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时间数列)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_第1页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时间数列)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_第2页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时间数列)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_第3页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时间数列)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_第4页
[财经类试卷]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时间数列)练习试卷1及答案与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时间数列)练习试卷1 及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每题 1 分。1 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根据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的性质不同,可分为( )。(A)时点指标和时期指标(B)静态指标和动态指标(C)时期数列与时点数列(D)定基数列与环比数列2 由某产品的年生产量和库存量所组成的两个时间数列,( )。(A)都是时期数列(B)前者是时期数列,后者是时点数列(C)都是时点数列(D)前者是时点数列,后者是时期数列3 时间数列中,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间长短有关的是( )。(A)相对指标时间数列(B)时点数列(C)平均指标

2、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4若已知某网站4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84人,5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72人,6月 份平均员工人数为84人,7月份平均员工人数为96人,则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 员工人数为()。(A) 80(B) 81(C) 82(D) 845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中,首尾折半法”运用于()。(A)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资料(B)间隔不相等的时点数列资料(C)由两个时点数列构成的相对数时间数列(D)时期数列的资料6已知某地从2003年到2009年各年7月1日零时统计的人口资料,如表 5-1所 示,则该地区20032009年的年平均人数为()。*5-1年粉20042U0<>2007-J加幽

3、I 3009 1T H上日入口敷f万人)1军25251|耨I.(A) (23/2+23+24+25+25+26+27/2)/6=24. 67(万人)(B) (23+23+24+25+25+26+27)/6=173/6=28. 83(万人)(C) (23/2+23+24+25+25+26+27/2)/6=24. 67(万人)(D) (23+23+24+25+25+26+27)/7=17& 7=24. 71(万人)7某企业某年各月月末库存额资料为(单位:万元):4 . 8, 4 . 4, 3 . 6, 3 .2,3 . 0, 4 . 0, 3 . 6, 3 . 4,4 . 2 , 4 .

4、6, 5 . 0, 5 . 6;又知上年末库存额为5 . 2。则全年平均库存额为()万元。(A) 5. 2(B) 4. 6(C) 4. 1(D) 3. 98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 ()15万元和9某企业第一、第二季度和下半年的原材料平均库存额分别为10万元、20万元,则全年的平均库存额为()万元。(A) 1 1. 25(B) 13. 85(C) 15(D) 16. 2510由两个时期数列相应项对比所形成的相对数动态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基本公 式是()。 I、(A) 那11由分组资料的连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是()12设(甲)代表时期数列;(乙)代表时点数列;

5、(内)代表加权算术平均数;(丁)代表 首尾折半法”序时平均数。现已知20052009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要求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则该数列属于 ,应采用的计算方法是。()(A)甲;丙(B)乙;丙(C)甲;乙(D)乙;丁13已知某经济作物六年的产量分别是 20, 15, 22, 25, 27, 31,那么其平均增长 量是()。(A) 31/5(B) 11/5(C) 11/4(D)收14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各个逐期增长量()。(A)之差(B)之商(C)之和(D)之积15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间的关系表现为 ()。(A)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B)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

6、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再减去100%(C)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和(D)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之和再减去116已知前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10%,后五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8%,求这10年的 平均增长速度,下列计算方法正确的是()。(A)怎乂砌9 'Xrxi,QB-iB B)(C)阻77。而(D)力"Fog17已知某省2005年水果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105% , 2006年为104% , 2007年 和2008年均为102%,又知2009年的产量与2004年定基相比,其定基增长速度 为18%,则2009年水果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为()。(A) 10

7、3. 86%(B) 105. 94%(C) 104. 12%(D) 109. 2%18环比增长速度是()。(A)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减l(B)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加1(C)报告期观察值与某一固定时期观察值之比减1(D)报告期观察值与某一固定时期观察值之比加119 定基增长速度是( )。(A)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减1(B)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加1(C)报告期观察值与某一固定时期观察值之比减1(D)报告期观察值与某一固定时期观察值之比加120 已知某地粮食产量的环比发展速度2006年为 103 5,2007年为104,2009年为105,2009年对

8、于2005年的定基发展速度为116 4,则2008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 )。( A) 102 99( B) 104 54( C) 105 78( D) 106 0121 已知各期的环比增长速度为10,15,18,则定基增长速度为( )。(A) 10%X15%x 18%(B) 10% X15% X18%-100%(C) 110% M15% X118%(D) 110% X115% M18%-100%22 平均发展速度是( )。(A)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序时平均数(B)各环比发展速度的算术平均数(C)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D)各环比发展速度的代表值23 若今年比去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112,去年比前

