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素调节(二):激素调节作用巩固练习.docx_第1页
激素调节(二):激素调节作用巩固练习.docx_第2页
激素调节(二):激素调节作用巩固练习.docx_第3页
激素调节(二):激素调节作用巩固练习.docx_第4页
激素调节(二):激素调节作用巩固练习.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巩固练习】一、单项选择题:1. 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激素调节的特点之-是微量和高效A. 神经调节的特点之一是作用时间短暂激素调节的特点之一是反,应迅速B. 神经调节的特点之一是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下列激素中对全身细胞都起作用的是()A. 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B.抗利尿激素C.甲状腺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2. (2016北京石景山一模)胰高血糖素样肽-1(GLP-1)是肠黏膜内分泌细胞分泌的一种激素,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选择50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实验组,50例健康人群作为对照组,分别进食等量的馒头后,监测血液中各成分的含量变化如下表所示。下列结论不正确的是时间点

2、(min)血糖(mmol/L)GLP-1(pmoi/L)胰岛素(IU/ml)胰高血精素(pg/ml)对照蛆05.1217.185.8912.71308.9522.0437.0113.471205.8725.4216.2810.23实验组011.0211.315.7919.983014.8914.5722.9184.1212018.6717.8413.8176.34A. 两组空腹时胰岛素含剧相似,但餐后30和120分钟时,实验组的胰岛素水平偏低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与胰岛素的变化趋势相反B. GLP-1缺乏可能是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的重要原因若GLP-1能对胰岛8细胞再生和增

3、殖起作用,则应该是促进作用3. 下图表示甲状腺活动调节的示意图。对这一调节的叙述,错误的是()叵一?叵|芸0*甲状腺激素t(-)F-)I甲与乙结构分别表示下丘脑和垂体A. a与b物质分别表示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和促甲状腺激素乙结构的活动只受甲结构释放激素的调节B. 血液中的甲状腺激素含量起着反馈调节的作用正常情况下,人体进食后血液内()A. 胰岛素含吊:减少,胰高血糖素含最增加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增加B. 胰岛素含量减少,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I).胰岛素含量增加,胰高血糖素含量减少4. 在下列关于酶和激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激素的作用与神经的调节作用密切联系B.能产生激素的细胞不一

4、定能产生酶C.激素产生后一般作用于其它细胞D.能产生酶的细胞不一定能产生激素下列有关动物激素功能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A.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发育B.动物生命活动的调节以激素调节为主C.有些激素促进动物的生长I).有些激素促进生殖器官的发育和生殖细胞的形成下列两种激素属于拮抗作用的是()A.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B.生长激素和甲状腺激素C.雌激素和孕激素D.促甲状腺激素和甲状腺激素根据下图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布在全身各个细胞周围,激素无特异性A. 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能使靶细胞代谢发生变化,内分泌细胞与靶细胞进行了信息交流激素只能与其受体结合,受体的化学成分是糖蛋白或糖

5、脂B. 激素与靶细咆结合的时间越长,说明这种激素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科学研究表明,对幼鼠注射或口服睾丸酮后,出生仅14天的雄鼠就表现出交配行为。如果将公鸡的睾丸摘除,公鸡将不再鸣啼,鸡冠萎缩,求偶行为消失;重新植入睾丸,则公鸡的特征和交配行为又得以恢殳。这一事实说明()A. 性激素与性行为之间有着直接的联系被割除睾丸的公鸡变成了母鸡,因而不再鸣啼B. 睾丸酮属于雄性激素,在雌性体内不存在幼鼠和公鸡的有关特征和行为变化是激素和神经系统共同作用的结果二、非选择题己知下图是人体血糖的调节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丘脑,血概120mg/dL*血慎80mg/dL120mg/dLI®l;-A激素分泌B激

