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暖设计参数_第1页
地暖设计参数_第2页
地暖设计参数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板采暖管间距的计算,用什么公式计算管间距希望高手说的具体点最佳答案地暖作为暖通专业的一项新技术,发明与使用不过几十年。引进国内,也不过十几 年,设计要比传统散热器系统的更加繁杂,设计研究与经验在我省尚欠成熟。因为设计是良好施工的基础,设计和合理与否直接关系和影响其使用效果,地 面龟裂等一系列问题,也会影响到其他工作的顺利进行与质量水平。地暖系统的设计应当经过严密认真的计算与细致的研究。安装工程设计图纸设计依据1、地暖通风及空气调节设计规范(2001年版、修订版)2、实用供热设计手册3、民用建筑节能设计规范4、低温热水地板辐射供暖应用技术规程(北京市2000年10月1日实施)5、低温热水地板辐

2、射米暖工程技术规程(河北省2001年1月1日实施)6、建筑给水排水及米暖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7、与建设单位签订的合同、设计委托书地暖系统设计主要参数1、地板表面的平均温度: 人员经常停留的地面,宜采用 24C-26C,温度上限值28C。 人员短期停留的地面,宜采用 28C-30C,温度上限值32C。 无人员停留的地面,宜采用35C -40C,温度上限值42C。2、供回水温度; 供水温度的上限值60C、65C、70C、75C等。从安全和使用寿命考虑,民用建筑的供水温度不应超过60C。 供回水温差宜小于或等于10C。3、热负荷: 全面辐射采暖的热负荷,应按有关规范进行。对计算出的热负荷乘以0.9-

3、0.95 修正系数或将室内计算温度取值降低 2C均可。 局部采暖的热负荷,应再乘以附加系数。(见下图)米暖面积与房间总面积比值0.550.400.25附加系数1.301.351.504、有效散热面:计算有效散热量时,必须重视室内设备、家具及地面覆盖物对有效散热面积的 影响。5、填充层: 厚度不宜小于50mm 当面积超过30m2或长度超过6m时,填充层宜设置间距小于或等于 6m宽度 大于或等于5mm的伸缩缝。面积较大时,间距可适当增大,但不宜超过 10m 加热管穿过伸缩缝时,宜设长度不大于 100mm勺柔性套管。&压力:工作压力不宜大于0.8MP&如超过应采取措施。7、流速:加速

4、管内水的流速不应小于0.25m/s,不超过0.5m/s。同一集配装置的每个环 路加热管长度应尽量接近,一般不超过 100m最长不能超过120m每个环路的阻力 不宜超来30Kp&8、绝热层:柚板结构层间应设绝热层,宜采用 PS板,容量20kg/m3,厚度不宜小于25mm设计步骤1、方案设计: 根据建筑施工图及相关数据,计算建筑物热负茶。 与建筑其他相关专业(水、电、装饰等)协调地暖系统设计有关间距。 确定集配装置(分水器)的位置。2、施工设计: 计算建筑物的有效散热负荷。 计算建筑物的有效散热面积。 地暖系统布置及水力计算。 其他附属设备选择。 与相关专业会签,并经审核绘制出正式施工图。

5、3、设计完成,应将设计各有关资料,打印装订成册。设计应注意的几个问题除(二)部分外,设计时还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1、采用分户独立式热源或集中采暖负荷的 90%或将房间温度降低2°C计算。2、在住宅中应用,应考虑家具遮挡等因素对散热量的影响, 乘以适当修正系数。3、垂直相邻房间,除顶层外,各层均应按房间采暖热负荷扣除来自上层的热量, 确定房间所需散热量。4、不同地面材质、散热量不同,为保证室温要求,设计时应尽量按散热量比石 材低的木材板考虑,用户即使选用石材类做地面,也不会影响采暖效果。5、为满足一户中各朝向房间室温的匀衡, 耗热量计算中应考虑方向附加及附减, 外墙多的房间,热损失多,

6、加热管必然密些。南向中间房间热损失少,管间距必然 大些。6尽量考虑将生产冷水管布置在地板采暖结构层中,但应避免管一相互穿越。7、合理划分环路区域,昼量做到分室控制,避免与其它管线交叉。8、设计中应特别注意,同一分集水器上管长尽量保持一致,避免造成阴力失衡 和管材浪费。9、对以独立式燃气炉为热源的系统,应控制管长w 90m以减少阻力,并特别 注意阴力平衡和管内流速问题。10、为保证地面不裂,管间距不得小于 100mm局部过密处在管上皮10mn处加 钢丝网;为保障地温度均匀性,管间距不易大于 350mm11、供回水温度宜小于60C(最大不超过70C),供回水温差应小于10C,系 统工作压力不宜超过

7、0.8MP&12、无论采用何种热源,地板采暖与供回水系统的温度、水量和所用压差等参数都应匹配。13、 应特别注意在设计选择参数时,PEX管内流速不得小于0.25m/s,否则会产 生气塞现象。14、根据规范,在长度超过6-8m应设置膨胀缝材。每30-40m2应设膨胀缝材, 但膨胀缝并不是越多越好,应合理设置。15、 确保地板采暖层的厚度(不包括面层厚度),住宅厚度为70mm(复合保温厚度20mm豆石混凝土厚度为50mm管上皮豆石混凝土的厚度不少于 30mm16、不同地面标高应分别设置分集水器。地暖末端系统的热舒适性主要与管间距和管径有关,管间距决定单位面积的地暖 管长度,在地暖末端设计时,有一个最简单的方法就是地暖管道单位发热量。在地暖温度50°时,影响地暖管发热量大小的决定因素是地暖结构层的导热性能。 只要记住两个数据就可以把地暖末端设计好:1、25W米,用水泥砂浆找平层(3CM作为导热层的湿式地暖环境,地暖管发热 量每米为25W左右。管间距15CM每平方地暖管(Dn 16)长度6.6米,其散热量约 165w/平方;管间距20CM每平方地暖管长度5米,其散热量约125W平方。水泥 层厚度、水温、管径对散热量影响作为修正系数。2、22W/米,用铝板作为导热层的干式地暖环境, 地暖管(Dn 16)发热量每米为22W 左右,管间距15CM铝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