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_第1页
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_第2页
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_第3页
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_第4页
聚-苯-胺-的-合-成-及-表-征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聚 苯 胺 的 合 成 及 表 征作者:杨 政 权 学号:56同组人: 卢香 王梅 周春林贵州师范学院2011级化本一班摘要 本实验主要采用溶液制备聚苯胺;以苯胺为单体,过硫酸铵为氧化剂,在不同的投料比、不同的酸种类、酸浓度以及不同的温度下合成聚苯胺,用傅里叶红外光谱对聚苯胺参杂前后的结构进行了测试,讨论了酸参杂对聚合产物的影响。探究不同有机溶剂对聚苯胺的溶解率。关键词 聚苯胺 溶解性 红外光谱绪论 1826年,德国化学家Otto Unverdorben通过热解蒸馏首次制得(aniline),产物当时被称为“Krystallin”,意即结晶,因其可与硫酸、磷酸形成盐的

2、结晶。1840年,Fdtzsche从靛蓝中得到无色的油状 物苯胺,将其命名为aniline,该词源于西班牙语的anti(靛蓝)并在1856年用于染料工业。而且他可能制得了少量苯胺的低聚物,1862年HLhetbey也证实苯胺可以在氧化下形成某些固体颗粒。但由于对高分子本质缺乏足够的认知,聚苯胺的实际研究拖延了几乎一个世纪,直到1984年,MacDiarmid提出了被广泛接受的苯式(还原单元)-醌式(氧化单元)结构共存的模型。随着两种结构单元的含量不同,聚苯胺处于不同程度的氧化还原状态,并可以相互转化。不同氧化还原状态的聚苯胺可通过适当的掺杂方式获得导电聚苯胺。 聚苯胺有许多性能,如导实验内容电

3、性、氧化还原性、催化性能、电致变色行为、质子交换性质及光电性质,最重要的是导电性及电化学性能。 由于导电高分子特殊的结构和的物化性能,使其在电子工业、信息工程、国防工程及其新技术的开发和发展方面都具有重大的意义。其中因聚苯胺具有原料易得、合成工艺简单、化学及环境稳定性好等特点而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1.1仪器与试剂仪器:85-2恒温磁力搅拌器(金坛市城东新瑞仪器厂)、HC低温恒温器(中国.重庆银河实验仪器有限公司)、红外光谱仪试剂:苯胺、过硫酸铵(分析纯)、盐酸(优级纯)、甲醇(分析纯)1.2 聚苯胺的合成探究投料比对合成产率的影响(氧化剂1:1、1:1.5、1:2、1:3)在反应支口烧瓶中

4、 ,加入蒸馏水 50mL、 0.1mL/L苯胺9.342g 、 150mL 浓盐酸 ,剧烈搅拌下 ,滴加0 .5 mo l /L过硫酸铵的水溶液 ,反应温度为 25 , 反应立即发生 ,溶液呈黄绿色 ,滴加完毕后 ,在搅拌下反应 24h,产物为墨绿色乳胶液 。过滤 、用200mL水冲洗,在用50mL甲醇洗涤 ,再用蒸馏水洗至中性, 在低于100 下真空干燥 24 h,得到含有杂质的聚苯胺。取一半加稀氨水搅拌1小时脱氢,也要用蒸馏水洗至中性,干燥,既得本征态的聚苯胺。称量得2.64克本征态聚苯胺。酸种类对合成产率的影响(酸:HCL,H2SO4,H3PO4,HCLO)按上述步骤,装置和仪器,分别用

5、HCL,H2SO4,H3PO4,HCLO和苯胺反应合成聚苯胺,过滤,称量,计算产率。酸度对合成产率的影响(酸浓度:0.5mol/L,1.0mol/L,1.5moi/L,2.0mol/L)按上述步骤,装置和仪器,分别用浓度为0.5mol/L,1.0mol/L,1.5mol/L,2.0mol/L的HCL和苯胺反应合成聚苯胺,过滤,称量,计算产率。不同掺杂物对合成产率的影响(掺杂物:磺基水杨酸,对甲基苯磺酸,氨基磺酸,水杨酸)按上述步骤,装置和仪器,分别用磺基水杨酸,对甲基苯磺酸,氨基磺酸,水杨酸掺杂物和苯胺反应合成聚苯胺,过滤,称量,计算产率。1.2.1 投料比对聚苯胺合成产率的影响投料比(氧化态

