节云中,何日遣冯唐21 .词中“鬓微霜,又何妨!表达了词人什么心境?其言外之意是什么?分析:“鬓微霜说明词人年纪大,“又何妨说明词人不服输、不服老的心理,说明了词人希望被重用,能征战沙场,为国立功的心愿.答案:表达诗人不服老的心境,言外之意:我虽然年纪大了,但我仍能跃马疆场,迎击来犯之敌.22 .从词风上看,本词属于派.豪放23 .作者塑造了一个怎样的人物形象?雄心勃勃,英武豪迈,挽弓劲射,保家卫国,征战沙场的英雄形象.24 .画线的句子勾勒了怎样的人物形象?抒发了怎样的思想感情?3分勾勒

8、了一个英武豪迈.气概非凡的英雄形象.抒发了渴望立功报国的豪情壮志.?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测试题整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1、词的上片描述军旅牛活.一、二句写作者夜里酒醉后挑亮灯芯观看宝剑;早晨醒来时听到了众多军营里传来的号角声.三至五句每句写一事:在军营里与部下分食牛肉;听乐器翻奏出塞外的歌曲;在秋天的战场上检阅军队,指挥战斗.2、词人虽白发苍苍,但仍然眷恋疆场,愿意为国杀敌立功的理想可以从两个细节中看出,这两个细节是: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或者说:挑灯看剑

9、,梦回连营.3、词人为什么要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写“醉里和“梦回的情景表现作者渴望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壮志和壮志难酬的无奈、悲愤.4.八百里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这两句词,营造了一种什么样的气氛?2分营造了将士们奏乐吃肉、豪迈高昂的军营生活气氛.5、用简洁的语言描述“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的壮观场面.例如:士兵们欢欣鼓舞,饱餐将军分给的烤牛肉;军中奏起振奋人心甘情愿的战斗乐曲.将士们排着整洁的队伍,在这秋高气爽的时节接受将军的检阅.6.?破阵子?中“五十弦翻塞外声一句的意思是:7、“吹角连营与“霹雳弦惊描绘了什么样的场面?8、1赏析:沙场秋点兵琴瑟中弹奏着塞外的曲调.军

10、队驻扎的壮阔场面和剧烈的战斗场面.秋天的苍茫大漠,辽阔无边,黄沙飞扬,军容整洁,肃穆威严,战鼓隆隆,战马嘶鸣.将军身披战袍,豪气满怀,正在检阅军队,指挥战斗.整个画面给人豪壮肃杀的景象,其中一个“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一种肃杀的气氛.2赏析“沙场秋点兵一句的表达效果.五个字紧凑有力,写得肃穆威严,展现出一位豪情满怀、临敌出征的将军形象,渲染出战争浓烈的气氛.其中“秋字,既点明了季节,也为将士出征增添了肃杀之气.3试体味“沙场秋点兵一句中“秋字的表达效果.2分既点明了季节,也为战士出征增添了肃杀的气氛.2分,每点1分9、表现战斗剧烈而又顺利的诗句是: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直

11、接表现诗人渴望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的诗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里的天下事指的是:北伐金人,统一国家.或:收复中原,统一国家.“生前身后名指生前死后都为国家民族建立不朽功勋的美名10.“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用了比喻的修辞手,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概括而又生动地再现了紧张剧烈的战斗场面.11、1赏析:可怜白发生“可怜白发生这五个字一方面说明了前面所描述的年轻时的经历只是一种追忆.另一方面说明自己已年近半百,两鬓染霜,还能有时机实现自己的理想吗?作者由梦境返回现实,情绪一落千丈,变“雄壮为“悲壮,充满了作者壮志未遂的抑郁、愤慨.或:凝聚着作者万千感慨,词意急转直下,作品就在这力重

12、千钧的转笔中收尾,有如重锤猛击在铜钟之上,震荡着读者的心.其中“可怜两字极为沉痛,为壮志难酬表现出极大的惆怅和愤慨.2词的末尾一句“可怜白发生!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分写出了现实与理想的矛盾,表达了作者壮志未酬身先老白发生,空怀一腔报国之志的悲愤之情.意思相同即可,1分或:表现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的矛盾和作者痛苦无奈的感情1分,抒发了壮志难酬的抑郁、愤慨1分12.全词抒发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抒发了作者抗敌救国、建功立业的爱国情感和报国无门、壮志未酬的悲愤.13、“可怜白发生的慨叹与前面的豪壮风格形成巨大反差,这样写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3、作者有心为国家出力,希望收复祖国山

