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足课内读写结合”课题总结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1.gif)
![“立足课内读写结合”课题总结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2.gif)
![“立足课内读写结合”课题总结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3.gif)
![“立足课内读写结合”课题总结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4.gif)
![“立足课内读写结合”课题总结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33465812-6ac2-429e-82ad-8b84a906e075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立足课内 读写结合”课题总结三门峡市实验中学 张腊梅一、调查现状 确立课题阅读和写作是语文教学的两大板块,也是学生能力训练最重要的依托,良好的阅读写作习惯和方法也是语文训练的终极目的。当前考试,阅读和写作是最重要的考试范畴,却也是学生普遍的难点。究其原因:首先读写割裂,每周五节到六节语文课,两节作文课,写作能力的提高通常通过每周的一、两节写作课来实现,非作文的语文课课堂基本形态是以阅读为核心组织教学。”教师更关注学生阅读能力的培养,教学落脚在习题训练上;其次,重视不足导致每周两节作文课得不到保障, 在平时阅读课没有渗透写的意识,写作能力训练本来就不够,再加上经常因为赶课作文课被取消,更是导致
2、作文写作能力差。为解决考试时的阅读难、写作难,我们尝试读写结合以读促写提高读写教学的效能。叶圣陶先生说“语文只是一个范文、一个例子。”怎么从范文中学会作文,怎么在语文课堂上形成写作能力。我遵循:读范文指导作文,写作文效法范文,评作文对照范文。让学生踏踏实实从课堂语文教学中学会写作的布局谋篇、起承转合。二、加强学习,提高实验教师阅读写作教学水平,发挥团队优势是课题实验顺利实施的关键1、加强交流学习,提升教师水平。 首先,实验教师加强语文课程标准的学习,对各个学段阅读、写作教学要求有整体了解。既注意与小学的衔接,不过多重复,造成资源浪费,又注意与高中衔接,做好充足的铺垫。对于初中7-9年级学段的阅
3、读写作要求了熟于心,这样依据课标,使用教材时能更好的把握教材。根据学情发挥教师主导作用。熟悉考纲,提高学生语文素养,提高学生听说读写能力和语文考试并不矛盾,当前的语文中考尽可能的考察学生语文综合能力,同时作为涉及面极广的社会考试,它有稳定性和创新性,作为一线语文教师,熟悉考纲至关重要。其次,学习吸收当前的阅读写作新理念新成果。2002年以来我校坚持参加中央教科所组织的个性化作文教学研讨活动,多次在年会上做典型发言和做研讨课。成果也在本市推广,本课题就是在第一阶段基础上进行。程汉杰的高效阅读是我校近期开展的系统读书科研活动,永威的自主高效我们在进行研究实验时有选择的吸收借鉴,这些科研成果加速实验
4、进程,提高实验效力。教师学习吸收前沿的阅读写作成果,学以致用,既检验了研究成果又提高了自己教学能力。2、加强合作 资源共享 备课组统一备课,共同研制导学卡,设置写作训练内容,优化了教学内容,提高了教学效力。3、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我们学校科研兴校的理念落实在行动中,学校各级领导都是各个教改领域的先头兵,丁校长在各级教改杂志上刊登教学管理论文,韩校长的教研心得给人启迪,胡主任在课题研究上既有理论又有实践,在外出学习交流方面都给实验老师极大支持和鼓舞。三、实验的重点做法1、以写备读,读中悟写,以写促读。立足阅读教学,着眼写作训练,教师要从写作的角度来阅读课文,以写作作为切入点来理解课文,指导学生积
