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第 1 章 中药与方剂一、最佳选择题1、成书于宋代,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的是 A、证类本草B、中华本草C、本草纲目D、新修本草E、本草经集注2、首次全面系统整理、补充神农本草经的本草著作是 A、本草纲目B、新修本草C、本草经集注D、本草纲目拾遗E、证类本草3、所载 730 种,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的是A、新修本草B、证类本草C、本草纲目D、本草纲目拾遗E、本草经集注4、苏敬等人编撰的是A、证类本草B、本草经集注C、本草纲目D、纲目拾遗E、新修本草5、当代本草代表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经集注C、中华本草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6、本草经集注是哪个朝
2、代的代表作 A、隋朝B、唐朝C、宋元时期 D、魏晋南北朝E、汉朝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7、新修本草是哪个时期的代表作 A、魏朝B、汉朝C、隋唐朝D、宋朝E、元朝8、本草纲目拾遗的朝代为A、明朝B、宋代C、清代D、元朝E、唐朝9、本草纲目拾遗作者是A、陶弘景B、李时珍C、唐慎微D、张景岳E、赵学敏10、本草代表作是A、图经本草B、新修本草C、本经D、本草纲目E、本草纲目拾遗11、记载药方 11000 余首的本草著作是A、神农本草经B、本草纲目C、本草经集注D、证类本草E、新修本草12、能收、能涩的药味是A、苦味B、甘味C、咸味D、辛味E、酸味13、能解药、食
3、毒的药味是A、辛B、甘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C、酸D、苦E、咸14、能够坚厚肠胃的味是A、辛B、甘C、酸D、苦E、咸15、除了酸味,能够敛邪的味还有A、甘味B、涩味C、淡味D、芳香味E、苦味16、能够耗伤津液、并属于阴的药味是A、酸B、甘C、辛D、咸E、苦17、以下A、菊花 B、苏子 C、枳实 D、磁石E、石决明属于升浮性的是18、下列体现沉降功效的是A、升阳B、降气化痰C、祛风散寒D、开窍E、涌吐19、散风寒湿止痛的羌活归哪个经络A、肝经B、经C、肺经D、肾经E、心经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20、有人将小柴胡汤按原方原
4、量制成颗粒剂,依据西理论为指导、以药理研究结果为基础,用于临床治疗肝炎和,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此体现的是A、差异B、辨证C、离经悖法D、配伍不当E、用量过大21、下列哪些不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A、B、C、D、的效用的性味的气味厚薄的质地轻重E、疾病的部位22、根据脏腑经络病变部位而选药的药性理论是A、升降浮沉B、无毒C、四气D、五味E、归经23、安神药主归A、脾经B、心经C、肺经D、胃经E、肾经24、甘温药多能A、发散风寒 B、清热解毒 C、降气止咳 D、补气或助阳E、补火助阳25、治疗病位在上A、薄荷B、荆芥C、紫苏D、枳实E、防风热目赤肿痛,可选用下列药性升浮的26、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
5、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A、薄荷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B、蝉衣C、防风D、蔓荆子E、升麻 27、表示A、涩味B、辛味C、酸味D、淡味E、咸味有渗湿利水作用的味是28、中药的治疗效用,又称A、中药的治疗效用B、中药的功效C、中药的不良反应D、功效或功能E、中药的药性理论29、药性确定的基准为A、B、的气味的质地C、病证寒热D、E、的形状的滋味30、不属于沉降性所示的功效是A、收敛固涩B、利水渗湿C、平肝潜阳D、涌吐开窍E、清热泻火31、具有升浮与沉降二向性的药是A、鹤草芽B、胖大海C、天花粉D、蔓荆子E、马齿苋32、与所治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的药性是A、五味B、
6、归经C、升降浮沉D、无毒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E、四气33、关于五味,下列哪是错误的A、指B、是因功效不同而具辛甘酸苦咸等味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C、是部分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D、药味可以与滋味相同,也可以与滋味相异E、药味即的滋味34、升降浮沉指在的作用趋向,以下关于此说法正确的是A、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同,与病位相反B、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反,与病位相反C、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反,与病位相同D、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相同,与病位相同E、这种趋向与治疗疾病的病势趋向无关,与病位有关3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芒硝、天花粉主升浮