6、:苯胺)苯胺/g聚苯胺/g产率/%1:19.3428.1787.451:1.54.6254.597.31:24.65653.7780.961:39.347.8584.051.2.2 酸度对聚苯胺合成产率的影响HCl浓度/moL/L苯胺/g聚苯胺/g产率/%12.351.9884.251.521.68840.52.3251.9885.1622.351.8771.2.3 不同酸种类对聚苯胺合成产率的影响酸的种类苯胺/g聚苯胺/g产率/%盐酸4.654.086.02硫酸4.6514.3292.9磷酸4.654.0486.88次氯酸4.6500.919.351.2.4 不同掺杂物对聚苯胺合成产率的影响

7、掺杂物苯胺/g聚苯胺/g产率/%磺基水杨酸3.14392.502179.59对甲基苯磺酸3.142.3875.8氨基磺酸2.32822.104590.3水杨酸2.652.596899.541.3 聚苯胺的溶解性称取适量聚苯胺数份,分别加入不同有机溶剂溶解,过滤,称量,计算其率。1.3.1 不同投料比下聚苯胺在不同溶剂中的溶解度投料比溶剂溶解度/%1:1N,N-二甲基甲酰基-10N-甲基吡咯烷酮9.6四氢呋喃-20N,N-二甲基甲酰胺N-甲基吡咯烷酮-3.2N,N-二甲基甲酰胺四氢呋喃-6.5N-甲基吡咯烷酮四氢呋喃-171:1.5二甲苯-33.3正丁醇-20二甲基亚砜-43.3N,N-二甲基甲

8、酰胺和四氢呋喃-33.3N,N-二甲基甲酰胺和二氯甲烷-16.7四氢呋喃和二氯甲烷-501:2邻苯二甲酸二丁酯-77.1乙腈13.3N,N-二甲基甲酰胺-54.7邻苯和N,N-二甲基甲酰胺-74.03N,N-二甲基甲酰胺和乙腈20.33邻苯二甲酸二丁酯和乙腈-761:3二氯甲烷10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0乙二醇丁醚33.3二氯甲烷和乙二醇丁醚23.31.3.2 不同酸度下聚苯胺的溶解度酸度(mol/L)溶剂溶解度/%0.5四氢呋喃30乙腈40N,N-二甲基甲酰胺401.0乙腈10四氢呋喃-10N,N-二甲基甲酰胺101.5四氢呋喃10二甲苯12二甲亚砜1二甲酰胺202.0乙腈20二甲苯50N,N-

9、二甲基甲酰胺10苯301.3.3 不同酸中聚苯胺的溶解度酸(1mol/L)溶剂溶解度/%HCL四氢呋喃22.49乙腈12.87二甲基亚砜-9.09N,N-二甲酰胺31.78H2SO4氨水19乙腈33.3N,N-二甲基甲酰胺和四氢呋喃10二甲基亚砜13.3甲基甲酰胺16.7H3PO4氨水14乙腈与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16N,N-二甲基甲酰胺16.7二甲基亚砜63.33乙二醇丁醚和四氢呋喃10HCLO氨水22.5乙腈10乙二醇丁醚0二甲基亚砜0四氢呋喃101.3.4不同掺杂物中聚苯胺的溶解度参杂物溶剂溶解度/%磺基水杨酸四氢呋喃-26.6邻苯二甲酸二丁酯-936.2二甲基亚砜-181.4N,N-二甲

