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台风型超级基站建设标准_第1页
抗台风型超级基站建设标准_第2页
抗台风型超级基站建设标准_第3页
抗台风型超级基站建设标准_第4页
抗台风型超级基站建设标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移动应急通信抗台风型超级基站建设标准(V2.0)目 录1.总体原则12.抗台风型超级基站的综合解决方案32.1灾害影响分析32.2超级基站改造方案32.2.1 基站主设备配置32.2.2 室内外站设置52.3卫星电路网络建设62.4光传输系统改造62.5. 超级基站电源改造建设方案282.5.1 超级基站外市电引入282.5.2.超级基站电源系统改造及设备配置312.5.3.超级基站监控系统及设备配置方案383超级基站土建建设标准及各专业选址要求433.1 土建要求433.1.1方案依据433.1.2 超级基站分类433.1.3基站土建建设标准433.2 无线基站选址原则463.3 光传输

2、系统选站要求463.3.1 选址要求463.3.2 光传输系统对土建要求473.4.电源系统选站要求483.4.1.选址要求483.4.2.电源系统对土建要求484.附图491.总体原则1.1. 为提高网络的抗灾能力,保障灾害发生时应急通信能力,通过提高重点基站设备、传输设备、电源设备的建设标准等手段建设抗台风型超级基站,增强基站抗灾害损毁能力。1.2. 灾害设防县设置1个超级基站,原则上应充分利用现网资源,通过现网改造方式建设超级基站。1.3. 超级基站的建设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重点保障灾时的通信系统畅通。在前期方案、设计和建设中应严格按照建设标准的要求执行,保证抗灾超级基站发挥应有的作用。

3、1.4. 对于具体局站的超级基站建设,在确保抗灾能力不降低的前提下,可采取灵活有效的具体措施。1.5. 超级基站的建设在执行中移有限通200910号附件“中国移动抗灾超级基站建设要求”及相关要求的基础上,还应遵循中国移动“绿色行动”计划的相关标准,同期进行节能减排。1.6. 在各省网管中心设置的VOIP卫星远端站,建设标准同抗灾超级基站。与抗灾超级基站同局址建设的,可以共用卫星设备及卫星天线。1.7. 传输采用光传输环网保护方式,光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结合目前通信传输的主流技术、容量需求、综合造价、安全可靠等因素,以安全可靠为主要目标。1.8. 超级基站引入一路可靠的市电电源为站内直流电源系统

4、供电,采用“电池油机”后备电源方式,并配备移动油机应急接口(快速电缆插头)。蓄电池和油机容量应满足联合放电110个小时的需求。1.9. 原则上抗灾超级基站平时接入本地网的BSC,灾时当本地BSC正常时依旧接入本地BSC,异常时可通过临时的电路调度,接入异地BSC(提前进行数据配置)。异地BSC尽量利用已有的BSC,优先选择省会的BSC。1.10. 核心网选取性能稳定、负荷较低,机房传输电源等配套条件较好的现网MSC和BSC设备,通过传输电路接入本地超级基站。1.11. 抗台风型超级基站技术方案包括光传输系统改造、电源设备改造、土建技术要求、应急基站选址要求等。1.12. 核心网的改造比较复杂,

5、需要解决各种技术问题,建议后续进行深入研究分析,再根据研究后的结论确定采用的具体方案。2.抗台风型超级基站的综合解决方案2.1灾害影响分析考虑到灾害中的气候条件,强台风(包括大风)环境容易造成通信中断。本项目基站改造按抗台风型超级基站进行考虑。2.2超级基站改造方案抗台风型超级基站,主要通过加强传输的抗灾害能力,增强蓄电池的供电能力,同时改进天馈线加固工艺,增强抗风能力。2.2.1 基站主设备配置(1)无线网络覆盖场景超级基站分布在全国范围,在每个受灾县设置1个超级基站,涉及场景包括密集市区、一般市区、县城。1)密集市区城市政治、经济、商业、金融、文化中心,人口稠密,业务密度较大,区域内建筑物

6、平均高度或平均密度明显高于城市内周围建筑物。2)一般市区经济较发达,人口密度适中,业务密度适中,区域内建筑物平均高度和平均密度明显低于密集市区。3)县城经济发达程度一般,人口不够集中,业务密度不大,建筑物较稀疏,以低层建筑为主。(2)系统选择900MHz频段覆盖能力比1800MHz频段大610dB , 900MHz比1800MHz有更好的覆盖能力,建议超级基站选用GSM900系统设备。(3)站型说明目前站型可分为全向基站、定向基站、功分基站。1)全向基站全向型基站设备可容纳用户数低,信号覆盖针对性不强,覆盖范围较小。适用于覆盖区域相对孤立、用户相对集中的地点。2)定向基站定向型基站每基站可容纳

7、的用户数高,信号覆盖针对性强,覆盖范围较大,覆盖区调整方便,扩容工程量小。3)功分基站功分基站是针对一些特殊的环境,融合上述两种基站的优点以更好地满足覆盖和话务分布的需求。单扇区三方向基站可以通过调整下倾角,较方便地控制各个方向上的覆盖距离,适用于话务较低,但需控制覆盖面的地方。(4)设备配置目前大部分基站厂家均能提供60W的功放,为增强基站覆盖能力,要求基站设备具备高功放(60W),按照平战结合的原则,平时基站按照正常功率设置,灾时通过远程调整功率,使其达到最大的覆盖能力。基站主设备选用低功耗设备,灾时通过远程关闭载频以保证供电时间。超级基站原则上按4/4/4载频配置,也可根据实际情况,适当

