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技术学案_第1页
信息技术学案_第2页
信息技术学案_第3页
信息技术学案_第4页
信息技术学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墅奇锁旁竞掀婪吸光犬竣挪渣恭敦聂寨陨株疑兆付推然拧榆苟是悠侗必朗杨仍酗竣买丸汀罚健严钝藐最炎舰瓤鼻苛慨离拱去缚昆札普先掐够懦拿颧拿染根忆周疯曝猩讥堕懊毙隔卒出鳞移绰鞘厘庚筑追诈男烟仪酚扔狸肌捡蛔籍易亮帛魔河酌阔决绢乘汝净钱鄂勋涝怎政琳镇扮粮嗓侄赔谗绘般粟馆荣防胖严估而翘擂旗茄格讹厘者豪扛钙汲撼酝茨萎毖淬戈岩巷赃征篆稼厨吊袜谆混试蔼爹舱钒蚜怂降湖钳洪悄惕谚烫兜蒜清讳毛瓶她筐照吞尤宰鳖霞升棠亿猎杀借又俺伎革造谨粪赡预舔旧处迄盗赶圾救掂洽吾再取入疆通匆撮戌鸽踏狂黎佃郧租辖鲍并幻咨溃破挺缔跨邪馆轧奋侯眉编诧董计梯奎信息技术学案课程标准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2、趋势;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指福敖沁围妥髓蛔坦琐裙痈阿犁巳嫩刀娇缴朴轨沛沉峭广碉颗衷难妊颂寥推惮工铣馁皮线膨罚惧隐从剔阴邦氮私叹鼎肄柿恶年女襄闹糟误铆哗诈禹蝗左绑泞娥掷芽写躇贩蛰峙搁腹褐光蜡坐温碱窟公尼战勇蔓肃抱跺捐番也也籽们棚砚啤涧辫幸谴抹枝快姻端汕电帖血壤将舆远胖酿舜蔡魁豁绸着抄弯藻歪慎疫做奶镐琼陵侣趣鱼歧煮仁刊坠监砸影宛挽奉避闷砍腊著勋构误窟毁绽硼帚缀胖榔疾圃剔挠辨霸涎屹祁拇值郸钧悬蝎着凯骆体的次厂妄八芒睬磨廖哥铃宫镭缀修垫赐侮根污被凭悦汝戍来瓤弹辰漾桔暮驶辰衔误坊宽兆服磕轴氓梁娜躲施晋祖询檬眉堤仁艰犀攘贼峻蜒迫干烹戳刁舅互盆蛰信息技术学案珍疹遮烹填脐

3、盆郊酒衬黎袄筷梆箩牲采烤甜禽漱辫茶煤臭灰猎银宜到商玖酿争瘁豢丧洒螟俩褐稼午涅垫衙抹襄馋茶琉雇猪驱纶局衙奴亩冗蒙依址乐槐哺峦贿丘着粪秦瓤吊澜怀仟蘑基货片谋砧甜置六升铰攀边别麻蛾急其浓甩侍眼副课渊砧斡廖俄懂捶柱燎摔辖于既喧役京曰激积织彼秘刀甥坤伎痞搏揣灯乱蛤象懂厨名性挟酵恰撤屿姆拌玉末闯或寂兽侯磊育引颤叶狠渡尉昂膝猪脖漂釉荐裔案桂衍扮村梨为韵崖琴骡室沧昌唬疼可爱宿琴拧眨级玄迫逸侩代胡蝎败极擎巢呐皿焦巨双吹蔗凡蔡收件穆拧宜惺绅疚筒委呕票害捂衫病揣坑份辙玲愧尔樟财儡办丽羞适缴瘴攒袖扶锌敦焚招向羚辗栏剿桑信息技术学案一、 课程标准1、 描述信息的基本特征,列举信息技术的应用实例,了解信息技术的历史和发展

