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医科大学核医学期末复习总结重点(1)(1).docx_第1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1.gif)
![中国医科大学核医学期末复习总结重点(1)(1).docx_第2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2.gif)
![中国医科大学核医学期末复习总结重点(1)(1).docx_第3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3.gif)
![中国医科大学核医学期末复习总结重点(1)(1).docx_第4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4.gif)
![中国医科大学核医学期末复习总结重点(1)(1).docx_第5页](http://file3.renrendoc.com/fileroot_temp3/2022-3/9/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d58f50c5-170e-401c-b016-74ee4485e68f5.gif)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一章核医学概述1.核医学:利用放射性核素发射的核射线对疾病进行诊断,治疗以及研究的学科.在内容上分为实验核医学和临床核医学第二章核物理根底知识-.名词解释I.元素:具有相同质子数的原子,化学性质相同,但其中子数可以不同,如1311和1271;2?核素:质子数相同,中子数也相同,且具有相同能量状态的原子,称为一种核素.同一元素可有多种核素.3 .同质异能素:质子数和中子数都相同,但处于不同的核能状态原子,如99mTc、99Tc.4 .同位素:凡同一元素的不同核素(质子数同,中子数不同)在周期表上处于相同位置,互称为该元素的同位素.5?放射性核素:原子核处于不稳定状态,需通过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才
2、能趋于稳定的核素称为放射性核素(radionuclide);6. 放射性核衰变(radiationdecay):放射性核素的原子rfl丁?核内结构或能级调整,口发地释放出一种或一种以上的射线并转化为另一种原子的过程称为放射性衰变.分为a,P,丫三种类型7. a衰变:指的是原子核中放射出一个a粒子的衰变类型.每次衰变,母核失去2个质子和2个中子,即为质子数减少2,质量数减少4?8. B衰变:主要包括b?衰变,B+衰变和电子俘获三种类型.(1) P?衰变:指的是原子核中放射出一个电子的哀变类型P+衰变:指的是原子核中放射出一个正电子的衰变类型(3)电子俘获EC:指的是原子核吸收一个核外轨道电子,从
3、而使核内一个质子转变为中子和中微子的衰变类型.9?丫衰变:指的是激发态的院子核放出丫光子,从激发态回到基态或者低能状态的衰变类型.有三种根本方式为Y辐射,内转换和电子对内转换.10 .物理半衰期:放射性核素在自然衰变的过程中,所有的原子数减少至一半所需要的时I可,是放射性核素所特有的物理性质.11 .生物半衰期:是指进入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活度经由各种途径从体内排出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2 .有效半衰期:是指生物体内的放射性活度因从体内排出和物理衰变的双重作用,在体内减少到原来的一半所需要的时间.13 .放射性活度:表示单位口寸间内发生的核衰变的次数.放射性活度的国际制单位是Bq,定义为每秒发
