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1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2页
公路工程试验检测实施细则_第3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54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依据和目的 12、组织机构及职能范围 13、 标 准 试 验 和 材 料 试 验 检 测 规 那么 14、工程材料方面 14.1钢筋 1技术指标 1技术要求 .14.1.3 取样规那么和方法 2主要指标试验方法 .24.2天然砂、机制砂 .34.2.1 技术指标 3技术要求 .34.2.3 取 样 规 那么 和试 验方法.44.3 碎卵石 . 64.3.1 技术指标 .64.3.2 技术要求 .64.3.3 取 样 规 那么 和试 验方法.74.4 水泥.104.4.1 技术指标 .10技术要求 .104.4.3 取 样 规 那么 和试 验方法.124.5 石材154.5.1 技 术 要 求

2、 及 检 验 规 那么.15主要技术的试验方法 .154.6 路基填料 .17461技术指标 .17462技术要求 .174.6.3 取 样 规 那 么 和 试 验 方法 . .194.6.4 试验方法与步骤 .194.7 特殊材料取样频率和方法 .255、标准试验 255.1 标准击实试验 255.1.1 取 样 规 那 么 与 试 验 频率 255.1 .2试验方法与步骤 265.1.3 标准击实试验成果的批准 285.2 混凝土配合比试验 285.2.1 配合比试配需知 . 285.2.2 配合比试配试验 325.2 .3配合比设计提交与成果 .355.3 砂浆、孔道压浆配合比试验 .

3、.355.3.1 砌筑砂浆配合比设计 . .355.3.2 预应力孔道压浆试验 . .365.3.3 砂浆、净浆配合比批准 .37混凝土标准试件强度试验 . .376、工艺试验 . .396.1 填方试验路段 .406.1.1 试验准备 .406.1 .2现场试验 .406.1.3 试验总结 .406.2 水下灌注桩 .406.2.1 泥浆指标试验 .406.2.2 钢导管灌注混凝土试验 . 416.3 钢筋连接 . .426.3.1 焊接接头 .426.3.2 机械接头 .446.3.3 预应力张拉设备检验 . 457、 路基施工现场检测 .457.1压实度检测 45检测方法及频率 45压实

4、度检测结果评定 . .467.2弯沉检测 . .467.2.1 仪器和设备 .46检测部位及频率 .47弯沉结果评定 .477.3路基地基承载力试验 .477.3.1 触探方法分类和依据 . 48技术标准及应用说明 . .487.3.3 荷兰轻型动力触探测试 . 488、桥涵构造物施工现场控制 . .508.1 根底承载力试验 .508.1.1 基桩轻型动力触探测试 . 508.1 .2基桩完整性检测 . .518. 1 .3垂直静荷试验 . . .528.2混凝土构件强度检测 .528.2.1 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528.2.2 钻芯法检测混凝土强度 . .548.2.3 预制梁板荷载试

5、验 . .558.3 隧道检测 558.3.1 隧道锚杆拉拔试验及本卷须知 .558.3.2 喷射混凝土厚度试验检测 .569、 不合格试验处理程序 . . .5610、试验检测工程和频率 .5811、试验记录、报告编号说明 .5812、 试验资料填写须知 . .5912.1.1 试验原始记录及报告 .5912.1.2 试验管理表格 .6013、检测方案及流程 6013.1 试验检测方案 .6013.2 试验资料报送及流程 .6114、交工验收检测 .6514.1组织实施 .6514.2检测内容、方法与抽检频率 .6517、试验室内部管理、 人员职责及操作规程 . 65附表 1 :试验工程抽检

6、频率附表4:原始记录注:此原始记录为装订成册,编号从00010050见目录手写版焦桐高速登封至汝州段中心试验室试验检测实施细那么2021 年 06 月1. 依据和目的依据本工程?施工监理实施方法?、和国家、交通部公布的规程、标准及该工 程?招标文件?中所制定的工程相关专用条款,结合此工程路线长、地质结构复杂 的特点,同时有利于加强对工程工程的试验管理,明确监理、施工单位试验检测 任务。从而更好地对监理单位和施工单位等相关试验机构的试验检测人员、仪器 设备、试验检测行为和工程质量管理活动进行监督和业务指导。特制定本细那么。2. 组织机构及职能范围该工程的试验管理为三级管理制,由代表处中心试验室、