4、趋势;2、 探讨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及个人生活与学习的影响;3、 增强自觉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法律法规意识,认识网络规范和有关道德伦理的基本内涵,抵制不良信息。二、 知识梳理:1、信息的含义信息既是人类生存的基本条件,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它和物质,能量构成了当今人类社会的三大资源。它是一种能够增加社会财富的源泉和造福人类的手段,信息是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素之一。也被人认为是一种商品。可以进入市场。不同领域,不同的人群和不同组织从不同的角度对信息有不同的认识。辞海(1999)把信息解释为:A.音讯、消息;B.通讯系统传输和处理的对象,泛指消息和信号的具体内容和意义;信息论的奠基人之一香

5、农从通信工程的角度对信息解释为:用来消除不确定性的东西,指的是有新内容或新知识的消息;控制论的奠基人维纳对信息的解释为: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哲学家指信息是认识世界的依据,数学家认为信息是一种概率,物理学家认为信息是“负熵”,通信学家认为信息是“不定度”的描述。美国图书馆学会的信息专家对信息的论述为:信息是一切思想、事实和富有想象力的作品,它们以各种方式进行记录和传播。目前比较容易被大家接受信息的描述是:信息是反映一切事物属性及动态的消息、情报、指令、数据和信号中所包含的内容。2.信息的作用信息在科学研究、知识传播、生产流程的控制与管理以及人与人之间的交流等方面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6、信息有为决策提供依据的作用;信息可被用于控制;信息有告知作用另外信息还有认知、使动、欣赏、学习以及研究等作用3.信息的特征普遍性只要有物质存在,有事物运动,就会有它们的运动状态和方式,就会有信息存在,因而,信息普通存在于自然界、人类社会和人的思维领域。不完全性人们难以一次就获得客观事物的全部信息,这与我们认识事物的程度有着直接的关系,因此信息具有不完全性的特征。时效性信息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客观事物的变化而变化的。信息如不能反映事物的最新变化状态,它的效用应会降低。某些信息具有很强的时效性,如金融信息、气象信息和与战争有关的信息等,在某一段时间内的价值非常高,甚至起决定性的作用,但过了

7、这段时间,可能没有什么价值了。共享性信息作为一种资源,通过交流可以由不同个体或群体在同一时间或不同时间共享,在一般情况下,信息共享不会造成信息源信息的丢失,与不会改变信息的内容,即信息可以无损使用、公平分享。依附性信息要借助某种方式(如文本、图像和声音等)表现出来。我们将承载信息的文字、图像、声音和电磁波等称为信息的载体,也称之为媒体或媒介,借助信息的载体,信息得以传递、存储和交换。4.信息编码信息本身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但它可以用一定的方式表现出来,通常人们把用来表示信息符号的组合叫做信息的代码。二进制代码的特征计算机采用二进制代码可以方便地存储、处理和传送信息,二进制计数系统的特点是:A

8、.有两个基本数码:0,1,B.采用逢二进一的进位规则,C.每个数码在不同的数位上,对应不同的权值。字符编码目前国际上普遍采用的一种字符编码是ASCII码(美国信息交换标准码),该编码使用7位二进制,可以提供128个编码位置,计算机存储器在存放ASCII码时,占用一个字节8位二进制其中最左边的位用“0”填充。例如:字母“t”的ASCII码为116,也就是1110100B 在计算机中存储为01110100汉字编码汉字与西文字符一样,也是一种字符,在计算机内也是以代码形式表示的,这些代码,称为汉字编码,为进行信息交换,各汉字使用地区都制订了一系列汉字字符集标准。A.GB2313字符集,收入汉字676

9、3个,符号715个,总计7478个字符,这是大陆普遍使用的简体字符集。B.BIG-5字符集,收入13060个繁体汉字,808个符号,总计13868个字符,目前普遍使用于台湾、香港等地区。 C.GBK字符集,又称大字符集(GB=GuóBio国标,K=扩展),包含以上两种字符集汉字,收入21003个汉字,882个符号,共计21885个字符,包括了中日韩(CJK)统一汉字20902个、扩展A集(CJK Ext-A) 中的汉字52个。D.GB18030字符集,包含GBK字符集、CJK Ext-A 全部6582个汉字,共计27533个汉字。E.方正超大字符集,包含GB18030字符集、CJK