13、河,但却不被朝廷重用,心中非常痛苦报国无门的失望之情壮志未酬的抑郁、愤慨14、词中描写的军中生活情景有看剑、吹角、分炙、等.奏乐点兵杀敌15、这首词的上片描述了看宝剑、等军营生活;下片描写了场面.听号角分麾下炙战斗16、辛弃疾说自己写?破阵子?是赋壮词,试结合作品加以解释.从内容题材上看:写的是军营生活情景,看剑,听角声和塞外曲,分百里炙,沙场点兵,骑快马,挽强弓,这种种情境都极勇猛、雄健;从思想感情上看:表达是为国立功的雄心壮志;从语言风格上看:语言豪放、壮美而不“纤巧.从塑造的形象上看,塑造了一位爱国失意的将军形象.17、这首词塑造了一个的人物形象.18、本首词是豪放词的代表作,结合作品内

14、容、风格,说说豪放词的特点.17、忠勇爱国失意的将军壮士18、豪放词:本词写的是军中的生活情景,骑马狂奔,沙场点兵都是豪壮之举,风格雄浑、豪放;婉约词:生活范围狭窄,情感抑郁消沉,风格委婉、秀丽.19、这词表达了作者用原文填空的雄心壮志,根据你对历史知识的掌握,这种雄心壮志指的是.20 .理想与现实往往是矛盾的.这首词中,作者在理想与现实中各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分别加以概括.19、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收复失地,统一中原,并使自己名垂青史.20.理想中或梦境中:雄姿英发,驰骋沙场,忠恿无比,气概豪迈的将军形象.现实中:隐居乡间,忧虑国事,为报国无门而苦闷,为壮志难酬而悲愤的诗人形象.21

15、 .这词首融与于一体,富于浪漫色彩.2分梦幻梦境、理想、现实22 .表现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23 .理解性默写1辛弃疾虽然年事已高,却依然眷恋自己曾经浴血奋战的疆场.这种眷恋的情结从词中“,可以感受到,由此,我们不禁联想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中的两句诗“,有异曲同工之妙.2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1分.夜阑卧听风吹雨,铁马冰河入梦来.1分2展现醉态和梦境情景的句子是哪句?3分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3写官兵同甘共苦,战歌雄壮,再现军中壮观、热烈场面的句子是:,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4刻画冲锋陷阵杀敌报国的英雄形象,反映了作

16、者杀敌立功愿望的句子是:,5道出词人最高理想,反映作者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的句子是哪句?3分6尽吐壮志难酬的无限感慨,揭示理想与现实的锋利对立的句子是:.3分6可怜白发生.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5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7表达作者爱国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壮志直接表达词人的报国情怀和人生追求的词句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8能点明是在夜间的词是“:能点明作战季节的一词是“字.挑灯秋9突出地表现了雄壮的军容,表现了将军及士兵们高昂战斗情绪的两联是O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10表现作者为现实而悲叹,对人生而感慨的句子是.可怜白发生渔家傲秋思

17、范仲淹塞下秋来风景异,衡阳雁去无留意.四面边声连角起,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羌管悠悠霜满地,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1、塞下秋来风景异点明地域是边塞,季节是秋天.统领全部景物特点的一个字是“异,突出塞下秋景孤寂荒凉的特点.2.词的上片间接点明季节的词语是限2个字.1分雁去3、?渔家傲?所写的塞下风景异在哪里?异字是整首诗的关键,统领全部景物,全词围绕异字分别写了大雁南飞、边声四起、孤城落日等三个方面的景象.雁去“边声“长烟“落日“孤城,渲染出西北边地的荒漠,也暗示出将士们的思乡之情.4 .“塞下秋来风景异的“异字表现了边陲之地的.2分与中原不同的孤寂荒凉5 .