9、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3,那么今年比前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 )。( A) 7 4( B) 9 0( C) 107 4( D) 11524对于0n期的时间数列,用累计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应当满足 ()。(A) 0 到n 期的计算水平总和与0 到n 期的实际水平总和相等(B) 1 到n 期的计算水平总和与1 到n 期的实际水平总和相等(C)各期计算水平与各期实际水平相等(D)最末一期的计算水平与最末一期的实际水平相等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 2个或 2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2分。25 对于时间数列,下列说法正确的有( )。(A)数列是按数值大小顺序排列的(B)数列是按时间顺序

10、排列的( )。)。(C)数列中的数值都有可加性(D)数列是进行动态分析的基础(E)编制时应注意数值间的可比性26 构成时间数列的基本要素是( )。(A)现象所属的时间(B)标志(C)频数(D)指标名称(E)反映客观现象不同时间的统计指标数值27 时间数列按其排列的统计指标形式的不同,可分为(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B)相对指标时间数列(C)平均指标时间数列(D)定基指数数列(E)环比指数数列28 下列各指标构成的时间数列中属于时期数列的是(A)职工总数(B)商品库存量(C)商品销售量(D)存款余额(E)出生人口数29 时期数列的特点有( )。(A)数列中的各个指标值不能相加(B)数列中的各个指标

11、值可以相加(C)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时间长短无关(D)每个指标值的大小与时期长短有关(E)每个指标值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30 下列各项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有( )。(A)某工业企业历年利税总额(B)某高校历年招生人数(C)某商业企业历年销售额(D)某地区历年年末生猪存栏头数(E)某金融机构历年年末贷款余额31 时点数列的特点有( )。(A)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B)数列中各个指标数值不具有可加性(C)指标数值是通过一次登记取得的(D)指标数值的大小与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E)指标数值是通过连续不断登记取得的32 下列时间数列中直接相加无意义的是( )。(A)年末职工人数数列(B)年出生的婴儿数

12、数列(C)年国家黄金储备额数列(D)年平均工资数列(E)月流动资金周转次数数列33 下列时间数列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的有( )。(A)按总人口计算的人均粮食占有量时间数列(B)劳动生产率时问数列(C)职工平均工资时间数列(D)人口出生率时间数列(E)人口自然增长速度时间数列34 属于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的是( )。(A)某种产品单位成本时间数列(B)某种原材料单位产品消耗量时间数列(C)居民人均粮食消耗量时间数列(D)人口出生率时间数列(E)粮农人均生产粮食产量时间数列35时间数列一般表现出()特征。(A)长期趋势(B)季节变动(C)不规则变动(D)发散变动(E)循环变动36编制时间数列的原则是(

13、)。(A)指标的计量单位一致(B)指标的经济内容相同(C)总体范围一致(D)时期长短一致(E)指标的计算方法一致37平均发展水平的计算公式有()。-工 « "-(A) 日.Z4<1 = -(B) -ti(C)(D) £f(E)38序时平均数与一般平均数都是反映现象的一般水平,但两者存在差别,表现在 ()。(A)序时平均数可由简单算术平均数和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而一般平均数只由 简单算术平均数计算(B)序时平均数是从动态上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一般平均数是从静态上说明现 象的一般水平(C)序时平均数反映不同时期指标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反映同一时期指标 的一般

14、水平(D)序时平均数和一股平均数只是说法不同,其性质并无不同(E)序时平均数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一般平均数是根据静态变量数列计算的39按采用基期是否固定,增长量可分为()。(A)最初水平(B)最末水平(C)基期水平(D)逐期增长量(E)累积增长量40逐期增长量和累积增长量之间的经济联系,可以表述为 ()。(A)有逐期增长量,必有累积增长量(B)各逐期增长量的代数和等于累积增长量(C)相邻的累积增长量两两相减之差为逐期增长量(D)各逐期增长量的连乘积等于累积增长量(E)两两累积增长量相除的商为逐期增长量41 平均增长量是( )。(A)各期累计增长量的平均(B)各期逐期增长量的平均(C)累计增长