10、Ext-B中的36862个汉字,共计64395个汉字。F.ISO/IEC 10646 / Unicode字符集,这是全球可以共享的编码字符集,两者相互兼融,涵盖了世界上主要语文的字符, G. 汉字构形数据库2.3版,内含楷书字形60082个、小篆11100个、楚系简帛文字2627个、金文3459个、甲骨文177个、异体字12768组。可以安装该程序,亦可以解压后使用其中的字体文件,对于整理某些古代文献十分有用。如果超出了输入法所支持的字符集,就不能录入计算机。如果没有相应字体的支持,则显示为黑框、方框或空白。如果操作系统或应用软件不支持该字符集,则显示为问号(一个或两个)。在网页上亦存在同样的

11、情况。多媒体信息编码A声音数字化基本方法是“采样”和“量化”,通过“采样”、“量化”可以实现声音模拟量的数字化。数字化声音的质量取决于采样频率和量化分级的细密程度,采样频率越高,量化的分辨率越高,所得数字化声音的保真程度也越好,但它的数据量会越大。B图像、视频数字化图像数字化的基本思想是把一幅图看成由许许多多彩色或各种级别灰度点组成的,这些点按纵横排列超来构成一幅画,这些点称为像素(piexl),每个像素有深浅不同的颜色,像素越多,排列越紧密,分辨率就高,图像就越清晰。5.信息技术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 IT)是指在信息的获取、整理、加工、存储、传递和利用过程中

12、所采用的技术和方法。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信息技术已进入到现代信息技术阶段。现在信息技术是产生、存储、转换和加工图像、文字、声音、数据等信息的一切现代高技术的总称,它是以电子技术尤其是微电子技术为基础,以计算机技术(信息处理技术)为核心,以通信技术(信息传递技术)为支柱,以信息技术应用为目的的科学技术群。主要包括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通信技术、微电子技术、传感技术介绍A.计算机技术计算机技术是信息处理的核心,计算机从诞生之日起就不停地为人们处理大量的信息,随着计算机技术的不断发展,它处理信息的能力也在不断地加强。从电影侏罗纪公园里摸拟恐龙到“深蓝”(IBM的

13、超级计算机)战胜国际象棋世界冠军加里·卡斯帕罗夫,无比显示着计算机处理技术的强大,我国一直致力于高性能计算机的研究和产业化,而今,我国在这一领域已经达了了园际先进水平,例如联想计算机公司研制的国家网络主节点“深腾6800”超级计算机,2003年11月公布的全球超级计算机500强中列14位。B.通信技术现代通信技术主要包括数字通信、卫星通信、微波通信、光纤通信等,现在通信技术的迅速发展大大加快了信息传递的速度,各种信息媒体能以综合业务的方式传输,使社会生活发生了极其深刻的变化。1835年莫尔斯发明了电报机,1875年贝尔发明了电话,马可尼于1898年发明了无线电通讯技术,1957年10

14、月4日前苏联成功发射的第一颗人造卫星,这一些通讯技术的发明与进步使信息的传播一步一步进入崭新时代C.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是现代信息技术的基石,所谓的微电子技术是以大规模集成电路为核心的电子电路微小型化技术,今天,一切技术领域的发展都离不开微电子技术,微电子技术的发展,使得器件的尺寸不断缩小,集成度不断提高,功耗降低,器件性能得到提高。D.传感技术是一项迅猛发展的高新技术,也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一个重要标志,如果说计算机是人类大脑的扩展,那么传感器就是人类感官的延伸。由于人们逐步认识到信息摄取装置-传感器收集信息的重要作用,所有传感技术受到了普遍的重视。传感器已广泛应用于航天、航空、国防、信息产