18、塞下秋来风景异中的异字,突出了塞下秋景的哪些特点?2分天冷、声杂、城孤.6 .这首词中描写边地荒凉冷落景色的句子是: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7 .发挥你的想象,并用自己的语言将“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画面描绘出来.2分【答案例如:站在山头,放眼望去,戈壁延绵千里,大漠中蒸起腾腾水汽,似烟假设雾,飘散开去.已是夕阳时刻,荒芜的大漠里只有一座孤城镶嵌其中,禁闭的城们隐隐中透出将士们内心的无奈.8 .“千障里,长烟落日孤城闭,写出了塞外怎样的景致?试加亦描述.2分群山连绵,炊烟袅袅,夕阳西下,一座孤城,紧闭城门,表现了边塞的悲凉.9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的景物描写有什么作用?2分突出塞下孤城

19、与内地景象的不同,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0 .“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描写了什么景物?在词中起到什么作用?3分此句形象描绘了坐落在崇山峻岭间的孤城,夕阳西下时,便紧紧地关闭城门的情景,突出塞下秋景与中原的不同.2分同时点明了战事吃紧,戒备森严的特殊背景.1分11 .请赏析长烟落日孤城闭的妙处.2分答案:写出了塞外的奇异壮阔风光;反映宋朝守军力量薄弱,军情紧急;为下阕抒情作铺垫.答对一点得1分,答对两点得全分12、 “长烟落日孤城闭一句所描写的景象,与王维的?使至塞上?中的哪两句诗相似?请写出来,并谈谈二者的意境有什么不同.3分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不同的意境:“长河句,萧条荒凉

20、;“大漠句,雄浑壮美.13、 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这是全词的核心局部,揭示了词人和征人的矛盾心理:思念相距万里的家乡,却无法归家,由于还未到达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14、朗读:燕然未勒/归无计勒:刻石记功.勒石燕然,用的是?后汉书“窦融列传?中的典故,东汉时窦宪率兵打败匈奴,一直追击到燕然山,刻石记功而还.15 .1“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怎样的心理?2分因尚束到达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所以虽思乡却难回的矛盾心理.2分2请对“浊酒一杯家万里,燕然未勒归无计作一简要分析.4分揭示了词人和征夫们的心理:思乡而不能回,尚未到达建立军功,勒石燕然的目的.1

21、6 .请揣摩霜满地在表达上的作用.1分答案:借边地夜景表达凄清悲凉之感;在时间上是“长烟落日的延续;表现了守边将士寒夜戍守的艰辛.答对其中一点得全分,假设答交代时令特征或借景抒情、渲染气氛之类的内容,也得1分17、请简要分析,“羌管悠悠霜满地在这首词中的作用.答案:一是时间上是上阙“长烟落日的延续.二是借景抒情,写出守边将士们寒夜守边的艰辛,抒发了他们因未建功立业,归期无计又思念家乡的复杂感情.18、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杼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谟里悲怆情调坏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于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不平.19、你怎样理解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中的寐?

22、2分睡觉20、“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两句运用了什么写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情感?答案:“将军白发征夫泪是互文,白发不单指将军,士兵也久戍不归,所谓“三军尽衰老;流泪的也不只是征人,将军也因有家难归、功业难成而哀伤流泪.抒发了他们壮志难酬的感慨和思乡忧国的情怀.这里的悲怆情调还含蓄地表达了作者对朝廷腐朽、软弱不修武备、不重边功的愤懑.21.请谈谈你对“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一句的理解.2分答:表现了诗人壮志难酬和思乡忧国之情.22、“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这一句的意思是什么?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此时此刻,驻守在边关重镇、满怀乡愁的将士们个个难以入睡,将军整日操劳,白发染白了双鬓;久征在外的

23、士兵们艰苦异常,止不住悄悄地流泪.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评分:此题2分,答对一个方面得1分,意思对即可.23.“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抒发了将士们怎样的情怀?抒发了将士们壮志难酬、思乡忧国的情怀.言之成理即可24、这首词的上、下阕分别以什么表达方式为主?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4分上阕侧重于描写,下阕侧重于抒情.全词表达了戍边将士建功力业的英雄气概和浓浓的思乡之情,侧面反映了边塞生活的艰苦.答对一种表达方式给1分,后一问意思接近即可给2分.共4分25 .该词是范仲淹驻守西北边防时所作.词的上阕写,下阕写,笔力雄健,感情沉郁.2分边塞秋色思乡之情26 .全词抒发

