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目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基本理论教案作业提要课目灭火救灾装备器材操作使用时间12小时容1.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种类与用途2. 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方法讲解示,操作练习。条 件 民兵军事训练教材;防火服,风力灭火机,细水雾灭火机,水枪等制式灭火装备;斧子,砍刀,手锯等就便器 材;训练场。标 准1. 了解灭火救灾装备器材的种类、用途、性能与构造。2. 熟练掌握风力灭火机、细水雾灭火机、水枪等常用灭 火救灾装备器材的操作使用方法。3. 能够排除救灾装备的一般故障。考核实际操作。采取两级制评定,达到标准为合格,否则为不合格。 抽取2 3种常用灭火救灾装备器材进行考核,器材操作 要领准确、使用规、
2、动作熟练。作业进程作业准备 10分钟1. 设置场地,检查器材,划分编组,明确分工;2. 严明训练场纪律,强调安全注意事项;3. 清点人数,整理着装,向在场首长报告;4. 宣布作业提要。作业实施 100分钟灭火救灾技术与方法主要包括:火场清理、扑打灭火、隔离 灭火、水土灭火等。熟练掌握和运用正确合适的灭火技术与方法, 对民兵应急分队遂行灭火作战任务具有重要意义。在实战过程中 民兵应急分队队员穿着防火服,携带风力灭火机、细水雾灭火机、 水枪、油锯、割灌机等制式灭火器材,在灭火过程中根据地形、 炎势所采取的方式方法,以达到快速灭火的目的。第一部分火场清理的基本方法清理火场,是指明火熄灭后,采用风吹、
3、水浇、土埋、搬移、 挖沟等手段,使火场边缘残留的余火彻底熄灭或将余火火源与可 燃物隔离,防止复燃的灭火战斗行动。清理火场是灭火战斗重要 组成部分,是完成灭火作战任务的重要手段。一、班(排)清理火场的方法(一)分段清理。班(排)将清理区域按组分段,把各段的 清理任务落实到组,分别由各组长组织实施。(二)巡回清理。班(排)在清理火场时,对容易发生复燃 的区域,成一路队形由一端向另一端对余火和可燃物巡回清理。(三)情况处置。遇到粗大可燃物时,通常将粗大可燃物伐 倒移入火烧迹地,将余火与可燃物隔开,或利用水枪、锹、稿等 灭火工具,采取水浇、土埋等手段清理,直至余火熄灭。遇到细小或轻型可燃物时,通常使用
4、灭火机、灭火水枪、组 合工具等灭火装备,使余火熄灭,或将可燃物与火分开,防止复 燃。要重点对火线易燃物品、动物粪便等进行清理,防止火星随 之溅落,引发新的火点。同时要在适当位置设置观察员,及时发 现情况,防止二次起火。遇到火线复燃时,班(排)长要组织人员对复燃火进行扑打, 并向上级报告情况。二、连(分队)清理火场的方法指挥员明确任务和组织协同动作后,应指挥所属人员迅速展 开到位实施清理。清理火场行动中,指挥员应根据上级意图、地 形及兵力等情况,在正确分析判断情况的基础上,合理部署兵力, 区分任务,搞好协同,灵活采取水浇、土埋、扑打、伐倒搬移、 圈烧、风力灭火机清理等方法进行清理。(一)分段清理
5、分段清理通常在清理区域较大、兵力较多、地形复杂时采用。 实施方法是将清理区域划分成若干地段,然后分兵清理。清理时, 注意各地段接合部的保障,防止出现死角。(二)巡回清理巡回清理通常在可燃物构成复杂,发生复燃可能性较大时采 用。实施方法是在清理重点地段的基础上,将兵力编成若干梯队 依次派出反复清理。第二部分扑打灭火法扑打灭火是根据火线情况变化,科学调整战斗编组力量,采 取有效的灭火方法和手段,及时处置各种复杂情况,加强协同,密切配合,迅速完成灭火任务一、班(组)扑打灭火方法扑打明火过程中,班长应根据火线情况变化,科学调整战斗 编组力量,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和手段,及时处置各种复杂情况, 加强协同,
6、密切配合,迅速完成灭火任务。直接灭火主要适用于扑救中、低强度地表火。班(组)要根 据火情、地形和可燃物类型,进行合理编组,通常编为扑打组和 清理组,必要时可增编保障组。一般情况下,班长带领扑打组在 前扑打,副班长带领清理组跟进清理。原始林区森林火灾具有燃烧类型交替发展,扑打、清理困难, 易复燃的特点。班(组)通常将三分之一兵力编为扑打组,三分 之二兵力编为清理组,扑打组与清理组保持1020m距离。次生林森林火灾蔓延快,火强度低,相对易扑灭,但清理困 难。班(组)通常将二分之一兵力编为扑打组,二分之一兵力编 为清理组,扑打组与清理组保持 1020m距离。草原火灾蔓延快、强度低,相对易扑灭和清理。