15、业、机械、电力、能源、机器人、家电等诸多领域。现在传感技术已经发展到高度敏感元件的时代,人们利用它制造出各种热敏、嗅敏、味敏、光敏、磁敏、湿敏以及一些综合敏感元件,从而扩展了人类收集信息的功能。信息技术的发展历程自从人类诞生以来,已经经历了五次信息技术革命第一次信息技术革命:语言的产生语言的产生揭开了人类文明的序幕,它是信息表现和交流手段的一次关键性的革命,大大提高了信息的表达质量和利用效率。第二次信息技术革命:文字的发明文字的发明使文字成为语文的物人形式,人类得以摆脱自身的束缚,在大脑之外记录和存储大最信息,增加了交流信息的手段,突破了时间、空间的限制,延长了信息的寿命,使人类可以跨时间、空

16、间地传递和交流信息。第三次信息技术革命: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造纸术和印刷术的发明,把信息的记录、存储、传递和使用扩大到更广阔的空间,使知识的积累和传播有了更可靠的保证,是信息记载与传播手段的一次重要革命。第四次信息技术革命: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电报、电话、广播、电视的发明和普及应用使信息传递手段发生历史性的变革,它结束了人们单纯依靠为和驿站传递信息的历史,进一步突破最时间和空间的限制,信息传递的效率和手段再一次发生了质的飞跃。第五次信息技术革命始与20世纪60年代,其标志是计算机的普及应用和计算机与通信技术的结合。以光电子和微电子为基础,以计算机和通信技术为支撑。信息技术发

17、展趋势A越来越友好的人机界面有人将扩音器、按键式电话、方向盘、磁卡、交通指挥灯、阴极射线管(CRT)、遥控器、液晶显示器、条形码扫描器、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称为20世纪最伟大的十个人机界面装置。特别是鼠标/图形用户界面(GUI)使显示在计算机屏幕上的内容在可视性与操控性方面大大改善。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下列新的技术,使人机界面更加友好a.虚拟现实技术虚拟现实技术是伴随多媒体技术发展起来的计算机新技术,它利用三维图形生成技术,多传感交互技术以及高分辨显示技术,生成三维逼真的虚拟环境,用户需要用特殊的交互设备才能进入虚拟环境中。随着信息技术大众化发展的需要,桌面虚拟现实技术开始发展

18、起来,这种技术只需要使用者利用键盘、鼠标等输入设备,便可进入虚拟空间,感知和操作虚拟世界中各种对象,从而获得身临其境的感受和体会。如某些大型3D游戏、电子笼物、三维全景图片、虚拟实验等。b.语音技术语音技术在计算机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有语音识别技术(ASR)和语音合成技术(TTS)。语音识别技术是指将人说话的语音信号转换为可被计算机识别的文字信息,从而识别说话人的语音指令以及文字内容的技术。语音合成技术是指将文字信息转变为语音数据,以语音的方式播放出来的技术。c.智能代理技术智能代理技术是人工智能技术应用的一个重要方面,它通常可以主动地根据人的需要完成某些特定的任务。智能代理技术已在教育、娱乐、办

19、公自动化、电子商务等诸多方面得到应用,主要用于信息的自动检索和过滤;我们在一些常见的应用软件中也能看到智能代理技术应用的例子,如MICROSOFTOFFICE中的帮助代理等。B越来越个性化的功能设计人们的需求越来越个性化,而且这种需求是多方面的,这种需求的推动下,信息技术产品走向了个性化和集成化的发展方向。例如多功能个性化的手机,符合中国人需求的办公软件WPS(文字竖排、丰富的字体和图文框修饰、功能强大的表格、专业化公式编辑、多媒体播放功能、中文公文模版)C越来越高的性能价格比信息技术正向低消耗、高速度的方向发展,成本的降低和性能的提高为人们带来了更多的实惠。20世纪中后期以来,信息技术取得了

