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1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综述_第1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1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综述_第2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1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综述_第3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1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综述_第4页
高考生物一轮复习 课时强化作业31 专题31 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及稳定性综述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课时强化作业三十一生态系统的功能(能量流动、物质循环和信息传递)及稳定性一、选择题1(2016届广东汕尾高三调研)甲图所示是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乙图是某地区30年内某物种种群数量的变化图。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多选)()甲图乙图A甲图所示,鹰与蛇之间存在捕食和竞争关系B甲图中植物固定的太阳能能用于自身呼吸和流到鼠和兔C乙图所示,种群数量的减少只发生在第815年间D乙图中第15年间,该种群数量呈“S”型曲线增长解析:本题考查种群数量的变化和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等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识图能力和能用文字、图表和数学公式等多种表达方式表述生物学内容的能力。鹰以蛇为食,二者都以鼠为食,故二者之间存在捕食和竞

2、争关系,A选项正确;甲图植物固定的太阳能是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不仅用于自身的呼吸,也可以流到鼠和兔体内,还有一部分被分解者利用,B选项正确;乙图纵坐标表示当年种群数量是前一年数量的倍数,当倍数大于1时,说明种群数量增加,小于1时,种群数量减少,故种群数量的减少发生在820年,C选项错误;15年,纵坐标不变,说明种群增长率不变,种群数量呈“J”型增长,D选项错误。答案:AB2(2016届福建安溪一中月考)如图是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示意图,“”表示碳的流动方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图中A是生产者,B、D、E是消费者,C是分解者B该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A、B、C、D,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该生态系统中

3、食物网可表示为:ADEBD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25 kg的A解析:图中A是生产者,D、E是消费者,B是分解者,C是大气中CO2库,A项错误;生态系统的成分包括所有生物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所以还必须包括E,B项错误;B是分解者,不参与食物链的组成,C项错误;按最高能量传递效率计算,E每增加1 kg的体重,至少需要A为1÷20%÷20%25(kg)。答案:D3(2016届北京海淀期末)下图表示在一个生态系统中,植物光合作用积累的有机物被植食动物利用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之和为输入到生态系统的全部能量B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包含在中C之和为流向分解者的能量

4、D占的百分比为能量传递效率解析:输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为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一部分用于植物呼吸消耗,一部分储存在植物体内的有机物中,A说法错误;植食动物粪便中的能量属于植物同化量的一部分,并未被植食动物同化,B说法正确;表示植食动物呼吸消耗的能量,并没有流向分解者,C说法错误;能量传递效率为相邻两营养级之间同化量的比值,植物同化量未知,D说法错误。答案:B4(2016届山西四校高三模拟)生态系统的能量流动具有“逐级递减”的特点,是指()A营养级越少,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越少B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再流回到这个营养级C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D营养级越高,种群个体数量越少解析:能

5、量在流动过程中逐级递减是指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百分之百的流入下一个营养级,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渐减少的。选项A,流经生态系统的能量是生产者固定的全部能量,不受营养级数量的影响;选项B,输入到一个营养级的能量不可能再流回到这个营养级,体现出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是单向、不循环的,不符合“逐级递减”的解释;选项C,能量在沿食物链流动的过程中是逐级减少的,可以简要表述为“逐级递减”;选项D,一般来说营养级越高,种群个体体积越大,数量越少,但并非所有生态系统中的所有生物都具有这一特点,且不符合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内容。 答案:C5(2016届浙江嘉兴一中高三模拟)关于生态系统中能量的叙

6、述,错误的是()A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B在裸岩向森林演替的过程中,流入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会越来越多C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积累的过程也就是新物种不断形成的过程D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解析:人工鱼塘生态系统中需要投放大量鱼食,故消费者同化的能量往往大于生产者所固定的太阳能,A选项正确;在裸岩向森林演替的过程中,生产者的数量和种类越来越多,对太阳能的固定能力越来越强,所以流入这个生态系统中的能量会越来越多,B选项正确;生态系统中未利用的能量是指未被自身呼吸作用消耗,也未被后一个营养级和分解者利用的能量,与新物种形成没有直接关系,C

