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建筑工程测量电子教案贵阳职业技术学院科技处熊光奎课题:第一章绪论第一讲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课型:讲授I I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测量学的概念及分类、地球的形状和大小;理解测定和测设的概念和区别、建筑物的施工测量、水准面和水平面区别、三种坐标的 适用范围、高斯平面直角坐标x, y的含义;掌握大地水准面、铅垂线的概念及作用,测量学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测 量工作的实质、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测定和测设的区别;地面点位置的表示方法;大地水准面、铅垂线的概念及作用;测量学与数学中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难点:高斯平面直角坐标采用教具、挂图:地球仪、世界
2、地图、多媒体课件复习、提问:1 .日常生活中,你注意到了哪些测量问题,你能想明白吗?2 .为什么说有工程建设就有测量施工?课堂小结:通过这次课,我们首先学习了测量学的概念,它包括了两个主要内容,测定和测设,大 家回顾一下,然后我们了解了一下测量学的主要分支和建筑工程测量的内容。接下去我们学 习了测量工作的实质,如何确定点的三维坐标,如何在地球上建立坐标系,重点要弄清楚高 斯平面直角坐标的建立办法,以及在小区域范围内建立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的方法,要清楚 这两种坐标系与数学上平面直角坐标系的区别和联系。作业:教科书第10页3题、第11页4、5、7、8题课后分析:I引言:1 .建筑工程测量是建筑施工
3、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施工过程始终;2 .本学期理论课共十二周,每周 6学时,包含七个实验,实训两周,第十八周考试;3 .教学内容分为测量仪器使用、地形图测绘、测设等几方面内容,要求学会仪器操作和 测量方法。IM -、人地球空间信息学:对所研究的物体,弟一早绪也包括地球的整体及其表面和外层空间的各种自然和人造实体,利用接 触与非接触式测量仪器、传感器及 第一讲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及地面点平面位置的确定其组合系统,对这些实体进行信息的采集、量测、存储、管理、更新、 ,分析、显示、分发和利用的一门科一、 测量学的概念学和技术1 .测星之研究三维空间中各种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方向和其分布的学科
4、。2 .内容:测定(测绘或测图):是指使用测量仪器和工具,通过测量和计算,得到一系列特 征点的测量数据,或将地球表面的地物和地貌缩绘成地形图。测设(放样或放线):是指用一定的测量方法将设计图纸上规划设计好的建筑物位 置,在实地标定出来,作为施工的依据。实地蟹等T图(四要素),测定与测设是逆过程。 恻量万法3 .分支:大地测量学(几何、物理、卫星)、海洋测绘学(水体、海底)、摄影测量与遥感学 (地籍、火灾)、普通测量学(地形)、工程测量学、地图制图学。工程测量学内容:建筑工程测量、公路测量、铁路测量、矿山测量、水利工程测量。 二、建筑工程测量的任务1 .您英工强冽堇:明究建筑工程在勘察设计、施工
5、和运营管理阶段所进行的各种测 量工作而理补、技术和方法的学科。- ; , " /2 .任务:勘察设计:大比例尺地形图施工:施工控制网、场地平整测量、定位、放线、基础、主体施工测量(放样、构 件安装、质量检验)、竣工图测量运营管理:变形观测三、地面点位的确定引述笛卡儿坐标系,测量工作的实质:测量工作的实质是确定地面点的位置(三维坐标),如何在地球上建立相互垂直的 三位坐标系?1 .地球的形状和大小自然球体大地体(大地水准面包裹的球体)铅垂线:重力的方向线。基准线(高程必须沿铅垂线方向来衡量;高斯平面坐标沿 铅垂线方向投影)水准面:处处与重力方向线垂直的连续曲面。有无数个。水平面:与水准
6、面相切的平面。大地水准面二与小均海水面相吻合的水准面。基准面(绝对高程的起算面,球面坐 标高程为零的球面)。平滑一地球椭球体(地理经纬度)一扁率小一球体(高斯平面)一大半径小区 域一局部平面(独立平面直角坐标)。2 .高斯平面直角坐标系:利用高斯投影法建立的平面直角坐标系。用于在广大区域内确 定点的平面位置。高斯投影法:将地球划分成若干带,然后将每带按中央子午线不变投影到圆柱面,再展成平面(除子午线上距离均变长)。6°带中央子午线的经度九0 =6飞-3% 3°带及=3川。例:东经112。21,所在6。带、3。带中央子午线经度和带号。解:112 *1 =6*=18 +4。1
7、在第 19带,=6+19 3 =111 +(112 21 '1 m0)+3*=110 "51=3 *=36 +2 马1 在37带,%=3米37 =111可以看出3。带每隔一带与6。带中央子午线是一致的,这与规定 3。带从1.5°有关。X坐标向北,Y坐标向东为正;保证中国区坐标为正值, Y轴向西移动500kmi前面 加注带号。X值表示点到赤道的距离,Y值表示点到中央子午线平移后的 Y轴距离。(在带间换 算应注意带号影响)早期为从原苏联引测的1954年北京坐标系,目前采用的国家坐标系称为“1980年国家大地坐标系”,大地原点在陕西泾阳永乐镇。3 .独立平面直角坐标:当测