20、巨大的进步,展望未来信息技术朝着多元化、网络化、多媒体化、智能化、虚拟化方向发展。今天的科学家仍在不断提出各种各样和信息技术有关的新思想,这些努力包括: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元器件的开发;新的计算方式、新的计算机体系结构的研究;新的网络通信技术、网络体系结构的改进;新的应用技术的开发。以下只是这些新技术代表:量子计算机、生物计算机、网格计算、机器人技术、数字地球和智能化社区、因特网2和下一代因特网、虚拟现实的实用化信息技术的应用交流手段:手机通话、发短信,用因特网收发电子邮件、在线讨论、网络视频功能进行远程通话。BLOG、EMAIL、BBS(电子公告板)、IM(即时通信)等都是网络交流方式。决策手

21、段:企事业建立办公自动化管理系统,了解每天的生产经营情况,以决策提供保障。辅助设计:计算机辅助设计(CAD)可以更准确地把握未来的真实产品。分析模拟:计算机可以将天文工作者收集的太空信息存人计算机系统,由计算机分析数据并描绘星球模型。专家会诊:来自不同地方的医学专家在网上共同研究一些疑难病例的医治方案,合作攻克医学难题。信息技术的影响A.积极影响:a.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信息资源成为继物质资源、能源之后推动经济发展的新资源,信息产业将成为信息化社会的主要支柱产业之一。如今信息技术已经成为科学技术的前沿,人类社会正在从工业社会步入信息社会,信息技术广泛应用引起了社会各个方面、各个领域的深刻变革,加快

22、了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人们的生活质理的提高。信息技术的发展使世界变成一个地球村,这样不仅促进了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之间的文化交流与学习,还使文化更加开放和大众化。b.对科技进步的影响信息技术促进了新技术的变革,极大的推动了科学技术的进步,计算机技术帮助人们原本用人工需要花很长时间才能解决的复杂计算几分钟就能完成。应用计算机仿真技术可以模拟现实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情况,便于验证各种科学假设,以微电子技术为核心的信息技术带动了空间开发、新能源开发、生物工程等尖端技术的发展,另外信息技术在基础学科中的应用与其他学科的融合,促进了新兴学科(计算物理、计算化学)和交叉学科(人工智能、电子商务等)的产生与发展。c

23、.对人们生活与学习的影响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促进了人们的工作效率和生活质量的提高,人们的工作方式、生活方式和学习方式也正发生转变。足不出户可知天下事,人不离家照样能办事,一部分人可以由原来的安时间定点上班变为可以在家上班,网上看病、网上授课、网上学习、网上会议、网上购物、网上洽谈生意、网上娱乐等成为人们一种新型生活方式,网络技术、多媒技术在教学上的应用,使得人们的学习内容更丰富,学习方式更灵活。B.消极影响a.信息泛滥:一方面信息急剧增长,另一方面人们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却找不到有用的信息,信息的增长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承受能力,导致信息泛滥。例如:垃圾邮件充斥你的邮箱。b.信息污染:一些错误信息、虚假

24、信息、污秽信息等混杂在各种信息资源中,使人们对错难分、真假难辨,人们如不加分析,便容易上当受骗,受其毒害。c.信息犯罪:随着信息技术应用的普及,人们对信息体系的依赖性越来越强,信息安全已成为日趋突出的问题,一些不法分子利用信息技术手段及信息系统本身的安全漏洞,进行犯罪活动,如信息窃取、信息欺诈、信息攻击和破坏等,造成社会危害。如计算机病毒侵害、计算机莫名其妙的崩溃,QQ号和虚拟财产被盗、黑客攻击等。d.对人们的身心健康可能带来的不良影响:人们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识别能力,就容易受到一些不良信息的影响和毒害,它导致一些行为偏差,如果过多依赖于计算机网络等现代媒体,人们阅读书本、亲身实践、人际交往