5、极、主动、自觉地去阅读,去感知作者选材的艺术性,布局谋篇的技巧和遣词造句的准确、精美等等。这样,学生就会深入地领悟到名家写作的意趣,学到许多自己心领神会的知识,再动笔写起文章来,就不会那么被动了。这就要求教师必须熟读课文,以独特的视角挖掘课文中有利于“写”的因素,并以学生易于接受和乐于接受的方式组织阅读,在学生读通、读透,有所感悟和体会的基础上,进行“写”的训练。以课文阅读带动写作,让学生把在课文中通过阅读训练所获得的知识和技能运用到写作上,把阅读技能转化为写作技能。2、丰富素材 强化积累初中文言篇目占有相当比例,文言文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遗产的载体。政治上的忠君、爱国、济世等构成了中国古典文学
6、在艺术和思想上的鲜明个性。学习文言文,不仅可以了解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光辉灿烂的文化,而且可以从中吸收有生命力的语言,感受流动着的思想,借鉴古人遣词造句、布局谋篇的技巧。要调动学生学习文言的兴趣 ,最有效的途径是把读与写结合起来,以此来推动学习,提高写作。它对写作的促进体现在:(1)专题阅读 扩大积累 学习文言文不是孤立的学习一篇文章,我们常讲知人论文、知事论文,我们需要了解作者生活的时代背景、作者的生活遭遇。从而准确把握文章的思想感情,文化内涵。学生立足课内,需要不断查阅相关数据,这个搜集数据、阅读思考的过程就是一个不断深入学习的过程。既加深了对文本的解读,又丰富了写作素材。例如学生学习醉翁
7、亭记后,查阅了欧阳修的经历,进一步阅读他的晚泊岳阳写下读后感:自古文人多思乡等优秀习作。(2)、借古抒怀 立意高远 文言文中的仁人志士,他们以天下为己任的高度社会责任感,舍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生命观深深影响着学生,培养了学生的健康、积极的情感态度价值观。这些历史人物以其特有的人格魅力征服着一代又一代的后来人。司马迁的幽思发奋,文天祥的留取丹心;屈原的上下探索,苏武的仗节牧羊;李白的倚剑天外,杜甫的民间疾苦;范仲淹的万家忧乐,诸葛亮的鞠躬尽瘁;勾践的卧薪尝胆,项羽的拒过江东;陶渊明的世外桃源,辛弃疾的美芹悲粟。在历史的长廊里,我们也看过钟子期和俞伯牙的流水知音,看过廉颇和蔺相如的将相之和。看过李清
8、照和赵明诚的琴瑟和谐,也看过陆游和唐琬的悲凉叹息。聆听过左光斗的“天下事谁可支柱者”的呐喊,也感动于谭赐同的“各国变法,无不从流血而成,今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有之,请自嗣同始”的慷慨。这些内容,多在中学的课本里,学生们对他们是熟知的。另外学生在进行基础训练时,也阅读过大量的传记类的文言文,了解了很多古代人物的材料,它们是学生的一个素材库,完全可以根据他们进行写作训练。可以再现他们的故事,可以对他们进行历史的反思,也可以作为论证的有利论据。这些人物的事迹,熏陶了学生的思想,培养了他们的品味,也为他们提供了写作的素材。(3)、手法多样 结构精巧 在漫长的古典文学长河中沉淀了
9、许多精巧的表现手法,经过岁月的洗礼和验证,它们成为宝贵的技法,学习、借鉴 、使用成为继承优秀文化的重要部分。(4)、引用化用 语言典雅 文言文语言最具优美性、简练性和哲理性,如“三人行,必有我师矣”、“千里之堤,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水不在深,有龙则灵”“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体味优秀文言文语言的简练、深刻和优美。在作文中巧用、化用。可提高作文语言表现力。3、深读善思 找好抓手找到阅读和写作的聚焦点。叶圣陶先生说:"阅读得其方,写作之能力也随之增长。"读是从外到内的收获,写是从内到外的表达。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如果把读和写有机地结合