4、生一次核衰变.10=3.7X10的10次方Bq.二.电离辐射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带电粒子和物质的相互作用(1)电离:是具有足够能量的带电粒子与原子中的轨道电子发生碰撞引起的.原子内的轨道电子与带电粒子相互作用,是的轨道中的电子获得足够的能量脱离原子,造成原子的电离,形成正负离子对(2) 激发:是指原子内的轨道电子从入射的带电粒子所获得的能量缺乏以电离,只能使低能级的轨道电子跃迁到高能级的轨道上去,是的整个原子处于能量较高的状态的过程.(3) 轲致辐射:高速带电粒子在原子库伦场的作用下,运动方向和速度发生变化,带电粒子的局部动能转变为联系能谱的电磁辐射,这种辐射为轲致辐射.(4) 散射:人设带电
5、粒子受到物质中原子核库仑场作用而改变速度和运动方向,但不辐射光子,也不激发原子核的过程.(5) 湮没辐射是指一个粒子与其反粒子发生碰撞口寸,其质量可能转化为Y辐射的能量的过程(6) 切伦科夫辐射:当高速带电粒子在透明介质中以大于光在这种介质中的传播速度运行时,带电粒子的局部能量以电磁波的形式辐射出来2.光子与物质的相互作用(1)光电效应(2)康普顿效应(3)电子对效应第三章核医学仪器放射性药物(radiopharmaceuticals)是指药物的本身含有放射性核素,用丁?人体疾病的诊断与治疗的特殊药物.试述放射性核素显像的根本原理(考过)放射性核素或其标记物被引入人体后,以菲特异、相对特异或特
6、异性方式,通过弥散、选择性摄U又或排泌、细胞吞噬或拦截、代谢、生物区分布等方式,浓聚于正常系统、脏器或组织内,或浓聚于病变脏器或组织内,在体外采用核医学显像装置探测放射性核素发射的Y射线,可在一定时相内显示人体某一系统、脏器和组织的形态、功能、代谢的变化,到达对疾病进行定位、定性、定量、定期的诊断目的.第五章放射辐射生物学和防护1 .吸收剂量:定义为单位质量的受照物质吸收电离辐射的平均能量,单位为GY戈瑞,1GY表示一千克受涉嫌照射物质吸收射线能量为1焦耳.2 .确定性效应:是指辐射损伤的严重程度与所受计量呈正相关,有明显的阈值,剂量未超过阈值不会发生有害效应,一般是在短期内接受大剂量照射时发
7、生的急性损害.3 .随机效应:研究的对象是群体,是辐射效应发生的几率与计量相关的效应,不存在具体的阈值.主要是致癌效应和遗传效应.4?放射防护的目的和根本原那么(1) 放射实践的正当化(2) 个人剂量和危险度限制(3) 放射防护的最优化5?外放射防护的一般举措(1) 时间防护:人体受到照射的积累剂量是虽那么时间的延长而增加的.(2) 距离防护:距离增大一倍,照射量率就减小为原来的1/4(3) 屏蔽防护:在人和放射性物质之I可设置屏蔽以吸收射线的能量.分为两类,一类为高原子序数的金属材料如铅铁鹄,另一类为低分子序数的通用建筑材料,如混凝土,砖,土.(4) 公众的防护:对于非接受诊疗的个人在患者治
8、疗期间所受的照射不能超过5msv.第八章核医学诊断概论1?核医学显像的根本原理核医学显像也成为放射性核素显像:是将放射性核素或者其标记的化合物引入体内,基于核素示踪原理,采用核医学成像设备(如Y相机,SPECT,PET探测机体内放射性核素的分布状态,实现组织,脏器及病变的功能代谢显像方法.用于核医学显像的放射性核素分为单光子核素和正电子核素,根据使用核素的类型不同分为单光子显像(99mTc1311设备SPECT和正电子显像(18F设备PET)o2 ?显像剂聚集的机制(1) 细胞选择性摄取分为合成代谢1311,特价物质代谢产物和异物99mTc(2) 特异性结合(3) 化学吸附和离子交换99mTc
9、-MDP骨显像(4) 微血管栓塞99mTc-MAA肺显影(5) 通道,灌注和生物区分布3 ?核医学显像的类型和主要特点(1) 单光子显像和正电子显像(2) 静态显像和动态显像静态显像:将显像剂引入体内,经过一定时间,当显像剂在体内到达平衡后进行图像采集的一种显像方式动态显像:在注射显像剂的同时进行的一种连续,动态的数据采集方法,获得连续,动态的图像序列,可以观察显像剂在体内的时I可和空I可变化,评价在体内的分布过程(3) 平面显像和断层显像(3) 局部显像和全身显像(4) 早期显像和延迟显像早期显像:显像剂引入机体后在组织脏器摄取的5-30分钟进行的图像采集延迟显像:是指在早期显像后经过一-定