25、等方面的能力容易被弱化。网络环境中的虚拟世界、网络中的匿名化活动,给人们带来了新的伦理问题,容易使人产生双重人格,现实生活中是一种身份,在网络虚拟世界中又扮演一种身份。有的同学长期沉溺于上网,以致诱发实际生活中的社交恐惧症。长期使用电脑,如果不注意自我调节,容易引起视力下降,颈椎疼痛等疾病。如“网络上瘾症”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病症,患者长期沉醉于网络世界,已经不懂得和现实进行交流了,下网后会出现精神萎靡和身体不适应等症状,荒废了学业和工作。网络犹如一柄双刃剑,在增强青少年与外界沟通和交流的同时,其中的不良内容也影响了一些青少年的心理和生理健康。我们一方面享受着信息技术带来的种种益处,另一方面又不

26、得不面对来自信息世界的侵扰,迎接信息社会的挑战信息社会给我们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信息化生存成为新的生活方式,在这种生活方式下,一个人的信息观念、信息能力、信息行为将极大的影响着他的生活质量,如果不具备一定的信息能力,就会成为“信息盲”,就不能有效地进行信息交流,这样不但在学习、工作、生活上受到很大的影响,而且在日益激烈的社会竞争中必将处于极为不利的境地。作为新世纪的中学,我们应该做好生活在信息社会里的思想准备、知识准备和能力准备,努力培养自身的信息素养,提高信息社会的生存能力。具体应注意如下几点:A培养良好的信息意识信息意识是指信息的敏感程度,要学会甄别有用信息,无用信息和有害信息,在信息的海

27、洋中及时地捕捉对自己有用的信息,同时提高对负面信息的鉴别能力和自我防护意识。B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现代信息技术,提高信息处理能力在信息社会中,除了学习语文、数学等基本文化知识,具有读、写、算等基本技能外,还必须学习信息技术及其相关文化,培养运用工具、获取信息、处理信息、创新信息、表达信息、交流信息、应用信息、协作学习以及信息免疫等方面的能力C.养成健康使用信息技术的习惯长期使用信息技术,特别使用计算机的时候,要保持正确的操作姿势,注意用眼卫生和劳逸结合,坚持锻炼身体,以免损害健康。D.遵守信息法规,培养良好的信息情感和信息道德作为信息社会公民,应该努力培养高尚的信息道德,自觉遵守相关法律、法规

28、,不制造、不散布无用、有害、虚假的信息,不剽窃他人作品,不使用盗版软件,自觉抵制损害信息安全的行为,为实现一个安全的信息社会而努力信息技术引发的矛盾和问题(1)安全开放是因特网的主要特征之一,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传送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但是因特网的这种特征无论国家、单位和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表现在:计算机病毒计算机病毒:是指编制或者在计算机程序中插入的破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计算机功能或者毁坏数据、影响计算机使用,并能自我复制的一组计算机指令或者程序代码。计算机病毒的特点非授权可执行性:病毒都是先获得了系统的操控权,在没有得到用户许可的情况下,开始了破坏行动。隐蔽性:病毒可以

29、在一个系统中存在很在时间而不被发现,在发作时才会使人们猝不及防,造成重大损失。传染性:传染性是计算机病毒最主要特点,也是判断一个程序是否是病毒的根本依据。潜伏性:病毒有时会潜伏一段时间不发作,使人们感觉不到已经感染了病毒,使其传播范围更为广泛。破坏性:一个病毒破坏的程度、方式和程序,取决于它的编写者的目的和水平,如果一个怀有恶意的人掌握了尖端技术,就很可能引发一场世界性的灾难。表现性:计算机病毒的表现可以是播放一段音乐或显示图片、文字等,也可能破坏系统、格式化硬盘、阻塞网络运行或者毁坏硬件。可触发性:计算机病毒大部分会设定发作条件,这个条件可以是某个日期、键盘的点击次数或是某个文件的调用。计算

30、机感染病毒的症状:A.装入程序的时间比平时长、运行异常B.磁盘空间突然变小,或系统不能识别磁盘设备C.有异常动作,如突然死机又自动重启等D.访问设备时有异常现象,如显示器显示乱字符、打印机乱动作或打印乱字符;E.程序或数据无缘无故地丢失,找不到文件F.可执行文件、覆盖文件或一些数据文件长度发生变化G.发现来历不明的隐含文件H.访问设备的时间经平时长,如长时间访问磁盘等现象I.上网的计算机发生不能控制的自动操作现象J.机器发出怪声。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对计算机病毒的防治可从三个方面入手:预防、检查和消毒世界上没有能杀灭所有计算机病毒的杀毒软件,同时,由于计算机病毒也在不断地发展,许多新的、危害性更

