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承天寺夜游姜海燕_第1页
记承天寺夜游姜海燕_第2页
记承天寺夜游姜海燕_第3页
记承天寺夜游姜海燕_第4页
记承天寺夜游姜海燕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记承天寺夜游(18分)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 /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晚,(我)脱了衣服将要睡觉,这时月光照进门里,(我)便很高兴地起来走动。(我)想到没有可以交谈取乐的人,于是到承天寺去找张怀民。张怀民也没有睡觉,(于是)我们一起在庭院中散步。院子中的月光如水一般清澈透明,水中水藻、荇菜交错纵横,原来是竹子、柏树的影子。哪个夜晚没有月色?哪个地方没有竹子柏树?只是缺少像我们两个这样的闲人

2、罢了.苏轼(10371101) 字_子瞻_,号_东坡居士_,_北宋(朝代)文学家,四川眉山人,与其父苏洵_、其弟_苏辙_,并称“三苏”,为“唐宋八大 家”之一。 1.文中描写月色的句子分别是什么?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写月色?写月语句:描写方法:1.(1)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直接描写与间接描写相结合;动静结合:通过比喻直接描写出了月光的清澈透明,给人以冰清玉洁般宁静之美。又通过竹柏的影子,间接地写出了月光照耀下美丽的竹柏倒影,具有摇曳多姿的动态之美。整句不见一个月字,但作者用高度凝练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2.你认为文中的“闲人”有哪

3、些含义?闲”字是本文的文眼,闲人是本文的点睛之笔。“闲人”,即清闲的人,1反映作者身为闲官的现实,清闲之人 ,政治生活清闲的人。2表达了作者安闲自适的心境,具有闲情雅致之人。 3.篇末的议论分别表露了作者怎样的人生态度或感情?表现出作者面对挫折豪放旷达的人生态度,也隐含着被贬后内心的悲凉与自慰。则把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浓缩在文中“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的语4、贯穿全文线索的是 ,运用比喻手法描写月夜庭中景色的句子是_答谢中书书 陶弘景山川/之美,古来/共谈,高峰/入云,清流/见底。两岸/石壁,五色/交辉。青林/翠竹,四时/俱备。晓雾

4、/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实是/欲界之仙都。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y)其奇者。山川景色的美丽,自古以来就是文人雅士共同欣赏赞叹的。巍峨的山峰耸入云端,明净的溪流清澈见底。两岸的石壁色彩斑斓,交相辉映。青葱的林木,翠绿的竹子,四季常存。早晨的薄雾将要消散的时候,传来猿、鸟此起彼伏的鸣叫声;夕阳快要落山的时候,潜游在水中的鱼儿争相跳出水面。这里实在是人间的仙境啊。 自从南朝的谢灵运以来,就再也没有能够欣赏这种奇丽景色了的人。一、 填空答谢中书书选自 作者 是 时期的思想家。有作品 。“书“的意思是 ,”答谢中书书“的意思是 。本文中的“康乐”是指 朝 答谢中书书一、全上古

5、三代秦汉三国六朝文全梁文陶弘景南朝梁 陶隐居集书信四、默写1、文中表现色彩配合之美的句子是 2、写山水相映之美的句子是 3、写晨昏变化之美的句子是 1.山川之美,在陶弘景的笔下的情景是_ 2.作者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的句子是_ 3.陶弘景发表议论抒发感情的句子是_ 五、本文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1)表达了作者沉醉于山水的愉悦之情。(2)能够和古今山水知音比肩的得意之感。六、本文作者怎样从听觉与视觉的角度来写一天中的景物变化的?请用原句回答。晓雾/将歇,猿鸟/乱鸣;夕日/欲颓,沉鳞/竞跃七、“高峰如云,清流见底”这两句描写了哪些景物?从哪些角度写的?描写了高山、白云、流水三

6、种景物,突出了山之高,水之净;分别从仰观、俯察两种视角来写。十、答谢中书书具体描绘“ ”(用文中的短语),表现自己 的志趣。九、记承天寺夜游的构思角度是( )A.托物言志 B.即景生情 C.类比象征 D.以物喻人十、记承天寺夜游巧用 手法描写美丽的月色,结尾用“ ”一词点出自己被贬谪的悲凉和感慨。 十一、本文要表达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赏月的欣喜、漫步的闲适、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人生的感慨等微妙复杂的思想感情2从划波浪线的句子中找出记叙的六要素。时间: 地点: 人物: 起因: 经过: 结果: 2时间: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 地点:承天寺 人物:我(苏轼)与张怀民 起因:我见月色入户欣然起行