15、量 福期增长量个数(D)各期累计增长量之和 卷期增长量个数(E)累计增长量十时间数列项数-1)42 增长速度指标的计算公式有( )。(A)增长量/基期发展水平( B) (报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 基期水平(C)逐期增长量/前一时期水平(D)累计增长量/基期发展水平(E)发展速度-1(100%)43 用水平法所计算的年平均发展速度,就是( )。(A)各年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B)各年定基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 C) n 年环比发展速度连乘积的n 次方根(D)最末年水平与基期年水平之比的n次方根(E)各年定期发展速度之和的n次方根44 某水产公司2002年产值为2000万元,2009年产值为20

16、02年的300,则年平均增长速度及年平均增长量为( )。(A)年平均增长速度=16. 99%(B)年平均增长速度=14. 72%(C)年平均增长速度=20. 09%(D)年平均增长量=571. 43万元(E)年平均增长量=500. 00万元45 在下列的计算式中正确的有( )。(A)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B)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或100%)(C)环比发展速度=环比增长速度+1(D)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E)累积增长量=汇逐期增长量三、判断题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Bo每题2分46 由于时点数列和时期数列都是总量指标时间数列,所以,它们的特点是相同的。 (

17、 )(A)正确(B)错误47 相对指标时间数列中的数值相加没有实际意义。( )(A)正确(B)错误48 由两个时期数列的对应项相对比而产生的新数列仍然是时期数列。( )(A)正确(B)错误49 对间隔相等和间隔不等的时点数列计算平均发展水平,分别采用了“首尾折半和 “间隔加权 ”的公式,这两个公式有本质上的差异。( )(A)正确(B)错误50 只有增长速度大于。100才能说明事物的变动是增长的。( )(A)正确(B)错误51 采用几何平均法计算平均发展速度时,每一个环比发展速度都会影响到平均发展速度的大小。( )(A)正确(B)错误四、综合应用题每题有若干组答案选项,每组有1 个或 1 个以上

18、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52 某市 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1200亿元,较2003年相比增长速度为21,2008年较2003年相比增长速度为11。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52 下列关于增长速度的计算正确的有( )。(A)增长速度=增长量/基期水平(B)增长速度=累计增长量/基期水平(C)增长速度=发展速度-1(D)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同一期水平53 该市2008年第一产业增加值为( )亿元。( A) 991 74( B) 1090 91( C) 1100 83( D) 1200 0054 该市 2009年第一产业增加值较2008年相比增长速度为( )。( A) 5( B)

19、70C) 9(D) 11%年附年2005 年2006 年2007 年他)A年20W年总产一20023023)7AQ发26255已知某企业20042009年期间工业总产出资料,如表 52所示A5-2某企业年期间工亚总产出单位:万元根据以上材料请回答:55该企业20042009年期间工业总产出数列属于()。(A)总量指标时间数列(B)质量指标时问数列(C)时期数列(D)时点数列56该企业20042009年期间工业总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量为()万元(A) 10. 33(B) 12. 40(C) 42. 00(D) 62. 0057该企业20042009年期间工业总产出的年平均增长速度为 ()。/262

20、.(A) 200 "(B)(D)溪”()万元。58该企业20042009年期间年平均工业总产出为(A) 239. 33(B) 239. 14(C) 237. 43(D) 234. 17统计从业资格统计基础知识(时间数列)练习试卷1 答案与解析一、单项选择题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从每题的备选答案中选出一个你认为最正确的答案。每题 1 分。1 【正确答案】C【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 【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 总量指标时问数列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当时问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段时期内发展过程的总量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期数列;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

21、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某产品的年生产量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度的生产量相加表示更长年度的生产量;库存量数列属于时点数列,其值相加没有意义。【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 【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直接联系。在时期数列中每个指标所包括的时期长度叫做“时期 ”。除个别指标数值可能出现负数外,一般来讲时期愈长,指标数值就愈大,反之就愈小。【知识模块】时间数列4 【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这是时期相等的平均指标时间数列,可直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来计算,所以,二季度该网站的月平均员工人数=(84+72+

22、84)/3=80(人 )。【知识模块】时间数列5 【正确答案】A【知识模块】时间数列6【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这属于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因此应采用 首尾折半法”,用公式表示如下:代人数据即得八承二【知识模块】时间数列7【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 这属于根据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求序时平均数,采用首尾折半法”得,全年平均库存额 / 4 ' -« =N -1 5.650+4*4.4*3.602+3.0".0+3,6+支 4*4.2+4.6 + 5.0+工2 NS" 774%一- 12【知识模块】时间数列8【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A项是时