8、调增载频容量至6/6/6或8/8/8。以在蓄电池供电的情况下,提高设备运行时间。(5)天线选择1) 密集市区天线选择在密集城区,必须控制城区基站覆盖半径,因此需较大的下倾角,以减少对相邻小区的干扰。如果使用过大的机械下倾角会带来天线波束的畸变,使无线信号不得更加难以控制,给优化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因此,尽量使用具有电子下倾的天线。在话务量非常高的密集市区,尽量选择可调电子下倾的天线或固定电子下倾6°以上的天线。2) 一般市区天线选择在一般市区是以居民住宅为主,规划整齐的商品小区、企事业单位家属小区和普通的居民住宅,其间有低矮平房和旧式二层楼房。这些区域的话务量不大,而且覆盖区房屋低矮

9、传播环境比较好,主要考虑覆盖大的要求,可以选用单极化空间分集或双极化天线,增益较高的(17dBi)65°定向天线3) 县城天线选择应用环境特点:郊区的应用环境介于城区环境与农村环境之间,有的地方可能更接近城区,基站数量不少,这时覆盖与干扰控制在天线选型时都要考虑。而有的地方可能更接近农村地方,覆盖成为重要因素。因此在天线选型方面可以视实际情况参考城区及农村的天线选型原则。 选择水平波束宽度为 65° 或 90° 的天线。 一般不采用预置电下倾的天线,即使采用下倾,一般下倾角也比较小。4) 山区天线选择应用环境特点:在偏远的丘陵山区,山体阻挡严重,电波的传播衰落较大

10、,覆盖难度大。以下这几种情况比较常见:盆地型山区建站、高山上建站、半山腰建站、普通山区建站等。在盆地中心选址建站,如果盆地范围不大,推荐采用全向站型;如果盆地范围较大,或需要兼顾到某条出入盆地的交通要道,推荐采用定向站型。如果覆盖的目标区域就在山脚下附近,此时需配以带电下倾角的全向天线,使信号波形向下,避免出现“塔下黑”。在半山腰建站,基站天线的挂高低于山顶,山的背面无法覆盖。因此采用定向扇区,用波束宽度较大的天线,覆盖山谷。 山区覆盖,建议选用垂直极化天线。 定向天线建议选用 90°水平波束宽度。 全向天线选用 11dBi 增益,定向天线选用 15 18dBi 增益。 在山上建站,

11、需覆盖的地方在山下时,要选用具有零点填充和预置电下倾的天线。对于预置下倾角的大小视天线挂高与需覆盖区域的相对高度作出选择,相对高度越大预置下倾角也就应选择更大一些的天线。2.2.2 室内外站设置目前现网的7个厂家均提供室内型和室外型设备,但室外型设备在全网所占比例较少。选用室外型设备,需要考虑防盗问题。室内外站的比较如下表:室内站室外站优势可扩容性强 无需机房,不受机房影响 性能稳定 集成度高,对配套需求少 现网数量大 抗恶劣环境能力强 配套蓄电池容量大 建设速度快 小型化基站重量轻劣势通常在机房内,受机房影响 小型化基站容量小 对配套需求高 可扩容性差 对环境要求高 无蓄电池或配置容量小 重

12、量大防盗性差因此建议抗台风型超级基站主要以室内型宏基站为主,室外站为辅。2.3卫星电路网络建设考虑到台风灾难下,传输线路采用直埋敷设方式可靠性较好,抗台风型超级基站不再考虑建设卫星备用传输电路。2.4光传输系统改造对于台风/海啸,若光缆采用直埋方式(本文中直埋方式一般含直埋敷设方式和管道敷设方式,具体描述时作严格分类),受灾害影响的故障概率较架空方式小,能够有效地提高传输路由的抗灾能力。因此建议对于台风灾难环境,光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项目光传输微波卫星建议直埋架空台风故障率低故障率高受气候影响,天面错位,对端微波节点不易确定几乎不受地形影响,开通迅速采用光传输环网保护方式,光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

13、2.4.1.超级基站传输建设原则原则上灾害设防县设置1个超级基站,原则上应充分利用现网资源,通过现网改造方式建设超级基站传输保障系统按照改造方式建设。抗台风超级基站:采用光传输环网保护方式,光缆采用直埋敷设方式。2.4.2.超级基站光传送网分层结构按照分层次建设思路,整个城域传送网分为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城域传送网的核心层和汇聚层负责各种业务颗粒的汇聚、传送、调度和处理,其中的核心层核心业务节点为城域传送网接入的各种业务至省会一级汇接中心节点或各移动业务网的业务汇接中心节点,为各移动业务网提供接入汇接。对于城域网网络规模和业务需求较小,且核心业务节点仅12个,其核心与汇聚层面可合并为一个骨