10、起来,把课文作为学生学习写作的范文,学生在写作时就"有章可循"了。 所谓阅读教学中的读思写结合就是读的过程中要思,并带着思考过程中的问题读,思考要有一定的素材积累和理论指导。并用笔表述成文字。寻找到阅读与写作的最佳结合部,平衡点。以八年级下第一单元为例:语文课程标准写作要求:写记叙文做到内容具体,运用联想和想象,丰富内容。七年级和八年级上大多是写人记事的记叙文。本单元五篇文章都属于咏物抒怀的文章,或借物抒情,或寓意于物,或托物言志。这种文学表现手法在古代文学中使用范围很广,象诗经中芊芊芦苇,触动了文人的情思,留下了“蒹葭苍苍,白露为霜”的千古绝唱,象红楼梦缤纷落花
11、引起黛玉自怜吟诵葬花吟,中小学教材也有一定比例。尤其是诗词,例如:光是咏月的诗中小学教材中就有近20首,月亮几乎成了乡思的代名词。在苏教版初中教材选编了古代文学爱莲说、陋室铭,现代散文幽径悲剧、城市精灵,可以说咏物抒怀是散文写作的一种重要手法。是一般记叙文的一个重要提升,本单元选编了五篇优秀的咏物抒怀散文,通过这个单元的教学学会阅读咏物抒怀散文,写作咏物抒怀散文就至关重要,是写作复杂记叙文的一个契机,是记叙文写作的新的里程碑,因此是值得师生花费大量时间、精力去探究的。(1)、解读咏物抒怀散文,要读懂状物和抒怀的关系郁达夫说过:散文就是“一粒沙里见世界,半瓣花上说人情”。“一粒沙”和“半瓣花”就
12、是所借之物,“见世界”和“说人情”就是所抒之情怀。抒怀是灵魂 灵魂之美美在高贵。文章美在作者的情怀,或叫立意,积极、乐观的生活态度深深感染了读者,使得读有所获。此类散文美在情怀。状物的目的在于为抒怀做铺垫。(2)、写作教学指导在白杨礼赞一文中,如果按部就班讲解课文,2、3段会削弱孩子的探究热情,偏离中心,因此我解题后直接巧妙过渡,直奔文章核心部分,从5、6、7、8段开始学习,某中程度上可以说15678本身就是一篇结构完整的咏物抒怀文章,第二课时在学习239段通过对写作背景的探究深入理解课文,如此安排既有利于学生解读文本,更有利于写作训练,布置学生选一个熟悉的植物,仿照白杨外形美、内在美、联想抒
13、情写片断,训练结构美。石榴让学生从如何状物的角度学习状物的方法, 反观自己协作中的状物,紫藤萝瀑布学习围绕抒怀有目标的状物及如何有状物过渡到抒怀。流畅美。学生通过对课本的阅读、探究,欣赏了美好的事物,领会了美好的情感,掌握写作的要领,学会了布局谋篇,是不难写出象样的咏物抒情散文的,掌握了基本的文学样式,随着阅读的积累、阅历的丰富,情感的丰富,思想的发展,他的散文就会自然而然健康发展。写作活动:根据单元教学设计我设计了两次作文训练:1、以校园灯箱为写作对象,观察其外形、思考其内涵,写一篇借物抒怀的散文。自选一事物写一篇借物抒怀散文。4、一课一招 招招凑效课本例文都是古今中外的名篇,处处可学,教师
14、根据学生实际需要和自己的教学能力确定学习重心,一课一招,方能招招有效怎样写好游记文章?我从课文中找方法。阿里山纪行是当代作家、文艺评论家、美学家吴功正于1997年畅游阿里山之后所写的一篇佳作。此文为我们展示了阿里山美丽的风光,读之难忘。其写作上也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就让我们品其构思精妙之美。 文章用的是移步换景的写法,不固定立足点和观察点,一边走一边看,按照游踪把自己的所见所闻依次写下来。但是他不仅避免了叫人生厌的流水帐式的写法,而且通过巧妙的过渡手法,在时间的推移里,让内容逐层深入,令结构摇曳生姿。文章以高山青开头,奠定了全文的感情基调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最后一段,仍用高山青来终结,再次强调