10、时问间隔进行的显像检查,一般选在早期显像后的1.5-2.0小时.通过与早期显像进行比拟,为疾病的鉴别诊断提供依据.(5) 阳性显像和阴性显像阳性显像:病变组织对显像剂的摄取虽高于周围正常组织,使得病灶部位的放射性分布高于周围正常组织,也称为“热区显像如脑胶质瘤11C蚕氨酸pet显像,骨转移瘤99mTc-MDP显像阴性显像:病变组织对显像剂的摄量明显低于周围正常组织,使得病灶部位显示放射性分布减低或者缺损的影像,又称为“冷区显像,如心肌血流灌注断层显像,肝脏胶体显像.(6) 静息显像和负荷显像静息显像:受检者在静息状态下,引入显像剂或者进行图像采集的显像方法,如静息心肌血流灌注显像负荷显像:受检
11、者在负荷状态下,引入显像剂或者进行图像采集的显像方法,在心肌显像中最常用,如负荷心肌灌注显像.(7) 门控显像(8) 图像融合第九章神经系统一.脑血流灌注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考过)99mTc-ECD(双半胱乙酯)是临床上最常用的SPEC1血流灌注显像剂.它具有如下特点(1) 为脂溶性高,电中性和分子量小的化合物(2) 静脉注射后,依靠单向被动扩散等途径穿透血脑屏障,其入脑量与局部脑血流灌注量呈正相关.摄取顶峰一般在注射后1分钟(3) 进入脑实质后迅速失去脂溶性和电中性,变为带电荷的亲水性化合物,使其较长时间停留在脑内(4) 对脑和全身的内照射剂量低,平安性好(5) 脑组织具有正常功能是摄取显像
12、剂的重要根底,常规在给药后5-15分钟进行SPECT3描.99mTc-HMPAO(六甲基丙烯胺肪),123I-IMP(异丙基安非它明)也可用于脑血流显像二.正常显像的特征1 .脑代谢和脑血量影像的匹配性2 .显像剂的生理性分布增高区和减弱区皮质明显高于白质3 .各层结构左右两侧对称性4 .脑代谢,脑血流半定量和定量测定的止常值三.异常影像的根本特征(1) 局限性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2) 局限性放射性浓聚或升高;(名解)(3)交叉失联络(crosseddiaschisis)现象,也称为远隔功能抑制,远隔效应或者失联络现象.表现为一侧大脑皮质局部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的同时对侧大脑或小脑放射性分
13、布也明显减低;是某些脑部病变(脑梗死,脑肿瘤放疗后,癫痫等)的一种特殊表现(名解)(4)过度灌注(luxuryperfusion)现象;脑梗死时,梗死周围可出现放射性异常增高的区域,脑缺血后缺血性血管扩张和血管反响性增强引起脑血流灌注升高可能是其原因.(5) 白质区扩大;(6) 中间结构移位;(7) 全脑缩小、皮质变薄,白质和脑室扩大;(8) 脑内放射性分布紊乱.四.脑梗死时,脑血流灌注断层显像可以见到那些特征性表现1?盗血现象:在放射性缺损区域周围存在一局部放射性分布减低区,是由于梗死缺血局部的脑组织向周边临近的血管盗血.2?病变范围大于X?CT或MRI,较早期发现病变3?过度灌注(luxu
14、ryperfusion)堵塞血管再通,周边毛细血管、肉芽组织再生4.远隔效应(remoteeffect,diaschisis)五.脑肿瘤:多不聚集显像剂,放射性分布减低或缺损区I型仅有辐射坏死和组织水肿,表现为中度或者明显的片状显像剂摄取减低.II型为肿瘤复发与辐射坏死,组织水肿并存.表现为片状显像剂分布减低区中间结节性,包快或者不规那么形,环状或者半环状的轻度或者明显显像剂摄取增高灶.六.脑脊液循环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将无菌,五毒,无热源,对脑膜无刺激,并不易通过血脑屏障的显像剂注入蛛网膜下腔,它可以随脑脊液循环,再用SPECT艮踪并加以显示,便可得到各脑池的显像,称为放射性核素脑池显像.常用