24、了作者怎样的复杂感情?2分答案:a、慨叹功业未立;b、思念家乡.其它如壮志难酬、有家难、爱国的情怀、思乡的苦闷之类的意思也得全分.27 .全词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答案:对家乡的思念和忠贞的爱国情谊】28、?渔家傲?一词的感情基调是慷慨悲凉、意境壮阔.词的上片受量,描写塞下秋景.:下片把置,抒发身处边塞的征人热爱国家、思念家乡、壮志难酬的感慨.29、结合诗歌表达的情感,发挥想象,说说人不寐,将军白发征夫泪传达出的人物的心理活动.提示:这是要求大家对将士们来一段心理活动的描写,可以写将士们思念家乡而又无法还乡的惆怅;可以写将士们对杀敌立功,保家卫国,衣锦还乡的向往;还可以写对朝廷软弱的

25、愤懑.一望江南梳洗罢,独倚望江楼.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K洲.1用一个成语概括第三四句的诗意.望穿秋水2这首词表现了什么样的感情上?情感上经历了怎样的变化过程?你觉得艺术上有什么特点?表现了盼亲人不归的失望与怅惘.情感上经历了希望-失望-肠断的过程.艺术上清新淡雅、朴实自然.3 .这首不到30字的小词,容纳了很多内容,就时间而言,是从写到一就景物而言,先后写了、白频洲等.就人物情感变化而言,由希望到以至最后的.6分3.清晨黄昏楼、帆、斜晖、江水失望肠断前两空和后两空,每空1分,中间1空,共2分,共6分4 .本词给人们展示了一幅优美的画面,试用简洁优美的语言进行描绘100字内.4

26、分4 .画面形象.具体3分;语言简洁优美1分,共4分,不合要求,酌情扣分5 .阅读温庭筠的?望江南?,然后做题.从“到“:写出了词中女子等等远行爱人归来的时间之长.梳洗斜晖“一词,写出了词中女子一次次失望之后内心的痛苦和哀伤.断肠6、词的第一句“梳洗罢,独倚望江楼.给我们提供了哪些信息?答案:3分.只要答出三点就给总分值.“梳洗点明了时间是早上.“梳洗罢隐含着女主人公盼归的急迫.一个“独字,表现了女主人公的孤独.3分7.表达作者盼望之且、相思之苦、忧愁之深的句子是什么?4分18.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段白频洲.?武陵春?习题总汇1、上片中,“花已尽,交代的是季节特征,“日晚倦梳头是通过描绘日常起居

27、生活来表达内心的哀伤.2.全词是如何表现作者对故人的思念这份浓愁的?2分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只恐双溪昨瞌舟,载不动许多愁形象的比喻把无形的愁形象化、具体化,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1分或:作者先用“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地表达了她内心的浓重哀愁;用形象的比喻“载不动的愁,抒发愁之重,重得无法承载.两层意思各2分,共4分3、这首词的最后两句“只恐双溪昨瞌舟,载不动许多愁历来为人称道,请简要赏析.作者只恐怕双溪上那昨瞌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的沉重的哀愁.把看不见摸不着的哀愁,比作可用小船来承载的具体的东西

28、,说自己的愁重的连船都载不动,化无形为有形,形象地突出了内心哀愁的沉重.4、?武陵春?中词人化虚为实,描摹愁思的句子是:5、“只恐双溪昨瞌舟中的“只恐有什么表达作用?与前面的“闻说、“也拟结合起来,以主人公复杂的心理活动表达内心沉重的哀愁.6、这首词的上片,首先交代的是季节特征,已是时节.“日晚倦梳头表达了作者内心的.下面表达的是和.和“两个外在的行为具体表达了诗人内心的浓重哀愁.7、下片的“、三个词表现了词人产生了去泛舟消愁的念头而又怕舟轻愁重否认了自己方案的感情变化过程.8、“闻说、“也拟、“只恐表现了词人感情的变化过程,请赏析.“闻说听人说双溪春色还不错,“也拟作者也产生了去那里泛舟的念头,从而去寻求一个消除愁苦的方法.不过作者转而又否认了自己的方案,“只恐双溪上昨瞌般的小船载不动自己内心沉重的哀愁.哀愁本是看不见摸不着的,可是作者却把它比作可承载可触摸的实体,说自己的哀愁重的连船都载不动.9、本词中,作者通过哪两个外在的行为来表现自己的愁苦心情?试作简要分析.通过“日晚倦梳头和“欲语泪先流来表达自己内心的浓重的哀愁.国破、家亡、夫死,她对一切都丧失了兴趣,哀愁如此之重,她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