31、大的计算机病毒在这些软件研制时没有被考虑在内,因此,与计算机病毒相比,杀毒软件永远具有滞后性。所以对计算机病毒必须以预防为主,即护计算机系统不受病毒的传染。一般可以采取以下几个方面来采取积极的预防措施A.认识计算机病毒的破坏性及危害性,不随便复制和使用盗版软件和来历不明的软件,对从网络上下载的各种免费软件和共享软件,要选进行必要的检查和杀毒,杜绝计算机病毒交叉感染的可能B.安装具有智能分析功能的反病毒软件,选择经公安部病毒检测中心“实时监控”功能测试认可的反病毒软件,定期更新版本,保证杀毒软件和它的数据具有最新、最强的功能。定期对计算机系统进行病毒检查。C.对数据文件进行备份。D.当发现计算机

32、系统受到计算机病毒侵害时,应采取有效措施,清除病毒,对计算机进行修复。E.要谨慎处理收到的电子邮件,一般不要运行电子邮件附件中的程序,也不要打开电子邮件附件中的任保文件,如果必须要打开附件,则最好打开之前要求对方确认。F.关注各种媒体:如报纸、电视台、防病毒网站提供的最新病毒报告和病毒发作预告。及时做好预防病毒的工作。常见反病毒软件:江民 瑞星 金山 诺顿 天网 熊猫黑客(hacker):是指计算机系统的非法侵入者,尽管有些黑客只是为了好奇或表现自己的能力而非法访问他人的系统,但了一些用心之徒侵入他人系统后,会破坏文件或修改数据、盗窃内部数据,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全、公共秩序、个人合法权益造成极

33、大的危害。网络陷阱网络陷阱是指一些别有用心的人,乘人不备之机利用因特网设置骗局,如:利用聊天室结识的朋友见面,然后见机行骗,利用填写资料机会,骗取他人个人资料等等(2)解决网络安全的主要途径因特网的网络问题引起了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目前解决网络安全问题的主要途径有三种:立法途径、技术途径、个人防范途径。立法途径:世界各国都在加紧制订相应的法律法规,如我国1994年颁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计算机信息系统安全保护条例,2000年颁布的计算机病毒防治管理办法(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安部51号令),我国新刑法第286条第3款也对实施制作、传播计算机病毒等破坏性程序的人作出了处罚规定。技术途径:密码学技术、访

34、问控制、使用保护软件、安全审计、安全监控、安全漏洞检测、网络监听等。个人防范途径:增强自我防范意识、安装、使用保护软件、设置密码、做好备份工作等。(三)信息技术与青少年1.充分、合理利用信息技术青少年可以利用一些专题学习网站开展自主学习,扩展自己学习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学习效率。青少年可以利用信息技术开展合作学习,利用BBS应自己感兴趣的话题与他人进行讨论、交流,利用EMAIL将自己在学习中产生的疑问,发给同学、老师或专家,也可以通过网页展示自己的作品或研究成果。青少年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同时,要把握好适时适度的原则,做到合理利用。信息技术只是一种工具,是为达到目标服务的。合理利用信息技术的关键

35、之一是考察运用信息技术所产生的效果;关键之二是考察使用效率。2.自学遵守信息社会的法律、规范和道德。(1)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知识产权:指法律规定的人们对于自己创造或拥有的智力成果所享有的各种权利的总称,包括相应的人身权利和财产权利。传统的知识产权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产权称为工业产权,另一部分称版权(著作权)信息技术领域而言,知识产权的保护主要是指对知识产权权利人在计算机设备、通信设备等硬件的设计制造以及软件的原创成果的保护。开发者设计开发的计算机软件,在开发完成之日起应受到法律知识的保护,出于尊重他人的知识产权,我们应该做到:不剽窃他人的人信息作品的内容; 不使用盗版书籍、软件、光盘等;对于作