8、区范围较小时,可以用测区中心点的水平面来代替大地水准 面,在其上建立的测区平面直角坐标系,称为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局部区域内确定点的平面位置)规定:由北纵轴为x轴,向北增加;东西横轴为y轴,向东增加;坐标原点一般选在测区的西南角,使测区内各点坐标均为正值;坐标象限按顺时针方向编号。(数学中的公式不需作任何变更应用到测量计算中)与数学坐标系区别:x, y轴方向不同,象限顺序不同 j与数学坐标系联系:按照y=x旋转900即完全重合2011/2012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第一章第二讲地面点的高程、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及原则课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相关
9、法律与法规。理解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高差的方向和正负;高差的大小与高程起算面的关系 掌握绝对高程、相对高程的概念及其区别;高差的概念。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绝对高程、相对高程的概念及其区别;高差的概念;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难点: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的基本工作及原则。采用教具、挂图:1 ' :.“ b I,1 '/ ,.1/多媒体课件.、I P 二复习、提问:1 .测定、测设的区别是什么?2 .大地水准面、铅垂线的概念及作用?3 .地面点平面位置的表示方法?4 .测量坐标系与数学坐标系的区别是什么?5 .目前我国大地坐标系是什么?课堂小结:这次课我们首先重点学习了两个
10、重要概念,高程和高差,实际上这两个概念在我们 的生活中已经有了模糊的认识,通过这次课,大家要深刻地领会这两个概念,实际上这 两个概念是相通的,高程既是一种高差,高差也可以参照高程定义为两点之间的铅垂距 离,高程只不过是提出了一个参照面,按照参照面的不同又分为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 然后我们了解了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有两个结论大家回顾一下。接下去我们重 点学习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和测量的工作原则,大家应当在领会的基础上把握。作业:第一章绪论第二讲地面点的高程、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测量工作的基本工作及原则 一、 地面点的高程设则.:.一为一代么世界备地的山峰可以比质低L1.9对:高森(高血H
11、):吊而舌旬夫而永湘而而铅垂距离。(介绍青岛国家水准原点,1956 年黄海高程系72.289m; 1985年国家高程基准72.260m)2 .相对高程(假定高程H'):地面点到假定水准面的铅垂距离。± 0.000m:建筑底层室内地坪面为该工程相对高程起算面。设皿;如何比较两个上回的身应?.3 .高差(h):地面两点间的高程之差。理解:地面一点比另一点高多少(减法);以另外一点为零这点高多少。hAB =H b - H a = H B -H A ; A-基准点、B-待定点;与图程起算面无关。高差有方向(待求点相对基准点)高差有正负(正:待求点高于基准点;负:待求点低于基准点)。
12、hBA = ABI至此,我们确定了平面位置的基准(高斯、独立平面直角坐标系)和高程的基准(绝对、相对高程),用三个参数X、y、H即可确定地面点的空间位置。举例:已知 H=358.236m, HB=632.410m,求 hAB和 hBA分析:hAB指B点相对于A点高差,即B点比A点高多少(用减法),hBA亦然。解:hAB=HB-HA=632.410-358.236=274.174m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的限度OhBA=H-H B=358.236-632.410=-274.174m1 .对距离:/T D D3 D D2A .D =2 ' r =23R2 D 3R2D=10km; iD =8mm
13、; iD/D =1:1220000截至 2002 年能 够达到最大测量精度是1: 1000000。结论:半彳至10km范围内距离测量时,用水平面代替 水准面,不必考虑地球曲率的影响。2 .对高差: 公式:此=义2R结论:用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即使距离很短,也应 顾及地球曲率的影响。三、 测量工作概述1 .测定地面点平面直角坐标的主要测量工作是测量水平角和水平距离2 .测定地面点高程的主要测量工作是测量高差。 此为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由已知到未知)。四、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1 .从整体到局部、先控制后碎部、高精度控制低精度2 .边工作边检查,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 目的:减少误差,避免