15、“阿里山的风光美如画”。一线穿珠,妙不可言。以歌开头,用歌结束,首尾呼应,浑然一体。 其结构美实在值得学习。 美丽的西双版纳小标题结构值得一学,不用细细去读,粗粗一浏览,我们便知道了西双版纳美在“高高望天树”的挺拔珍贵,美在“竹楼映蓝天”优美生动,美在“悠悠野象谷”的恐怖有趣,美在“妩媚傣寨水”的风情万种,美在“笑对生与死”的豁达人生态度这就是运用小标题的力量之所在。五个小标题统领五个片段,每一个小标题都有概括性、准确性、鲜明性、得体性的特点。观之,赏心悦目;读之,朗朗上口。它们分别概括了西双版纳最富有特征的景物和人情,为我们了解那片神奇的土地展开了一幅长卷;它们准确地抓住了最能体现西双版纳的
16、美丽的景色的特征,把之栩栩如生地表现了出来;它们每一个都有着鲜明的色彩,代表着当地最让人难忘的景致;另外每一个小标题都是五个字组成,句式整齐,结构匀称。李舵面对着“神奇秀丽”的西双版纳,有着那么多的材料可写可赞,化繁为简,截取其中最鲜明的片段和最有代表性的景物,用上小标题,这样,不仅重点突出,条理清晰,而且可以有“管中窥豹”之奇效。蓝蓝的威尼斯中去学习语言。一、美妙的场面描写,构建奇景。请看作者从舷窗里眺望所看到的景象:“一片蔚蓝色的世界:天,是蓝的;地,是蓝的。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缀着一簇簇的村落”这里,作者通过联想,比喻,描绘出了一幅美丽的水天一色
17、图,这个画面突出了一个“蓝”字,再现了一个宁谧、和美的境界,为我们勾勒了威尼斯给我们的第一印象。再看到达之后眼中所见:“118个岛屿,177条大小河道相互沟通,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入夜,灯光映着碧水,明月照亮大海,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真是人间奇景。”有数字而不枯燥,短短几句,就创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仙境,读之叫人沉迷、陶醉。第四段的两岸风光之美,第六段的深秋广场之迷人,都是精妙至致的场面描写,无不优雅美好,塑造出了极为神奇的景观。二、神奇的比喻运用,锦上添花。在“水天连接的远处,耸立着几处高楼和尖顶教堂,仿佛在蓝色的盆景里点
18、缀着一簇簇的村落”一句中,把威尼斯比做“蓝色的盆景”,把这个城市里的建筑比做“一簇簇村落”,这个新鲜贴切的比喻,一下就抓住了读者的心,也扣合了威尼斯的特点,把平凡的事物变得美妙绚彩。“由401座各式各样的桥梁串连缀接而成的水都,就像一串颗颗珍珠连缀起来的瑰宝。”细腻地道尽了水都的白昼之美。你瞧,清澈碧蓝的水,千姿态百态的桥,成了一串珍珠,多么绚丽!“泛舟在亚得里亚海滨像进了水晶宫一般,”精确地写出了水都夜色之美。你看,到处都是闪闪发光,晶莹剔透,耀眼夺目,宛如神仙样的世界。“深秋的威尼斯,绚丽多姿,游客如云构成一幅美丽、和谐、幸福的画卷。”此处,寥寥数语,活画了一幅秋色图。有点有面,有动有静,
19、有声有色真如同中国绘画里的一幅工笔长卷。比喻的使用在文中远不止此,但是莫不美妙无比。在学习范文的基础上我布置作业,周末一起游南山,写一篇游记。涌现出一批佳作。5、大小结合 虚实相间 大指的是单元大作文,小指的是课文中训练的小片段,先小后大,渐次成长。虚指的是修稿、交流,实指的是写作,强调不仅有重写作,更要重视修改、交流、提高。6、修改提高 方法多样 自主修改,扩大交流,建立写作阅读评改推荐发表体系纵观传统作文批改,往往是教师承担全部的批改任务,面对七十多人的大班,时间紧,任务重,教师批改评语往往公式化、模式化,普遍缺乏有针对性有个性的评改,只有极个别同学有面批机会,可一学期下来又有几个有此殊荣
20、。至于评,课前念几篇范文了事。时间久了,不是满园春芳,而是几枝或一枝独秀。整个写作教学过程重写作轻评改,重师生交流轻学生之间,学生与家长之间,学生与社会之间的交流。分享感受,沟通见解远远不够,打击了相当一部分学生的写作积极性。针对传统评改程序的弊端,我在作文教学中,大胆改进,培养学生修改能力。(1)重反思、自评,在反思、自评中养成思考习惯,加强思维训练。要求学生每篇作文后写上写后札记,内容可以是写后感受,也可是文章酝酿过程中的一些花絮,可以是写作中的困难,也可以是写作后喜悦,强调自评。在写后札记、自评中对自己文章进行认真反思,增强感性认识,理性思考。经过长时间训练,学生养成写写后札记的习惯,对