7、选项错误;生态系统中的能量只能从第一营养级流向第二营养级,再依次流向后面的各个营养级,不可逆转,也不能循环流动,因此任何生态系统都需要不断得到来自系统外的能量补充,D选项正确。答案:C6(2016届广东十校高三模拟)白尾金雕是一种以海鱼为主要食物的大型海鸟,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白尾金雕摄入植食性海鱼后,植食性海鱼储存的能量即流入白尾金雕体内B被白尾金雕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通过白尾金雕的呼吸作用以热能形式散失C被白尾金雕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白尾金雕的生长、发育等生命活动D构成白尾金雕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白尾金雕死后可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而释放出来解析:白尾金雕摄入植食性海鱼后,植食性

8、海鱼储存的能量随自身有机物被白尾金雕消化和吸收后,才流入白尾金雕体内,A选项错误;被白尾金雕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通过白尾金雕的呼吸作用以热能的形式散失,B选项正确;被白尾金雕同化的能量中,一部分用于白尾金雕的生长、发育、繁殖等生命活动,C选项正确;构成白尾金雕的有机物中的能量,在白尾金雕死后可随分解者的分解作用而释放出来,D选项正确。答案:A7(2016届江西重点中学联考)下列有关碳循环的叙述中,错误的是()A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能供给南方植物进行光合作用B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C植物体内的碳元素和能量全部传递给了初级消费者D没有分解者,碳循环将无法保持平衡状态解析:

9、碳循环具有全球性,所以冬季北方人呼吸产生的CO2可以供给南方的植物进行光合作用;大力开发和使用清洁能源能减少CO2的释放量;植物体内的碳元素和能量不能全部传递给初级消费者;分解者分解作用产生的CO2是大气中CO2的主要来源,没有分解者,碳循环将无法保持平衡状态。答案:C8(2016届北京海淀期末)如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图中A、B、C代表生态系统成分,数字表示碳的流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生产者、B、C、A构成了两条食物链B为CO2形式,为有机物形式C之和等于生产者同化的碳的总量D经流向B的碳全部储存于B体内的有机物中解析:题图中A为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为消费者,C为分解者。食物链中

10、不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A说法错误;图中的、表示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表示生产者固定的二氧化碳,、表示生物之间的有机物传递,B说法正确;是消费者流向分解者的有机物,是的一部分,C说法错误;生产者流向消费者的碳部分储存在B体内的有机物中,还有部分用于呼吸作用,D说法错误。答案:B9(2016届河北唐山月考)某草原上啮齿类以植物为食,如图表示啮齿类的密度与植物种类数的关系,据图判断下列叙述中错误的是()A啮齿类的密度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B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C啮齿类密度适宜时,草原生态系统较稳定D啮齿类密度低时,不同种的植物之间竞争较激烈解析:从图中可看出先是随啮齿

11、类的密度增加,植物种类数也增加,而至60只/hm2后,则随啮齿类的密度增加植物种类数减少,说明啮齿类的存在影响植物多样性;植物的多样性取决于啮齿类的密度;啮齿类能对植物进行选择,所以B、C、D的叙述是正确的。从图中可看出,啮齿类的密度并不依赖于植物的多样性,在植物的种类数下降时,啮齿类的密度依然在升高。答案:A10右图是某岛屿居民与该岛上的植物、兔、鼠、鼬和鹰构成的食物网,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图中全部生物构成群落B鹰与鼬的种间关系为竞争与捕食C能量在该食物网中按箭头方向流动D植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都属于同一营养级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和食物链及生物相互关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

12、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的能力。生态学上把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相互之间有直接或间接联系的各种生物的总和,叫做生物群落,简称群落。图中缺少分解者不能构成群落。故A选项错误。答案:A11(2016届云南师大附中高三月考)图甲是某池塘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之间的关系图,图乙表示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向贝类后,将发生的一系列变化。下列分析错误的是()A图甲的种间关系有竞争与捕食B图乙中水禽、鱼类的粪便量等于FGC图乙中C表示贝类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D能量由贝类流向水禽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F/A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及生物之间关系的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及识图