7、B、桂枝主升浮C、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多主沉降D、凡温热、味辛甘的药多主升浮E、的性味是确定升降浮沉的依据之一36、影响升降浮沉转化的条件A、B、C、D、E、制和配伍的效用的性味的质地轻重的气味厚薄37、指出下列错误的说法A、归经,指作用的归属B、脏象学说是归经的理论基础C、D、疗效是归经的确定依据特性是归经的确定依据E、经络学说不是归经的理论基础38、以下说法错误的是A、中药学B、“毒”指C、“毒”指D、“毒”指E、“毒”指”的含义为的副作用 的毒性的偏性的四气五味总称39、下列不属于影响无毒的因素的是A、的体质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B、C、D、E、的配
8、伍的用量的的情绪制40、不属于三焦辨证的功效是A、宣化上焦B、芳化中焦C、清利下焦D、补气生津E、温中散寒41、属于六经辨证的功效是A、温中散寒B、涩精止遗C、和解少阳D、补气生津E、清营分热42、属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是A、疏肝B、养血C、宣肺D、理气E、排石43、半枝莲抗肿瘤属于A、对因功效B、对证功效C、对症功效D、对现代病症功效E、对脏腑辨证功效44、下列哪一项属于高级功效的表述A、截疟B、平肝C、延年D、治皮胀E、疝瘕45、下列哪一项属于初级功效的表述A、补肾B、行气C、治瘘D、排石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E、通便46、下列属于A、敛疮B、C、升脾阳
9、D、疏散风热E、和解少阳脏腑辨证的功效的是47、下列属于病名类主治病证的是A、疟疾B、风热表证C、惊悸D、热哮E、耳聋48、下列属于证名类主治病证的是A、毒蛇咬伤B、热淋C、口臭D、肺痈E、耳聋49、下列属于症状类主治病证的是A、跌打损伤B、口疮C、肠痈D、耳聋E、疟疾50、对应六 与疫疠的有A、解表、温里、攻里B、补虚、泻实C、补阴、滋阴、敛阴、助阳、温阳、回阳D、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E、散风、祛寒、清暑、渗湿、燥湿、化湿、润燥、清热、泻火、解毒51、对应寒热辨证的有A、解表、温里、攻里B、补虚、泻实C、补阴、滋阴、敛阴、助阳、温阳、回阳D、散表热、清里热、散表寒、散里寒等E、润
10、燥、清热52、高级功效是指A、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的作用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B、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高度概括C、中药防治、诊断疾病及强身健体作用的用语原始直白D、中药防治、作用部位及强身健体的作用E、中药防治、安全程度及强身健体的作用53、既属于中医辨证学分类,又属于中医治疗学分类的内容是 A、止咳平喘B、和解少阳C、清气分热D、清暑除湿E、降血脂54、天花粉A、对病证功效属于B、对现代病症功效C、对症功效D、脏腑辨证功效E、对因功效55、属于卫气营血辨证的功效是A、温中散寒B、涩精止遗C、和解少阳D、补气生津E、清气分热56、不属
11、于对应津液辨证的功效是A、化痰B、补气C、利水D、生津E、保津57、能产生或增强毒性反应的配伍是A、相须B、相杀C、相使D、相反E、相恶58、能增强原有A、相反B、相杀C、相恶D、相须功效的配伍是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E、相畏59、生姜配半夏属于A、相反B、相杀C、相畏D、相恶E、项是60、用人参治疗补气固脱属于七情中的A、单行B、相恶C、相反D、相须E、相使61、石膏配知母属于的配伍关系是A、相杀B、单行C、相畏D、相须E、相反62、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的是A、相须B、相使C、相杀D、相畏E、相恶63、能协调诸药、调和药味的
12、是A、佐助药B、君药C、佐制药D、调和药E、引经药64、主证主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A、佐制药B、佐助药C、臣药D、君药E、使药65、兼证或兼有疾病发挥治疗作用的药称A、佐助药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B、佐制药C、使药D、君药E、臣药66、下列各项中不属于和法范畴的是A、透达膜原B、消导食积C、和解少阳D、调和寒热E、疏肝和胃67、下列各项中不属于消法范畴的是A、消导食积B、消痞化积C、通导大便D、消痰利水E、消疮散痈68、方剂组成中不可缺少的A、君药B、臣药C、佐助药D、使药E、佐制药二、配伍选择题1、A.本草纲目B.本草纲目拾遗C.新修本草D.经史证类备急