23、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B项是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D项是分组资料的连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 计算公式。【知识模块】时间数列9【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在根据由序时平均数所组成的平均指标时间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 时:如果时期相等,可直接采用简单算术平均法来计算;如果时期不等,则采用以时期为权数的加权算术平均法来计算。本题属于第种情况,因此,全年C1 =二二=的平均库存(10+15+20萄/4=16 . 25(万元)。【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0【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A项是由时期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C项是由间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计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知识

24、模块】时间数列11【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B项为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c项为问隔不等的间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D项为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2【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当时问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 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20052009年某银行的年末存款余额是时点数列,可根据间隔时间相等的间断时点序列的计算方法 计算各年平均存款余额,此方法为首尾折半法 (简单序时平均法)。【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3【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平均增长量是用来说明某种社会经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平

25、均每期增 长的数量的指标,平均增长量=累计增长量/(时间数列项数-1)=(31-20)/(6-1)=11/5。【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4【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 累计增长量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之和,用公式表示如下: an- a0=(a1-a0)+(a2-a1)+ +(ama(n-1),其中,ai 为第 i 期的发展水平(i=1, 2,, n)。【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5【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定基发展速度与环比发展速度之问的关系是:定基发展速度等于 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即 an/a0=a1/a0 x a2/a1 xx-a(/a(n-2) an/a(n- 1);将相邻时期的定基发展速度

26、相除,即可求得相应的环比发展速度,即(an/a0)/(a(n-1)/a0)=an/a(n-1)【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6【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平均发展速度又因为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所以平均增长速度=丁 /币-I,7TE而【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7【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 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令 2009年的 环比发展速度为a2009/a2008,则2009年的定基发展速度:105% X04% X102% M02% X(a2009/a2008)=1+18% =118%,那么,a2009/a20089=103. 86%。【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8【正确答案】A【试题

27、解析】 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前一时期水平=(an-a(n-1)/a(n-1)=环比 发展速度-1,即报告期观察值与前一时期观察值之比减1; C项是定基增长速度。【知识模块】时间数列19【正确答案】C【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0【正确答案】A【试题解析】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各个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即a2009/a2005=a2006/a2005=a2007/a2006=a2008/a2007a2009/a2008=116. 4% : 103. 5% X04%油2008/a2007 105%,所以2008年环比发展速度 a2008/a2007=116.4% /(103.5% M04% X105

28、% )=102. 99%。【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1【正确答案】D【试题解析】由于定基发展速度等于相应时期各环比发展速度的连乘积,即如 母”一,所以,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发展速度-100% =110% X15% M18%- 100%。【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2【正确答案】C【试题解析】 计算平均发展速度一般采用水平法,公式为:x" Jn*- - 7tixc ,.3 Y L所以平均发展速度等于各环比发展速度的几何平均数。【试题解析】 设今年、去年和前年的发展水平分别为 y2、y1和y0,则有:今年 比去年的环比发展速度为:y2/y1=112%;去年比前年的环比增长速度为:(y1- y0)/y

29、0=y1/y0-1=3%。故今年比前年的平均增长速度为:K - - I = /H2?t x- I =7.4%V力 >0【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4【正确答案】B【试题解析】 设第i期的实际发展速度为ki(i=1 , 2,n),年平均发展速度为 k,则1到n期的实际水平总和=(1+k1)(1+k2)(1+kn) 1到n期的计算水平总和=(1+k)n,而(1+k)n=(1+k1)(1+k2)(1+krn)所以1到几期的计算水平总和与 1至U n期的实际水平总和相等。【知识模块】时间数列二、多项选择题每题有2个或2个以上正确答案,多选、错选、漏选、未选均不得分。每题 2分。25【正确答案】B,D,

30、E【试题解析】 因为数列是按时间顺序排列的,所以 A项错误;时间数列中时期 数列具有可加性,而时点数列、平均数时间数列和相对数时间数列不具有可加 性,所以c项错误。【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6【正确答案】A,E【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7【正确答案】A,B,C【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8 【正确答案】C,E【试题解析】根据所反映的社会经济现象性质不同,总量时间数列可分为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时期数列和时点数列的主要区别是:时期数列中指标数值具有可加性,所得数值表明现象在更长一个时期的指标值;f=I 寸点数列中指标数值没有可加性。A、 B、 D 项构成的时间数列属于时点数列。【知识模块】时间数列29 【正确答