14、干层,构成骨干层和接入层的两层城域传送网网络分层结构。(1)核心和汇聚层系统组网Ø 网络结构应急电路应尽量利用现网SDH(MSTP)系统资源疏通传送,对于现网SDH(MSTP)系统不能满足今后增加的业务传输需求时可适量新建SDH系统以满足业务需求即可。 在线路光纤资源相对紧张且能提供WDM系统传送平台的网络上,GE以上大颗粒业务由WDM直接承载,新建SDH(MSTP)系统应尽量承载在WDM平台之上。光纤资源丰富且没有配置WDM系统传送平台的核心层和汇聚层的SDH(MSTP)系统由光纤线路直接传送。 对于新建SDH系统,业务需求模式为以汇聚业务为主的核心层和汇聚层采用SDH(MSTP)

15、环网结构。当核心层传输节点具有三个以上的光缆出口方向或WDM系统为网状网连接方式、业务需求为网状网需求模式并且网络结构已构成或具备网络向网状网方向演进时,可构建基于SDH的网状网拓扑结构或虚拟网状网结构,实现SDH的1+1 MSP、SNCP以及主要节点之间的大容量交叉调度和保护。Ø 系统组网核心层和汇聚层之间应采用双节点方式互连,即汇聚环接入两个核心节点。核心层和汇聚层采用SDH(MSTP)环网结构。现网中由于条件受限不能及时改造的单节点互连网络,但节点可靠性高,可以先利用按照现网结构组网,后期适时进行改造。 图2.4.21中汇聚环网1与核心层以及图2.4.2-2中接入环网1与核心或

16、汇聚层为相邻双节点双归结构,图2.4.21中汇聚环网2与核心层以及图2.4.2-2中接入环网2与核心或汇聚层为为分散双节点双归结构,分散双节点双归结构所对应的汇聚接入电路的传送容量效率相对较大。汇聚层设备汇聚层核心层核心层设备图例:核心环网汇聚环网1汇聚环网2图2.4.2-1 双节点互连(一)汇聚环上的节点一般选择在交通方便、机房面积较大、光缆进出方便、电源条件较好的县市和乡镇。一个汇聚区内宜采用多个环路覆盖,以提高网络的安全性。(2)接入层系统组网城域传送网接入层负责各种业务(包括灾时应急电路)的接入,以细颗粒传送、调度和多业务处理为主。Ø 网络结构对于含应急通信电路的接入层的网络

17、构成采用环状的接入层组网结构。不同方向光缆必须形成独立路由,提高网络的安全性。宜选用双节点上联的网络结构接入层传输设备接入层核心或汇聚层核心汇聚层传输设备图例:核心或汇聚层SDH环网接入环网1接入环网2图2.4.2-2 双节点互连(二)附表 目前接入层网络结构应用类型网络结构汇聚层接入应用说明环网双节点接入层主要应用网络结构,可提供接入通道保护和汇聚接入节点保护,传送接入安全可靠单节点受地形地域等限制的部分特殊地区,双汇聚接入节点的设置较为困难。可提供接入通道保护,但汇聚接入节点无法保护,传送接入较为安全可靠。Ø 系统组网 对于现有网络汇聚层与接入层之间采用单节点互联的方式,应根据本

18、地区的具体情况及建设条件尽可能形成双节点互联或子网连接保护方式。在现有接入层传输网络结构不合理,接入环过大、接入节点过多,网络的安全可靠性不高时,需要对网络进行优化改造,主要手段包括拆环、新建路由成环、设置汇聚点以及系统升级等。部分超级基站改造涉及其他局站和线路的大规模改造时,可以单独将此超级基站传输通过短距离成环连在汇聚点上。2.4.3光缆敷设本意见适用于含超级基站的城域网光缆传输系统的线路工程设计,包括涉及到超级基站的核心层、汇聚层和接入层光缆建设。未涉及方面按照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标准以及相关企业

19、标准的要求执行。 本意见的指导原则按新建标准制定,超级基站的光缆建设原则上尽量利用已有的光缆资源,进行必要的改造,以符合超级基站的目标要求。光缆线路建设必须遵守相关法律法规,贯彻国家基本建设方针政策,合理利用资源,节约建设用地,执行国家防灾和环境保护等规定。光缆线路建设必须保证通信网整体通信质量,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切合实际、安全可靠,在灾害环境下,以提高网络可靠性为目标,保证灾害发生时应急通信正常运营。在特殊情况下执行本意见的条款确有困难时,应充分阐述理由,提出解决方案,并呈省公司有关主管部门审批。2.4.3.1光缆敷设方式光缆敷设方式一般分为架空光缆敷设方式、直埋光缆敷设方式、管道光缆敷设

20、方式和水底光缆敷设方式;(1)架空光缆敷设方式架空方式是将光缆架挂在电杆上。这种敷设方式可以利用原有的架空明线杆路,节省建设费用、缩短建设周期。架空光缆挂设在电杆上,要求能适应各种自然环境。一般架空光缆易受台风、冰凌、洪水等自然灾害的威胁,也容易受到外力影响和本身机械强度减弱等影响,因此一般环境下,架空光缆的故障率高于直埋和管道式的光纤光缆。(2)直埋光缆敷设方式 直埋方式时光缆外部有钢带或钢丝的铠装,直接埋设在地下,要求有抵抗外界机械损伤的性能和防止土壤腐蚀的性能。要根据不同的使用环境和条件选用不同的护层结构。根据土质和环境的不同,光缆埋入地下的深度一般在0.8米至1.2米之间。在敷设时,必