14、错误;合理分区,方便组织实施。五、相关法律与法规法律:中华人民共和国测绘法、中华人民共和国计量法法规:行政区域界线管理条例测绘规范:GB50026-93工程测量规范、GB/T14911-91测绘基本术语、GB12327-1998海道测量规范、GB12897-91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设计与施工规范:GB50205-2001钢结构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一讲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水准仪的使用 课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高程测量的方法;自动安平水准仪与 DS3a水准仪的区别;尺垫的作用及设置 的位置。理解水准测量原理;DS3级水准仪
15、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水准尺刻划注记规律。掌握高差法、仪高法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仪 器竖轴、水准管分划值的概念;水准仪的使用;视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水准尺的 读数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水准测量原理;DS3a水准仪的构造及各部件的作用; 水准尺刻划注记规律; 高差法、仪高法计算未知点高程的方法;水准仪的使用;视准轴、水准管轴、圆水准器轴、仪器竖轴、水准管分划值的概念;视差产生的原因及消除方法;水准尺的读数方法。难点:水准测量原理;DS3级水准仪的粗略整平、精确整平方法;消除视差的方法; 水准尺的读数方法。 . 采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DS3级水准仪、
16、自动安平水淮仪、水准尺、尺垫、三脚架。复习、提问:1 .为什么在建筑施工测量中,常选定底层室内地坪面为该工程地面点高程起算的基准 面?2 . hAB与hBA的含义?3 .水平面代替水准面在距离与高程方面有何影响?4 .测量的基本工作有哪些?各有什么应用?测量工作的基本原则是什么?5 .绝对高程、相对高程、高差的定义?课堂小结:这次课我们重点学习了水准测量原理,大家要结合前面的知识重点理解,这是我们 后面工作的重要基础,确保在工作中不会发生原则性的错误。在此基础上我们学习了高 差法和仪高法,大家要理解高程高差是物体本身固有的,不因我们测量与计算方法的改 变而改变。然后我们学习了重点内容水准测量仪
17、器的构造,以及如何运用仪器进行高差 测量,大家要记忆各部件的名称和操作的步骤,下次课我们通过实验亲自体会一下。作业:教科书第33页2、3、4题课后分析: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一讲水准测量原理、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水准仪的使用1、 高程测量(测定地面点高程)的方法按所使用的仪器和施测方法分:水准测量(水准尺、水准仪)、三角高程测量(经纬仪、水准尺)、气压高程测量(气压计)和 GPSW程测量(GP或收机)。建筑装饰施工中常用水平管和水平尺进行抄平。2、 水准测量原理1 .水准测量:水平视线(水准仪)+水准尺一待定点与已知点高差+已知点高程一未知点 高程。2 .四平行线关系推导计算未知点高程的公式:高差
18、法(由一点求另一点):直接利用高差计算未知点高程。hAB=a-b (后视读数前视读数);HB=HA+hAB视线高法(仪高法,由一点求多点):用仪器视线高程Hi计算未知点B点高程。3 .注意事项区别仅在与计算方法不同;视线必须水平;水准仪安置的高度对测算地面点高程或高差无影响。举例:设A点高程为101.352m,当后视读数为1.154m,前视t实数为1.328m时,问高差 是多少,待测点B的高程是多少?试绘图示意。分析:高差为后视读数减去前视读数,B点高程可用仪高法或高差法,高差已求,故用 后者。解:hAB=1.154-1.328=-0.174mH=H+hAB=101.352-0.174=101
19、.178m利用上图,AB对调即可,理解后视与已知的关系举例:已知 H=417.502m, a=1.384m,前视 B, B2, R各点的读数分别为:b=1.468m,b2=0.974m, a=1.384m,试用仪高法计算出 B, B, R点高程。分析:仪高法先求视线高程,再按分别减去各前视读数,求得高程。解:i=HA+a=417.502+1.384=418.886mHB1=i-b1=418.886-1.468=417.418mH2=i-b2=418.886-0.974=417.912mHB3=i-b3=418.886-1.384=417.502m3、 水准测量的仪器和工具1 .仪器:水准仪(型
20、号 DS5、DS、DS,角标越小越精密),工具:水准尺和尺垫(转点 立水准尺用)。2 .微倾水准仪构造:望远镜(看清水准尺):物镜、物镜对光螺旋、对光凹透镜:成像到十字丝分划板十字丝分划板:目镜、目镜对光螺旋:看清十字丝分划板及尺像视准轴CC十字丝交点与物镜光心的连线,延长线为视线。水准管轴应平行 于视准轴。水准器(显示水平):管水准器:水准管轴LL:过零点(分划线对称中心)与圆弧相切的切线,CC/ LL水准管分划值:水准管上2mnffl弧所对的圆心角,水准管分划愈小,灵敏度愈高圆水准器:圆水准器轴LL ,:过零点(分划线对称中心)的球面法线,LU/VV基座(支撑上部、连接三脚架、调节水平):