7、各监理驻地试验人 员、及各承包人工地试验室组成。代表处中心试验室负责对各监理驻地试验、承 包人工地试验室工作的检查、监督和业务指导,监理驻地试验人员负责对所管理 的各承包人试验室工作的检查和监督,各承包人试验室负责完本钱施工标段内试 验检测工作任务。3. 标准试验和材料试验检测规那么对标准试验包括所用原材料,施工单位和监理单位检测频率为100%对购进施工现场的材料施工单位按要求的频率范围100%!检,第一次进入到施工现场的材料监理中心试验室必检,施工正常后驻地监理按30%上抽检,如在材料发生 变化时,驻地监理可随机加大频率抽检。 代表处中心试验室按照10%上进行独立 抽检。4. 工程材料方面4

8、.1钢筋技术指标:拉伸试验、冷弯试验技术要求带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带肋钢筋? GB1499.2-2007的规定,光 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扎光圆钢筋?GB1499.1-2021的规定。钢筋的主 要技术要求见表2: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表1钢筋类型及牌号热轧带肋钢筋热轧光圆钢筋HRB335“ 3"*HRB400“ 4"HRB500“ 5"HPB235HPB300直径mri62528 4062528 406 2528 40622622屈服强度Ri MPa335400500235300抗拉强度Rn MPa455540630370420断后伸长率A171615

9、25251800冷弯芯直径3d4d4d5d6d7ddd标距5d10d*-牌号简写取样规那么与方法钢筋进场后承包人试验室应核查供货方提供厂家的质量证明书,现场核对产 品包装和标志,并按同牌号、同厂家、同一炉罐号、同规格、同批号和供给数量 组成检验批次,60t或以下按一个批次,先对其外表质量、尺寸和重量偏差进 行检验,检验合格后在监理人员的见证下任选2捆卷钢筋,每捆卷各抽取一根段钢筋,截去端头500mn后再截取样品4件,其中2件用于拉伸试验,2件用于 弯曲试验,对超过一个批次60t的局部,每增加40t或缺乏40t的余数,增 加一个拉伸试样和一个弯曲试验试样。如果有1件样品试验失败或不符合表1要求,

10、另取双倍数样品再做试验,如果再有1件样品试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那么该 检验批不合格。取样应符合表2要求钢筋取样长度表2技术性能取样长度mr取样数量根拉伸L>10d+2002冷弯L> 5d+1502主要指标试验方法1室内拉伸试验钢筋拉伸试验按?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要求进行,方法要点和步骤如下: 用钢筋标距仪对样品打点标记,标点间距为5mm用刚直尺量测检查标点误差, 在原始标距5d钢筋直径范围内误差不得大于土 1% 开启万能试验机,升降上下钳口,确认正常后对读数进行调零; 夹持好试样进行拉伸试验,试样屈服前速度控制在660MPa/s,记录下屈服荷载,屈服后

11、夹头别离速率不得超过 0.008/s直至试样拉断,记录下最大荷载; 用分辨率不低于0.1mm的游标卡尺量测断后标距,精确至0.25mm 计算屈服强度Rl、抗拉强度新口伸长率A。强度值修约至5MPa伸长率修约 至 0.5%。2弯曲试验钢筋弯曲试验按?金属材料弯曲试验方法?GB/T232-1999要求进行,方法要点 和步骤如下: 组装万能试验机工作平台上的支辊弯曲装置,根据钢筋牌号和直径的大小选 择弯芯冲头直径,调整支辊间距为D+3c土 0.5dD-冲头直径、d-钢筋直径; 试样平放在支辊上,启动万能试验机油门,缓慢施加弯曲力,弯曲至试样两臂 平行为止; 小心取下试样,仔细观察试样弯曲外表有无裂纹