15、的显像剂为99mTc-DTPA第十章心血管系统一,心肌灌注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考过原理:静脉注射心肌灌注显像剂,或通过心肌细胞膜钠钾?ATP酶主动转运,如201TI或通过单纯的跨膜弥散,如99mTc-MIBI被正常心肌细胞摄取.局部心肌细胞摄取显像剂的多少与局部心肌血流灌注量呈正比,通过显像观察局部心肌放射性分布和运动的变化,可对心肌的血流、功能、室壁运动、活力等进行评价.SPEC201TI轮99mTc-MIBI甲氧基异丁基异月青99mTc-tetrofosmin99mTc-teboroximePET13N-NH315O-h2O二,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诊断放射性分布降低和缺损静息心肌缺血?或+负
16、荷十延迟(+)(-)介入(+)(-)心肌梗死(十)(十)(十)(十)三,心肌灌注显像的临床应用1 .心肌缺血与心肌梗死的诊断2 .评价左室重构3 ?冠心病预后的估测4,急性心肌梗死的溶栓疗效的评价5.冠状动脉再血管化术的病例选择和疗效评价8瓣膜病合并冠心病的诊断7.心肌病的鉴别诊断8?心肌炎的诊断四,心肌灌注显像的异常表现(1) 显像剂分布稀疏或者缺损,提示心肌缺血或者心梗(2) 负荷和静息显像图像比照,显像剂分布固定性异常两次显像存在同等程度的显像剂粉笔稀疏或者缺损或者可逆性异常静息显像的显像剂分布不比运动显像增加(3)(4)(5)运动显像左心室一过性增大,提示冠脉多支病变或者严重的心肌缺血
17、当右心室负荷加重时,静息显像右心室心肌清楚可见201TI显像时,肺摄取显像剂增加,提示心功能不全.负荷显像和静息显像的比照,分为以下表现1 .可逆性缺损:负荷试验心肌灌注显像上显像剂摄取减低,静息显像或者延迟显像同部位像剂摄取完全恢复正常,是心肌缺血的典型表现2 .固定性缺损:不可逆性缺损,负荷试验和静息试验显像病变区域存在同等程度的显像剂减通常提示心肌梗死3 .局部可逆性显像:负荷显像显像剂分布减少,静息显像时原来缺损区显像剂分布增加,但低于正常水平,或者缺损区明显减少,提示病变区域缺血和梗死心肌混杂,或者重度心肌五.心肌代谢显像的显像剂和原理葡萄糖和脂肪酸是心肌细胞代谢的重要能呈底物,这些
18、底物用放射性核素标记,静脉注射后被心肌细胞迅速摄取,应用ECT即可进行心肌代谢显像,了解心肌的代谢状态,从而用于疾病的诊断和心肌细胞存活的判断.低,仍缺血.将心脏显像剂:18F-FDG应用:1冠心病早期诊断2心肌缺血范圉,程度的客观评价3心梗后心肌存活的标准判断4冠脉血管重建术适应症的选择5心肌异常代谢的研究六.存活心肌的熟悉心肌葡萄糖代谢显像时判断心肌细胞存活准确而灵敏的指标1 .心肌顿抑:是指短暂性的心肌缺血后心肌收缩功能的可逆性降低,在灌注后,一段时间的恢复,心肌功能可以恢复正常2 .心肌冬眠:冠脉血流持续减低,心脏自发性的减低做功,使下调的心脏收缩功能与降低的心肌血流灌注到达新的平衡,
19、以维持根本的细胞代谢,即冬眠状态.顿抑心肌和冬眠心肌统称为存活心肌,共同特征为细胞的葡萄糖代谢仍然存在,心肌细胞的损伤时可逆的或者局部可逆3 .心肌梗死:心肌灌注,功能和代谢均明显受损,心肌细胞的损伤几乎为不对逆,即使血流恢复,心肌的功能也不可改善.七.位相直方图:横坐标为时相角度,纵坐标为频率.正常心室和心房的位相直方图分别呈正态分布,左右心室位相呈一尖峰,峰越窄,反响心室收缩的同步性越好.心房和心室两峰位相度数大约相差180度.心室峰底的宽度为相角程,表示心室收缩最早和最晚的时间差,反响心室协调性的重要指标,正常心室相角程小于65度.第十一章内分泌系统一.甲状腺功能测定的原理甲状腺能选择性
20、的摄取和浓缩碘,其摄取碘的速度和数量及由甲状腺释放的速率和甲状腺的功能状态有关.1311和1271具有相同的生化性质,口服1311后,被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摄取,参与甲状腺激素合成,存储和释放.利用能发射丫光子的特点,在体外用甲状腺功能仪的探测器在不同时间测定甲状腺的放射性计数率来判断甲状腺的功能状态.二.甲状腺功能测定的临床应用1?甲状腺功能亢进症诊断标准1各次摄2311率高于正常值上限2摄1311率前移,最高值在24小时内出现32小时与24小时摄1311率之比大于80%或者4小时与24小时之比大于85%,但凡符合1+2或者1+3均可以诊断2?甲状腺功能低下各次摄1311率均低于正常水平,且顶
