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单元古诗文阅读第四谭烛之武送秦师(总分60分,时间45分钟)读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佚(y1)之狐失其所与(y在)缱(zhu1)而出夫(fu)晋,何厌之有【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B项,“与”应读“yulC项,“共”应读“g考点: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能力层级为识记不正确的一项是(贰:从属二主。壮:身体结实。阙:侵损,削减。与:结交,亲附。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A.氾(fen)南B.秦伯说(yu6)C.共(gng)其乏困D.杨孙戍(sh自)之2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A.且贰于楚也B.臣之壮也,犹不如人C.阙秦以利晋D.失其所与.,不知【答案】B【解析】试题
2、分析:B项,壮,壮年。贰(er)于楚阙(ju6)秦许君焦、瑕(xia)ong”;D项“夫”应读"fu':A。)(3分)Bo(3分);D项,“知”通“智”Bo)(3分)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3.下列句中加点的字不属于通假字的一项是()A.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B.焉用亡郑以陪邻C.秦伯说,与郑人盟D.失其所与,不知【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A项,“共”通“供”;C项,“说”通“悦”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4.下列各句加点的“以”字用法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A.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B.越国以鄙远C.焉用亡郑以.陪邻D.阙
3、秦以利晋【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连词,表因果,因为,B.C.D项为连词,表目的,相当于“来”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o5 .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3分)A.既东封.郑B.不阙秦,将焉取之C.臣之壮也,犹不如人D.君之所知也又欲肆其西封.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亦去之失其所与,不知【解析】试题分析:A项,名词用作动词,使为边界,名词,*疆界、C项下助词,代词事D项,知道,通*智马B项都是动词,使削弱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o阅读下文,回答问题。烛之武退秦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
4、()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
5、,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6 .将括号内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3分)【答案】介词,于;烛之武;烛之武;代词,之;代词,之;介词,以;代词,晋军。【解析】其实就是要结合句子,把省掉的成分补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将括号内省略的成分补充完整,充完整,一般是主语和宾语。B。7.下列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且贰于楚也(从属二主)B.晋军函陵(驻扎)C.行李之往来(使者)D.秦伯说(言,道)【答案】D)(3分)越国以鄙远(以为边邑)焉用亡郑以陪邻(增加)朝济而夕设版焉(渡河)又欲肆其西封(扩张)考
6、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个实词,并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辨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本题中,D项,*说”,通“恨”,高兴、喜悦口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8 .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词类活用现象,不同于其他三项的是()(3分)A.夜缱而出,见秦伯B.朝济而夕设版焉C.既东
7、封郑,又欲肆其西封D.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D邑,边邑,这里用作动词;ABC三项都是名词用作状语。考点:理解与现代汉语不同的句式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o9 .分别比较下列四个句子中加点字的意义和用法,对其判断正确的一项是()(3分)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以乱易整,不武夜缱而出,见秦伯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A.两个“以”不同,B.两个“以”相同,C.两个“以”相同,D.两个“以”不同,两个“而”相同两个“而”不同两个“而”相同两个“而”不同试题分析:此题需要逐项分析。介词,因为;介词,用、凭;连词,表示修饰;连词,表示转折。做此类题目,要着眼“意义”和“用法”两点,