21、竖轴VV:水准仪的旋转轴。自动安平水准仪:自动补偿器(加磁阻尼)代替水准管;阻尼制动(摩擦)取代水平制动;增加直读1°水平度盘。3 .水准尺(水准测量时与水准仪配合使用的标尺):塔尺(35项:分cm> 0.5cm、mmE种注记;双面尺(3n): cm注记;黑红面相差4687/4787 (尺长数)4、 DS3微倾式水准仪的使用安置仪器:架三脚架(高度适宜、稳定牢靠);连接仪器粗略整平:左手大拇指法则瞄准水准尺:目镜调焦:向白亮背景初步瞄准:用照门准星物镜调焦:看清尺像精确瞄准:瞄准尺边或中央消除视差:现象:眼睛在目镜端上下移动,十字丝的中丝与水准尺影像之间相对移动原因:水准尺的尺
22、像与十字丝平面不重合消除:十字丝调到最清晰(原清晰尺像变模糊),物像调至最清晰,检查精确整平:转动微倾(动作要轻)使气泡精确吻合成连续抛物线(转动方向与左泡 一致)读数:从小向大读(倒像应从上到下读)依次读取整(米)分米、厘米数,估读到 毫米,检查精平读数:1260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二讲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 课型:实验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DS3型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理解其作用。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与读数。完成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教学重点、难点:重点:DS3型水准仪各部件的作用;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与读数。难点:粗平、精平与读数。采
23、用教具、挂图:I 1DS3级水准仪、水准尺、三脚架复习、提问:Ij I ,' . /1 .在同一测站,前后视线是否必须水平一致?"一2 .试问精确整平时水准管气泡快要居中时,操作上应注意什么?3 .无论水准仪的望远镜成的是正像还是倒像,水准尺的读数都按注记增大的方向去读 吗?4 .什么是视差,如何消除视差?5 .精平读数后是否需要再检查精平情况?6 .如果操作过程中发现圆水准器气泡逸出,应如何处理?课堂小结:C I 通过这次课每位同学都进行了仪器操作,熟悉了仪器的构造,各部分的名称,同时 也学习了如何利用仪器进行高差的测量。通过实验我们要更好的理解水准测量的原理, 操作的原则
24、就是确保提供一条水平视线, 理解前后视读数的概念,还要理解高差的概念, 高差与我们的测量仪器和计算方法无关。在操作的层面大家一定要遵守规范,按步骤进 行,细致一些,准确一些,保证测量成果的准确。作业:I 完成实验报告一 课后分析:实验一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1、 目的与要求1 .了解DS3型水准仪各部件的名称及作用。2 .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与读数。3 .测量地面两点间的高差。2、 计划与设备1 .实验学时数安排2学时,实验小组由35人组成。2 .实验设备为每组DS3型水准仪1台,记录板一块,记录表格,铅笔,测伞 1把。3 .实验场地安排不同高度的两个点,分别立两根水准尺,供全班共用
25、,便于检核实验成 果。各组在练习仪器安置、整平、瞄准、精平、读数的基础上,每人都要按步骤独自完 整的做一遍,练习观测二根水准尺,分别编号为 A、B,记录在实验报告一中。4 .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一。3、 方法与步骤1 .安置仪器.|各组因共用两根水准尺,在测站点的选择时,最好应选在两根水准尺连线的垂直平 分线上,以免各组观测时相互干扰,有利教师逐组指导和学生测量结果相互校核。将三 脚架张开,使其高度在胸口附近,架头大致水平,并将脚尖踩入土中,力求踩实,然后 用连接螺旋将仪器连接在三脚架上。2 .认识仪器-J .了解仪器各部件的名称及其作用并熟悉其使用方法。同时熟悉水准尺的分划注记,
26、 精确读数。3 .粗略整平先对向转动两只脚螺旋,使圆水准器气泡向中间移动,使气泡、圆水准器的圆圈及 另一脚螺旋大致呈一直线,再转动另一脚螺旋,使气泡移至居中位置。4 .瞄准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转动仪器,用准星和照门(缺口)瞄准水准尺, 拧紧制动螺旋(手感螺旋有阻力),转动微动螺旋,使水准尺成像在十字丝交点处。当 成像不太清晰时,转动物镜对光螺旋,消除视差,使目标清晰,如目标较远,则物镜对 光螺旋向后转动,如目标较近,则物镜对光螺旋向前转动。5 .精平、读数先观察管水准器中气泡的位置,如气泡在前端则微倾螺旋向前转动,如气泡在后端 则微倾螺旋向后转动,使管水准器中的气泡基本居中,然后用
27、眼睛在水准管气泡窗观察, 缓缓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吻合,视线即处于精平状态,在同一 瞬间立即用中丝在水准尺上读取米、分米、厘米,估读毫米,即读出四位有效数字。读 数后再检查一下符合水准管气泡两端的半影像是否吻合。若气泡不吻合,则应重新精平,重新读数。6 .测量地面两点的高差按上述DS州水准仪的使用方法,读出后视尺 A的读数,再读出前视尺B的读数, 根据高差的计算公式计算 A、B两点的高差。4、 注意事项1 .将水准仪脚螺旋调到可上可下的中间位置,三脚架头应在大致水平,仪器安放到三脚 架头上,必须旋紧连接螺旋,使连接牢固。2 .转动脚螺旋可使水准仪粗略整平。转动脚螺旋时要用“