31、案】B,D,E【试题解析】 时期数列的特点主要有: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可以相加,具和表 示现象在更长时期内的发展总量;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时期长短有 直接联系。一般地,时期愈长,指标数值就愈大,反之就愈小;数列中的每个 指标数值,通常是通过连续不断地登记而取得的。A、c项属于时点数列的特点。【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0 【正确答案】D,E【试题解析】当时间数列中所包含的总量指标都是反映社会经济现象在某一瞬间上所达到的水平时,这种总量指标时间数列就称为时点数列。A、B、c项属于时期数列。【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1 【正确答案】B,C,D【试题解析】 时点数列的特点主要有:数列中每个指标数值不能相

32、加;数列 中每个指标数值的大小与其间隔长短没有直接联系;数列中的每个指标数值, 通常是通过每隔一定时期登记一次取得。A、 E 项属于时期数列的特点。【知识模块】时间数列【试题解析】 时间数列中只有时期数列具有可加性。A、c项属于时点数列;D项属于平均指标时间数列;E 项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B 项年出生的婴儿数数列属于时期数列,各年数相加代表了所有年份总共出生的婴儿数。【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3 【正确答案】A,D,E【试题解析】相对指标时间数列是将同一相对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平均指标时间数列是将同一平均指标的数值按其发生的时间先后顺序排列而成的数列。按总人口计算的人

33、均粮食占有量、人口出生率和人口自然增长速度均属于相对指标,故A、 D、 E 项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劳动生产率和职工平均工资属于平均指标,故 B、c项属于平均指标时间数列。【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4 【正确答案】A,B,C,E【试题解析】人口出生率属于相对指标,故D 项属于相对指标时间数列;单位成本、单位产品消耗量、人均粮食消耗量和粮农人均生产粮食产量属于平均指标,故A、 B、 C、 E 项属于平均数时间数列。【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5 【正确答案】A,B,C,E【试题解析】社会经济现象的发展变化是许多错综复杂的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些因素使时间数列一般表现出四种特征: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

34、动;不规则变动。【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6 【正确答案】A,B,C,D,E【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7 【正确答案】A,B,C,D【试题解析】A项是时期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B项是分组资料的连续时点数列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c项是间隔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 算公式;D 项是间隔不相等的间断时点数列的序时平均数的计算公式,E 项是平均发展速度的水平法计算公式。【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8 【正确答案】B,C,E【试题解析】序时平均数和一般平均数都是将现象个别数值差异抽象化,用以概括说明现象的一般水平。二者的区别在于:两者所平均的对象不同。平均发展 水平所平均的是研究对象在不同时期上的数量表

35、现,从动态上说明其在某一时期发展的一般水平;而一般平均数是将总体各单位某一数量标志在同一时间的数量差异抽象化,用以反映总体在具体历史条件下的一般水平。两者计算的依据不同。平均发展水平是根据动态数列计算的,而一般平均数是根据变量数列计算 的。【知识模块】时间数列39 【正确答案】D,E【试题解析】 计算增长量时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逐期增长量,是指报告 期水平与前一期水平之差,表明现象逐期增加的数量;累积增长量,是指报告 期水平与某一固定基期水平之差,表明现象在一定时期内总的增长量。【知识模块】时间数列40 【正确答案】B,C【试题解析】逐期增长量与累积增长量的关系是:逐期增艮量之和等于累积增

36、 长量,即(a1-a0)+(a2-a1)+(a3-a2)+(an-an-1)=an-a0;相邻的累积增长量两两 相减之差为逐期增长量,即(an-a0)-(a(n-1)-a0)=an-a(n-1)。【知识模块】时间数列41 【正确答案】B,C,E【知识模块】时间数列42【正确答案】A,B,C,D,E【试题解析】 增长速度是报告期增长量与基期水平的比值,计算公式为:增长速 度=报告期增长量/基期增长量=(报告期水平一基期水平)/基期水平=发展速度- 1。增长速度由于所采用的基期不同,可分为:定基增长速度,定基增长速度 = 累计增长量/基期发展水平;环比增长速度,环比增长速度=逐期增长量/前一时期水平。【知识模块】时间数列43【正确答案】A,C,D【试题解析】水平法计算年平均发展速度公式:【知识模块】时间数列44【正确答案】A,D【试题解析】平均发展速度平均增长速度=平均发展速度-1=116. 99%-1=16. 99%;平均增长量=累计增长且/ (时间数列项数-1)=(2000x300% -2000)/(8-1)=571. 43(万元)。【知识模块】时间数列45【正确答案】B,C,D,E【试题解析】A项,定基发展速度=定基增长速度+1【知识模块】时间数列三、判断题 判断下列各题正误,正确的选 A,错误的选Bo每题2分46【正确答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