6、素分泌I®®I"血糠80mg/dL-120mg/dL-血糖80mg/dLT丘脑(1)正常情况下,发生变化的主要途径是,发生变化的主要途径是。(2)A激素和B激素在生理效应上呈关系,A激素的靶细胞为o(3)从上图可以看出对A激素的分泌有影响的因素是:(填编号)。(4)从上图可以看出,血糖的调节途径和方法包括。2.(2016北京海淀二模)为探究药物X对糖尿病脑病的治疗作用,研究者做了如下实验。(1)糖尿病是由于分泌不足等原因引起的代谢紊乱综合征。长期高血糖会引起某些大脑神经元损伤,这些神经元释放的乙酰胆碱是一种兴奋性的,其释放量减少会导致大脑认知功能下降,出现糖尿病脑

7、病。(2)研究者将若干只生长状况相同的大鼠均分为6组,其中1组大鼠作为空白对照组,26组大鼠用特定药物处理。一段时间后,分别给6组大鼠注射等量生理盐水、不同浓度的药物X和药物D(用丁糖尿病脑病治疗的常规药物),21天后检测15组大鼠的血糖和体重,结果如下表。组别注射的物质(1次/日)体重平均值(g)血糖浓度平均值(mg/dL)1等量生理盐水331.25119.252等量生理盐水116.25589.1530.014mg.kg"药物X236.36299.1240.07mg.kg-*药物X259.43265.6050.35mg.kg-药物X269.36231.25 实验中26组大鼠用特定药

8、物处理的目的是获得大鼠。 第35组结果说明,药物X能够使大鼠和的现象得到明显缓解,旦随药物X浓度升高作用效果增强。(3)研究发现,出现糖尿病脑病的大鼠学习记忆能力下降,乙酰胆碱酯酶是学习记忆功能调节的关键酶。为进一步研究药物X的治疗效果,研究者检测上述16组大鼠大脑神经组织中乙酰胆碱酯酶的活性,结果见下图。(罗三工)利琏遂炳»§峪2(罗三工)利琏遂炳»§峪2组别 乙酰胆碱在乙酰胆碱酯酶催化下产生胆碱和乙酸,显色剂可与胆碱反应,使胆碱显色。研究者将16组显色结果与相比较,检测单位时间内胆碱生成量,从而计算得到。 由判断,药物X可能作为治疗糖尿病脑病的新型药

9、物。3. (2015新课标卷I)肾上腺素和迷走神经都参与兔血压的调节,回答相关I'可题:(1)给实验兔静脉注射0.01%的宵上腺素0.2mL后,肾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在这个过程中,肾上腺素作为激素起作用,心脏是肾上腺素作用的,肾上腺素对心脏起作用后被,血压恢夏。肾上腺素的作用是(填"催化”、"供能”或“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一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在此过程中,心脏活动的调节属于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填"酶、“神经递质”或"激素”),需要与细胞膜上的结

10、合才能发挥作用.(3)肾上腺素和乙酰胆碱在作用于心脏、调节血压的过程中所具有的共同特点是(答出一个特点即可)。4. 经测定,种甲状腺激素的分子结构式是:HO-<V0-/ACH.-C-COOHii限请据此回答问题:(1)甲状腺激素是_类什么物质?(2)为什么可以用“饲喂蝌蚪的方法"来研究甲状腺激素的生理作用?(3)调节甲状腺激素分泌的激素有激素和激素,前者是由分泌的;后者是分泌的。5. 人体内激素分泌量过多或不足都会对机体有害,体内有一系列机制维持激素在血液中含量的相对稳定。下图表示下丘脑神经分泌细胞、垂体细胞、甲状腺细胞及它们分泌的激素之间的关系。据图回答有关问题:.1下丘脑神

11、经分泌细胞4激素A毛细血管-甲状原细鹿'i激素C激素B/垂体细胞(1)激素A是。(2)当体内缺乏元素时,将导致激素C的合成受阻,该元素进人甲状腺细胞的运输方式是(3)人遭遇危险而情绪紧张时血液中激素C的含量将会,这是由于激素A、B的含量所致。这种生理过程是由共同调节的。(4)如果激素C的合成量过多时,激素A、B含量的变化趋势是o这是一种调节机制。【答案与解析】一、单选题1【答案】C【解析】激素调节的特点有微量高效、反应缓慢等,神经调节的特点有作用时间短暂和必须通过反射弧来完成等。2【答案】C【解析】A作用于垂体,B作用于肾小管、集合管,I)作.用于甲状腺,C作用于组织细胞,可分布于全身

