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_第1页
数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_第2页
数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_第3页
数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_第4页
数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知识必备:1直角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中,C90°,ABc,ACb,BCa。(1)三边之间的关系:a2b2c2。(勾股定理)(2)锐角之间的关系:AB90°;(3)边角之间的关系:(锐角三角函数定义)sinAcosB,cosAsinB,tanA。2斜三角形中各元素间的关系:在ABC中,A、B、C为其内角,a、b、c分别表示A、B、C的对边。(1)三角形内角和:ABC。(2)正弦定理:在一个三角形中,各边和它所对角的正弦的比相等(R为外接圆半径)(3)余弦定理:a2b2c22bccosA; b2c2a22cacosB; c2a2b22abcosC。 3三角形的面

2、积公式:(1)ahabhbchc(ha、hb、hc分别表示a、b、c上的高);(2)absinCbcsinAacsinB;4解三角形:由三角形的六个元素(即三条边和三个内角)中的三个元素(其中至少有一个是边)求其他未知元素的问题叫做解三角形广义地,这里所说的元素还可以包括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以及内切圆半径、外接圆半径、面积等等主要类型:(1)两类正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两角和任意一边,求其他的两边及一角. 第2、已知两角和其中一边的对角,求其他边角.(2)两类余弦定理解三角形的问题:第1、已知三边求三角.第2、已知两边和他们的夹角,求第三边和其他两角.5三角形中的三角变换三角形

3、中的三角变换,除了应用上述公式和上述变换方法外,还要注意三角形自身的特点。(1)角的变换因为在ABC中,A+B+C=,所以sin(A+B)=sinC;cos(A+B)=cosC;tan(A+B)=tanC。;数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1、在三角形ABC中“cosAsinAcosBsinB”是“C90°”的 ( ) A、充分非必要条件B、必要非充分条件 C、充要条件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2、设分别是中所对边的边长,则直线与的位置关系是( )A平行 B垂直 C重合 D相交但不垂直3、(2009宣武区文)中,分别是内角的对边,且则b:的值是 ( )A. 3:1 B. :1 C. :1 D

4、. 2 :14、(2009揭阳)设向量与的夹角为,定义与的“向量积”:是一个向量,它的模,若,则 ( )A B2C D45、(2009汕头潮南)ABC的三边分别为a,b,c且满足,则此三角形是( )(A)等腰三角形 (B)直角三角形 (C)等腰直角三角形 (D)等边三角形6、(2010天津理)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是a,b,c,若,则A=( )(A) (B) (C) (D)7、设,且,则等于( ) 或8、在ABC中,是角A、B、C成等差数列的( )A充分非必要条件 B充要条件C必要非充分条件 D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9.(2010江西理)E,F是等腰直角ABC斜边AB上的三等分点,

5、则( )A. B. C. D. 10、锐角三角形ABC中,若,则的范围是( )A(0,2)B CD11、(2010北京文)某班设计了一个八边形的班徽(如右上图),它由腰长为1,顶角为的四个等腰三角形,及其底边构成的正方形所组成,该八边形的面积为( )(A) (B)(C) (D)12、ABC中,已知sinA:sinB:sinC=1:1:,且SABC=,则的值是( )A2BC2D13、已知非零向量则ABC的形状是( )A三边均不相等的三角形B直角三角形C等腰(非等边)三角形D等边三角形14、ABC中,AB=,AC=,BC=2,设P为线段BC上一点,且则一定有( )AAB·AC>PA

6、2,AB·AC>PB·PCBPA2>AB·AC,PA2>PB·PC CPB·PC > AB·AC,PB·PC>PA2 DAB·AC> PB·PC ,PA2 >PB·PC15、CD是ABC的边AB上的高,且,则 ( )AB或C或D或16、的三内角A,B,C所对边长分别是,设向量,若,则角的大小为_17、在中,角所对的边分别为,若则_. 18、(2008湖北)在中,三个角的对边边长分别为,则的值为 .19、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已知ABC的顶点A(6,0)