12、、裂缝或裂断现象; 记录下试验结果并作合格与否的判定。4.2天然砂技术指标包括:外观、筛分、细度模数、含泥量、泥块含量及人工砂的石 粉含量等;必要时尚应对稳固性、有机质含量、有害物质含量、氯离子含量及碱 活性等指标进行检验。技术要求:混凝土用天然砂各项指标应符合 JTG/T F50-2021?公路桥涵施 工技术标准?要求。混凝土用机制砂应符合?建筑用砂? GB/T14684-2001标准要 求。细集料的技术指标表3细集料技术指标砂的分类砂级粗砂中砂细砂细度模数3.7 -3.13.0 -2.32.2 -1.6砂的分区及级配范围标准筛筛级配区标准筛筛级配区孔尺寸I区II区III区孔尺寸I区II区I

13、II区(mm)累计筛余(%)(mm)累计筛余(%)9.50000.6385 7170 4140 164.751001001000.395 8092 7085 552.363552501500.15100 90100 90100 901.1865 3550 10250注:1、表中除4.75mm和0.63mm筛孔外,其余各筛孔的累计筛余允许超出分界线,但其超出量不得大于5%2、I区砂宜提高砂率配低流动性混凝土;II区砂宜优先选用配不同强度等级的混凝土;III区砂宜适当降低砂率保证混凝土的强度;3、对高性能、高强度、泵送混凝土宜选用细度模数为的中砂,2.36筛孔的累计筛余量不得大于 15% 0.3m

14、m筛孔的累计筛余量宜在85%-92%范围内。细集料技术指标表4工程技术要求I类II类III类有害物质含量云母按质量计,三1.0三2.0三2.0轻物质按质量计, %三1.0三1.0三1.0有机物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SQ质量计,三1.0三1.0三1.0氯化物以氯离子质量计,0.010.020.06天然砂含泥量按质量计,三2.0三3.0三5.0泥块含量按质量计, 三0.5三1.0三2 .0稳固性天然砂硫酸钠溶液法 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三8三8三10表观密度kg/m3>2500堆积密度kg/m3>1350空隙率47碱集料反响经碱集料反响试验后,由砂配制的试件无裂缝、酥裂、

15、胶体外溢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注:1、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 C60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 III类宜用 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和砌筑砂浆;2、砂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3、当对砂的稳固性有疑心时,应做稳固性试验;4、当碱集料反响不符合表中要求时,应采取抑制碱集料反响的技术措施。取样规那么和试验方法细集料宜按同产地、同规格、连续进场数量不超过400m或600t为一验收批, 小批量进场的宜不超过200m或300t为一验收批,当质量稳定且进料量较大时, 可以1000t为一验收批。取样前先

16、将取样部位表层铲除,然后由上、中、下各部 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组成一组样品。(1) 筛分试验 用9.5mm标准筛对样品进行过筛,筛除其中超粒径的材料。然后将样品在潮湿状态下充分拌匀,用四分法缩分至每份不少于550g的试样两份,在105°C± 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备用。 准确称取烘干试样约500g m准确至0.5g,置于套筛的最上面一只(即4.75mm筛),将套筛装入摇筛机,摇筛约10min后取出套筛,再逐个进行手筛,确认每号筛 1min内通过筛孔的质量确实小于筛上剩余量的0.1%。 称量各筛筛余试样的质量,精确至0.5g。所有各筛的分计筛余量和底盘中剩余量

17、的总量与筛分前的试样总量,相差不得超过后者的1% 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或通过百分率,绘制级配曲线。 按 Mx= A 15+A.3+A.6+A.18+A.36-5A4.75/(100-A 4.75 )计算细度模数,精确至 0.01。 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所得的 细度模数之差大于0.2,应重新进行试验。(2) 表观密度试验(容量瓶法) 将缩分至650g左右的试样在温度为105°C± 5°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 后分成两份备用。 称取试样约300g(m),装入盛有半瓶洁净水的容量瓶中。 摇转容量瓶,使试样在已保温至230

18、C± 1.70C的水中充分搅动以排除气泡,塞紧瓶 塞,在恒温条件下静置24h,然后用滴管添水,使水面与瓶颈刻度齐平,再塞紧瓶塞, 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倒出瓶中的水和试样,将瓶的内外外表洗净,再向瓶内注入同样温度的洁净水 供学习参考至瓶颈刻度线,塞紧瓶塞,擦干瓶外水分,称其总质量(m)。 按丫 a= mo/ m+ mi- m2计算表观相对密度,至小数点后 3位。 按p a=Y ax p T计算表观密度,至小数点后3位。p T-试验温度T下水的密度 g/cm3 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结果之 差大于0.01g/cm3,应重新进行试验。