13、本草E.本草经集注是<1> A<2> A<3> A<4>A、载药 921 种的是BCDE、载药 1746 种的是BCDE、载药 730 种的是BCDE、载药 850 种的是BCDE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2、A.辛B.苦C. 酸D. 咸E. 甘<1> A<2>A、能补虚和中的味是BCDE、能行气活血的味是BCDE3、A.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B.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 C.病位在表,病势在内类病证 D.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E.病位在里,病势上逆类病证<1> A<
14、2>A、宜用升浮类药治疗的是BCDE、宜用沉降类药治疗的是BCDE4、A.四气B.归经C.五味D.无毒E.升降浮沉<1> A<2> A<3>A、依据病势选药的药性是BCDE、依据病位选药的药性是BCDE、依据病性选药的药性是BCDE5、A.肺经B.肝经 C.肾经 D.脾经E.心经<1> A<2>A、黄芩、桑白皮归BCDE、龙胆草、夏枯草归BCDE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6、A.温中止呕B.发散风热 C.利水渗湿 D.补气助阳E.发散风寒<1> A<2>A、辛凉的药如薄荷
15、、菊花,多能BCDE、辛温的药如麻黄、紫苏,多能BCDE7、A.病位在表,病势上逆类病证B.病位在上,病势上逆类病证 C.病位在上,病势下陷类病证 D.病位在里,病势下陷类病证E.病位在下,病势上逆类病证<1> A<2>A、宜用升浮性药的病证是BCDE、宜用沉降性药的病证是BCDE8、A.凉血解毒B.补中温中 C.活血行气D.散太阳经风寒E.敛疮生肌<1> A<2> A<3> A<4>A、属于卫气营血辩证的是BCDE、属于气血津液辩证的是BCDE、属于三焦辩证的是BCDE、属于经络辩证的功效是BCDE9、A.可称为作用机制
16、或偏性所在B.论述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所显现的效用C.依据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适应范围D.论述其在临床治疗中所显现的效用与适应范围E.依据其性能特点与功效主治论述其在临床的具体应用<1> A<2> A<3>A、性能特点BCDE、功效主治BCDE、配伍应用BCDE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10、A.纠性B.减效C.增效D.增毒E.减毒<1> A<2> A<3>A、相须相使表示BCDE、相畏相杀表示BCDE、相恶表示BCDE11、A.相畏B.相杀C.相须D.相反E.相恶<1> A
17、<2> A<3>A、附子配干姜属BCDE、石膏配知母属BCDE、人参配莱菔子属BCDE12、A.相反B.相使C.相恶D.相杀E.相须<1> A<2>A、临床用药时应加以注意避免的配伍是BCDE、临床用药时原则上应绝对的配伍是BCDE13、A.相杀B.相恶C.相使D.相畏E.相须<1> A<2>A、一种能使另一种原有功效降低的配伍是BCDE、一种能减轻或消除另一种DE的毒副作用的配伍是BC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14、A.佐助药B.佐制药C.使药D.君药E.臣药<1> A<
18、;2>A、B兼证或对兼病起治疗作用的称CDE、引方中诸药直达病所的称BCDE15、A.治疗主证的药B.治疗主病的药C.助君药治兼证的药D.调和诸药的作用E.消除君药毒性的药<1> A<2>A、使药的含义之一是BCDE、臣药的含义之一是BCDE16、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运用运用<1> A<2>A、由四逆汤化裁为通脉四逆汤属于BCDE、由麻黄汤化裁为三拗汤属于BCDE三、综合分析选择题1、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似指今之不良反应。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
19、较多,比品种的、用量过制失度等等。<1> 、将砒成酒剂使用,结果导致患者A、用量过大B、误服C、剂型失宜D、管理不善E、配伍不当。导致此结果的是<2> 、在调剂A、用量过大 B、误服C、剂型失宜D、管理不善E、配伍不当时,将砒石当花蕊石发给,造成身亡。导致此结果的是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2、中药的功效是以中理论为指导,通过临床实践推导而得,故其表述用语也基本上与中医的治疗学或辨证学等相呼应。包括按中医辨证学分类和按中医治疗学分类。<1> 、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属于祛邪功效的是A、排石B、止痛C、杀虫D、降血脂E、截疟<
20、;2> 、按中医辨证学分类,属于八纲辨证的功效是A、解毒B、温里C、利水D、生津E、开胃<3> 、按中医治疗学分类,属于对病证功效的是A、平喘B、止痛C、开窍D、利胆退黄E、涩肠止泻3、某女,年过而立,脚气红肿疼痛数日,当日又不慎被开水烫伤手背,可嘱患者外用能清热解毒、消肿止痛的獾油,按其使用说明涂抹手背的烫伤处;再取能杀虫止痒的复方土槿皮酊,按其使用说明涂搽脚 气。<1> 、以上中成药的配伍所体现的是A、功似配伍B、功异配伍C、相须配伍D、相使配伍E、相畏配伍<2> 、以上所体现的配伍的基本含义是A、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异的中成药同用,以适应复杂病情