10、酰胺-489.4对甲基苯磺酸四氢呋喃11二氯甲烷14二甲基亚砜10N,N-二甲基酰胺36氨基磺酸二甲苯82.54邻苯二甲酸二丁酯188乙腈93.7N,N-二甲酰胺68.68水杨酸二甲苯5甲醇-12.4乙醚-7.5四氢呋喃-22.81.4氧化态与本征态的红外光谱图本征态氧化态: 2 结果与分析2.1 聚苯胺合成结果分析由上实验数据得知,在投料比为1:1.5时,聚苯胺的产率最高为97.3%;当用盐酸作为酸种类时,盐酸的浓度为0.5mol/L时,聚苯胺产率最好,为85.16%;选用不同的酸时,硫酸的产率最高为92.9%;不同掺杂物时,水杨酸的产率最好,为99.54%;综上所得要使得聚苯胺的产率最好,

11、最好的条件是用投料比为1:1.5且浓度为0.5mol/L的硫酸并用水杨酸做掺杂物,这时的产率最佳。2.2 聚苯胺最佳溶剂分析由上述实验数据可知,在投料比为1:3乙二醇丁醚做溶剂时溶解性最好,为33.3%,在酸度为2.0时,用二甲苯做溶剂,此时溶解性最好为50%,用不同的酸时,当酸为磷酸时,用二甲亚砜做溶剂时的溶解性最好,为63.3%,对于不同的掺杂物,当掺杂物为氨基磺酸时,用乙腈做溶剂最好,溶解率为93.7%;综上所述,聚苯胺的最佳溶剂时乙腈。2.3 红外光谱图分析本征态的聚苯胺的FTIR经分析可知,在1628.45cm-1和1541.09cm-1出的吸收峰来自苯环特征峰,其中1628.45c

12、m-1峰是醌式结构Q=N的吸收振动;1541.09cm-1峰是苯式结构N-B-N的特征吸收振动,这两个吸收峰的强度比可以反映聚苯胺的氧化程度,表征醌式结构的峰越大,分子链的氧化程度越高;1384.34cm-1和1197.84cm-1峰是芳香胺Ar-N的吸收所致。3448.60cm-1峰为-NH的伸缩振动。与本征态聚苯胺相比,由于氧化态聚合物分子链中的电子云密度下降,降低了原子间的力常数,产生诱导效应,还有共轭效应,因而1541.09cm-1减弱至1523.73cm-1。由于氧化态聚苯胺中没有-NH伸缩振动,所以3448.60峰消失。3 结论(1)合成产率:通过四个实验探究数据结果分析可得出,当

13、掺杂物为水杨酸时聚苯胺合成产率最高为99.54%。(2)溶解性:通过对聚苯胺溶解性的研究可得出,当有机溶剂为乙腈时聚苯胺溶解率最高为93.7%,则乙腈为最佳溶剂。(3)红外光谱分析:通过分析本征态和氧化态聚苯胺的红外光谱图,可以得出氧化态聚苯胺中电子发生了离域,这种电子云的重排导致氧化态聚苯胺的大分子形成共轭结构形式,从而有利于提高聚苯胺的导电性能。参考文献【1】何波兵,钟安永,陈德本等,聚苯胺及苯胺共聚物的合成与表征【J】.高分子材料科学与工程,2002,18(3):66【2】周震涛,杨洪业,王克俭等.聚苯胺的化学合成,结构及导电性能【J】.华南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6,84:【3】张清华,王献红,景遐斌.聚苯胺的合成及光谱特性【J】.化学世界,2001,5:242【4】彭霞辉等. 聚苯胺的合成及性能. 中南大学学报, 第35卷第6期.【5】张连明等. 聚苯胺的合成、表征及气敏性. 化工技术与开发 , 第36卷第6期.【6】吴保安等. 盐酸掺杂态聚苯胺的合成、表征及电化学性能研究. 重庆材料研究院,重庆.【7】朱淮武.有机分子结构波谱解析.化学工业出版社.【8】徐浩,延卫,冯江涛.聚苯胺的合成与聚合机理研究进展.化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