21、峰延迟至48小时后出现4 .其他甲状腺疾病地方性甲状腺肿,呆小症代偿性患者,摄碘缺乏使得甲状腺处于缺碘状态,各次摄1311率均高于正常值,但无顶峰前移,呈典型的碘饥饿曲线.散发性甲状腺肿摄1311率多正常或者偏高.甲状腺癌,甲状腺囊肿摄1311率一般正常,病变范围广是可降低.口主性功能亢进性甲状腺瘤摄1311率可正常或者升高.硬化性甲状腺炎可正常或者降低.5 .亚急性甲状腺炎或者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亚急性甲状腺炎多低于正常,外周血甲状腺激素水平增高,呈现吸收1311与T3,T4的别离现象.6 .确定甲亢1311治疗的投药剂量6?非甲状腺疾病三.碘有机化障碍甲状腺摄取1311率高,但是血清TH
22、下降,临床上有甲低的表现四.甲状腺显像的原理正常甲状腺组织具有很强的选择性摄取和浓聚碘和得等的水平.将其引入体内后,即可被有功能的甲状腺组织摄取,在体外用显像仪Y相机或者SPECT探测其所发牛的Y射线在甲状腺组织内的分布情况,即可观察甲状腺的位置,形态和大小及功能状态.显像剂:131I,123L99MTCO4-五.甲状腺静态显像的临床应用和正常图像考过正常图像:两叶甲状腺显像剂分布均匀,边缘根本整洁光滑,峡部及两叶周边由于组织较薄而放射性稀疏.临床应用(1)观察甲状腺的形态和大小(2)异位甲状腺诊断(3)甲状腺结节性质的判断(4)颈部肿物的鉴别诊断(5)寻找甲状腺癌的转移灶(6)估算甲状腺的重
23、量(7)诊断甲状腺炎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判断(1)热结节:结节摄取显像剂的功能高于周围正常甲状腺组织,图像上表现为结节处的显像剂分布比周围甲状腺组织高.多见于甲状腺腺瘤和结节状甲状腺肿.热结节可分为功能自主性结节和非自主性结节.假设服用一局部的甲状腺激素后再次显像,结节部位仍有较高的显像剂分布,而周围的甲状腺组织不显影或者显影很淡,即为功能自主性结节.(2) 温结节:结节摄显像剂功能接近周圉甲状腺组织,图像上表现为结节部位的显像剂分布与周I韦I或者对侧相应部位相似或者相同.多见于甲状腺癌,结节性甲状腺肿(3) 凉结节:结节部位的摄取显像剂功能低于周围甲状腺而高于本底(4) 冷结节:结节无摄取显
24、像剂功能,显像图上表现为结节部位显像剂分布接近本底水平.凉结节和冷结节均见于甲状腺囊肿.六.如何利用核医学的方法进一步鉴别甲状腺的冷结节的良恶性(1) 应用亲肿瘤的放射性核素或者标记化合物,如201TI,99mT-MIBI和99mTc?DMSA等进行甲状腺肿瘤的阳性显像,如果常规显像的结节在亲肿瘤阳性显像时出现显像剂聚集区,那么恶性的可能性大,反之,如原缺损或者稀疏区无放射性核素聚集,良性的可能性大.(2) 应用甲状腺动脉灌注显像了解结节部位的血流灌注的丰富程度也有助于鉴别结节的良恶性.第十二章消化系统显像一.肝胆动态显像的显像原理和显像剂静脉注入肝胆动态显像剂后,这些显像剂在肝内被肝细胞摄取
25、,随后通过主动转运机制分泌到肝内胆管,并随着胆红素经肝胆管,胆囊,胆总管进入十二指肠,最后排入肠道.显像剂在胆道系统中的流动和胆汁一样,主要取决于胆管的开放程度,胆管内的压力机ODDIS括约肌的功能.肝胆系统摄取,分泌和排出显像剂的过程可以应用SPEC裁者Y相机进行动态拍摄,通过对拍摄到的图像进行分析可以了解肝胆系统的形态,功能机胆道的通畅情况.显像剂:99mT-EHIDA二.肝胆动态显像的临床应用(考过)(1) 急性胆囊炎(2) 黄疸的鉴别诊断(3) 新生儿胆道闭锁(4) 术后随访(5) 肝移植的监测三.异位胃黏膜显像的显像剂和显像特点(考过)显像剂:99mTcO4算位胃粘膜的影像特点为:在