21、的用药方法B、两个或两个以上功效相似的中成药同用,以增强药效的用药方法C、性能相类似的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D、性能功效有某种共性的两药同用,一药为主,一药为辅,辅药能增强主药的疗效E、一种的毒烈之性,能被另一种减轻或消除4、伤寒论太阳病篇的麻黄汤,主治外感风寒的表实证,症见恶寒发热,头痛身疼,无汗而喘,舌苔 薄白,脉象浮紧等。<1> 、麻黄汤中的苦杏仁,其苦微温而润降,略兼宣肺,功能降肺气以助麻黄平喘,散风寒以助麻、桂解表,此为A、君药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B、臣药C、佐药D、使药E、引经药<2> 、麻黄汤中的炙A、君药B、臣药C、
22、佐药D、使药E、助药,其甘温,功能调和诸药,其为5、理中丸与人参汤,两方组成与用量(干姜、白术、人参、各三两)完全相同,前者共为细末,炼蜜为丸如鸡子黄大,治中焦虚寒,脘腹疼痛,自利不渴,或病后喜睡等;后者为汤剂,主治中上二焦虚寒之 胸痹,症见心胸痞闷,气从胁下上逆抢心、四肢不温等。<1> 、以上这段话体现的是A、药味加减的变化B、药量增减的变化C、剂型更换的变化D、药味加减与药量增减变化的E、药味加减与剂型更换变化的运用运用<2> 、关于理中丸和人参汤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理中丸适用于虚寒较轻,病势较缓的病情B、理中丸适用于虚寒较重,病势较缓的病情C、人参汤适用于虚寒较
23、重,病势较急的病情D、人参汤治疗效果较为迅速E、理中丸和人参汤都可用于治疗中焦病症四、多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神农本草经的叙述,正确的是A、系统总结了汉代以前我国药学发展的成就,草学发展奠定基础B、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C、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D、载药 365 种E、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2、下列关于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的叙述,正确的是 A、载药 1746 种B、宋金元朝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C、作者赵学敏D、作者唐慎微E、载药 659 种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3、归经的理论基础有A、疗效B、脏象学说C、阴阳学说D、经络学说E、
24、特性4、引起中药不良反应的主要有A、差异B、配伍不当C、剂型失宜D、辨证E、离经悖法5、关于气和味配合原则,下列哪种说法正确 A、并非任何气与任何味均可组配B、气味相异,功能不同C、一药中味只能有一,而气可以有一个,也可以有两个或D、味越多,其作用并非越广泛E、气偏于定性,味偏于定能6、下面关于归经的表述方法哪些是正确的 A、归心包经B、归三焦经 C、入少阴心经D、入厥阴肺经E、入阳明肺经7、使用A、用量适当中药应当注意的事项有B、识别过敏者C、用药合理 D、归经多少 E、采制严格8、寒凉药作用有A、凉血B、解毒C、通阳D、泻火E、温经9、中药的药性理论,主要包括A、四气B、五味执业药师后续更
25、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C、升降浮沉D、归经E、无毒10、属于温热药所示的效应是A、温经通络B、凉血解毒C、温里散寒D、回阳救逆E、补火助阳11、指出下面不正确的是A、黄连味苦B、蜂蜜味甘C、生姜味辛D、芒硝味酸E、乌梅味咸12、对症功效包括A、止痛B、止咳C、散寒D、止泻E、止汗13、按照中医治疗学,功效可分为A、对证功效B、对因功效C、对症功效D、对气血津液辨证功效E、对现代病症功效14、下列配伍中属于两种A、乌头配半夏B、石膏配知母C、麻黄配桂枝合用,能产生或增强毒副反应的是D、配甘遂E、人参配莱菔子15、下列配伍中属于性能相类似的A、乌头配半夏B、石膏配知母C、麻
26、黄配桂枝合用,可增强原有疗效的是D、配甘遂E、人参配莱菔子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16、以下七情配伍中若按协同与颉颃论,表示颉颃是 A、相须B、相使C、相畏D、相杀E、相恶17、中药配伍的目的有A、矫正不良气味B、增强治疗效能C、减少不良反应D、扩大治疗范围E、适应复杂病情18、以下属于方剂组成变化的是A、给药途径变化B、药味加减变化C、病患的不同D、药量加减变化E、剂型更换变化19、下列属于君臣佐使中佐药的意义的是A、辅助君药加强治疗主证或主病的B、消除或减缓君药的毒性或烈性的C、兼证或兼病起治疗作用的D、协助君药加强治疗作用的E、与君药药性相反而又能在治
27、疗中起相成作用的20、使药所包含的内容是A、引经药B、佐助药C、调和药D、佐制药E、反佐药部分一、最佳选择题1、【正确【】 A】 经史证类备急本草简称证类本草,为宋金元时期宋代的本草代表作。作者唐慎微,以掌禹锡的嘉祐本草和苏颂的图经本草为基础,并收集转录了大量宋以前各代名医对本草的真知灼见、经史传记和佛书道藏中有关本草的论述,以及民间防治疾病的经验和单方,撰成此书。书稿初成于公元 1082 年(宋元丰五年),定稿于公元 1108 年(宋大观二年)以前。全书共 30 卷,载药 1746 种,附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方 3000 余首。该书图文对照,方药并收,