7、 和C(6,0),顶点B在双曲线的左支上, 20、若钝角三角形三内角的度数成等差数列,且最小边长与最大边长的比值为m,则m的取值范围是 21、在ABC中,等于 。22、(2010广东理)已知a,b,c分别是ABC的三个内角A,B,C所对的边,若a=1,b=, A+C=2B,则sinC= .23、(2010重庆文)如图,图中的实线是由三段圆弧连接而成的一条封闭曲线,各段弧所在的圆经过同一点(点不在上)且半径相等. 设第段弧所对的圆心角为,则_ .24、(2010江苏卷)在锐角三角形ABC,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则=_。25、中,所对的边分别为,,.(1)求;(2)若,求. 26、设的

8、内角所对的边分别为且.(1)求角的大小;(2)若,求的周长的取值范围.27、设的内角、的对边长分别为、,求28、(2009湖南卷理). 在,已知,求角A,B,C的大小.29、已知中,记,120°(1)求关于的表达式;(2)求的值域;30、(2007山东)如图,甲船以每小时海里的速度向正北方向航行,乙船按固定方向匀速直线航行,当甲船位于处时,乙船位于甲船的北偏西的方向处,此时两船相距20海里.当甲船航行20分钟到达处时,乙船航行到甲船的北偏西方向的处,此时两船相距海里,问乙船每小时航行多少海里?31、(2010福建理)。,轮船位于港口O北偏西且与该港口相距20海里的A处,并以30海里/

9、小时的航行速度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假设该小船沿直线方向以海里/小时的航行速度匀速行驶,经过t小时与轮船相遇。(1)若希望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则小艇航行速度的大小应为多少?(2)假设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试设计航行方案(即确定航行方向与航行速度的大小),使得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并说明理由。32、(2010江苏卷)某兴趣小组测量电视塔AE的高度H(单位:m),如示意图,垂直放置的标杆BC的高度h=4m,仰角ABE=,ADE=。(1)该小组已经测得一组、的值,tan=1.24,tan=1.20,请据此算出H的值;(2)该小组分析若干测得的数据后,认为适当调整标杆到电

10、视塔的距离d(单位:m),使与之差较大,可以提高测量精确度。若电视塔的实际高度为125m,试问d为多少时,-最大?33、(2009宁夏海南卷理)为了测量两山顶M,N间的距离,飞机沿水平方向在A,B两点进行测量,A,B,M,N在同一个铅垂平面内(如示意图),飞机能够测量的数据有俯角和A,B间的距离,请设计一个方案,包括:指出需要测量的数据(用字母表示,并在图中标出);用文字和公式写出计算M,N间的距离的步骤。历年模拟习题1已知函数的图象如图所示,则函数的图象可能是(A)(B)(C)(D)2.已知函数(其中,)的部分图象如图所示.()求,的值; ()已知在函数图象上的三点的横坐标分别为,求的值.1

11、如图,设A、B两点在河的两岸,一测量者在A的同侧所在的河岸边选定一点C,测出AC的距离为50m,后,就可以计算出A、B两点的距离为( )ABCD2在ABC中,若B=,b=,则C= 3在ABC中,BAC=90º,D是BC的中点,AB=4,AC=3,则=(A) -7(B) (C) (D) 74在中,则 _ 5.在中, ,且的面积为,则 等于 A或 B C D或6在中,则 ( )(A) (B) (C) 或 (D) 或7已知定点,点和Q分别是在直线l:和y轴上动点,则当MPQ的周长最小值时,MPQ的面积是( ) (A) (B) (C) 1 (D) 8. 中的内角的对边分别为,若°,

12、则= 。9在中,若,则 10在中, ,分别为角, ,C所对的边.已知角为锐角,且,则 .11. 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 12. 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若,则角B的值为( )A B C D13.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满足(1)求的值; (2)若的面积是,求的值 14在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1)求A的值; (2)若,求的面积 15. 在锐角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1)求B的值; (2)求的求值范围。 16已知函数()求函数的单调递增区间;()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