19、4.3碎卵石技术指标包括:筛分、压碎值、针片状、含泥量、泥块含量、表观密度、堆积密度、空隙率,必要时做:稳固性、硫化物、有机质、石料抗压。技术要求混凝土用碎卵石技术要求应符合 JTG/T F50-202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标准?相 关规定。(1) 颗粒级配采用连续级配,级配范围应符合表 5的要求。碎石或卵石的颗粒级配规格表5级配情况公称粒级mm累计筛余按质量百分率计方孔筛尺寸2.364.759.5161926.531.537.553.095805-101001000159585305-161001006001009590 40 连续级配5-201001008001009590 305-2510

20、0100-700 509590 70155-31.510010090-450 5009585单粒级配10-20-100100-015-958516-31.5-100-100-0100- 最大粒径不得超过结构最小尺寸的1/4和钢筋最小间距的3/4 ;在两层或多层密布钢筋结构中,不得超过钢筋最小间距的1/2 ;混凝土实心板的最大粒径不宜超 过板厚的1/3,且不得超过37.5mm用于泵送混凝土时最大粒径除应符合上述规定 外,对碎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3,对卵石不宜超过输送管径的1/2.5。(3) 主要技术指标应符合表6规定。粗集料技术指标表6工程技术要求I类n类川类碎石压碎值10< 20&l

21、t; 30卵石压碎值%12< 16< 16稳固性硫酸钠溶液法5次循环后的质量损失,%5< 8< 12吸水率%1.0< 2.0< 2.5针片状颗粒含量按质量计,%5< 15< 25有害物质含量含泥量按质量计,%0.5< 1.0< 1.5泥块含量按质量计,%0< 0.5< 0.7有机物含量比色法合格合格合格硫化物及硫酸盐按 SO质量计,%0.5< 1.0< 1.0岩石抗压强度MPa在饱水状态下,火成岩不小于80,变质岩不小于60,水成岩不小于 40表观密度kg/cm3> 2500g/cm3,堆积密度kg/m3

22、,空隙率v 47%松散堆积密度kg/cm3> 1350空隙率%< 47碱集料反响经碱集料反响试验后,试件无裂缝、酥裂、胶体外溢 现象,在规定试验龄期的膨胀率应小于0.10%注:1、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大于 C60的混凝土,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C30-C60及有抗冻、抗渗或其他要求的混凝土,III类宜用于强度等级小于C30的混凝土;供学习参考2、粗集料中不应混有草根、树叶、树枝、塑料、煤块、炉渣等杂物;3、 岩石的抗压强度除应满足表中的要求外,其抗压强度与混凝土的强度等级之比应不小于1.5。岩石强度首先应由生产单位提供, 工程中可用压碎值指标进行质量控制;4、粗集料中含有颗粒状硫酸盐或

23、硫化物杂质时,应进行专门检验,确认能满足混凝土耐久性要求后,方可采用。5、 采用卵石破碎成砾石,应具有两个及以上的破碎面,且其破碎面应不小于70%。取样规那么和试验方法每次进场为一检验批,每检验批代表数量不得超过4oom。取样前先铲除堆脚等处无代表性的局部,然后由上、中、下各部位抽取大致相等的试样,组成一组 样品。(1)筛分试验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表 9要求的试样数量,风干后备用。筛分用的试样质量表9公称最大粒径mn37.531.526.519169.54.75试样质量不少于kg542.52110.5 取试样一份置105°C± 5°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

24、枯燥集料试样的总质量m, 准确至0.1%。 将试样放入准备好的一组套筛的顶层筛中,在摇筛机上固定好套筛,启动摇筛机,筛分10min后取出套筛再逐个由人工补筛。应确认每号筛 1min内通过筛孔的 质量确实小于筛上剩余量的0.1%。 称取每个筛上的筛余量,准确至总质量的 0.1%。各筛分计筛余量(m)及筛底存 量(m底)的总和与筛分前试样 m相比,差值为筛分损耗(m),其值不得超过 m的 0.5%。 按pi= mi/( m 0- m5)x 100计算各筛号分计筛余百分率,再计算累计筛余百分率 和通过率,精确至0.1%。 同一种集料至少取两个试样平行试验两次,取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2) 含泥量试验