28、以保存,具有极高的学术价值和文献价值。结合,资料翔实,集宋以前本草之大成,使大量古代文献得【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9,点击提问】2、【正确【】 C】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 500 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 种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 7 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
29、草著作的编写模式。【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8,点击提问】3、【正确【】 E】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书成于公元 500 年左右(南北朝梁代)。在序例部分除对本经条文逐一注释、发挥外,又补充了大量采收、鉴别、制、制剂、合药取量、诸病通用药及服药食忌等内容,大大丰富了药学理论。在各论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法,将所载730 种分为玉石、草木、虫兽、果、菜、米食及有名未用 7 类。该书第一次全面系统地整理、补充了本经,反映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本草学成就,初步确立了综合性本草著作的编写模式。【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
30、414757,点击提问】4、【正确【】 E】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勣领衔、苏敬等 21 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 659 年(唐显庆四年),共 54 卷,载药 850 种。【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6,点击提问】5、【正确【个【该题】 C】 为当代本草代表作。该书是由中巨著。】管理局主持,南京中大学总编审,60 多500 余名历时 10 年共同编纂的划“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5,点击提问】6、【正确【】 D】 本草经集注为魏晋南北朝本草代表作。作者为陶弘景,
31、书成于公元 500 年左右(南北朝梁代)。【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4,点击提问】7、【正确】 C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 新修本草又称唐本草,为隋唐时期唐代的本草代表作。该书是在普查药材基础上,由长孙无忌、李(责力)领衔,苏敬等 21 人共同编撰而成。书成于公元 659 年(唐显庆四年),共 54卷,载药 850 种。书中除本草正文外,还增加了图谱,并附以文字说明,开创了图文对照法编撰药学专著的先例。本书的完成依靠了的行政力量和充足的人力物力,是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药典性本草,并被今人誉为世界上第一部药典,比公元
32、1546 年问世的欧洲纽伦堡药典科德药方书早 887 年。该书无论在内容和编写形式上都有新的药学的发展影响极大。,全面总结了唐以前的学成就,并很快流传于海内外,对后世医【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3,点击提问】8、【正确【该题】 C】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2,点击提问】9、【正确【】 E】 本草纲目拾遗简称纲目拾遗,为清代本草代表作。作者赵学敏在广泛收集民间用药和注意研究外来药的基础上撰成此书。【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1,点击提问】10、
33、【正确【】 D】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 27 年,参考文献 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 1578 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 52 卷,约 200 万字,载药 1892 种,绘药图 1100 余幅,附方 11000 余首。其序例部分对本草史及药性理论等,进行了全面、系统、深入的总结和发挥;各论按自然属性分列为 16 部共 60 类,每药按正名、释名、集解、正误、修治、气味、主治、发明、附方诸项逐一介绍,纲举目张,成为当时最完备的分类系统。该书不仅