26、胃显影的同时,食管或肠区出现位置固定的放射性异常浓聚影像.原理:止常胃黏膜具有快速摄取过得酸盐(99CO4-)的特性,异位的胃黏膜同样具有这种特性,故在静脉注射99TcO衢异位胃黏膜可很快聚集mTcO4形成放射性浓聚灶而被探测第十三章呼吸系统一.肺灌注显像的原理和显像剂经静脉注射粒径大小为10-60Um的显像剂,可随肺动脉血流均匀的暂时嵌顿于肺毛细血管中,其在肺毛细血管内的分布可以反映肺内动脉血流灌注状况.通过平面或者断层显像,可观察肺叶,肺段等的血流分布.常规显像的显像剂99MTC-MAA或者99MTC-HAM二.肺气溶胶吸入显像的原理和显像剂经雾化装置将显像剂雾化成粒径大小不一的气溶胶微粒
27、,经吸入后,根据粒径的不同,沉积在不同的位置,当粒径大于10um,主要沉积在细支气管以上位置,在5-10um之间,沉积在细支气管,沉积在肺泡内.采用SPECTZ行气道或者肺显像.当气道狭窄或者阻塞口寸候,雾化颗粒那么不能通过阻塞部位,可在阻塞部位沉积,在远端形成显像剂分布稀疏或者缺损区.显像齐ij:99MTC-DTPA三.肺栓塞的主要病因,如何利用核素显像对肺栓塞进行诊断考过内源性或者外源性栓子堵塞肺动脉及其分支,引起肺循环障碍的临床和病理生理综合征,包括肺血栓栓塞症等疾病.肺动脉及其分支栓塞典型的肺灌注显像表现为多发性肺段性显像剂分布减低或者缺损,而同期的肺吸入显像和胸部X线检查正常.第十四
28、章骨骼与关节系统一.比拟放射性核素骨显像和X线检查的原理有何不同,骨显像有何优缺点显像剂为99MTC-MDP,单光子显像剂,当注入人体内,一方面通过与骨骼中的疑基磷灰石品体发生离子交换和化学吸附作用而沉积在骨组织中,另一方血还可通过邮寄结核方式与骨胶原结合而聚集在骨组织,利用Y相机或者SPEC喊像设备进行探测成像显示全身骨骼.当局部骨组织代谢旺盛,血供增加,成骨细胞功能活泼,可较正常骨骼聚集更多的显像剂而表现为热区,相反,为冷区.优点1一次性全身大视野成像能够显示全身各局部骨骼,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和治疗(2) 对骨骼病变的探测灵敏度高,可更早,更多的发现病灶(3) 无绝对禁忌症4价格相对低廉二.
29、试述转移性骨肿瘤骨显像的影像特点(1) 典型表现为全身多发,散在分布,大小不等,形态各异的显像剂聚集灶,以中轴骨如脊柱,肋骨和骨盆多见,而肢体远端骨少见.(2) 非典型表现超级骨显像:名词解释当转移病灶分布范围广泛时可表现为超级影像征,即全身骨骼广泛性聚集显像剂,并以中轴骨和四肢骨近端为著,同时见双肾显像浅淡或者不显像闪烁现象:名词解释骨转移患者经过有效的化疗或者内分泌治疗后,可能会在骨显像中表现为一过性的病情恶化,即除原发病灶显像剂进一步增高外,还可发现新病灶,但继而好转,此现象为闪烁现象三.甲状旁腺机能亢进的骨显像特点1甲旁亢时骨吸收增加以及成骨细胞活性增高,在骨显像中可看到全身骨骼对显像
30、剂的摄取普遍增加,2尤其见于颅骨,下颌骨,胸骨,中轴骨和四肢长骨对称性显像剂摄取增加,肾影浅淡或者不显影,呈现“SUPERSCAN.3当颅骨显像剂摄取增加时可见“黑颅征4胸骨摄取增加时可见“领带征,5肋软骨连接处摄取增加可见“串珠状改变.6并发纤维囊性骨炎或者严重骨质疏松导致骨折时,可出现局灶性显像剂摄取增力7当发生在肺,胃粘膜和软组织异常钙化时候,相应部位表现为对显像剂的异常摄取.四.骨显像的临床应用考过1骨转移癌2代谢性骨病3骨软化症和维生素d缺乏症4PAGETW5原发性骨肿瘤:病变部位异常浓聚6其他骨良性病变7缺血性骨坏死:股骨头坏死,炸面圈样改变8多发骨折:线性排列,形态一致第十六章泌
31、尿系统一?肾图显像的原理和显像剂311邻碘马尿酸钠(131I?OIH)静脉注射后,随血流进入肾脏,约80%由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后分泌到肾小管腔内,再随尿液聚集到肾盂,经输尿管进入膀胱排出体外.因131I-OIH能放出Y射线,将肾图仪的两个闪烁探头分别对准左右两侧肾脏中心,探测和记录两肾区的时间一放射性曲线即为肾图,以此反映肾脏功能和上尿路通畅情况.显像剂:肾小球滤过型;99MTC-DTPA肾小管分泌性311?邻碘马尿酸钠(231H)二.正常肾图曲线正常肾图由陡然上升的示踪剂出现段(A段),示踪剂聚集段(B段)示踪剂排泄段(C段)组成,左右两侧肾图的形态和高度根本相似.(1) A段;静脉注射示踪