7、可编为2个扑打组和1个清理组,扑打组之间可以互相超越扑打,以加快灭火速 度提高效率,扑打组与清理组一般保持50100m距离。高山森林火灾蔓延快,受局部地形和气候影响大,扑灭和清 理困难的特点。班(组)通常将三分之一兵力编为扑打组,三分 之一兵力编为清理组,三分之一的兵力编为保障组,扑打组与清 理组一般保持在10m以距离,边打边清稳步推进,保障组伴随保障 灭火弹、水源等。3至5人一组,用湿树枝或二号工具排成一线,扑打高1米以下 的火线。要注意的是使用湿树枝或二号工具时,要对准火焰猛压 轻举,举起工具前要向后拖一下再轻举,将已燃烧的可燃物抛到 身后引发新的火点。二、连(分队)扑打灭火方法扑打灭火,
8、是指采取有效的灭火方法,阻止火线扩展蔓延的 灭火战斗行动。连(分队)在遂行灭火战斗任务时,通常单独担 负某一火场或火场某一方向的灭火任务,有时可在上级编成担负 火场某一地段的灭火任务。在组织灭火战斗行动时,指挥员应根 据火场实际,准确判断情况,正确部署兵力,指挥分队快速行动, 并根据火场情况变化,及时调整部署,迅速有效地控制火线蔓延。 直接灭火,是指使用灭火装备突破火线后,直接扑打的战斗行动。 直接灭火主要用于扑救中、低强度的地表火。常用的直接灭火方 法主要有以下五种。(一)一线推进法一线推进,是指根据火势强势,突破火线后,难以展开两线 扑打时,集中使用兵力,从突破口一侧沿火线向重点地段展开扑
9、 打的灭火战斗行动。连(分队)突破火线后,应根据上级意图、 本级的任务、火情、兵力编成、气象、地形、社会环境等情况, 采取一线推进的扑打行动。人员采取一线推进扑打行动时,要集中使用兵力,通常编成 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扑打组通常配备风力灭火机、高压细 水雾灭火机、水枪和灭火弹等,配置在队伍前端,主要任务是追 歼火头、扑打明火。清理组通常配备风力灭火机、水枪、二号工 具等,配置在扑打组之后,主要任务是对火线进行反复清理。保 障组配置在清理组之后,主要负责给扑打组和清理组输送灭火弹、 水、油料等为灭火行动提供不间断的战斗保障。(二)一点两面法一点两面,是指突破火线后,将兵力编成2个灭火梯队,从突
10、破口两翼沿火线展扑打的灭火战斗行动。分队突破火线后,应根 据上级意图、本分队的任务、火情、兵力编成、气象、地形、社 会环境等情况采取一点两面的扑打行动。分队采取一点两面的扑打行动时,通常编成2个梯队,每个梯队各编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根据火势强弱,灵活配置扑打 明火、清理火线和保障的兵力。(三)递进超越法递进超越,是指突破火线后,抓住地势平缓、火势较弱的有 利战机,将兵力编成2个或3个梯队,沿火线互相超越、交替扑打 的灭火战斗行动,通常运用在分队兵力多,作战能力强,装备配 备精良,并在同一火线展开扑打的战斗行动。连(分队)采取递进超越扑打行动时,根据兵力数量、火势 强弱等,通常编成2个梯队,
11、有时也可编成 3个梯队。每个超越梯 队通常编成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每个梯队至少要有1个班的兵力,必要时可派出观察员,勘察火场情况。超越距离可根据推 进方式、地形、植被等情况灵活确定。超越方式通常有徒步超越 和乘车超越。(四)对进合击法对进合击,是指从某段火线两端,向中间一点扑打合围的灭 火战斗行动。对进合击行动适用于扑打不连续的火线及迅速控制火头。分队采取对进合击扑打行动时,根据兵力数量、火线燃烧地 段情况,通常编成两个梯队,每个梯队至少要有一个班的兵力, 编成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必要时可派出观察员,侦察火场 情况。(五)分段合围法分段合围,是指将连(分队)编成两个以上的扑打梯队,从