34、集我国 16 世纪以前药学成就之大成,将本草学的发展提高到一个空前的高度,而且在生物、化学、天文、地理、地质、采矿等方面也有突出的成就,对世界献。学和自然科学的许多领域作出了举世公认的卓越贡【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50,点击提问】11、【正确【】 B】 本草纲目简称纲目,为本草代表作。该书的作者为伟大学家李时珍,他采用多学科综合研究的方法,以毕力对本草学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整理。前后历时 27 年,参考文献 800余种,并进行长期的实地和亲身实践,终于在公元 1578 年(明万历六年)完成这一巨著。全书共 52卷,约 200 万字,载药 1892 种,绘药
35、图 1100 余幅,附方 11000 余首。【该题“历代本草代表作”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42,点击提问】12、【正确【】 E】 酸:能收、能涩,有收敛固涩作用。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40,点击提问】13、【正确【该题】 B】 某些甘味药还能解药、食毒,如、蜂蜜等。此外,甘味药多质润而滋燥。“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39,点击提问】14、【正确【】 D】 苦能泄、能燥、能坚。能坚的含义有二:一指苦能坚阴,意即泻火存阴,如黄柏、知母即是;二指坚厚肠胃,如投用少
36、量苦味的黄连有厚肠止泻作用等。【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38,点击提问】15、【正确【该题】 B】 涩能收、能敛,同酸味一样有收敛固涩作用。涩味药大多能敛邪,邪气未尽者慎用。“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37,点击提问】16、【正确【】 E】 能够伤津的有:辛、苦、淡。属于阳的是辛、甘、淡;属于阴的是酸苦咸。因此以上选项中能够耗伤津液、且还属于阴的药味是苦。【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36,点击提问】17、【正确【】 A】 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
37、枳实、磁石、石决明等。【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35,点击提问】18、【正确【该题】 B】 如白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34,点击提问】19、【正确【】 B】 足太阳经主表,为一身之藩篱,风寒湿邪外客此经后,可头项痛、身痛、肢体关节经,等等。酸楚等症,投用羌活(散风寒湿止痛)能消除或减轻这些症状,即云羌活归【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33,点击提问】20、【正确】 C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炎和】 离经悖法:近年有人将
38、张仲景伤寒论小柴胡汤按原方原量制成颗粒剂,用于临床治疗肝,由于用药时不是以中理论为指导,而是依据西理论为指导、以药理研究结果为基础,结果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等。【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32,点击提问】21、【正确【】 E】 1.的质地轻重 凡花、叶类质轻的药多主升浮,如菊花、桑叶等;、果实及矿物、贝壳类质重的药多主沉降,如苏子、枳实、磁石、石决明等。2.3.的气味 厚薄凡气味薄者多主升浮,如苏叶、银花;气味厚者多主沉降,如熟地、大黄等。的性味 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药为,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4.的效用的临床疗
39、效是确定其升降浮沉的主要依据。病势趋向常表现为向上、向下、向外、向内,病位常表现为在上、在下、在外、在里;能够病情,或消除这些病证的,相对也具有向上、向下、向里、向外的不同作用趋向。如白前能祛痰降气,善治肺实咳喘、痰多气逆,故性属沉降;桔梗能开提肺气、宣肺利咽,善治咳嗽痰多、咽痛音哑,故性属升浮。【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27,点击提问】22、【正确【】 E】 本题考查归经对临床的指导意义。药性理论中,归经指导医生根据疾病表现的病变所属脏腑经络而选择用药。【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25,点击提问】23、【正确【】 B】 本题考查的
40、是归经的理论基础之一:脏象学说。所谓脏象学说,即论述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如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常导致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等症,分别选用酸枣仁(养心安神)、远志(宁心安神)、朱砂(镇惊安神)、麝香(开窍醒神)等即可减轻或消除上述各症,就云其归心经。【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24,点击提问】24、【正确【】 D】 一为气味相同,功能相近。辛温的药多能发散风寒,如麻黄、紫苏等;辛凉的药多能发散风热,如薄荷、菊花等;苦寒的药多能清热解毒,如黄芩、黄连等;甘温的药多能