8、"意义”是就表意而言的,“用法”是就词性而言的。最方便快捷的方法就是将所学教材中的虚词的意义和用法,代入课外的语句中比较验证。对于材料中的虚词,要结合上下文语境去推敲;对于高考重点考的18个虚词,特别是教材中的典型句子要重视积累。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10 .下列句子与例句中“焉”字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朝济而夕设版焉A.焉用亡郑以陪邻B.若不阙秦,将焉取之C.夫大国,难测也,惧有伏焉D.且焉置土石【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C兼词,相当于“于此”“在这里”“在那里”;AB两项都是“怎么“义;D项是哪里。考点: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
9、文中的意义和用法。能力层级为理解Bo11 .下列对原文的叙述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围郑主要原因是晋想报复郑,与秦并无多大关系,这就为下文烛之武说退秦军埋下伏笔。B.秦晋之军分驻两地,也就为烛之武的分化瓦解工作提供了可能。C.烛之武因年轻时不得重用,而有满腹委屈和牢骚,对此,郑伯颇为不满,但国难当头,最终还是给予安慰和许诺。D.晋侯在秦退军后,并无感情冲动,经过理智分析,毅然决定撤军。这种隐忍不发、随机应变的胸怀谋略,正是他后成就霸主的重要原因。【答案】C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阅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原文中逐句比校,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辨各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
10、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j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置,内容上的归纳不完整J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提高等等0C项而有满腹委屈和牢骚,对此,郑伯颇为不满,但国难当头,最终还是给予安慰和许诺丁错“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12 .文中烛之武的说辞包含了四层意思(文中已标明序号),请用自己的话概括中间两层的内容。(4分)第一层:消除戒心,引起好感。第二层:第三层:第四层:晋忘恩负义、言而无信、贪得无厌,暗示秦将受晋侵犯。【答案】灭郑于晋有利,于秦无益有害存郑于秦有益。【解析】试题分析:根据“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
11、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两句话加以概括分析。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13烛之武为了说服秦伯退兵,摆出了保存郑国可能对秦国的好处,这好处是(4分)【答案】行李之往,共其乏困【解析】试题分析:回答此题,需要结合“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一句话加以概括即可。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参考译文】(僖公三十年)九月十日,晋文公和秦穆公联合围攻郑国,因为郑国曾对文公无礼,并且从属于晋的同时又从属于楚。晋军驻扎在函陵,秦军驻扎在氾水的南面。佚之狐对郑伯说:“郑国处于危险之中了!假如让烛之武去见秦
12、伯,(秦国的)军队一定会撤退。”郑伯同意了。烛之武推辞说:“我年轻时,尚且不如别人;现在老了,也不能有什么作为了。”郑文公说:“我早先没有重用您,现在危急之中求您,这是我的过错。然而郑国灭亡了,对您也不利啊!”烛之武就答应了这件事。夜晚(有人)用绳子(将烛之武)从城上放下去,见到了秦伯,烛之武说:“秦、晋两国围攻郑国,郑国已经知道要灭亡了。假如灭掉郑国对您有好处,怎敢冒昧的拿这件事情来麻烦您手下的人。越过邻国把远方的郑国作为(秦国的)东部边邑,您知道这是困难的,(您)为什么要灭掉郑国而给邻国增加土地呢?邻国的势力雄厚了,您秦国的势力也就相对削弱了。如果您放弃围攻郑国而把它当做东方道路上接待过客
13、的主人,出使的人来来往往,(郑国可以随时)供给他们缺少的东西,对您也没有什么害处。而且您曾经给予晋惠公恩惠,惠公曾经答应给您焦、瑕二座城池。(然而)惠公早上渡过黄河回国,晚上就修筑防御工事,这是您知道的。晋国,怎么会满足呢?(现在它)已经在东边使郑国成为它的边境,又想要扩大它西边的边界。如果不使秦国土地亏损,将从哪里得到呢?削弱秦国对晋国有利,希望您考虑这件事!”秦伯心悦诚服,就与郑国签订了盟约。派遣杞子、逢孙、杨孙守卫郑国,于是秦国就撤军了。子犯请求袭击秦军。晋文公说:“不行!假如没有那人(秦伯)的力量,我是不会到这个地步的。依靠别人的力量而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义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
