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1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2页
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试卷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试卷学校:_班别:_姓名:_成绩:_一、你能在1分钟内完成吗?4分56= 34= 47= 122=289= 366= 200+156= 273=二、填空12分1.计量很短的时间单位,常用比分更小的单位 .2.钟面上有 个大格从一个数到下一个数,时针走一大格的时间是 小时,时针走一大格,分钟正好走一圈,是 分钟.分针走1小格,秒针走1圈,是 秒.3.1小时= 分 1分= 秒4.钟面上时针指着8,分针指着12是 时整.5.分针从数学5走到8,一共走了 分钟。6.小军每天6:20起床,小青每天6:25起床, 起床早.7.跑60米,小红用14秒,小英用12秒,小云用13秒

2、.三人中 跑的最快.8.估一估,你吃一顿早餐需要 分钟。三、连一连。14分1、2、写出下面钟面上的时间四、联络实际填一填。1、2、3填适宜的时间单位18分1、小华每天睡9 。2、冬冬吃中午饭用了20 。3、小明跑50米大约用了12 。4、摸摸自己的脉博,1分钟大约跳 下。5、4时= 分 6分= 秒6、我从家到学校大约要用 填时间7、1分大约读 个字 1分大约写 个字 1分大约拍 下五、判断对错。10分1、小军早上630起床,小强早上640起床,小强比小军起得早。 2、小朋友洗一次澡大约要用1分钟的时间。 3、3时=180分 4、分针从一个数字走到下一个数字是5分钟。 5、秒针在钟面上走一圈是6

3、0秒,也就是1分钟。 六、看图填空。10分12、经过了 小时 分七、解决问题。32分1、 星期日上午明明920开场写作业,950完成。算一算他写作业用了多长时间?2、从北京兰州的列车经过A城市的时间是早晨630。如今要晚点15分,它什么时候到达?3、小明每两分钟可以做1朵花,他从上午9:15做到9:31,一共可以做几朵花?4、三2班同学参加植树,从早上7:15开场,10:15完毕,假如平均每小时植树8棵,他们一共植树多少棵?5、下面是明明星期天上午的时间安排表。8:009:50 做作业9:5010:30 看书10:3011:10 看电视11:1011:40 玩游戏1 明明看书用了多少时间?“教

4、书先生恐怕是市井百姓最为熟悉的一种称呼,从最初的门馆、私塾到晚清的学堂,“教书先生那一行当怎么说也算是让国人景仰甚或敬畏的一种社会职业。只是更早的“先生概念并非源于教书,最初出现的“先生一词也并非有传授知识那般的含义。?孟子?中的“先生何为出此言也?;?论语?中的“有酒食,先生馔;?国策?中的“先生坐,何至于此?等等,均指“先生为父兄或有学问、有德行的长辈。其实?国策?中本身就有“先生长者,有德之称的说法。可见“先生之原意非真正的“老师之意,倒是与当今“先生的称呼更接近。看来,“先生之根源含义在于礼貌和尊称,并非具学问者的专称。称“老师为“先生的记载,首见于?礼记?曲礼?,有“从于先生,不越礼

5、而与人言,其中之“先生意为“年长、资深之传授知识者,与老师、老师之意根本一致。2 明明11:00在做什么?3你还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并解答。我国古代的读书人,从上学之日起,就日诵不辍,一般在几年内就能识记几千个汉字,熟记几百篇文章,写出的诗文也是字斟句酌,琅琅上口,成为满腹经纶的文人。为什么在现代化教学的今天,我们念了十几年书的高中毕业生甚至大学生,竟提起作文就头疼,写不出像样的文章呢?吕叔湘先生早在1978年就锋利地提出:“中小学语文教学效果差,中学语文毕业生语文程度低,十几年上课总时数是9160课时,语文是2749课时,恰好是30%,十年的时间,二千七百多课时,用来学本国语文,却是大多数不

6、过关,岂非咄咄怪事!寻根究底,其主要原因就是腹中无物。特别是写议论文,初中程度以上的学生都知道议论文的“三要素是论点、论据、论证,也通晓议论文的根本构造: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但真正动起笔来就犯难了。知道“是这样,就是讲不出“为什么。根本原因还是无“米下“锅。于是便翻开作文集锦之类的书大段抄起来,抄人家的名言警句,抄人家的事例,不参考作文书就很难写出像样的文章。所以,词汇贫乏、内容空洞、千篇一律便成了中学生作文的通病。要解决这个问题,不能单在布局谋篇等写作技方面下功夫,必须认识到“死记硬背的重要性,让学生积累足够的“米。以上就是小学三年级数学第五册第五单元试卷全文,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课本、报刊杂志中的成语、名言警句等俯首皆是,但学生写作文运用到文章中的甚少,即使运用也很难做到恰如其分。为什么?还是没有彻底“记死的缘故。要解决这个问题,方法很简单,每天花3-5分钟左右的时间记一条成语、一那么名言警句即可。可以写在后黑板的“积累专栏上每日一换,可以在每天课前的3分钟让学生轮流讲解,也可让学生个人搜集,每天往笔记本上抄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