7、 经过: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结果:我与张怀民相与步天庭中 5、请将记承天寺夜游分为三层:第一层记事,交代了 ;第二层写景,写了 ;第三层抒情,抒发了 。6、找出记承天寺夜游中的议论抒情句,分析这些句子表现了苏轼怎样的心境?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贬谪的悲凉,自我排遣的达观,人生的感慨,种种微妙复杂的感情尽在其中。4.填空: 答谢中书书记承天寺夜游两文都紧扣景物特征去写 ,也都运用了堪称点睛之笔的 、 _和 的表达方式。 从思想感情看,两文都表达了对自然的亲近和热爱,但作者的心绪并不同记承天寺夜游的苏轼是受到贬谪的“ ”人,答谢中书书中的陶弘景则堪称隐居的“ ”人(均填摘自文中的一个字)3.下列语

8、句中朗读节奏停顿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解析】选D。A项停顿应在“遂”后;B项“步”后无停顿;C项停顿应在“人”后。4.作者笔下月景的特点是_,本文三段各运用的表达方式是_、_、_。答案:澄澈透明 记叙 描写 抒情5.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念无与乐者 (思念)B遂至承天寺 (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 (睡觉)D盖竹柏影也 (表推测)【解析】选A。“念”的意思是“想”。6.文中描写月光的句子是_,描绘了一个_的美妙境界。答案:庭下竹柏影也 空明澄澈、疏影摇曳 、亦真亦幻

9、4下面对加点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念无与为乐者(思念)B遂至承天寺(于是,就)C怀民亦未寝(睡觉)D相与步于中庭(共同,一起)5、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3分)A本文写在作者贬职期间,作者在文中表达的感情与柳宗元小石潭记中的一致。B文中“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等句都与“闲”字相关。C苏轼此时被贬为黄州团练副使,这是一个有名无实的官,所以他自称闲人。D本文写景较为简洁,用素描的笔法,写月色,写景物,给人清静雅致的感觉。6这篇文章主要表现了作者 的心境。(2分)乐观、豁达7“月色入户”意思是 ,这句话运用了 的修辞手法。(4分)8文中表现兴奋和喜悦的句子是

10、,它与“ ”一句相照应,显得一起一伏,一沉闷,一活跃。(4分)9“寻张怀民”一句中的“寻”字用得好,你认为好在哪里?(3分)作者要寻的这个人,面对如此月夜,不会蒙头大睡,肯定也在赏月,但在何处赏月呢?因此要“寻”,其次,“寻”字有一种急欲找到东西的失落感,写出了作者渴望和知心友人共同赏月的急切心情。16、选出句子阅读停顿正确的一项()(2分)A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B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C但少闲如吾两人者耳。D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18对“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一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3分)A哪里都有月夜、竹柏,只是缺少我们两个这样的赏月的“闲人

11、”罢了。B表现了作者为大自然的美景所陶醉,而产生了异常欣喜的心情。C表现了作者在政治上受排挤,心情苦闷,只好去大自然中寻找快乐和解脱。D表现了作者超然物外、旷达乐观的生活态度。1选出加点词词义相同的一项( )A或:或王命急宣 或以钱币乞之B林:青林翠竹 林寒涧肃C绝:哀转久绝 沿溯阻绝D素:素湍绿潭 可以调素琴2下列加点词意义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略无阙处(阙:通“缺”) B良多趣味(良:实在)C晴初霜旦(旦:早晨) D林寒涧肃(肃:严肃)3对文章赏析有误的一项是()A文章按照春夏秋冬的顺序写三峡之水,突出了其不同季节的特点。B文章使用了大量极富表现力的骈散句,语言清新俊逸。C文章的第二段关于

12、三峡江水的描写与李白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有异曲同工之妙。D文章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4下列一词多义的词解释有误的一组是( )A 自三峡七百里中(从) 自非亭午夜分(如果)B沿溯阻绝(断) 绝巘多生怪柏(极) 哀转久绝(停止,消失)C 或王命急宣(或者) 或以钱币乞之(有人)D悬泉瀑布,飞漱其间(中间)中间力拉崩倒之声(夹杂)5下面句子加点词意思相同的一组是( )(2分)A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 属予作文以记之 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 或王命急宣C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 朝晖夕阴,气象万千 D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 哀转久绝6下列语句中朗读节奏停

13、顿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至于/夏水襄陵 B绝/多生怪柏 C虽/乘奔御风D常有高/猿长啸7对下面语句中加点的词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隐天蔽日(隐瞒)B良多趣味(确实)C绝巘多生怪柏(山峰)D哀转久绝(消失) 8下列句子中加点的“之”与“春冬之时”中的“之”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2分) A何陋之有B予尝求古仁人之心 C已而之细柳营D策之不以其道9下面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