14、是不明智的;用散乱(的局面)代替整齐(的局面),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晋军也就离开了郑国。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后面题目。(19分)卜年,春,晋人侵郑,以观其可攻与否。九月,甲午,九月甲午,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夜缱而出,见秦伯日:“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
15、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惟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三十二年,冬,晋文公卒。杞子自郑使告于秦日:“郑人使我掌其北门之管,若潜师以来,国可得民。”穆公访诸蹇叔。蹇叔日:“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勤而无所,必有悖心。且行千里,其谁不知?”公辞焉。召孟明、西乞、白乙,
16、使出师于东门之外。蹇叔哭之,曰:“孟子!吾见师之出而不见其入也!”公使谓之日:“尔何知!中寿,尔墓之木拱矣!”蹇叔之子与师,哭而送之曰:“晋人御师必于嵋。嵋有二陵焉:其南陵,夏后皋之墓也;其北陵,文王之所辟风雨也。必死是间,余收尔骨焉。秦师遂东。A.敢以烦执事B.越国以鄙远C.行李之往来D.微夫人之力不及此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执事:办事的官吏。鄙远:把远地当作边邑。行李:使臣携带的各种物品。夫人:那人,这里指秦伯。【解析】试题分析:实词题目近些年考核有难度加大的趋势,一般刻意回避考纲规定的120个实词,井且考题选项中夹杂出现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
17、等文言现象。答题的方法有“结构分析法”.语法分析法”“形旁就义法套用成语法”“套用课本法”但这些方法都需要一定的文言功底,最好方法是把所给的词义代到原文中去,看语意是否通顺来确定答案的正确与否.C项,行李:使者。考点: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o15 .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B.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C.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D.劳师以袭远/非所闻也/师劳力竭/远主备之/无
18、乃不可乎/师之所为郑/必知之【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对浅易文言文断句的能力。文言文断句、标点最根本的方法是多读多背,形成语感。有了一定的语感,读到该停顿之处,就会自然而然地停顿,不必苦思。断句、标点也讲求一定的技巧,做题时应把握准语意,根据语法结构、逻辑规律作出判断。解答本题应首先明白语句大意,只有明白了大意才能对语句进行断句。本句大意为:让军队辛勤劳苦地偷袭远方的国家,我从没听说有过。军队辛劳精疲力竭,远方国家的君主又有防备,这样做恐怕不行吧?军队的一举一动,郑国必定会知道。考点: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能力层级为理解R16 .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
19、分)A.秦、晋以强凌弱。两国兵临城下,郑国危在旦夕,但是秦、郑并无直接冲突,秦、晋分别驻扎两地等情况,为烛之武退秦师埋下伏笔。B.佚之狐慧眼识人。他主动向郑伯推荐烛之武,尽管烛之武认为自己年事已高,才能低下,但是在郑伯的请求下还是奉命出使,表现了他的爱国主义精神。C.秦、晋貌合神离。两国虽是友好邻邦,但是晋国曾经答应将焦瑕二邑割让给秦国而未能实现,烛之武巧妙地利用了两国的矛盾,这是他智退秦师的关键。D.烛之武能言善辩。在他的劝说下,秦国撤走了围攻郑国的军队,而且派人帮助防守,将秦晋联盟巧妙瓦解,最后晋国也不得不退兵,郑国得以保全。【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解答此类题时,闻读一定要细致,要回到
20、原文中逐句比较,阅读一定要沉得住气依据文意,力求明箫备选项表述的正误.特别要注意其中的细微末节的毛病,例如事件的前后倒盖,内容上的归熟不完整,中心概括上的无中生有,片面遗漏,强拉硬连,任意拔高等等灯B项,“才能低下”错。考点: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o17 .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1)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2)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答案】(1)我不能及早重用您,现在事情危急了才来求您,这是我的过错。(2)依靠别人的力量,又反过来损害他,这是不仁道的;失掉自己的同盟者,这是不明智的;用混乱相攻取代联合一致,这是不符合武德的。我们还是回去吧。【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的是理解并翻译句子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然后思考命题者可能确定的赋分点,首先要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运用“留”“删”“调”“换”“补”的方法,直译为主,意译为辅。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调整,达到词达句顺。本题中,要掌握以下关键字词的翻译:(1)“急”“是”“过”各1分,大意2分;(2)“因”“敝”“其”各1分,大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