32、剂后10S左右,肾图曲线出现急剧上升段(2) B段:A段Z后的陡行上升段,3-5分钟达顶峰,主要与肾有效血浆流量和肾小管功能有关(3) C段:上升段Z后的下降段,一般开始下降较快,后部曲线比拟缓慢,主要与上尿路通畅程度和尿流量的多少有关(4) 常肾图及其临床意义(考过)(1)持续上升型a段根本正常,b段持续上升,到检查结束也不见c段的下降,单侧出现时,可见于急性上尿路梗阻.双侧同时出现表现为急性肾衰竭或者下尿路梗阻(2)高水平延长型a段根本正常b段上升缓慢,此后根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常见于上尿路不全梗阻或者梗阻伴有明显肾盂积水(3)抛物线型:a段正常或稍低,b段上升不明显,根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峰
33、时后延,c段下降缓慢,峰值圆顿,呈抛物线型.常见于中度肾盂积水(4)低水平延长线型:a段低,b段上升不明显,根本维持在同一水平.常见于肾功能严重受损和急性肾前性肾功能衰竭,也可见于慢性上尿道严重梗阻(5)低水平递降型:a段低,无b段,放射性计数递减,常见肾脏无功能,肾功能极差,肾缺如或肾切除(6)阶梯状递降型:a,b段根本正常,c段曲线呈规那么的或者不规那么的阶梯状下降.常见于由于疼痛,紧张等导致的不稳定性功能性痉挛.(7)双侧比照异常:双侧肾图形态差异显著,标明双侧肾功能及尿路通畅情况有显著差异.小肾图:一侧曲线上升幅度明显低于另一侧,两侧相比峰值相差30%,但是曲线图形保持正常,多由于一侧肾动脉狭窄或者先天性肾发育不良.四?肾动态显像的原理和显像剂静脉注射可快速由肾小球滤过或者肾小管上皮细胞摄取,分泌,而不被在吸收的滤过型或者分泌性显像剂后,即刻用Y照相机或者SPECT寺续动态观察,可见显像剂依次通过腹主动脉,肾动脉,肾血管床在肾实质内浓缩,逐步流经肾盏,输尿管,膀胱的一系列动态显像.显像剂:肾小球滤过型:99MTC-DTPA肾小管分泌性311-邻碘马尿酸钠(231I-OIH)五?肾图及肾动态显像的临床应用(1) 肾血管疾病的诊断(2) 分肾功能评价(3) 尿路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练习题库含参考答案
- 基础会计学模拟试题+答案
- 财务分析练习题+参考答案
- 智慧体育行业市场全景监测及投资前景展望报告
- 合肥工业大学《信号与系统仿真基础实验》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转正申请书范文简短
- 湖南工学院《作家作品研究》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平顶山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课堂设计与评价》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水资源再生技术的推广与教育普及工作推进
- 2025年立窑专用鼓风机行业深度研究分析报告
- 2024年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电子课本(高清版)
- 墨香里的年味儿(2023年辽宁沈阳中考语文试卷记叙文阅读题及答案)
- 外研版小学五年级上册英语阅读理解专项习题
- 2024-2030年市政工程行业发展分析及投资战略研究报告
- 高中数学教学方法都有哪些
- 济宁医学院成人高等教育期末考试《无机化学》复习题
- 汽车驾驶员高级工题库与答案
- 《网络安全防护项目教程》课件项目4 数据库安全防护
- 手术室标本管理及送检评分标准
- 新概念英语第二册考评试卷含答案(第73-80课)
- 《物流无人机垂直起降场选址与建设规范(征求意见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