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重要意义文献标识码:A一、虚拟现实技术探析虚拟现实技术(简称VR,又称灵境技术,最早起源于20世纪50年代的美国,是以多感性、沉浸性、交互性和构想性为基本特征的计算机高级人机界面。它综合利用了计算机图形学、仿真技术、多媒体技术、人工智能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并行处理技术和多传感器技术,模拟人的视觉、听觉、触觉等感觉器官功能,使人能够沉浸在计算机生成的虚拟境界中,并能够通过语言、手势等自然的方式与之进行实时交互,创建了一种适人化的多维信息空间。虚拟现实技术是仿真技术的一个重要方向,是仿真技术与计算机图形学等多种技术的集合,是一门富有挑战性的交叉技术前沿学科和研
2、究领域。虚拟现实技术主要包括模拟环境、感知、自然技能等方而。虚拟现实技术演变发展史大体上可以分为五个阶段,即:有声形动态的模拟是蕴涵虚拟现实思想的第一阶段(1963年以前);虚拟现实萌芽为第二阶段(1963-1972年);虚拟现实概念的产生和理论初步形成为第二阶段(1973-1989年);虚拟现实理论进一步的完善和应用为第四阶段(1990-2004年);虚拟现实技术的创新为第五阶段(2005-至今)。二、非物质文化遗产探析“非物质文化遗产”英文为:IntangibleCulturalHeritage,指各种以非物质形态存在的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世代相承的传统文化表现形式。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以人为
3、本的活态文化遗产,它强调的是以人为核心的技艺、经验、精神,其特点是活态流变。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实际工作中,认定的非遗的标准是由父子(家庭)、或师徒、或学堂等形式传承二代以上,传承时间超过100年,且要求谱系清楚、明确。非物质文化遗产都有着浓厚的文以化人的礼乐作用,大部分是先辈在劳动、生活中产生的对忧乐、生死、婚配、祖先、自然、天地的敬畏与态度的表达,是满足人的自然需求、社会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活态文化。其实用性,也表现在以人为本的基础上。但现实保护中,我们对遗产的文化品质在不断消解,功利性目的越来越突出,甚至“非遗”的留存、申报乃至保护,都有着强烈的利益驱动,不仅是个人的需要,还有当地政府的助推,
4、使得申遗工作变成了本地的广告、旅游的宣传、增值的途径。更有甚者,“非遗”的申报就是一个异化的过程、商品化的过程、去神圣化的过程、从文化常态中剥离的过程。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具有脆弱性,所以需要人类的保护。任何事物都有产生、成长、延续、消亡的过程,“非遗”的未来,同样在这样一个动态的过程中。随着科技的发展,我们采用虚拟现实技术对非物质文化遗产进行保护,这对传承人类文明具有重大的意义。三、虚拟现实技术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现多层次多方位的虚拟情境的再现提供了技术保证。虚拟现实技术的优越性主要取决于本身的特点:多感性是指用户在计算机虚拟的二维世界里如同在现实生活中一
5、样,同时享有视觉、触觉、动觉、力觉甚至嗅觉与味觉;沉浸感是指用户作为虚拟环境中主角的真实感程度,在虚拟世界里听到的声音、摸上去的手感、闻起来的气味以及拿起来的重量都有一种与现实世界完全一致的感觉;互动性主要指用户通过声音、手势等发出命令需求,虚拟环境会做出相应的信息反馈;构想性是指虚拟现实技术不仅可以再现真实环境而且可以构想不存在甚至不可能发生的环境。由于本身的优越特点,虚拟现实技术被广泛应用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中。南昌大学艺术与设计学院胡亚希老师在江西省社会科学“十一五”规划项目“江西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及保护探讨”的阶段性成果展示中举的一个例子给笔者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同时也在学术界引
6、起了广泛关注。他在文章中写道:萍乡的傩文化是江西比较最具代表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起源于殷商时期,其最具特色的是借而具进行角色转换,是一种以假而模拟表演为特征的敬神驱邪的诬术活动,包括傩祭、傩舞、傩戏以及活动中应用到的而具等工具,形成了历史积淀丰厚、原始形态古朴、文化遗存众多、文化体系完整、分布广泛等鲜明特色。傩文化的保护主要涉及傩而具的低稿、选材、雕刻工艺及后期制作的整个过程,傩舞、傩戏主要是动态和信仰的表达及声音的设置以及像傩庙,祭祀、舞蹈用具等环境的设计。胡亚希老师认为应该采用“阶梯式”发展模式,在使用相对低端技术并足够能保护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前提下逐渐向高端技术靠近,最终实现与技术同步的发展模式。比如,在虚拟环境的建立上,可以采用虚拟现实技术早期的模型建立方法一一三维软件建模和运用手绘软件将草图通过扫描等方式进行二维转换,虽然在逼真性和效率上都落后于先进技术,但相对于非物质文化的传统保护方法也是一项新的尝试。在立体声效果上,可以选购性价比较高的立体声设备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01月广东深圳市大鹏新区南澳办事处公开招聘编外人员5人笔试历年典型考题(历年真题考点)解题思路附带答案详解-1
- 和孩子共同学习共同成长计划
- 光纤在空间通信中的挑战考核试卷
- 土地利用规划中的教育资源优化布局考核试卷
- 加强个人职业规划的灵活性计划
- 科技产业投资风险评估及应对措施报告
- 减少职场压力的技巧计划
- 教学进度表计划
- 2025年幼儿园大班游戏《好玩的圈圈》标准教案模板范文
- 科技行业报告的视觉冲击力
- 2025年湖北省技能高考(建筑技术类)《建筑构造》模拟练习试题库(含答案)
- 2025年度养老服务机构场地租赁合同及养老服务协议
- 贵州省情知识考试题库500题(含答案)
- 大学生家长陪读承诺书
- 安全生产事故调查与案例分析(第3版)课件 吕淑然 第5章 事故案例评析
- 2024年泰州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数学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2023版交安A、B、C证考试题库含答案
- 劳动法培训课件
- 2024-2025学年成都市成华区七年级上英语期末考试题(含答案)
- 2024年05月青海青海省农商银行(农信社)系统招考专业人才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
- 2025年山西杏花村汾酒集团限责任公司人才招聘71名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