28、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拇指的 旋转方向一致”的原则进行。3 .瞄准目标必须消除视差;水准尺必须扶竖直;掌握标尺刻划规律;读数应由刻划顺序读取(不管上下,只管由小到大)。4 .在水准尺上读数时,符合水准器中气泡必须居中。精确整平时,微倾螺旋的转动方向 与左侧半气泡影像的移动方向一致。5 .水准测量实施中,读完后视读数后,当望远镜转到另一个方向继续观测时,符合水准 器气泡就会有微小的偏移,相互错开(精平是带有方向性的)。因此,每次瞄准水准尺时,在读数前必须重新再次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影像吻合后才能读数,后视与前视读 数之间切忌转动脚螺旋。I实验报告一水准仪的认识和使用日期班组姓名仪器编号一、完成下列
29、DS州水准仪各部件名称的填写图2-2DS3微倾式水准仪的构造1 (物镜);2 (物镜对光螺旋);3 (水平微动螺旋);4 (水平制动螺旋);5 (微倾螺旋);6 (脚螺旋);7 (符合气泡观察境);8 (水准管);9 (圆水准器);10 (圆水准器校正螺 钉);11 (目镜调焦螺旋);12 (准星);13 (照门);14 (基座)二、完成下列填空1 .安置仪器后,转动(脚螺旋)使圆水准气泡居中,转动(目镜调焦螺旋)看清十字 丝,通过(照门准星)概略地瞄准水准尺,转动(物镜对光螺旋)消除视差,转动(水 平微动螺旋)精确照准水准尺,转动(微倾螺旋)使符合水准气泡居中,最后读数。2 .消除视差的步骤
30、是转动(目镜调焦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转动(物镜对光螺 旋)使(尺像)清晰。三、实验记录计算1 .记录水准尺上读数A尺的读数为()RI B尺的读数为()m2 .计算(假设A点的高程H=150.789m)(1) A点比B点(高、低)()。(2) AB两点的高差hAE= () m,求B点的高程H= () m(3) 水准仪的视线高H= () m求B点的高程H= () R!四、验证以下实验情况1 .试问水准仪安置的高度对测算地面两点间高差或各点高程有无影响?2 .试问粗略整平时,气泡移动的方向与左手大拇指旋转脚螺旋时的方向是否一致?一致3 .试问精确整平时,微倾螺旋的转动方向与左侧半气泡影像的移动
31、方向是否一致?一致4 .试问在同一水平视线下,某点水准尺的读数越大则该点高程就越低,反之也然? 是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三讲水准测量的方法课型:讲授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水准点的类型及作用。理解简单水准测量与路线水准测量的区别;水准路线布设形式。掌握水准测量的方法、记录、计算及检核。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简单水准测量与路线水准测量的区别;水准路线布设形式;水准测量的方法、记录、计算及检核。难点:路线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采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水准仪、水准尺、尺垫、三脚架。"I : 复习、提问:T? .pi v1 .高差法、仪高法计算相同两点的高程的结果
32、是否相等?2 .如果后视点与前视点的读数不一样,说明这两点谁高谁低?3 .水准仪的安置高度对测量地面两点的高差或各点高程有无影响?4 .圆水准器与管水准器的作用是什么?旋转什么螺旋可以实现粗略整平和精确整平?5 . DS3a水准仪与自动安平水淮仪在使用上的区别?6 .如何根据DS3级水准仪水准管气泡当前的位置来判断微倾螺旋旋转的方向?7 .水准仪使用时如何进行粗平、精平与读数?课堂小结:这次课我们首先了解了水准测量必须具备的已知点的形式,然后重点学习了水准测量的方法,简单水准测量是用于未知点成面状的情况,只有一个后视点,宜采用仪高法 计算,路线水准测量适用于未知点呈带状的情况,有前进的方向,每
33、一站宜采用高差法 计算,在工程中分别有不同的应用。这两种方法的计算大家要掌握,同时要注意测量中 所渗透的“边工作边检查,前一步工作未作检核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思想。作业: 重新计算表2-1水准测量手簿 课后分析: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三讲水准测量的方法1、 水准点BM(从已知到未知一已知点实物形式)概念:用水准测量的方法测定的高程控制点。形式(做法):永久性水准点半永久性、临时性水准点2、 水准测量根据已知水准点与待定点之间的距离远近、高差大小、待定点个数多少可分为简单i i .r hi_ _n- - - - - _ - - - - - - - - - - - - -一一水准测量和路线水准测量。1
34、.福币永濯测基已知水准点到待定点之间的距离较近(小于 200米),高差较小(小于水准尺长), 由一个测站即可测出待定点的高程。程序:在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粗平。照准后视水准点上的水准尺,精平,读出后视读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照准前视点上的水准尺,精平,读出前视读数。按高差法或仪高法推算待定点的高程。2 .路线水准测量. 二水准路线:在水准点间进行水准测量所经过的路线测段:相邻两水准点间的路线。转点TP:在水准测量中起传递高程的作用的点。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最后附合到另一已知高程的水准点所构成的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fh:各测段高差代数和Zh测与其