41、补气或助阳,如黄芪、锁阳等。二为气味相异,功能不同。其中有味异气同者,如麻黄辛温能散寒、杏仁苦温能降气止咳、乌梅酸温能敛肺涩肠、大枣甘温能补脾益气、肉苁蓉咸温能补肾助阳;有味同气异者,如桂枝辛温能散寒、薄荷辛凉能散热、附子辛热能补火助阳、石膏辛寒能清热泻火等。【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19,点击提问】25、【正确】 A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 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如治疗病位在上热目赤肿痛,常选用药性升浮的薄荷、蝉衣、蔓荆子等;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枳实是沉降
42、性的。【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11,点击提问】26、【正确【】 C】 病位在上在表类病证,宜选用或配用具有升浮之性的药。如治疗病位在上热目赤肿痛,常选用药性升浮的薄荷、蝉衣、蔓荆子等;治疗病位在表的风寒表证,常选药性升浮的荆芥、紫苏、防风等。【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10,点击提问】27、【正确【于甘。【该题】 D】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如治水肿、小便不利的猪苓、茯苓,均具淡味。常将淡附“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06,点击提问】28、【正确【】 D】 中药对的效用有两面性,即治疗效用和毒害作用
43、。治疗效用即正效应,又称功效或功能。毒害作用即负效应,又称不良反应,包括副作用和毒性反应等。充分而合理地利用中药的治疗作用,尽量避免毒害作用的发生,既是高效安全用药的重要保证,又是临床用药的基本原则。【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04,点击提问】29、【正确【】 C】 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作用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也就是说,药性的确定是以用药反应为依据,以病证寒热为基准。能够减轻或消除热证的,一般属于寒性或凉性,如石膏、板蓝根对发热口渴、咽喉肿痛等热证,有清热泻火、利咽、解毒作用,即表明其具寒凉之性;反之,能减轻或消除寒证的,一般属于热性
44、或温性,如附子、干姜对脘腹冷痛、四肢厥逆等寒证,有温中散寒、回阳救逆作用,即表明其具温热之性。【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03,点击提问】30、【正确【】 D】 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涌吐开窍是升浮类药的功效。【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96,点击提问】31、【正确】 B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 本题考查升降浮沉所示效应。胖大海清宣肺气,化痰利咽而有升浮之性;又能清泄火热,润肠通便而有沉降之性。【该题“
45、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95,点击提问】32、【正确【】 E】 四气,又称四性。即指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它反映影响阴阳盛衰和寒热变化的作用特点,是说明作用性质的重要概念之一。药性的寒热温凉,是从作用于所发生的反应概括而来,与所疗疾病的寒热性质相反。【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94,点击提问】33、【正确【】E五味,即指因功效不同而具有辛、甘、酸、苦、咸等味。其既是作用规律的高度概括,又是部分真实滋味的具体表示。【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92,点击提问】34、【正确【】 C】 升降浮沉,即指在的作用
46、趋向。这种趋向与所疗疾患的病势趋向相反,与所疗疾患的病位相同。是说明作用性质的概念之一。【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91,点击提问】35、【正确【 药为【该题】 A】的性味:凡性温热、味辛甘的药为阳性,多主升浮,如桂枝等;而性寒凉、味酸苦咸的,多主沉降,如天花粉、芒硝等。“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90,点击提问】36、【正确【】 A】 每一味的升降浮沉既是绝对的,又是相对的,在一定条件下是可以转化的。影响其转化的条件主要有两个方面:制:某些的升降浮沉之性可因制而改变,如酒炒则升、姜汁炒则散、醋炒则收敛、盐水炒则下行等。配伍:在复方配伍中,