14、河的情怀。1 下面是“素湍绿潭,回清倒影”一句的翻译,请选出正确的一项()A 白色的急流,碧绿的潭水,回旋着清波,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B 向来碧绿的潭水里,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C 平静的河流,碧绿的潭水,都清楚的倒映出各种景物的影子。D 平时碧绿的潭水里,回旋着清波,倒映着影子。2 选出最能概括本文3段内容的一项()A描绘了三峡夏季水流之急。 B描绘了三峡四季的美丽景色。C描绘了三峡春冬之时的美丽景色。 D描绘了打鱼人的悲惨生活。8 用“”标出下面句中的两处停顿。(2分) 虽 乘 奔 御 风 不 以 疾 也l选出加点字注音、书写无误的一项( )(2分)A、沿溯阻绝(s) 晴初霜旦(d

15、n ) 飞漱其间(s )B、解衣欲睡(ji )能与其奇(y ) 竹柏影(bi )C、震撼激射(hn )为火所焚(wi )鲸波万仞(rn )D、僦赁看幕(ln ) 雾凇沆砀(tng) 都护(d )2、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记承天寺夜游是作者贬官黄州时所写,该文仅以很小的篇幅,描写深秋月夜的景色,抒发被贬后的复杂心情。B.“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一句不写自己对故乡的难分难舍,却反过来说故乡水难舍诗人,为诗人送行,真是独辟蹊径。C.李白是唐代浪漫主义诗人的代表,杜甫则是现实主义诗人的代表,他们并称“李杜”。D.“拄杖无时夜叩门”中“无时”意思是没时间无空闲,传达了无法享受美景

16、的遗憾之情。3、指出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3分)(1)方其远出海门,仅如银线。 ( )(2)腾身百变,而旗尾略不沾湿。( )(3)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 )4下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大雪三日,湖中人鸟声俱绝 (绝:断绝)B素湍绿潭,回清倒影 (回:回旋)C未复有能与其奇者(与:欣赏)D自既望以至十八日为最盛 (既望:农历十六)6下列相关的文学常识连线有误的一项是( ) (2分)A三峡水经注郦道元南朝魏B答谢中书书陶庵梦忆张岱明末清初C观潮武林旧事周密宋代D使至塞上五言律诗王维唐代7、根据课文默写古诗文。(11分)归园田居中写诗人耕种辛勤的句子是“_,_”;抒发作者愿望的

17、句子是“_,_”。白头吊古风霜里,_ 。使至塞上描绘西北高原黄昏日落景象的千古名句是“_,_”。渡荆门送别以一种独特方式抒发作者思乡惜别之情的句子是“_,_”。苏轼浣溪纱中“_,_”蕴含事在人为的哲理。8、在下面语句间连线,使之构成四幅对联。(4分)A、黑发不知勤学早 a、水性淡泊是我师B、无边落木萧萧下 b、白首方悔读书迟C、四面荷花三面柳 c、不尽长江滚滚来D、竹直心虚乃吾友 d、一城山色半城湖9.解释文中下列字的意思。(4分)(1)襄: (2)属: (3)引: (4)阙: 10.第二段中写江水水流湍急的句子是:(3分) 后来唐朝的李白有两句诗与此处的意思相近,李白的两句诗是: 11.文中

18、”清荣峻茂”一句写了_个对象,它们依次是_ 、_、_、_ _。(5分)12.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4分)(1)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2)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一、积累与运用(35分)1、下列句中有通假字的一项是()(2分)、青林翠竹,四时俱备、两岸连山,略无阙处、吴儿善泅者数百,皆批发文身、余强饮三大白而别。 2、选出不是对偶的一项:( )(2分)A、海涌银为郭,江横玉系腰 B、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C、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D、 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4、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不妥的一项是:( )(2分)A、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B、答谢/中书书。C、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D、自/康乐以来,未复有/能与/其奇者。5、解释下列加点的多义词。 (6分)(1)自:自三峡七百里中 自非亭午夜分 (2)或:或以钱币乞之 或王命急宣(3)绝:沿溯阻绝 哀转久绝(4)白:上下一白 余强饮三大白而别(5)一:惟长堤一痕 上下一白(6)与:选贤与能 天与云与山与水6、按照提示,根据课文内容填空:(18分)(1)记承天寺夜游一文中有一句景物描写,似水墨画一般,“ , 、 , 。”颇有点像七年级所学丰子恺的竹影里的墨竹画。(2)古往今来,人们身处困境,进退两难时,自然而然地会吟咏起陆游游山西村诗中的名句“ ,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