35、理论值Zh理的差值。成果检核:fh =£ h测£ h理-工h测(H b H a)闭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各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 最后又回到原出发点的环形路线。成果检核:fh =£ h测支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的水准点出发,沿待定高程的水准点进行水准测量,形 成既不闭合又不附合的水准路线。成果检核:fh =L h往+ £ h返3 .路线水准测量的施测方法观测记录计算计算每测站高差,每点高程。检核计算检核:对后视读数总和减前视读数总和、高差总和、B点高程与A点高程之差进行检核,三个数据应相等。测站检核:变动仪器高法:同一测站改变仪器高
36、(大于 iocm,测得两次高程不超过限值,取其平均值。双面尺法:分别观测双面尺黑红面,计算高差不超过限值,取平均值。检核不通过,重测。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第二章水准测量第四讲实验二简单水准测量课型:实习教学目的与要求:继续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与读数。掌握简单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与计算。完成通过一个已知水准点,用一个测站(简单水准测量)测出地面上其余6点的高程。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简单水准测量的定义、施测、记录与计算。难点:通过一个已知水准点,用一个测站(简单水准测量)测出地面上其余6点的高程。采用教具、挂图:水准仪、水准尺、三脚架复习、提问:飞.1";
37、,1 .简单水准测量与路线水准测量的区别?2 .转点的使用条件及怎样使转点起到传递高程的作用?3 .闭合、附合及支水准路线各适用于什么情况?4 .简单水准测量与路线水准测量是否都可以用高差法和仪高法?5 .计算检核与测站检核的目的各是什么?课堂小结:这次课是我们进行的第二次实验,主要是为了体会简单水准测量的实施办法,通过 已知一点快速的确定周围多个点的高程,在计算方法上我们采用了仪高法和高差法,大 家仔细体会这两种方法的差别,那一种方法更适合简单水准测量的计算。这一次的操作 与第一次实验的不同主要是把第一次实验简单叠加起来,具体的操作仍然是一样的,大 家要注意纠正自己一些不规范的做法,比如不精
38、平、不复读、碰脚架、不检查整平状态 等等,要保证读数准确。! i作业:I i完成实验报告二 课后分析:实验二简单水准测量1、 目的与要求1 .继续练习水准仪的安置、粗平、瞄准、精平与读数。2 .掌握简单水准测量的施测、记录与计算。3 .通过一个已知水准点,用一个测站(简单水准测量)就可测出地面上其余6点的高程。2、 计划与设备1 .实验学时数安排2学时,实验小组由35人组成。2 .实验设备为每组DS3型水准仪1台,记录板一块,记录表格,铅笔,测伞 1把。3 .实验场地安排不同高度的7个点,供全班共用,便于检核实验成果。其中BMA点为已知点(假定高程为81.256m),其余6个点为高程待定点。各
39、组在继续练习仪器安置、 整平、瞄准、精平、读数的基础上,每人都要独自完整的做一遍,记录在实验报告二中。4 .实验结束时,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二。3、 方法与步骤.一|简单水准测量一般适用于从已知水准点到待定点之间的距离较近(小于200米),高差较小(小于水准尺长),由一个测站即可测出所有待定点的高程。其计算方法有高 差法和视线高法(仪高法)。. j一个测站的基本操作程序是:(1)在已知水准点和待定点之间安置水准仪,进行粗平。(2)照准后视点(即已知水准点)上的水准尺,精确整平,按横丝读出后视读数。(3)松开水平制动螺旋,按顺序逐点照准各前视点(即待定点)上的水准尺,再 次精确整平,按横丝读出各
40、点前视读数,记录在实验记录表上。(4)按有关公式计算高差或视线高程,推算待定点的高程 ?。4、 注意事项1 .仪器安放到三脚架头上,必须旋紧连接螺旋,使连接牢固。2 .瞄准目标必须消除视差;水准尺必须扶竖直;掌握标尺刻划规律;读数应向数值增加方向读(不管上下,只管由小到大)。3 .在水准尺上读数时,符合水准气泡必须居中,不能用脚螺旋调整符合水准气泡居中, 必须转动微倾螺旋调整。4 .水准测量实施中,读完后视读数当望远镜转到另一个方向继续观测时,符合水准器 气泡就会有微小的偏移,相互错开(精平是带有方向性的)。因此,每次瞄准水准尺时, 在读数前必须重新再次转动微倾螺旋,使气泡影像吻合后才能读数,
41、但后视与前视读数 之间切忌转动脚螺旋。5 .用微倾螺旋调整弧线影像的规律是:观察镜内左侧的弧线移动方向与微倾螺旋转动 方向一致。6 .简单水准测量只有一个后视读数,而可以有多个前视读数,它们在读数时的视线高 一样。因此,在安置水准仪进行粗平后,进行精准整平时就不能再调节脚螺旋,而只能 调节微倾螺旋。从而保证了同一个测站的视线高度是一致的,否则读取的前后读数是不 能用的。7 .弄清一个测站的后视点、前视点、后视读数、前视读数、视线高的概念,不要混淆。8 .注意区别高差法、仪高法在观测、记录、计算中的异同。9 .检查用高差法、仪高法求得的同一待定水准点的高程是否相同。实验报告二简单水准测量日期班组