25、 将来样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表 10要求的试样数量,置于1050C± 50C烘箱中烘 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分成两份备用。含泥量试验用的试样质量表10公称最大粒径mn37.531.526.519169.54.75试样质量不少于kg101066221.5 称取试样m装入容器中,加水,浸泡24h,用手在水中掏洗颗粒,使尘屑、粘土等悬浮于水中;缓慢地将浑浊液倒入1.18mm及0.075mm的套筛上,滤去0.075m m以下的颗粒。 加水重复上述步骤,直至洗出的水清澈为止。 用水充分洗除小于0.075m m以下的颗粒,将筛上余物置于 105°C± 5°C烘箱中烘

26、 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 按Q= m- m/ R0X 100计算含泥量,精确至0.1%。以两次试验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两次结果的差值不得超过0.2%。(3) 表观密度试验(网篮法) 用4.75mm标准筛对样品进行过筛,筛除其中细粒径的材料。用四分法缩分至要 求的质量,分两份备用,每份质量不小于表11规定。测定密度所需要的试样最小质量表11公称最大粒径mr37.531.526.519169.54.75试样质量不少于kg21.51.51110.8 将每一份试样浸泡在水中,并适当搅动,仔细洗去尘土和石粉,经屡次漂洗干净 至水完全清澈为止,在室温下保持浸水 24h。 将吊蓝挂在

27、天平的吊钩上,浸入溢流水槽中,向溢流水槽中注水,水面高度至 水槽的溢流孔,将天平调零。吊蓝的筛网应保证样品不会通过筛孔流失。 将试样移入吊蓝中。溢流水槽中的水面高度由溢流孔控制,维持不变。称取试 样的水中质量mw。 提起吊蓝,稍稍滴水后,将试样放入浅盘中,置于1050C± 50C烘箱中烘干至恒重,冷却至室温后,称取试样的质量m。 按丫 a= ma/ m- m计算表观相对密度,至小数点后 3位。 按p a=Y aX p T计算表观密度,至小数点后3位。p T-试验温度T下水的密度 g/cm3 应进行两次平行试验,以试验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作为测定值。如两次试验结果之差大于0.02g/cm3

28、,应重新进行试验。12要求的试样数量,称量m,然后筛4针片状颗粒含量规准仪法 将来样风干后用四分法缩分至不少于表分成规定要求的粒级备用。针片状颗粒试验用的试样表12公称最大粒径mn37.531.526.519169.5试样质量不少于kg1053210.3 目测先挑出有可能属于针状颗粒或片状颗粒,再逐个对可疑试样在规准仪上试验,通不过针状仪的为针状颗粒,通过片状仪孔的为片状颗粒。 称量由各粒级挑出的针片状颗粒的质量,其总质量为m。 按Qe= m/ moX 100计算针片状含量,精确至 0.1%。5压碎值试验 采用风干试样,用13.2mm和9.5mm标准筛过筛,取13.2mm 9.5mm的试样3组

29、各 约 3000g。 用金属筒标定装入压碎值仪内的试样,将试样分三次均匀装入筒内,每次均将外表整平用金属棒半球面捣实 25次。称取金属筒内的试样质量m。以相同质量 的试样进行压碎值的平行试验。 将质量为m的试样分三次装入压碎值仪试筒内,整平和捣实方法同上。 将装有试样的压碎值仪放到压力机上,同时加压头放入试筒内,注意压头摆平, 勿挤压侧壁。 开动压力机,均匀施加荷载,在 10min左右时间内到达总荷载400KN稳压5s, 然后卸载。 取出试样,用2.36mm标准筛筛分经压碎的全部试样,筛到1min内无明显筛出物 为止。 称取通过2.36mm筛孔的全部细料质量m,准确至1g。 按Qa=m m0