13、为a、b、c已知, , ,求ABC的面积17在中,角,所对应的边分别为,且()求角的大小;()若,求的面积18.已知函数.()求的单调递增区间;()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 已知,试判断的形状.19.在ABC中,角A,B,C所对的边分别为a,b,c,且()判断ABC的形状;()若,求的最大值20已知中,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 ()求的值;()设,求的面积21已知函数f(x)=sin(2x+)+cos 2x ()求函数f(x)的单调递增区间。 ()在ABC中,内角A、B、C的对边分别为a、b、c,已知f(A)=,a=2,B=,求ABC的面积22在中,角,的对边分别为,已知向量,且()求角的大小;

14、()若,求角的值23.已知向量(0),函数的最小正周期为。(I)求函数的单调增区间;(II)如果ABC的三边a、b、c所对的角分别为A、B、C,且满足求的值。24. 已知函数的图象过点. ()求的值; ()在中,角,的对边分别是,.若, 求的取值范围25.在中,三个内角,的对边分别为,且()求角;()若,求的最大值26在中,已知()求角; ()若,求K班数学高三第一轮复习解三角形参考解答110:BBDBD、ADBDC; 1115:ACDDD16、;17、;18、;19、;20、(0,);21、;22、1;23、;解析: 又,所以24、 解析 考查三角形中的正、余弦定理三角函数知识的应用,等价转

15、化思想。一题多解。(方法一)考虑已知条件和所求结论对于角A、B和边a、b具有轮换性。当A=B或a=b时满足题意,此时有:,= 4。(方法二),25、解:(1) 因为,即,所以,即 ,得 . 所以,或(不成立).即 , 得,所以.又因为,则,或(舍去) 得(2), 又, 即 ,得26、(1)由得 又 ,又 (2)由正弦定理得:, 故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2)另解:周长 由(1)及余弦定理 又即的周长的取值范围为. 27、分析:由,易想到先将代入得。然后利用两角和与差的余弦公式展开得;又由,利用正弦定理进行边角互化,得,进而得.故。大部分考生做到这里忽略了检验,事实上,当时,由,进而得,矛盾,应

16、舍去。也可利用若则从而舍去。不过这种方法学生不易想到。评析:本小题考生得分易,但得满分难。28、解:设由得,所以又因此 由得,于是所以,因此,既由A=知,所以,从而或,既或故或。29、120°解(1)由正弦定理有:;,;(2)由; 30、解 方法一 如图所示,连结A1B2,由已知A2B2=,A1A2=,A1A2=A2B2,又A1A2B2=180°-120°=60°A1A2B2是等边三角形,A1B2=A1A2=.由已知,A1B1=20,B1A1B2=105°-60°=45°,在A1B2B1中,由余弦定理,=+-·A1

17、B2·cos45°=202+()2-2×20××=200.B1B2=.因此,乙船的速度的大小为×60=(海里/小时).答: 乙船每小时航行海里.31、【解析】解法一:(I)设相遇时小艇航行的距离为S海里,则 = 故当时,此时 即,小艇以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 (II)设小艇与轮船在B出相遇,则KS*5U.C#O 故 , 即,解得 又时, 故时,t取最小值,且最小值等于 此时,在中,有,故可设计寒星方案如下: 航行方向为北偏东,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解法二:(I)若相遇时小艇的航行

18、距离最小,又轮船沿正东方向匀速行驶,则小艇航行方向为正北方向。 设小艇与轮船在C处相遇。 在中, 又, 此时,轮船航行时间, 即,小艇以海里/小时的速度航行,相遇时小艇的航行距离最小。(II)猜想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在D出相遇,此时 又,所以,解得 据此可设计航行方案如下: 航行方向为北偏东,航行速度为30海里/小时,小艇能以最短时间与轮船相遇 证明如下:KS*5U.C#O 如图,由(I)得,故,且对于线段上任意点P, 有 而小艇的最高航行速度只能达到30海里/小时, 故小艇与轮船不可能在A,C之间(包含C)的任意位置相遇。 设,则在中, 由于从出发到相遇,轮船与小艇所需要的时间分别为 和 所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