13、能力。图中甲为该生态系统的食物网,其中几种生物的种间关系有捕食与竞争,A正确;图乙中G为水禽、鱼类的同化量,同化量为摄入量F减去粪便量,B正确;图乙中C表示贝类用于自身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C正确;生态系统能量的传递效率是营养级的同化量的比值,能量由贝类流向水禽的传递效率可表示为G/B,D错误。答案:D12(2016届山东省滨州市高三模拟)下图为生态系统碳循环示意图,其中甲、乙、丙表示生态系统中的三种成分。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X和Y代表的生物可分别为乳酸菌和酵母菌B含碳有机物由甲图的a和b分解为CO2C大气中的CO2在甲图的c、d处合成有机物D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和能量都能循环利用解析:本题考查

14、生态系统功能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形成知识的网络结构能力。X和Y代表的生物可分别为生产者和分解者,乳酸菌不是生产者,故A错误;含碳有机物先在a细胞质基质分解,再进入b线粒体分解,故B正确;大气中的CO2在甲图的c叶绿体基质合成有机物,d处为类囊体,为光反应场所,不合成有机物,故C错误;物质可以循环利用,能量不能,故D错误。答案:B13(2016届江西南昌调研)关于生态系统的信息传递,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信息传递可以调节种间关系B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化学防治C蜜蜂跳舞属于行为信息D生命活动的正常进行和生物种群的繁衍离不开信息的传

15、递解析:利用性外激素扰乱某些动物雌雄交配,属于生物防治,B项错误。答案:B二、非选择题14图1中,两条虚线之间的部分表示生态系统稳定性的正常范围,y表示一个外来干扰使之偏离这一范围的大小;x表示恢复到原状态所需的时间。据图作答。图1图2(1)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是自我调节能力,_(填“正”或“负”)反馈调节是该能力的基础。(2)对a、b两个生态系统施加相同强度的干扰,若yayb,则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_(填“”或“”)b。(3)图2为a生态系统中某高等生物细胞的部分生理过程示意图。该生物在a生态系统中的成分是_,在能量流动中所起的作用是_。若过程发生而过程不发生,则此时的外界

16、条件是_。当细胞中有过程发生而没有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_。(4)环境污染是影响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因素之一。研究环境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可用于生态风险评估。进行生态风险评估时,要计算出一个风险商数(RQ),若RQ1显示污染物对生物的健康只构成低风险,RQl则显示污染物可能对生物有害。根据表中的RQ值,分析污染物对表中哪些生物生存存在威胁?_ ,这会使生态系统的抵抗力稳定性降低。为了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需要进行生态工程建设,则生态工程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_。(列举两条)生物各类RQ汞(Hg)铅(Pb)A 某种小乔木0.750.55B某种植食动物1.260.81

17、C某种大型真菌0.910.48D某种肉食动物1.252.05解析:本题考查生态系统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1)生态系统具有自我调节能力,这是生态系统稳定性的基础;负反馈调节是自我调节能力的基础。(2)在相同强度的干扰下ya>yb,表明a生态系统受到的影响更大,其抵抗力稳定性低,偏离正常范围越大,恢复需要的时间就越长,故这两个生态系统的恢复力稳定性的关系为a>b。(3)由图2分析,为光合作用、为呼吸作用、为氧气排出细胞外,说明该生物是生产者,可以通过光合作用把太阳能固定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若过程呼吸作用发生而过程光合作用不发生,则此时

18、的外界条件是黑暗;当细胞中有过程发生而没有过程发生时,该细胞处于的生理状态是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4)根据表中的RQ值分析发现,污染物对表中B、D生存存在威胁;生态工程需遵循的基本原理有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协调与平衡、整体性、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答案:(1)负(2)>(3)生产者把太阳能固定在所制造的有机物中黑暗光合作用强度小于或等于呼吸作用强度(4)BD物质循环再生、物种多样性、协调与平衡、整体性、系统学和工程学原理15(2016届广州广铁一中高三测试)南极自然环境是地球仅有的受人类干扰少的寒冷地带的生态系统。Crooked湖是南极的淡水湖之一,该湖的主要生物以及这些生物的营养关系如图所示。请回答:(1)与太湖相比,Crooked湖的自我调节能力较低,原因是_。(2)图中所示生物的种间关系有_,占有两个营养级的生物是_,没有表示出的生态系统组成成分是_。(3)鞭毛藻同化的能量最终有三个流向:通过自身的呼吸作用散失一部分,被下一营养级利用,_。鞭毛藻能感受光线的强弱,借助鞭毛移动到光线合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