21、须注意保持光纤应变要在允许的限度内。(3)管道光缆敷设方式管道敷设一般是在城市地区或公路铁路区域,光缆有再次敷设需求,而开挖代价较大的地域。管道敷设的环境比较好,一般对光缆护层没有特殊要求,无需铠装。 管道敷设时可以采用机械旁引或人工牵引。一次牵引的牵引力不要超过光缆的允许张力。(4)水底光缆敷设方式水底光缆是敷设于水底穿越河流、湖泊和滩岸等处的光缆。这种光缆的敷设环境比管道敷设、直埋敷设的条件差得多。水底光缆必须采用钢丝或钢带铠装的结构,护层的结构要根据河流的水文地质情况综合考虑。水底光缆敷设施工的方法需根据河宽、水深、流速、河床、土质等情况进行选定。 2.4.3.2灾害环境下光缆敷设方式的

22、比较选择(1)灾害影响台风灾难时,光缆线路受损较重,主要是架空光缆损失较重,间接的伴随暴雨冲刷、建筑屋倒塌等会导致少量直埋、管道光缆的损坏。(2)灾害区域光缆敷设方式针对光缆杆路及光缆易被台风吹倒,光缆易拉断,推荐采取直埋管道敷设方式。对于局部地段,光缆直埋方式受限时,可采用架空方式,架空杆路应避免大的拐角设计,可以考虑加大吊线和拉线程式、缩短杆距、增加双方防风拉线等措施。针对伴随的暴雨、洪水灾害,施工设计中应选择地质地形较稳定的路由,避开灾害频发地段。针对附带的雷击引发的光缆中断,按规范做好防雷措施,光缆进局前将金属外皮接至防雷地。2.4.3.3.光缆线路路由的选择(1)光缆线路路由方案的选

23、择,应以通信网络规划为基础,进行多方案比较。必须保证通信质量,使线路安全可靠、经济合理和便于施工、维护。(2)环网保护的光缆路由应保证不同方向路由的独立性。(3)光缆线路路由应选择在地质稳固、地势较为平坦的地段,尽量减少翻山越岭,并避开可能因自然或人为因素造成危害的地段。路由的选择应充分考虑到线路稳固、运行安全、施工及维护方便和投资经济的原则。(4)宜选择在地势变化不剧烈、土石方工程量较少的地方,避开滑坡、崩塌、泥石流、 采空区及岩溶地表塌陷、地面沉降、地裂缝、地震液化、沙埋、风蚀、盐渍土、湿陷性黄土、崩岸等对光缆安全有危害的地方。应避开湖泊、沼泽、排涝蓄洪地带,尽量少穿越水塘、沟渠,在障碍较

24、多的地段应合理绕行,不宜强求长距离直线。并应考虑建设地域内水利及土地利用长期规划的影响。(5)光缆线路穿越河流,当过河地点附近存在可供光缆敷设的永久性桥梁时,光缆宜在桥上通过。采用水底光缆时,应选择在符合敷设水底光缆要求的地方,并应兼顾大的路由走向,不宜偏离过远。但对于河势复杂、水面宽阔或航运繁忙的大型河流,应着重保证水线的安全,在这种情况下可局部偏离大的路由走向。在保证安全的前提下,也可利用定向钻孔或者架空等方式敷设光缆过河。(6)光缆线路遇到水库时,应在水库的上游通过,沿库绕行时敷设高程应在最高蓄水位以上。(7).光缆线路应考虑强电影响,不宜选择在易遭受雷击、腐蚀和机械损伤的地段。2.4.

25、3.4 光缆线路敷设方式选择(1)为提高应急通信保障体系的通信可靠性,本地光缆线路在台风影响区域的非市区地段敷设时应以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对于雪灾区域除管道和直埋方式外也可采用架空方式。(2)光缆线路在市区内敷设应以采用管道方式为主。对不具备管道敷设条件的地段,可采用简易塑料管道、槽道或其他适宜的敷设方式。(3)对于原则要求直埋方式的光缆在下列情况下可采用局部架空敷设方式:Ø 必须穿越峡谷、深沟等采用其他敷设方式不能保证安全或建设费用过高的地段;Ø 地下或地面存在其他设施,施工特别困难、原有设施业主不允许穿越或赔补费用过高的地段;Ø 因环境保护、文物保护等原因无法

26、采用其他敷设方式的地段;Ø 受其他建设规划影响,无法进行长期性建设的地段;Ø 地表下陷、地质环境不稳定的地段;Ø 其他不能采用管道或直埋方式敷设的地段,如陡峻山岭等。(4).在长距离直埋地段局部架空时,可不改变光缆外护层结构。(5)光缆穿越河流的敷设方式,应以线路安全稳固为前提,并结合现场情况按下列原则确定:路由附近有永久性坚固桥梁可以利用的,光缆应当在桥上敷设;不具备桥上敷设条件,或建设费用过高时,河床情况适宜的一般河流可采用定向钻孔或水底光缆的敷设方式。采用定向钻孔时根据实际情况可不改变光缆护层结构;遇有河床不稳定,冲淤变化较大,或河道内有其他建设规划,或河床