47、少量性属升浮的药,在同较多的沉降药配伍时, 其升浮之性可受到一定制约;反之,少量性属沉降的药,在同较多的升浮药配伍时,其沉降之性可受一定制约。【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89,点击提问】37、【正确【】 E】 归,即归属,指作用的归属;经,即的脏腑经络。归经,即作用的。所谓脏象学说,即论述脏腑各自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相互关系的学说。它既是中医辨证论治的基础,又是中药归经的理论基础。所谓经络学说,即研究经络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及其与脏腑相互关系的学说。它补充了脏象学说的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不足,是中药归经的又一理论基础。归
48、经的确定依据:1.特性;2.疗效。【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88,点击提问】38、【正确【】 E】 “毒”,在中药学中有狭义与广义之别。物之能害人即为毒,这是狭义的毒,似指今之的不良反应。广义的“毒”含义有二:一为的总称,也就是说药即是“毒”,“毒”即是药;二为药物的偏性,也就是说之所以能治病,就在于其有某种偏性,这种偏性就是“毒”,其对具有两面性,即既能治疗疾病,又能毒害,关键在如何应用。【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87,点击提问】39、【正确【 存、】 E】的与无毒受到多种因素影响。主要有品种、来源、入药部位、产地、时间、贮制、
49、剂型、制剂工艺、配伍、给药途径、用量、用药次数与时间长短、皮肤与黏膜的状况、施用面积的大小、的体质、种属、证候性质,以及环境污染等。【该题“中药的性能”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786,点击提问】40、【正确【】 D】三焦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三焦辨证相对应。如宣化上焦湿浊、芳化中焦湿浊、清中焦湿热、清利下焦湿热、补中气、温中散寒等。【该题“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80,点击提问】41、【正确【】 C】经络辨证与六经辨证的功效:是指中药的某些功效与经络辨证或六经辨证的各经病证辨证相对应。如和解少阳、散太阳经风寒、散少阴经风寒、降厥阴经上逆
50、之寒气等。【该题“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79,点击提问】42、【正确【该题】 E】 属于消除病理产物的功效有消食、利水、祛痰、化瘀、排石、排脓等。“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78,点击提问】43、【正确【】 D】 对现代病症功效:是指某些中药对西医学所描述的高血压、高脂血症、肿瘤等病症有明显的疗效,而使用传统功效术语又难于表达清楚,权借现代药理学术语来表达,如夏枯草降血压,决明子降血脂,天花粉,半枝莲抗肿瘤等。【该题“中药的功效与主治病证”知识点进行】【答疑编号 101414877,点击提问】44、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执业药师后续更新务必加群。权威【正确【】 B】 对高级功效的表述,常常与病因病机、治则治法等相对应,所用语句多为动词加病邪(如风、寒、暑、湿、燥、火等)、脏器(如心、肺、脾、肾、肝、胃、小肠、胆、皮肤等)、生理功能或排泄物(如阴、阳、气、血、津、液、精、尿、便)及病理产物或反应(如痰浊、瘀血、疼痛、)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上册《秦统一中国》公开课 听课评课记录
- 人教版九年级数学上册21.3.1《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与系数的关系》听评课记录
- 2025年便携式X荧光光谱分析仪合作协议书
- 七年级第二学期工作总结
- 苏科版数学七年级下册8.1.1《同底数幂的乘法》听评课记录
- 公司职工食堂承包协议书范本
- 装饰装修劳务分包合同范本
- 2025年度新能源电站租赁诚意金合同
- 2025年度装修施工现场安全监督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航空航天设备采购合同知识产权保护及实施约定
- GB/T 7251.5-2017低压成套开关设备和控制设备第5部分:公用电网电力配电成套设备
- 2023年湖南高速铁路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试题库含答案解析
- 中考语文非连续性文本阅读10篇专项练习及答案
- 勇者斗恶龙9(DQ9)全任务攻略
- 经颅磁刺激的基础知识及临床应用参考教学课件
- 小学语文人教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群文阅读“神话故事之人物形象”PPT
- 乡村振兴汇报课件
- 红色记忆模板课件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油气藏类型、典型的相图特征和识别实例
- 丽声三叶草分级读物第四级A Friend for Little White Rabbi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