21、写作过程多了理性思考。(2)重交流,改变以往大多数学生作品交流面窄,交流链条短,交流不深入、不充分的弊端,实现每一个学生的多渠道、多层次、充分交流。1.父母链接,亲子交流 现代家庭父母对子女关心程度普遍较高,愿意参与孩子的学习、生活,帮助孩子健康成长,但语重心长的教导往往被孩子冠以“啰嗦”,苦于找不到与孩子能进行思想交流的途径。我因此在作文中设计有父母链接一环,要求孩子请父母阅读自己习作。家长在习作中有基本修改,有阅读赏析,有思想交流,有热情鼓励,父母们情真意切、充满理性的话语更容易被学生接受,既提高了学生写作水平,又达到了亲子交流、健康成长的预期效果。父母欣然接受把它作为家长与孩子情感充分交
22、流的一个平台。(2).同学荐语, 学生交流 我要求学生在作文交流课上尽可能多的请同学仔细阅读自己的习作,并写上读后见解、发表推荐语。自己也充分利用时间去阅读别人作品,学生读学生作品格外认真,指问题,提建议,交流得不亦乐乎。(3).教师推荐,师生交流 我对学生文章定格在阅读、交流上,尊重学生作品中表现出来的个性,以肯定的姿态,平等、亲切交流。(4).大胆自荐,社会交流 我还建议学生把作品整理成册,请亲朋好友中文学水平高的人阅读,写评语。学生假期通过计算机排版,出版了一本本风格各异、富有个性美的作文集。在学校素质教育展示活动中成功展出,极大鼓舞了学生写作、编辑、出版的热情。作品通过多渠道传播阅读,
23、在读者心中产生共鸣,得到阅读愉悦,充分实现其写作价值,在这样的交流评改中学生无论对自己作品还是他人作品理解、赏析都要深刻许多。在感悟中促进自身写作发展,比较以往老师单调、模式化评语给学生带来的印象,个性的、自我、主动的交流评改效果好得多。在赏析、评价的过程中,文章几经修改,日趋完善,整个评价过程文章充分交流,展示写作成果,激发了学生写作热情,彰显了学生写作个性,促进写作个性化发展。每次大组推荐到网管编辑处,由他们统一审核发送。基本都采用电子邮件形式。7、教学相长 共同提高通过写下水文,不仅拉近了和学生的距离,更让我认识到作为一名语文教师,要注重发展自己的阅读、写作能力,发展自己的教学风格,在发展中提升,在发展中前进。阅读使得我们知识面加宽,写作使得我们切实前进,如果说阅读发展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薪酬福利调整说明书与实施方案解读
- 绿色能源供应协议书
- 兄妹共同出资购房合同
- 全新绿化工程协议书
- 电力行业电力供应稳定性免责协议
- 员工年度工作总结与未来发展规划报告
- 项目合作方案设计建议书
- 购买公司股份协议书十
- 第二单元 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与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 大单元教学设计 2023-2024学年部编版八年级历史下册
- 第二单元4《古诗三首》教学设计-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三年级上册
- 学校食堂“三同三公开”制度实施方案
- 2025版职业院校与企业合作育人合同3篇
- 殡仪馆管理制度
- 自动化设备项目评估报告模板范文
- 2025年医院财务工作计划(2篇)
- DB32T 4969-2024大型医用设备使用监督管理平台基础数据采集规范
- 2025年大连长兴开发建设限公司工作人员公开招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道路交通安全法》课件完整版
- 部编版教科版三年级科学下册全册教案【统编教材】
- (2024)甘肃省公务员考试《行测》真题及答案解析
- 小红书种草营销师(初级)认证考试真题试题库(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