27、土质不利于施工,无法保障水底光缆安全时,可采用架空跨越方式。2.4.3.5 光缆结构选择(1).光缆结构应使用松套填充型或其他更为优良的方式。光缆线路应采用无金属线对的光缆。根据工程需要,在雷害或强电危害严重地段可选用非金属构件的光缆,在蚁害严重地段可采用防蚁光缆。(2).光缆护层结构应根据敷设地段环境、采用的敷设方式和保护措施确定。光缆护层结构的选择应符合下列规定:Ø 直埋光缆:PE内护层+防潮铠装层+PE外护层,或防潮层+ PE内护层+铠装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53、GYTA33、GYTS、GYTY53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Ø 管道或采用塑料管道保护的光缆:防潮

28、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GYTS、GYTY53、GYFTY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 Ø 架空光缆:防潮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GYTS、GYTY53、GYFTY、ADSS、OPGW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Ø 水底光缆:防潮层+ PE内护层+钢丝铠装层+PE外护层,宜选用GYTA33、GYTA333、GYTS333、GYTS43或其他更为优良的结构;Ø 局内光缆:非延然光缆;Ø 防蚁光缆:直埋光缆结构+防蚁外护层。上述光缆结构只是一般性推荐,工程建设中需要结合不同灾害种类以及当地其他防护要求综合考虑。(3)光缆的机械性能应当符合表2.4.31的

29、规定。光缆在承受短期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时,光纤附加衰减应小于0.1dB,应变小于0.1%,拉伸力和压扁力解除后光纤应无明显残余附加衰减和应变,光缆也应无明显残余应变,护套应无目力可见开裂。光缆在承受长期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时,光纤应无明显的附加衰减和应变。表2.4.31 光缆的允许拉伸力和压扁力光缆类型允许拉伸力(N)允许压扁力(N/100mm)短期长期短期长期管道和非自承架空15006001000300直埋3000100030001000特殊直埋4000200030001000水底(20000N)200001000050003000水底(40000N)400002000080005000特殊直

30、埋指埋设在坡度超过30度,“S”形敷设有困难,地表下陷,土质不稳定的距离较长的敷设方式。对于冰雪和台风区域的直埋光缆采用特殊直埋型(坡度超过30度)光缆。2.4.3.6光缆线路敷设安装(1).本地光缆的敷设安装方法,可根据敷设地段的环境条件,在保证光缆不受损伤的原则下,因地制宜地采用人工或机械敷设。(2)施工中应当保证光缆外护套的完整性。直埋、长距离管道光缆金属护套对地绝缘电阻竣工验收指标应符合相关规范或设计规定。(3)光缆敷设安装的最小曲率半径应符合表2.4.3-2规定,其中D为光缆外径:表2.4.3-2 光缆允许的最小弯曲半径光缆外护层形式无外护层或04型53、54、33、34型333型、

31、43型静态弯曲10D12.5D15D动态弯曲20D25D30D(4)光缆敷设安装的重叠和预留长度可参照表2.4.3-3,并结合工程实际情况确定。表2.4.3-3 光缆重叠和预留参考长度项目敷设方式直埋管道架空水底接头重叠长度(一般不小于)12m12m18m人手孔内自然弯曲增长0.5m1m 光缆沟或管道内弯曲增长710按实际光缆平均预留(除接头预留外)710地下局站内每侧预留5m10m,可按实际需要调整地面局站内每侧预留10m20m,可按实际需要调整因水利、道路、桥梁等建设规划导致的预留按实际需要光缆预留长度应考虑日后维修的需要。2.4.3.7光缆敷设安装要求(1)直埋光缆敷设安装要求1)埋深应

32、当符合表2.4.3-4规定。 敷 设 地 段 及 土 质埋深(m)普通土、硬土1.2砂砾土、半石质、风化石1.0全石质、流砂0.8市郊、村镇1.2市区人行道1.0公路边沟: 石质(坚石、软石)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4其他土质边沟设计深度以下0.8公路路肩0.8穿越铁路(距路基面)、公路(距路面基底)1.2沟渠、水塘1.2河流按水底光缆要求注1: 边沟设计深度为公路或城建管理部门要求的深度。注2:石质、半石质地段应在沟底和光缆上方各铺100mm厚的细土或沙土。此时可将沟深视为光缆的埋深。注3:上表中不包括冻土地带的埋深要求。在寒冷地区应针对不同气候特点和冻土状况采取防冻措施。在季节冻土层中敷设光缆

33、时应增加埋深,在有永久冻土层的地区敷设时应不扰动永久冻土。2)光缆敷设在坡度大于20°,坡长大于30m的斜坡地段宜采用“S”形敷设。若坡面上的光缆沟有受到水流冲刷的可能时,应采取堵塞加固或分流等措施。在坡度大于30°的较长斜坡地段敷设时,宜采用特殊结构(一般为钢丝铠装)光缆。3)光缆穿越或沿靠山涧、溪流等易受水流冲刷的地段时,应根据具体情况设置漫水坡、挡水墙或其他保护措施。4)光缆在地形起伏比较大的地段(如台地、梯田、干沟等处)敷设时,应满足规定的埋深和曲率半径要求。光缆沟应因地制宜采取措施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光缆安全。一般高差在0.8m及以上时应加护坎或护坡保护。5)光缆在

