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教学片断_第1页
《春》教学片断_第2页
《春》教学片断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春教学片断 老师错了吗?春教学片断 讲读朱自清的散文春中写“春风”的一段文字:“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风里带来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鸟儿将巢安在繁花嫩叶当中,高兴起来了,呼朋引伴地卖弄清脆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跟轻风流水应和着。牛背上牧童的短笛,这时候也成天嘹亮地响着”时,我讲道:“作者之所以能把无形无味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在我们的面前展现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风图,最关键的是因为作者能进行细致的观察”“老师,我觉得您的说法不恰当。 ”平时反应比较快的阿娇同学站起来说。我一愣,以前我也是这样讲的,还从未有人

2、怀疑过。我鼓励她:“你能具体说说吗?”“因为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花香,是用鼻子闻到的,而不是用眼睛看到的。”教室里顿时活跃起来,同学们也都七嘴八舌地议论开了。 “是啊,鸟儿卖弄喉咙,唱出宛转的曲子,这是听到的,而不是观察到的。”“还有短笛在嘹亮地响着”我心中暗喜:此时学生们的思维是活跃的,积极的,应好好地加以引导。于是故弄玄虚地问:“那哪位同学能告诉同学们,什么是观察呢?”“观察,这还不简单,不就是用眼睛看吗?”平时上课极少发言的建生同学得意地说。学生把“观察”片面地理解为“用眼睛看”。 应如何引导学生准确地理解“观察”的含义呢?我又问:“那走马观花是观察吗?”“走马观花不能算是观察,因

3、为它是无意识的看,而观察应该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察看。”做事稳重的班长发言了。“分析得非常好。我们不能把观察片面地理解为用眼睛看,它也不是无意识地看。 那么,到底什么是观察呢?”我及时地给予肯定,并追问道。“既然观察是有意识的、有目的的察看,那么我觉得:只要通过我们的感觉器官,什么耳朵了、眼睛了、鼻子了、舌头了,去听、去看、去闻、去尝,所得到的感受就是观察。” 阿娇同学认真地说。“还有手、脸也算感觉器官。”生物科代表补充道。“同学们说得非常好。 我们每个人都有耳、目、鼻、舌等感觉器官,任何东西都有声、形、色、味等表象,我们通过我们的耳朵听、眼睛看、鼻子闻、舌头尝、手指摸,就产生了听觉、视觉、嗅

4、觉、味觉、触觉。有意识地启动我们的感觉器官,去了解和掌握事物的特征和最具表现力的表象,就是观察。”我小结道。“老师,我明白了。 写春风的这段文字从视觉的角度写到了鸟儿安巢、繁花嫩叶、牧童短笛,表现了景色的美丽;从嗅觉的角度写到了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还有花香。”“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微微润湿的空气等是从触觉的角度来写的,表现了春风的和煦、温柔。”“呼朋引伴、卖弄喉咙、唱曲子、应和、嘹亮地响着是从听觉的角度写声音的。”“也就是说,这段文字从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的角度把无形无味的春风写得有声有色,有形有味,把无生命的春风写活了。 ”语文科代表小结了同学们的发言。“对!正因为作者能够充分调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去观察感受春风,才能在我们的面前展现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春风图。如果作者不是调动多种感官,从多角度去观察、去写,就不容易把这抽象的春风写得如此具体可感、形象生动。”我总结道,“只有学会调动耳、目、鼻、舌等多种感觉器官去观察和感受人、事、物、景,才会更全面地了解和掌握人、事、物、景的表象特征和内在本质,才会把要表现的事物写得更全面、准确、生动和形象。 这也要求我们要做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