12、各处。3.【答案】B【解析】由表格数据可知:两组空腹时胰岛素含量相似,但餐后3()和12。分钟时,实验组的胰岛素水平偏低,A正确;由两组数据可知:胰高血糖素的含量变化趋势与胰岛素的变化趋势相同,B错误:GLP-1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同时抑制胰高血糖素的分泌,GLPT缺乏可使患者胰岛素分泌不足而胰高血糖素分泌过多,C正确;GLP-1可增强胰岛素的合成和分泌,GLP-1能对胰岛B细胞的再生和增殖起促进作用,D正确.4【答案】C5【答案】D【解析】本题考查人体进食后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对血糖浓度的调节及这两种激素的相互关系。人体进食后,经消化道的消化吸收,血糖浓度会升高,这时胰岛B细胞分泌胰岛素

13、增多,促进血糖的氧化分解,促进血糖合成糖元及转化为非精物质,从而降低了血糖的浓度,而胰高血糖素和胰岛素是拮抗关系,它在血液中的含量应减少。故答案选D项。6【答案】B【解析】酶是活细胞产生的具有催化作用的有机物,凡是活细胞就可以产生酶,所以说产生激素的细胞就一定能产生酶。7【答案】B8【答案】A9【答案】B【解析】内分泌细胞分泌的激素分布在全身各个细胞周围,激素只能与其靶细胞的受体结合,体现出特异性。受体的化学成分是蛋白质。激素与靶细胞结合发挥作用后会被分解,若长时间结合,会,降低调节的灵敏性。10【答案】A【解析】从题中信息可以直接得出A答案二、非选择题:1【答案】(1)肝糖原分解氧化分解(2

14、)拮抗组织细胞(3)(4)神经调节、激素调节【解析】血糖的主要来源是食物中的糖类的消化、分解、吸收。血糖在体内的主要去路是氧化分解。其平衡主要受胰岛素和胰高血糖素共同调节,同时还受肾上腺素影响。此外,还与神经调节有关联。1. 【答案】(1)胰岛素神经递质(2)糖尿病模型(或“患糖尿病的)血糖浓度升高体重降低标准溶液显色结果(或“标准曲线”)乙酰胆碱酯酶活性0.35mgkg-l药物X的治疗效果(或“第5组的胆碱酷酶活性”)与药物D相近【解析】(1)糖尿病主要是由于胰岛素分泌不足引起的血糖持续升高,或者组织细胞胰岛素受体损伤引起的疾病,而乙酰胆碱是一种最常见的兴奋类的神经递质(2)用药物处理是为了

15、获得糖尿病的小鼠,X药物有治疗糖尿病作用(3)对照组实验为标准溶液,如果所示第五组和第六组最近接,第六组为D组药物,所以为第五组。3【答案】(1)靶器官灭活传递信息(2)神经神经递质受体(3)都需要与相应的受体结合后才能发挥作用【解析】(1)仔上腺素作用于心脏,心脏活动加强加快使血压升高,该过程中,心脏是皆上腺素的靶器官,肾上腺素发挥作用后即被灭活,血压恢复。肾上腺素是一种可调节细胞代谢的信息分子,其功能是传递信息。(2)“剪断实验兔的迷走神经后刺激其靠近心脏的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使心脏活动减弱减慢、血压降低”,这句话中的关键语句是“迷走神经末梢释放乙酰胆碱",故该过程中的调节方式属于神经调节。乙酰胆碱属于兴奋性神经递质,需要与靶细胞膜上的特异性受体结合才能发挥作用。(3)由题干分析可知,乙酰胆碱对心脏的作用表现为抑制作用,也就是心肌收缩力下降,心率减慢和传导抑制,表现在心输出量上就为减少。肾上腺素对心脏的作用为兴奋作用,加强心肌收缩力,加快传导,心率加快和提高心肌的兴奋新性,心肌收缩力增加,心率加快就表现为心输出量增加。它们各自与自己的受体结合后才能表现出相应的作用,同时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