34、桥上敷设时,应考虑机械损伤、振动和环境温度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2)管道光缆敷设安装要求1)新建长途管道应按远期容量一次敷设,并宜与相关的城乡建设(如道路、供排水系统等)统一规划,同步进行。2)在市区新建管道时,应符合YD 5007-2003通信管道与通道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3)在不纳入城市建设规划的野外地区新建长途管道时,宜符合下列埋深要求:管道在公路路肩下或类似地点建筑时,管道埋深(管顶距路面)不小于0.80m。管道在田地、山林等处建筑时,管道埋深的取定以不妨碍正常的耕作、种植、采集和小型灌溉渠道的疏浚为前提。进入人手孔处的管道底部距人孔底板面及管道顶部距人手孔内上覆顶面的净距不

35、小于0.30m,但采用埋式人手孔时可根据具体情况另行确定。4)光缆在某些比较特殊的管道中敷设时,如公路、铁路、桥上、与其他大孔径管道同沟等地点,应充分考虑到诸如路面沉降、冲击、振动、剧烈温度变化导致结构变形等因素对光缆线路的影响,并采取相应的防护措施。(3)架空光缆敷设安装要求1)架空光缆线路,应根据不同的负荷区,采取不同的建筑强度等级。线路负荷区的划分,应根据气象条件按表2.4.3-5确定。表2.4.3-5划分线路负荷区的气象条件负荷区别气象条件轻负荷区中负荷区重负荷区超重负荷区冰凌等效厚度(mm)5101520结冰时温度-5-5-5-5结冰时最大风速(m/s)10101010无冰时最大风速

36、(m/s)25注:1.冰凌的密度为0.9g/cm3;如果是冰霜混合体,可按其厚度的二分之一折算为冰厚。2.最大风速应以气象台自动记录10分钟的平均最大风速为计算依据。2)架空光缆可用于轻、中负荷区和地形起伏不很大的地区。对于重负荷区、超重负荷区、冬季气温低于-30、大跨距数量较多、沙暴和台风(大风)危害严重地区不应采用。3)架空光缆杆线强度按照YD 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和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的相关标准。利用现有杆路架挂光缆时,应对杆路强度进行核算,保证建筑安全。4)架空线路的负荷区,应根据建设地段的气象资料,按照平均每十年为一周期出现

37、的最大冰凌厚度和最大风速选定。5)杆距的选择表2.4.3-6标称杆距范围 单位:米负荷区轻负荷区中负荷区重负荷区超重负荷区野外杆路5060505525502550市区杆路3550354525402540长杆档划分和加固应符合以下要求:Ø 1 当架空光缆杆距超过标准杆距25%100%时,应采用长杆档建筑方式;超过标准杆距100%时,应采取飞线方式。Ø 2 长杆档应采取相应的加固措施,一般可加装拉线或根部加固。6)吊线和拉线的安装应符合YD 5148-2007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要求。吊线建议选用涂塑钢绞线,潮湿区域的拉线在电杆上的安装及与地锚的连接采用夹板法或卡

38、固法。抗风杆和防凌杆拉线的隔装数应符合表2.4.3-7 要求。表2.4.3-7抗风杆和防凌杆拉线的隔装数风速架空光缆及吊线条数轻、中负荷区重、超重负荷区抗风杆防凌杆抗风杆防凌杆一般地区(风速25m/s)2816482884825m/s风速32m/s2482424824风速32m/s22824224228)风速超过25m/s的地段,应尽量采用直埋、管道敷设方式,对于个别地段确因其他原因无法采用直埋管道方式的,可部分采用架空光缆敷设,但应根据实际气象条件,单独提高该段线路的建筑标准,不应全线提高。推荐单条杆距25m,不宜采用多条光缆复挂。台风地区的抗风杆隔装数为2,冰凌地区的防凌杆拉线的隔装数为4

39、,具体实施需结合当地具体情况和防灾经验采用增强措施,按照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的要求进行特殊设计。9)光缆吊线应每隔300m-500m利用电杆避雷线或拉线接地,每隔1km左右加装绝缘子进行电气断开。10)光缆应尽量绕避可能遭到撞击的地段,确实无法绕避时应在可能撞击点采用纵剖硬质塑料管等保护。引上光缆应采用钢管保护。光缆与架空电力线路交越时,应将交越处作绝缘处理。11)光缆在不可避免跨越或临近有火险隐患的各类设施时,应采取防火保护措施。(4)水底光缆敷设安装要求1).对防洪型超级基站涉及到的灾害区域城域网水底光缆建设涉及以下项目的按照下列原则执行,其他项目和其他种类超级基站的水底光缆

40、建设仍按照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执行。2)水底光缆的过河位置,应选择在河道顺直、流速不大、河面较窄、土质稳定、河床平缓无明显冲刷、两岸坡度较小的地方。3) 水底光缆的埋深,应根据河流的水深、通航状况、河床土质等具体情况分段确定。河床有水部分的埋深应符合下列规定:Ø 水深小于8m(指枯水季节的深度)的区段,河床不稳定或土质松软时,光缆埋入河底的深度不应小于1.5m;河床稳定或土质坚硬时不应小于1.2m。Ø 水深大于8m的区域,可将光缆直接布放在河底不加掩埋。Ø 在冲刷严重和极不稳定的区段(如游荡型河道),应将光缆埋设在变化幅度以下;如遇特殊困