42、姓名仪器编号一、 回答如下问题1 .什么是简单水准测量?简单水准测量一般适用于什么情况?已知水准点到待定点之间的距离较近(小于 200米),高差较小(小于水准尺长), 由一个测站即可测出待定点的高程。2 .简单水准测量施测步骤有哪几步?计算方法有哪几种?程序:在两点之间安置水准仪,粗平。照准后视水准点上的水准尺,精平,读出后视读数。松开水平制动螺旋,照准前视点上的水准尺,精平,读出前视读数。按高差法或仪高法推算待定点的高程。3 .简单水准测量只有一个后视读数,而可以有多个前视读数吗?它们在前后视读数时的视线高是一样高的吗?为什么在安置水准仪进行粗平后,后视与前视读数之间不能再转动脚螺旋,而只能
43、调节微倾螺旋?如果在施测过程中,圆水准器气泡远远偏离了中心该 怎么办?可以有多个前视读数;前后视视线一样高;将引起视线高度较大变化;重新测量二、实验记录计算, I.1 .水准测量记录手簿(高差法)测 站测点后视读数 (mD前视读数(m)与BMA日高差(m)高程(mm备注IBMA81.256已知水准点1待定水准点2待定水准点3待定水准点4待定水准点5待定水准点6待定水准点水准测量记录手簿(仪高法)测 站测点后视读数 (mD视线高(mj)前视读数(nm高程(nm备注IBMA81.256已知水准点1待定水准点2待定水准点3待定水准点4待定水准点5待定水准点6待定水准点比较一下用高差法和用仪高法求得的
44、结果是否一致?如果不一致,请查明原因致|I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五讲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了解支线水准路线的成果计算;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公式的使用 条件。理解闭合水准路线与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区别。掌握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计算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计算方法;闭合水准路线与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区别。难点: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方法;水准测量成果检核方法;高差闭合差的调整。采用教具、挂图:1 ' :. b'/多媒体课件.、I J 二复习、提问:1 .简单水准测量和路线水准测量的区别是什么?2
45、.简单水准测量的施测步骤和计算方法是怎样的?3 .路线水准测量有那几种形式,它们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如何?4 .各种路线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计算公式如何?5 .水准测量的计算检核和测站检核的内容和要求都有什么?6 .在路线水准测量中体现了那个基本原则?课堂小结:这次课主要学习了水准测量成果的计算,针对野外测量得到的成果进行数据处理, 计算的步骤是固定的,这是需要记清楚的,而且三种情形之间的基本思想是相通的,大 家要从理解的角度上把握。计算的难度不大,但准确性要求较高,要细心一点,同时大 家也可以通过计算理解测量工作的原则。作业: 教科书第33页5、6题 课后分析:第二章水准测量第五讲水准测量的成果
46、计算1、 水准测量内业概述1 .水准测量的内业: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时,检查野外观测手薄一计算各点间高差一检核 无误一高差闭合差一符合规定精度一调整闭合差一计算各点高程。2 .高差闭合差规定与水准测量等级有关。等外水准测量:平地fh容=型0五;山地fh容=±12访(L-水准路线长度km; n-测站数) 每千米测站数少于15站,用L式;每千米测站数多于15站,用n式。2、 附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步骤1 .填写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2 .计算高差闭合差加、fh容,判别是否后|<小容是则说明观测成果精度符合要求,可对 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否则说明观测成果不符合要求,必须重测。3 .按与测站数或
47、测段长度成正比例的原则,将高差闭合差反号分配到各相应测段的高差上,得改正后局差。 vi =-Jh m或vi =Jh LinL4 .各测段观测高差加上相应白改正数得改正后高差H =hi测+Vi 二;5 .根据已知水准点的高程和各测段改正后高差依次推算出各待定点的高程。3、 附合水准路线的计算例题A、B为已知高程的水准点, H=6.543m,昨=9.578m, 1、2、3为待定高程的水准 点,各测段站数n二8,n2=14,n3=10,n4=16、长度及高差均注于图中。1 .填写观测数据和已知数据将点号、测段长度、测站数、观测高差及已知水准点 A B的高程填入附合水准路 线成果计算表2-3中有关各栏
48、内。2 .计算高差闭合差计算每公里测站数(根据附合水准路线的测站数及路线长度):三2=48-=7.7<15立/km ;高差闭合差容许值采用平地公式计算;% L 6.25f h = 40 , L = 100mm|fh国fh容|,观测成果精度符合要求,可对高差闭合差进行调整。3 .计算高差改正数,调整高差闭合差v1 = _ fh L1 =_ 25 乂0.60 =-2mm% L 6.25V2V3f25=L2=2.00-8mm' L6.25fh25=L3=1.60=-7mm,v =0.024,少 1mm在此倜整% L6.25计算检核:g Vi =-fh ,填表v4 =L4 =-25 2.