12、不同地段打开2个以上突破口,分段扑灭明火的战斗行动。分队分段扑打时,应根据兵力数量、突破口数量、火线情况 可将兵力编成多个梯队,通常每个突破口配置两个梯队,每个梯 队编有扑打组、清理组和保障组。各梯队人员数量、机具配备应 视各段火线情况、突破口位置进行配置,对地形复杂、火势较强 地段应加强扑打组的配置,对可燃物情况复杂,隐火、暗火较多 的地段应加强清理组的配置。第三部分隔离灭火法隔离灭火,是指在火线蔓延方向适当位置上,以伐倒树木和 清理可燃物的方法破坏可燃物分布的连续性,阻隔火线蔓延的灭 火战斗行动。主要的方法是开设隔离带(沟)和点烧阻隔法。一、开设隔离带(沟)法开设隔离带(沟)主要用于阻隔树
13、冠火、高强度地表火和地 下火。对不宜直接接近扑救的火线,可在林火燃烧发展的主要方 向开设隔离带(含增湿作业),当林火发展至预设隔离带时,部 (分)队抓住火势减弱的战机,迅速扑打清理,是由间接向直接灭火转换的战法预设隔离、阻歼林火(一)运用时机和把握的要点1. 遇有行为多变高强度林火、无法接近的复杂地形或地下火 火场时,隔离带(沟)应选择在山脚的疏林、幼林、林草结合部 等,走向尽量要与林火发展方向保持垂直,宽度应当根据地形、 植被、林火类型和强度等确定。隔离带(沟)开设完毕后,要及 时调整兵力部署。2. 开设隔离带(沟)位置,通常选择在林火蔓延前方的道路、 防火线、河流、农田等控制线的侧,在这些
14、控制线难以阻隔火线 蔓延时,可以此为依托,开设隔离带(沟),加宽控制线的宽度, 有效阻隔火线的蔓延;在平缓地带,隔离带的走向要尽可能与风 向垂直;在山坡地带,隔离带的走向要环山开设;火线与隔离带(沟)的距离要根据林火蔓延的速度和完成开设隔离带(沟)的 时间确定。开设隔离带(沟)时要根据上级的意图、火情、树高、 风力风向、坡度大小、控制线和灭火兵力的数量等情况,采取分 段开设隔离带(沟)和集中兵力开设隔离带(沟)等方法。(二)开设隔离带应当遵循的原则1隔离带开设的位置一般选择在山脊或沟谷中心线背火一 侧。如无山脊或沟谷可依托,则应选择在不同类型可燃物的交界处 但绝对不能在火头前进方向的半山腰开设
15、隔离带。在平坦的地方开设隔离带,隔离带的走向要尽可能地与风向垂直。2隔离带的开设要充分依靠天然屏障,最大限度地減少工作量,缩短开设隔离带的时间。所谓天然屏障,是指可使隔离带的长度或宽度缩短变窄的林区公路、铁路、机耕路、板车路、林间小 路、溪流、河流、水库、林间空地、水田、探露岩石等不能使林 火曼延的人为或自然的条件。3. 开设隔离带时要事先向所有参战人员明确危险情况下的撤 离路线。4. 一条隔离带的开设由一人指挥,且必须安排一人担任警戒,其任务是观察、了望整个火文现场林火发展态势,防止林火包围作 业人员,一旦有发生这种险情的态势,要迅速通知作业人员按预先 明确的路线撤离。5. 在距火头多远的距
16、离开设隔离带,依火焰更延的速度(基本与风速相同,实时风速可在现场要气象部门提供,而火头与将要开设隔离带处的距离是可估算出来的,这样就可估算出火头更延到隔离带处所需的时间)、作业的机械化程度、作业人员的多少、 有无天然屏障而科学、灵活决定,宁远勿近,但不能轻易放弃每一株树。6. 隔离带的宽度依林火种类和风力大小而定:叶林发生树冠火时,只能依托地形条件在林火曼延的前方山脊开设隔离带,如山脊线两侧林相同,隔离带的宽度以开设到背火一侧树梢高与山脊 线平齐为宜,如山脊线两侧林分不同,隔离带的宽度可稍缩小,如 非要在林开设隔离带,其宽度要大于树高1.5倍以上,如果风大,越 宽越好;林发生地表火时,隔离带的
17、宽度要大于火焰高度;林发生 地下火时,隔离带的宽度以1到1.5米为宜,深到见生土或地下水 为宜。7隔离带表面要用扫帚或风力灭火机清除枯枝落叶、杂草,要现生土。8. 隔离带开设好后要有足够的人员看守。9. 如果风大林火很有可能突破隔离带时,绝不能等到火烧过来,而要依托隔离带实施点烧迎面点烧宽隔离带,最终达到以火灭火的目的。(三)主要优长与不足优长:一是灭火安全系数相对高,避免进入危险火环境;二 是能够有效将林火控制在一定围,并减弱火势;三是便于组织指 挥和协同行动。不足:一是开设隔离带作业时间长;二是受气象 条件影响大。(四)开设隔离带(沟)的兵力编成班(组)通常在上级编成采取开设隔火沟、开设隔
18、离带等方 法,实现对林火的阻隔;组织开设隔离带时,一般编为砍伐组和 清理组。连(分队)开设隔离带(沟)的兵力通常可编为:伐树 组、清理组,必要时可指定观察人员。伐树人员配置在控制线侧, 主要使用油锯、割灌机、手锯、劈斧、砍刀等伐倒树木。清理人 员的任务主要是将伐倒的树木和隔离带(沟)的可燃物全部清理 干净。二、点烧隔离灭火法点烧隔离灭火是指受火情、地形、植被等条件限制,灭火人 员无法抵近火线直接灭火,转而利用有利地形、天气、植被等条 件,在火线蔓延方向前适当位置,采用适当手段破坏森林燃烧条 件,以达到灭火目的的灭火战斗行动。主要适用于扑救高强度地 表火、树冠火及地下火。(一)点烧隔离灭火的形式