41、难不能实现,在河底的埋深亦不应小于1.5m,并应根据需要将光缆作适当预留。Ø 在有疏浚计划的区段,应将光缆埋设在计划深度以下1m,或在施工时暂按一般埋深,但需要将光缆作适当预留,待疏浚时再下埋至要求深度。Ø 石质和半石质河床,埋深不应小于0.5m,并应加保护措施。Ø 岸滩部分埋深应符合下列要求:Ø 比较稳定的地段,光缆埋深不应小于1.2m。Ø 洪水季节受冲刷或土质松散不稳定的地段适当加深,光缆上岸的坡度宜小于30度。Ø 对于大型河流,当航道、水利、堤防、海事等部门对拟布放水底光缆的埋深有特殊要求时,或有抛锚、运输、渔业捕捞、养殖等活动

42、影响,上述埋深不能保证光缆安全时,应进行综合论证和分析,确定合适的埋深要求。4)光缆穿越河堤的位置应在历年最高洪水位以上,对于呈淤积态势的河流应考虑光缆寿命期内洪水可能到达的位置。2.4.3.7应急通信建设光缆敷设方式主要变化项目普通线路应急线路总体原则线路路由通过单路由、双路由出局强调环网保护的独立双路由敷设方式架空、直埋、管道强调台风灾难采用直埋方式敷设工艺直埋参考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参照干线要求,加强埋深要求架空参考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参照干线要求和架空光(电)缆通信杆路工程设计规范,细化施工要求;台风和冰凌区域特殊地段的安装采用缩短杆距等特殊措施。管道参考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

43、范参照干线要求,提出埋深水底参考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参照干线要求,强调桥上吊挂和定向钻方式2.4.3.8光缆线路防护超级基站光缆建设的防护措施,包括防强电、防雷、防蚁等按照按照YD5137-2005本地通信线路工程设计规范执行2.4.3.9 线路改造建议Ø 原则上超级基站的光缆资源利用现有光缆网络资源,局部新建以完善光缆网络结构。新建光缆按照上述原则建设。Ø 光缆敷设应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加强质量管理。Ø 光缆资源的利旧条件原则上应满足上述各种超级基站对光缆敷设的要求,或经过改造能够满足要求。Ø 对严重影响超级基站通信可靠性的段落应按规定

44、进行改造。Ø 改造可采用对重点故障隐患段落通过加深光缆埋深,调整过河方式、更换光缆程式,局部加大杆路强度(加大吊线和拉线程式、增加杆路、缩短杆距等措施)等手段。Ø 对局部段落经改造仍不能满足要求,或改造难度较大,改造成本与新建成本相差不大,经过综合经济技术比较,可采用新建方式。 Ø 对于原敷设工艺不满足本意见要求,但结合当地自然环境,能够基本满足光缆可靠性要求的,暂不做改造要求,后期根据工程建设安排适时进行整改。2.4.4光传输系统配套设备配置标准2.4.4.1光传输设备配置原则(1)超级基站传输系统的建设在平时满足公众通信的需要,特殊情况下作为应急通信传输资源,

45、优先满足应急通信系统的需求。(2)超级基站传输系统的建设应满足国家和通信行业相关标准。 (3)超级基站光传输系统根据现有设备情况,可选择155M或622M SDH(MSTP)光传输设备。(4)对于本标准化配置方案中给出的配置模板,在具体的工程实施中,可以结合当地传输网络的情况进行适当调整。2.4.4.2设备配置要求(1)155M SDH光传输设备基本要求1)设备应具备直接接入STM-1信号内的任何支路信号的能力。2) 设备群路侧为STM-1光接口;支路侧为2M接口。设备还应具备下2个以上FE接口的能力。3)设备应具有交叉连接功能。Ø 无阻塞交叉连接能力低阶矩阵不少于252×

46、252个VC-12。Ø 交叉连接方向应不少于:群路到支路、支路到群路、群路到群路、支路到支路。Ø 连接类型为:单向、双向、广播、环回。4)支路接口在支路侧应可以进行任意配置,支持通道保护方式。在改变和增减支路口时不应对其他支路的业务产生任何影响。(2)622M SDH光传输设备基本要求1)设备应提供无需分接和终结STM-4信号、直接接入STM-4信号内的任何支路信号的能力。2)设备群路侧为STM-4光接口;支路侧为140M接口、STM-1光接口和电接口、34M/45M接口、2M接口,该设备应能下不少于4个STM-1光接口。设备还应具备下FE接口的能力。3)设备应具有交叉连接

47、功能。Ø 无阻塞交叉连接能力高阶不小于16×16个VC-4,低阶不少于504×504个VC-12。Ø 交叉连接方向应不少于:群路到支路、支路到群路、群路到群路、支路到支路。Ø 连接类型为:单向、双向、广播、环回。4)支路接口在支路侧应可以进行任意配置,支持组环结构,支持各种保护方式。在改变和增减支路口时不应对其他支路的业务产生任何影响。5)支持1+1 MSP、SNCP、MS-SPRing保护方式。2.4.4.3传输设备配置方案(1)SDH-155M光传输设备配置模板 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1155M分插复用设备 1.119"机架 架1