30、X 100计算压碎值,精确至0.1%。以3个试样试验结果的算术 平均值作为测定值。4.4水泥供学习参考441技术指标包括:细度、比外表积、凝结时间、安定性、强度442技术要求:水泥的简易鉴别现表13序号受潮程度分类水泥外观手感相当于强度降低范围1未受潮或轻微受潮,但不影响使用水泥新鲜,有流动性, 肉眼观察水泥完全呈细粉状用手掐碾无硬粒感强度未降低或降底不超过5%2开始受潮水泥结有小球但小球粒易散成粉末用手掐碾无硬性感强度降低15%以内3受潮加重水泥细度变粗,有大量小球粒和松块用手捏碾球粒成粉末、无硬粒强度降低15-20%4受潮较重水泥结成粒状,有少量硬块,但块较松,容易击碎用手捏碾不能变 成粉

31、末,有硬粒强度降低30-50%5受潮严重水泥中有许多硬粒,硬块。而且难以压碎用手捏碾不动强度降低50%以上注:受潮水泥不宜用于高标号混凝土和主要工程(2)水泥应符合?通用硅酸盐水泥? GB 175-2007要求。表14常用水泥的技术指标表14品种代号硅酸盐水泥分PP.II普通硅酸盐水泥P.O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P.P粉煤灰硅酸盐水泥P.F复合硅酸盐水泥P.C硅酸盐水泥强度等级分:42.5、42.5R、52.5、52.5R、62.5、62.5R六个等级普通水泥强度等级分:42.5、42.5R、52.5、52.5R四个等级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复合硅酸盐

32、水泥水泥的强度等级分为:32.5、32.5R、42.5、42.5R、52.5、52.5R 六个等级凝结时间:硅酸盐水泥初凝时间不小于45min,终凝不得大于390min.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酸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 水泥初凝不小于 45min,终凝不大于600min。细度: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比外表积表示,其比外表积不小于 300m2/kg,矿渣硅盐盐水泥、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的细度以筛余表示, 其80卩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10.0%或45卩m方孔筛筛余不大于 30%。取消废品水泥合格与不合格的判疋:由化学指标、凝

33、结时间、安疋性、强度不判疋品种强度等级抗压强度MPa抗折强度MPa3d28d3d28d硅酸盐水泥42.5> 17.0> 42.5> 3.5> 6.542.5R> 22.0> 4.052.5> 23.0> 52.5> 4.0> 7.052.5R> 27.0> 5.062.5> 28.0> 62.5> 5.0> 8.062.5R> 32.0> 5.5普通硅酸盐 水泥42.5> 17.0> 42.5> 3.5> 6.542.5R> 22.0> 4.052.2

34、> 23.0> 52.5> 4.0> 7.052.5R> 27.0> 5.0矿渣硅酸盐 水泥、火山灰 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 盐水泥、复合 硅酸盐水泥、32.5> 10.0> 32.5> 2.5> 5.532.5R> 15.0> 3.542.5> 15.0> 42.5> 3.5> 6.542.5R> 19.0> 4.052.2> 21.0> 52.5> 4.0> 7.052.5R> 23.0> 5.0443取样规那么及试验方法材料进场后,供货方应提供厂

35、家的质保资料,承包人试验室按同厂家、同等级、 同品种,袋装水泥按每200t作为一个批次,散装水泥按每 500t作为一个批次, 进行抽样试验,缺乏时亦按一批计。从 20个以上的不同部位取等量样品作为一组 试样,样品总量至少12Kg。1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试验 使用的仪器设备水泥净浆搅拌机;维卡仪;水泥净浆试模;沸煮箱;雷氏夹及其测定仪;天平感 量1g量水器或量筒分度值0.1mL,精度1%;湿气养护箱控制温度20°C± 1°C, 相对湿度大于90%;秒表。 实验室环境温度为200C± 2°C,相对湿度大于50%水泥试样、仪器和用具温度应

36、与实验室内 一致。 水泥净浆的拌制用水泥净浆搅拌机搅拌,先向搅拌锅内加水,再小心将 500g水泥参加水中; 拌和时,低速搅拌120s,停15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水泥浆刮入锅中间,接 着高速搅拌120s停机。 标准用水量测定立即将水泥净浆放入试模中,用小刀插捣,手工振实,刮平外表,移至维卡 仪上,调整好试杆和试模的位置,释放试杆使其自由地沉入水泥净浆中。在试杆 停止沉入或释放试杆30s时记录试杆到底板的距离,以试杆距底板 6mn± 1mmt勺水 泥净浆为标准稠度净浆。其拌和水量为该水泥的标准稠度用水量P,按水泥质量的百分计。 初凝时间测定试件在湿气养护箱中至加水后 30min时进行

