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1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2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3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4页
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六年级数学教案?0的认识和有关0的加减法?教学设计教学目的:1使学生初步知道0的含义,会读、会写数字0。2. 使学生初步学会计算有关0的加、减法。教具、学具准备:茶杯图,直尺图,画着放大的写字格的小黑板,学生放气球圈,蜡笔盒图。学生准备05的数字卡片。教学过程:一、复习1. 口算。23 51 41 42 5322 32 31 12 3254 14 43 52 132从1数到5。3看图写数。在黑板上出示下一图。二、新课1认识0接着复习中的看图写数。提问:假如我把每个圈里的茶杯都拿走3个,想一想,每个圈里还剩几个茶杯?老师从左边的集合圈中拿走3个茶杯。提问:如今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用数字几表

2、示?学生答复后,老师在集合留下面板书:2。老师从中间的集合圈中拿走一3个茶杯。提问:还剩几个茶杯?学生答复后,老师在集合圈下面板书:1。老师从右边的集合一圈中拿走3个茶杯。提问:如今这个圈里有几个茶杯?没有了用什么数表示呢?师:像这样一个也没有,我们就用零表示。在集合因下面板书:0。注意写得慢一些。师: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的新数字。带着学生念几遍。说明0和1、2一样,也是一个数,什么也没有就用零表示。师:同学们看一看,想一想这个数字的形状像什么?学生答复可能会有许多种,老师肯定其中比较适宜的,如:0像个鸡蛋。老师还可以让学生看一看数字0和上面的集合圈的形状一的关系。为了帮助学生记忆,并浸透空集思

3、想,可以形象地说。0就相当于把上面的圈竖起来。因为把茶杯都拿走了,所以圈是空的。2认识直尺。师:同学们想一想,你们以前见过0吗?让学生拿出自己的直尺,老师出示直尺图。然后让学生先在直尺上找到0,再找到1,说明0到l是一段。用1表示;接着我2,说明0到2是两段,用2表示一段一段地数到5。说明0是开场,是起点。0在1的前面。带着学生从0到5数几遍。30的写法。老师先在放大的写字格里板书,来示范0的写法。边示范边讲清笔顺的要点;0是一笔写成的。起笔,在上线中间偏右一点,向左下写,在中线附近与左线接触,然后向下拐,与下线接触在中间偏左部位,再向右上拐,到中线附近与有线接触,再继续向上,收笔处与起笔处相

4、连。要特别提醒学生,0写得要圆滑,尤其在拐弯处不能有棱角。带着学生书空23遍。翻开教科书第24页,看写0的笔顺示意图。然后让学生按书上的虚线字描写数字0。4稳固练习。1做练习五的第1题,老师说明要求后,让学生自己填 。做完后指名订正。对要填0的,问一问学生是怎样想的。2做练习五的第2题。老师巡视,对书写不正确的要进展纠正。3做练习五的第3题,拿出05的数字卡片,把卡片的顺序弄乱,做游戏。师:把这些卡片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一排队,看谁排得又对又快。订正后,再问一问0的含义,以及为什么要把0排在第一个。4做练习五第9题。老师往意巡视,对笔顺写得不对的要及时纠正。课间活动。5有关0的加、减法。1一个数

5、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师:我们已经知道了0是一个数,所以它也像其他数一样可以进展计算。下面我们就学习有关0的加、减法。出示学生放气球图。老师演示,学生观察。师:小强手里有两个气球,放走了1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计算?211师:小强手里有两个气球,放走了2个,还剩几个?怎样列式?板书:22 得数是几?0为什么?2个气球都放走了、就没有气球了。板书得数。220指明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提问:小丽有4块糖,吃了4块,还剩几块?怎样列式?440为什么?师:从上面的两个算式,你能想出55的得数吗?33?11呢?师:一个数减去与它伺样多的数得O。2一个数加0。出示蜡笔图。师:左边盒里有4枝蜡笔,右

6、边盒里有1枝蜡笔,一共有几枝蜡笔?415师:左边盒里有4枝蜡笔,右边盒里没有蜡笔,一共有几枝蜡笔?怎样列式?板书:40得数是几?得数是4。为什么因为右边盒里没有蜡笔,所以就只有4枝蜡笔。板书得数:404指名让学生说一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把左边盒里的蜡笔换成3枝。提问:如今一共有几枝蜡笔?3枝。怎样列式计算?板书:303再把左边盒里的蜡笔换成2枝,问题同上。板书:202师:想一想50、10等于几呢?师:从上面的计算中可以看出什么?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老师把两个蜡笔盒交换一下位置。如今一共有几枝蜡笔一?怎样列式?022师:想一想04、03、05等于几?师:从这几道题中可以看出什么?0加上一个

7、数,还得那个数。师:想一想 00等于几?3一个数减去0。师:想一想50等于几?师:50就是从5个东西里面去掉0个,也就是一个也没有去掉,所以还是5。板书;505师。40、30、20、10等于几?为什么?00等于凡?6混合练习。做教科书第24页做一做中的题自。说明题意后,让学生独立做。老师巡视,集体订正。7. 小结。我们这节课认识了数字0,知道了什么东西也没有就用0表示,0还可以表示起点。我们还学会了0的写法要注意,写0的时候,要从上到下从左向右,写得要圆滑,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

8、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

9、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老师定期检查等等。这样,一年就可记300多条成语、300多那么名言警句,日积月累,终究会成为一笔不小的财富。这些成语典故“贮藏在学生脑中,自然会出口成章,写作时便会随心所欲地“提取出来,使文章增色添辉。不能有棱角。最后我们学习了有关0的加、减法,知道了一个数加上0还得原数,一个数减去0也得原数。一个数减去与它同样多的数得0。语文课本中的文章都是精选的比较优秀的文章,还有不少名家名篇。假如有选择循序渐进地让学生背诵一些优秀篇目、精彩段落,对进步学生的程度会大有裨益。如今,不少语文老师在分析课文时,把文章解体的支离破碎,总在文章的技巧方面下功夫。结果老师费力,学生头疼。分析完之后,学生收效甚微,没过几天便忘的一干二净。造成这种事倍功半的为难场面的关键就是对文章读的不熟。常言道“书读百遍,其义自见,假如有目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