48、.2主子架及公共单元子架11.3155M光单元盘盘1至少提供2光口1.416×2M支路单元盘1具有1:N的保护盘1.5交叉矩阵单元盘1+11.6定时发生单元盘11.7系统控制单元盘11.8以太网盘盘0可根据需要配置2口以太网盘,电口要求1:N的保护,光口要求1+1的保护2安装材料 2.1机架电源线米根据实际情况配置2.2地线米根据实际情况配置2.3软光纤(10米/条)条根据实际情况配置2.42M通信电缆(8芯75欧)米根据实际情况配置(2) SDH-622M光传输设备配置模板序号名 称单位数量备注1622M分插复用设备 1.119"机架 架1封闭式1.2主子架及公共单元子架

49、11.3622M光单元盘盘1至少提供2光口可以选配2块单光口单元盘1.4155M光单元盘盘0可根据需要配置155M光单元盘,具有1+1的保护1.516×2M支路单元盘1或32×2M、48×2M支路单元,具备1:N的保护1.6交叉矩阵单元盘1+11.7定时发生单元盘11.8系统控制单元盘11.9 FE以太网盘盘0可根据需要配置4口或8口FE以太网盘。电口要求1:N的保护,光口1+1的保护2安装材料 2.1机架电源线米根据实际情况配置2.2地线米根据实际情况配置2.3软光纤(10米/条)条根据实际情况配置2.42Mb/s通信电缆(8芯75欧)米根据实际情况配置(3)落

50、地式综合配线架配置序号名称单位数量备注1机架高2200×宽600×深600(mm)或高2000×宽600×深600(mm)1.1封闭式架1含光缆引入固定、汇流与接地防雷、盘纤装置;封闭式机柜门要求网眼门1.2直流配电单元单元0可根据需要选配1.3交流配电单元单元0可根据需要选配2ODF单元2.172芯ODF单元单元1可根据需要调整2.212芯熔配一体化模块单元块根据光纤数量选择含FC适配器、跳纤、尾纤;根据需要可选2、4或6块3DDF单元3.110系统/单元块根据传输主设备2M端口数量选择也可选8系统单元4托板块3建议注:光传输设备直接从开关电源引电,综

51、合配线架内的电源模块主要为架内其他有源设备供电。2.4.4.4基站配套传输设备的配置应用及说明(1)配置模式基站配套传输设备的配置,在工程中应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对传输主设备和传输配套设备进行适当的组合。应用场景基本配置基站所处的环路整体电路需求较大622M SDH设备机单独成架安装,并配置落地式综合配线架基站所处的环路整体电路需求较小;155M SDH光传输设备在落地式综合配线架内安装,也可单独成架(2)配置说明1) 根据中国移动“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相关内容;2) 根据“中国移动传送网标准化设计项目”相关内容3)厂家调研资料4)中国移动应急体系研究要求5)由于要提高设备的安

52、全性,一般的壁挂式设备配置较低,无板卡的保护。从应急设备的安全要求来看,板卡的备份能提高设备的安全性能,因此,提出以下建议:Ø 传输设备作为综合柜中的一个模块安装;Ø 交叉盘要求1+1的备份;Ø 支路盘的保护电口做到1:N的保护,光口做到1+1的保护;6)随着基站IP化的进程加快,根据业务的要求,设备应具有提供数据接口的能力;(3)超级基站与一般基站配置比表超级基站与一般基站配置标准对比表:序号超级基站配置移动通信网基站配套设备配置标准化方案配置备注一155MSDH分插复用设备模块1.11+1交叉矩阵单元1块交叉矩阵单元增加保护1.2155M设备:根据需要配置16

53、×2M或32×2M支路单元(1:N支路保护)622M设备:根据需要配置16×2M或32×2M支路单元(1:N支路保护)155M设备:根据需要配置16×2M或32×2M支路单元(无支路口保护)622M设备:根据需要配置16×2M或32×2M支路单元(无支路口保护)增加保护1.3可根据需要配置2口FE以太网盘(电口要求1:N的保护,光口1+1的保护)可根据需要配置2口或4口FE以太网盘增加保护二落地式综合配线架配置模块2.1机架为封闭式机架为封闭式或开放式确定为封闭式,增加安全性2.2ODF:一般为72芯ODF单元OD

54、F:一般为72芯ODF单元2.3DDF: 根据需要配置多块8系统单元或10系统单元根据需要配置多块8系统单元或10系统单元三设备安装方式3.1落地式综合配线架内安装。或单独成架安装。 落地式综合配线架内安装,或壁挂式安装按柜式安装2.5. 超级基站电源改造建设方案2.5.1 超级基站外市电引入2.5.1.1.参照规范标准(1)低压配电装置及线路设计规范(GBJ5483)(2)工业与民用35千伏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设计规范(GBJ6183)(3)电气装置安装工程 35kV及以下架空电力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7392)2.5.1.2.市电引入类别:(1)超级基站要求引入一路二类的市电电源。(2)二类市电电源:二类市电供电线路允许有计划检修停电,平均每月停电次数不应大于3.5次,平均每次故障时间不应大于6h。供电应符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