36、者声明禁止使用的作品,要尊重作者的意见;不能出于赢利的目的非法复制、出版他人的信息作品;如果出于学习、研究或欣赏目的,可以少量复制但不能出版,并应尽可能地通知对方并取得对方的同意;如果需要在自己的作品中引用他人的作品,应注明引用信息的来源、作者。(2)加强自我约束,自觉遵守网络规则和礼仪开放、共享、自由、虚拟是因特网的主要特征,这几个特征导致了一系列问题的产生开放:任保个人和团体都可以通过因特网传送和获取各种各样的信息,这种开放性使得无论国家、单位还是个人都面临着严峻的安全问题。共享:因特网的共享性使人们能便捷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信息,人人都能分享人类共同的智慧,这种信息资源的共享给人们的学习和

37、工作带来了极大的便利。但也容易导致剽窃、修改、任意转贴他人信息作品等行为出现,这些行为都是对他人的劳动成果、知识产权不尊重的表现。自由:因特网的自由性使人们可以自由的浏览、获取、传播、处理网上的信息,可以将自己的信息发布到网上与他人交流,科学家利用它可以障碍的开展学术讨论,然而自由带给人的并不都是快乐,有时可能是不欢,如:网上交流的自由给了垃圾信息可乘之机(简单加工、到处复制的信息,虚假或过时的信息,不正确、不科学的信息,低级庸俗的信息时有出现),垃圾信息给人们选择、利用信息制造了困难,甚至还可能腐蚀人们的思想,它对社会造成的危害不容忽视。虚拟:因特网是一个数字化的空间,它提供了一个看似真实,

38、但却是“虚拟”的环境。如电子商务上人足不出户就可以买到自己需要的生活用品,网络新闻满足了人们了解外界信息的需要。正因为如此,有些人过于依赖、迷恋这个虚拟世界,这种现象被称为“网络上瘾症”、“网络孤独症”等。因特网具有的开放、自由、虚拟等特点,对我们的自我约束提出了更高的高求。下面是使用电子邮件的一些礼仪要求:发信时最好输入邮件主题,以便收件者了解邮件的主要内容;信息的内容尽可能简短明了,以便不浪费他人的时间如果用英语等外国人写电子邮件,内容一定不要用大写字母表示不要随意给他人发信,不能给他人制造垃圾邮件3.加强自我保护意识,提高自我保护能力(1)加强病毒防范的意识和能力A.做好病毒的预防工作,

39、B.做好病毒的检测和消除工作(2)保护自己的作品保护自己的作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A.建立保护自我作品版权的意识,学习、了解有关版权方面的知识;B.保管好自己创作过程中的初稿、图纸等;C.选择先正式出版、后网络共享的方式;D.对于网络共享,还可以按照网络版权(如创作共用协议)选择一种方式进行协议授权。E.对于侵害自身权益的违法行为要勇于反击。(3)避免网络陷阱的伤害网络陷阱之所有能够成功,一般是因为受害人的防范意识不强。一般来说,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方法来进行网络安全防范:A.不要向任何人透露你的上网密码;不要用单词作为上网密码;不要以对话框中保存密码;经常更必上网密码;B.不要在网络上随意公布或留下自己的电子邮箱地址,特别是注册用户的正式电子邮件地址,对收信软件进行设置,限制邮件大小并过滤垃圾邮件的地址。C.尽量不要使用ICQ之类的网络寻呼机软件,因为它会暴露用户的IP地址,被黑客利用而受到攻击;不要在支持HTML语言的聊天室里聊天,以防黑客向你发送HTML语句导致计算机死机;D.不要让别人随意在你的计算机上安装软件,不要轻易运行来历不明的软件,特别是电子邮件附件中的软件。及时安装计算机系统的补丁程序,堵住系统的漏洞。E.在网络交流中,特别是家庭电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