49、05 = -8mm % L 6.254 .计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hl =h1 vi =1.331 -0.002 =1.329m£ hi =H b _H a =3.035m ,填表h2 =h2 +V2 =1.8130.008 =1.805m计管检核h3 =h3 V3 - -1.424 0.007 - -1.431mh; =h4 V4 =1.3400.008 =1.332m5 .计算待定点高程H1 =Ha h1 =7.872m填表H2 =H1 h2 =9.677mH3 =H2 h3 =8.246m计算检核: H b推测=H 3 , h4 = 9.578m = H b已知4、 闭合水准路线成
50、果计算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步骤与附合水准路线相同,仅高差闭合差的公式不同。5、 支线水准路线计算支水准路线成果计算与闭合水准路线计算类似:高差闭合差公式不同,fh =£ h测Ch往+£ h返。I测站数以单程为准,取往返平均。改正后高差数值取往测与返测高差绝对值的平均值,符号取往测高差符 号。举例:等外水准测量支水准路线,单程长 1200m检核观测结果是否合格,如合格求1点高程。:解:求闭合差:fh =Z h往+£ h返=1.895 1.883 =0.012m容许闭合差:fh容=d40vpL=±40%1?=d43mm ;容,成果合格平均高差:h.(h往.
51、h返)=曾吐以蚂=1.889m 22 1 点高程:H1 4人+卜加=32.735+1.889 =34.624m2008/2009学年第一学期课题:第二章水准测量第六讲实验三路线水准测量课型:实习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路线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检核的方法。掌握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路线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和检核的方法;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难点: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采用教具、挂图:水准仪、水准尺、尺垫、三脚架。复习、提问:I I I1 .在仪器迁站时,前视点的尺垫能不能移动?. 2 .前视点、后视点如何规定?
52、3 .转点的概念及作用?4 .怎样理解测量路线、测段、测站?5 .如果高差闭合差超限,应如何处理?6 .已知水准点只有后视读数;转点既有后视读数,又有前视读数吗?7 .各测站的视线高度是否一样?课堂小结:,ll这次课我们进行了路线水准测量,大家可以实际领会一下路线水准测量的概念,如 何布设水准路线,领会在水准测量中前视、后视这些基本概念,正确区分转点与待测点, 区分测段与路线数据处理的不同,要掌握现场进行观测、记录、检核的方法,数据处理 的方法。理解简单水准测量和路线水准测量的区别和联系。作业:完成实验报告三 I课后分析:实验报告三路线水准测量1、 目的与要求1 .掌握路线水准测量的观测、记录
53、和检核的方法。2 .掌握水准测量的闭合差调整及推求待定点高程的方法。2、 计划与设备1 .实验安排23学时,实验小组由35人组成。2 .实验设备为每组DS3型水准仪一台,水准尺2根,记录板1块,记录表格,铅笔,测 伞1把,尺垫2个。3 .实验场地选定一条闭合(或附合)水准路线,其长度以安置610个测站为宜,中间设待定点B、C4 .从已知水准点A出发,水准测量至B、C点,然后再测至A点(或另一个水准点)。根 据已知点高程(或假定高程)及各测站的观测高差,计算水准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并检 查是否超限。如外业精度符合要求,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待定点R C的高程。各测站的操作可以轮流进行,其余同学必须确认操作及读数结果,各自记录、计算在实验 报告三中,每人上交一份实验报告三。3、 方法与步骤1 .背离已知点方向为前进方向,在 A、R C点间设若干转点。第 1测站安置水准仪在A 点与转点1 (拼音缩写ZD«英文缩写TP。之间,前、后距离大约相等,其视距不超过 100米,粗略整平水准仪。2 .操作程序是后视A点上的水准尺,精平,用中丝读取后尺读数,记入实验报告三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成都工业职工大学辅导员招聘笔试真题
- 锻造车间安全员考试试卷及答案
- 2025年非接触式温度计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PE电缆专用料项目发展计划
- 2025年江苏省常州市中考地理试题(原卷版)
- 2025年智能压力发生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假肢、人工器官及植(介)入器械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精密箱体系统项目合作计划书
- 聊城市2025年农产品成本调查分析报告
- 湘艺版九年级上册音乐 第二单元 梁山伯与祝英台教案
- 缓和医疗与护理课件
- 企业消防安全责任制模板
- 学堂在线 军事理论 章节测试答案
- 2025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四十七中学七年级英语第二学期期末统考试题含答案
- 人工智能通识课程开课方案
- 新生儿外周静脉建立与管理
- 2025-2030中国智慧政务行业发展策略及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中考真题】2025年福建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四川省宜宾市中考数学真题试卷及答案解析
- 2025年时事政治考试题及答案(300题)
- 杨浦区“十五五”规划纲要及专项规划编制工作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