37、第一次测定。测定时,取出试模放 到试针下,降低试针与净浆外表接触。拧紧螺丝瞬间立即放松,使试针垂直沉入 净浆中。观察试针停止沉入或30s时指针的读数。临近初凝时,每隔 5min测定一 次。当试针沉入至底板4mr± 1mm寸,为水泥到达初凝状态。 终凝时间的测定在完成初凝时间测定后,立即将试模连同浆体以平移的方式从玻璃底板下翻转180°,倒置在玻璃板上,再放入湿气养护箱中继续养护。临近终凝时间时每隔15min测定一次,当试针沉入试件 0.5mm时,既环形附件 开始不能在试件上留下痕迹时,为水泥到达终凝状态。 安定性测定将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立刻将标准净浆装满雷氏夹,

38、用小刀插捣 后抹平,盖上玻璃板,移至养护箱内养护 24h± 2h。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 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A,精确到0.5mm,接着指针朝上将试件放入沸煮箱内,在 30min±5min内加热水至沸腾,并恒沸3h±5min。沸煮结束后取出试件进行判定。 测定雷氏夹指针尖距离 C,精确到0.5mm,计算煮后增加距离C-A。当平行试验 两个试件增加距离平均值不大于 5.0mm,即认为合格;当两个试件增加值相差超过 4.0mm,应重新试验,再如此,那么认为不合格。(2)胶砂强度试验 使用的仪器设备胶砂搅拌机;振实台;试模及下料漏斗;双杠杆式抗折试验机和抗折夹具;

39、300kN 恒压力试验机和抗压夹具;天平感量 1g。 温度与相对湿度试件成型实验室应保持温度为200C± 2°C,相对湿度大于50包括强度实验室。 水泥试样、ISO标准砂、拌和水及试模等的温度应与室温相同。养护箱控制温度 20°C± 1°C,相对湿度大于90%养护水温度20°C± 1°Co 试件成型每成型三条试件需称量的材料用量为:水泥 450g±2g; ISO砂1350g±5g;水225mL± 1mL在胶砂搅拌机上搅拌,先将水参加锅中,再参加水泥。启动机器,低速搅拌30s,在第二个3

40、0s开始的同时均匀参加砂子,再高速搅拌30s。停90s,同时将叶片和锅壁上的胶砂刮入锅中间,接着高速搅拌60s停机。将空试模和模套固定在振实台上,用勺子直接从搅拌锅中将胶砂分为两层装 入试模。装第一层时,每个槽里约放 300g砂浆,用大播料器垂直架在模套顶部, 沿每个槽来回将料播平,接着振实 60次。再装第二层,用小播料器播平,再振实 60次。取下试模,用刮尺以900的角度架在试模顶,沿试模长度方向以横向锯切动 作慢慢将多余胶砂刮去。再用刮尺水平抹平外表。 试件养护成型的试件在养护箱养护20h24h内脱模,编号后放入养护箱水槽内养护,至 相应龄期3d± 45min、28d±

41、 8h时取出进行破型试验。 抗折强度试验试件放入前,应使杠杆成水平状态,将试件成型侧面超上放入夹具中。调整夹具,使杠杆在试件折断时尽可能地接近水平状态。启动机器,加荷速度为50N/S± 10N/S,直至折断,读数至 O.OIMPa抗折强度结果取三个试件平均值,精确至 O.IMPa当三个强度值中有超过平均值土 10%勺,应剔除后再平均,以平均值作为 抗折强度结果。 抗压强度试验抗折试验后断块应立即进行抗压试验。将试件成型侧面作为承压面,放入夹具 中,设置好试验机的加荷速度为2400N/S ± 200N/S,启动机器,压至试件破坏,记 录破坏荷载,并计算抗压强度值,精确至0.1