19、1. 火攻。火攻是指在火线蔓延方向前适当位置,以点烧的方 法,主动烧除可燃物,使点烧的火与火场火线相遇,控制林火蔓 延的行动。班(组)通常在上级编成遂行火攻任务,可能担负点 火、清理控制、机动等任务。单独遂行任务时,应根据火情、地 形和气象等条件谨慎运用火攻。2. 阻隔。阻隔是指在火线蔓延方向前适当位置,采取适当方 式破坏可燃物的连续性,将可燃物与燃烧的火线隔离,达到灭火 目的的灭火战斗行动。班(组)通常在上级编成采取开设隔火沟、 点烧防火线、开设隔离带等方法,实现对林火的阻隔。(二)班(组)点烧隔离灭火法班(组)组织点烧防火线时,一般编为点烧和清理控制组。1点烧地线的选择班组运用点烧灭火时,
20、应视火情、可燃物、地形、气象条件 选择有河流、农田、道路等可依托的控制线实施点烧。2. 行动编组点烧火线应根据不同地形、植被、点烧长度、气象和依托条 件等,全班合理编成点烧和清理控制力量。点烧条件比较有利时, 可适当增加点烧力量;点烧条件一般时,应减少点烧力量编配, 总之,点烧的火线的进度和长度必须在班(组)可控的围之,严 防跑火。3. 火攻的方法火攻时,要根据兵力、火情和地形等,利用控制线或林火形成的特殊形状,采用合理的点烧方法,提高灭火效率。依托控制线点烧,通常在火线蔓延方向适当位置,依托道路、 河流、隔离带等实施点烧。主要用于扑救人力无法直接扑救的高 强度林火;过火面积大、火线长,扑救力
21、量不足,短时间难以控 制,不实施点烧可能造成更大损失的火场;火势发展迅猛对重要 目标构成严重威胁的林火等。图21依托控制线点烧直线点烧是指在局部弯曲火线的两转弯点位置,以点烧的方法,主动烧除可燃物,使点烧的火线与火场火线相遇,控制林火蔓延, 缩短扑打火线距离和时间的灭火战斗行动。点烧路线通常选择为 直线图22 直线点烧曲线点烧是对地形、可燃物复杂地段,或局部火势较强的火 线外围的可燃物实施点烧,使点烧的火与火场火线相遇,控制林 火蔓延的灭火战斗动作。点烧路线通常选择为弧线。图23 曲线点烧(三)连(分队)点烧隔离灭火法连(分队)点烧隔离灭火,是指由于火情、地形、植被等条 件限制,灭火人员无法抵近火线直接灭火,转而利用有利的地形、 天气、植被条件,在火线蔓延方向前适当位置,采用适当手段破 坏森林燃烧条件,以达到灭火目的的灭火战斗行动。主要适用于 扑救高强度地表火、树冠火及地下火。1. 以火攻火。是指在林火蔓延方向适当位置上,依托控制线, 使点烧的火烧向火场,控制林火蔓延的灭火战斗行动。主要适用 于火场面积大,火线长,火势强,无法直接扑打的火线;火势迅 猛,危胁重要目标的火线;隔离带难以有效阻隔林火蔓延的火线。 火攻战斗行动应根据上级意图、本分队的任务、兵力编成、气象、 地形、社会环境等条件,结合火场实际情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物位仪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年涂胶纺织物、带项目发展计划
- 抽水用电协议书范本
- 开模具协议书范本
- 老房子归还协议书范本
- 签定培训协议书范本大全
- 合股协议书范本二人
- 房主签订协议书范本
- 广场临时租赁协议书范本
- 夫妻婚前持股协议书范本
- 招标业务合作协议书范本
- 集成电路工程师笔试试题及答案
- 贵州贵州省建设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招聘笔试真题2024
- 广西钦州市2024-2025学年高二下学期期末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解析】
- 【课件】三角形的中线、角平分线、高课件2025-2026学年人教版数学八年级上册
- 2025年温州市交通发展集团招聘考试试题(含答案)
- 2025年新修订《治安管理处罚法》
- 2025年新疆中考语文真题(原卷版)
- 海上试验活动方案
- 电厂安全培训课件
- 灵芝完整分享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