42、MP&抗压强度结果为一组6个试件的强度平均值,精确至0.1MP&如有一个值超过平均值的土 10%剔除此值后以剩 下5个值平均值作为结果。如5个中再有超过平均值的土 10%此组试件无效。4.5石材技术要求及检验规那么砌体用石材应符合设计规定的类别和强度,石质应均匀、不易风化。要求孔隙 率小,不透水、无裂纹、坚硬、耐冻。承包人应对采石场的石料取样进行验证试 验,试验工程包括:单轴抗压强度、相对密度、毛体积密度、吸水率。试验方法 按?公路工程岩石试验规程? JTG E41-2005要求进行。当材质发生变化或更换 料场时均应重新进行验证试验。监理处试验室应监督承包人的验证试验,中心试

43、验室随时抽查。主要指标的试验方法(1) 单轴抗压强度试验 仪器设备a. 压力试验机:其精度为土 1%试件破坏荷载应大于压力机全程的 20%且小于压力 机全程的80%应具有加荷速度指示装置或加荷速度控制装置,并应能均匀、连续 加荷。b. 钻芯机、切石机、磨石机等岩石试件加工设备;c. 烘箱、游标卡尺、角尺及水池等;d. 小球座直径不大于150mn钢质坚硬,面部平整度要求在 100mm距离内上下 差值不超过0.05mm球面及球窝粗糙度Ra=0.32um,研磨、转动灵活。 试件制备a. 建筑地基的岩石试验,采用圆柱体作为标准试件,直径为50mr± 2mm高径比为2: 1。每组试件共6个。b

44、. 桥梁工程用的石料试验,采用立方体试件,边长70mr± 2mm每组试件共6个。c. 路面工程用石料试验,采用圆柱体或立方体试件,其直径或边长和高均为50mm± 2mm每组试件共6个。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分别沿平行和垂直层理方向各取试件 6个。试件上、下端 面应平行和磨平,试件端面的平面度公差应小于 0.05mm端面对于试件轴线垂直度 偏差不应超过0.25 °。 试验步骤a. 用游标卡尺量取试件尺寸精确到0.1mm,对立方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上各量取其边长,以各个面上相互平行的两个边长的算术平均值计算其承压面积;对于圆柱体试件在顶面和底面分别测量两个相互正交的直径,并

45、以其各自的算术平均值分别计算底面和顶面的面积,取其顶面和底面面积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计算抗压强 度所用的截面积。b. 试件的含水状态可根据工程应用部位选择烘干状态、天然状态、饱和状态和冻 融循环后状态。c. 按岩石强度性质,选定适宜的压力机。将试件置于压力机的承压板中央,对正上、下承压板,不得偏心。再将小球座放在试件的上端面。以0.5MPa/s-1.0MPa/s的速率进行加荷直至破坏,记录破坏荷载及加载过程中出现的现象。抗压试件试验 的最大荷载记录以N为单位,精度1% 数据处理a. 岩石的抗压强度按 R=P/A计算,精确至0.01MP&P试件破坏时的荷载N; A 试件的截面积mrfb. 软

46、化系数按公式Kp=FW/Rd计算,,精确至0.01。 R岩石饱和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 度MPa; r岩石烘干状态下的单轴抗压强度 MPaC.单轴抗压强度试验结果应同时列出每个试件的试验值及同组岩石单轴抗压强度 的平均值;有显著层理的岩石,分别报告垂直与平行层理方向的试件强度的平均值。计算值精确至0.1MP&d. 软化系数计算值精确至0.01,3个试件平行测定,取算术平均值;3个值中最大与 最小之差不应超过平均值的20%否那么,应另取第4个试件,并在4个试件中取接 近的3个值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同时在报告中将4个值全部给出。(2) 吸水率试验 试件制备试件尺寸应符合单轴抗压强度试件要求,

47、每组试件至少3个,岩石组织不均匀者,每组试件不少于5个。 将试件放入温度105°C1100C的烘箱内烘至恒重,烘干时间一般为 12h24h, 取出至于枯燥器内冷却至室温200C± 20C,称其质量,精确至0.01g(后同)。 将称量后的试件置于盛水容器内,先注水至试件的 1/2和3/4处,6h后将水加 至高出试件顶面20mm以利试件内空气逸出。试件全部被水眼没后再自由吸水 48h。 取出浸水试件,用湿纱布擦去试件外表水分,立即称其质量。 用3 a=m-m/mx 100计算吸水率,试验结果精确至0.01%。3 a-岩石吸水率%; m-烘干至恒量时的试件质量g; m-吸水至恒量时试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