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层精细对比_第1页
地层精细对比_第2页
地层精细对比_第3页
地层精细对比_第4页
地层精细对比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地层精细对比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最基础的地质工作,其主要目的是建立地层层序。在地层研究工作中,确定一个地区地层层序主要涉及对这一地区的地层的正确划分,而确定一个地区与相邻地区地层层序的相互关系,则将涉及不同地区之间的地层对比问题,实际上地层的划分和对比二者是不能截然分开的。油气藏开发阶段的地层划分与对比,是在油气藏发现以后进行的研究工作,它所要解决的地层问题是为了满足大比例尺地质制图的需要。因此,层组的划分与对比是开发阶段油藏描述最基础的工作之一,只有合理地划分层组,才能正确揭示层间非均质,正确实施分层开采的各项措施。正确的等时对比才能搞清各级层组的空间变化规律。对储层认识的精细程度和可靠程度取

2、决于层组划分的精细程度和对比的可靠程度。层组划分与对比是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整体,合理的层组划分是正确对比的基础,只有通过反复对比,才能在一定范围内实现统一的分层。因此,地层对比的关键是寻找被对比层段的共性。地层精细对比是油藏精细描述的基础,它的含意是把不同区域、不同地点的各“组”或各“段”地层加以比较,以尽可能小的地层单元,实现井间等时对比,判断它们是否属相同时期的沉积,或者有着先后关系,同时要找出它们之间在岩性、岩相、厚度、生物化石及接触关系等诸方面有无明显的变化规律。通过对比可以确定矿体在空间的分布规律,预测钻探目的层的埋深,有助于选择区域性或局部性标准层以及准确地恢复区域发展历史。通常

3、,地层对比程序分两步。建立井孔一维柱状剖面是建立地层模型认识油藏最基础的第一步工作,所追求的目标是把通过各种技术手段所取得的各种资料信息,转换成内容全面、精度高的各种开发地质属性。以下9项参数是每个井孔一维柱状剖面必须具备的最低限度的参数。划分:渗透层、有效层和隔层;判别:产(含)油层,产(含)气层和产水层;给出:渗透率、孔隙度和流体饱和度值。当然,在现有技术水平下,建立岩石相剖面以及相应地导出一些岩石结构参数(有时甚至是孔隙结构参数),一般都已成为常规手段。地层对比程序的第二步是建立分层井间等时对比关系。这有两个要求:第一,等时对比。即按照标志层选择、相似性判断、可能性对比、可信对比、非交叉

4、对比等规则进行地层对比,通过对比,把各个井中同时沉积的地层单元逐级地分别连接起来,形成若干个二维展布的时间地层单元。这是由点到面的过程,也是由一维井孔柱状剖面向建立三维油藏地质体过渡最关键的一步。第二,精细对比。井间对比单元的精细程度,直接决定了储层描述的精细程度。油藏描述的现象,从一套含油层系一直要逐级解剖到流体流动单元。一套含油层系往往已经属于“期(阶)”一级或更小的地质时代单位,而一个流动单元的规模上限,则小到一个上、下由不渗透泥质岩分隔的砂体(就碎屑岩而言)。由于砂体内部还存在着复杂的建筑结构单元,经常发现一个砂体内部还应该划分成一些更小规模的流动单元。因此,井间等时对比的“分层”单元

5、至少要细到每个单砂层。只有把井间每个单砂层的等时对比关系建立起来,才有可能建立以砂体为单元的储层空间分布格架。由此表明,井间等时地层对比的研究单位目前已细化到了沉积时间单元或韵律层,以往以岩心为主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法不再适应这种研究精度的需要。地层划分的细致程度、对比的可靠程度是油藏描述成败的关键。对于陆相碎屑岩沉积,井间时间地层单元对比要达到这么高的分辨率,传统的地层学方法都几乎不可能。上世纪60年代初,大庆油田提出“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小层对比方法,利用沉积旋回成功地解决了湖相沉积碎屑岩储层的分单砂层等时对比问题。应该说是一个重大创举。然而,对于大段(逾百米)连续的河流和冲积环境沉积的单砂

6、层对比,至今还有一些难点有待解决。如对于以窄河道砂岩、浊积体砂岩、砂砾岩扇体、滩坝砂等为代表的陆相碎屑岩沉积,地层对比中缺乏明显的标志层,精细划分对比的难度较大。近年来层序地层学的兴起,为油藏精细描述的时间地层对比框架提供了有力的武器。通过在胜利油区油藏精细描述的工作实践,总结出组合测井曲线对比、相控对比、旋回对比及趋势对比等地层精细对比方法,形成了一整套全信息等时地层精细对比与划分技术。即以层序地层学为对比理论,强调等时对比。对比单元划分到准层序及“成因相(相当于沉积微相的成因单元)”和“岩性相(根据岩性变化再细分的次级单元)。对比模式以沉积相概念模型做宏观控制,确定相应的对比方法。如浊积体

7、重力流沉积,砂体发育、横向连续,但时厚时薄,采取垂向加积对比模式,即通常所说的“平对”方法进行对比;窄河道沉积,同期河道顶面为一等时面,该等时面距标志层应有基本相等的高程,因此采取了等高程对比法,并需在进行小层对比及划分过程中,要考虑砂体的高程、旋回性、冲刷面、下切、交织、横向变化、差异压缩、砂体内的几何形态和构造等因素,其对比模式主要有叠加对比、下切对比和相变对比,一般采用多种方法综合对比。地层对比基本概念和方法地层对比是指建立研究区域及层段内的等时地层关系。按研究范围,地层对比可分为世界的、大区域的、区域的和油层对比四类。世界地层对比为全球范围的地层对比,大区域地层对比为跨盆地的地层对比,

8、主要应用古生物群、岩石绝对年龄测定和古地磁、全球海平面变化等进行对比,属于地层学的研究范畴。区域地层对比是指在一个油区范围内进行全井段的对比,而油层对比是指在一个油田内含油层段的对比。油层对比提供了含油地层的空间格架,是油田地质研究的基础。本章将就地层对比的基本概念、地层对比和油层对比的方法与程序、地层对比应注意的问题及油田开发阶段油层对比的主要成果分别进行阐述。第一节 地层对比常用术语与基础资料一、地层对比常用术语地层学 sthatigraphy 指研究成层岩石的相互关系及时、空分布规律。主要内容包括地层的层序、时代及其地理分布,地层分类、地层对比以及各种岩石(包括火山岩、变质岩和沉积岩)之

9、间的相互关系。岩石地层学 lithosthatigraphy 地层学的一个组成部分,是根据岩石特征来研究地层的科学。其主要内容根据岩性进行地层的划分和对比,研究地层的岩性、岩相特征和古地理、古气候的关系。以及地层的形成与构造环境演变的关系。生物地层学 biosthatigraphy 地层学的一个组成部分,也是古生物学的一个分支,是运用生物进化的不可逆性和阶段性来研究地层的学科。目的是确定地层的相对时代。研究的内容是根据所含化石进行生物地层带的划分和对比,以及研究生物与环境、化石带与岩相的关系。生物地层学的方法,不仅是小范围内地层对比,也是大区域间和洲际地层年代的最重要的方法,而且对沉积相和古地

10、理的研究也有指导意义。地质时代 geologic age 指一个地层单位或地质事件的时代和年龄。地质时代包括相对时代和同位素年龄。地质年代表 geologic time scale 又称地质时代表。是按年代顺序排列,用来表示地史时期的相对时代和同位素年龄值的表格。内容包括各个地质年代单位及其开始和延续的年龄。地层 sthatum 一切成层岩石的总称。包括变质的和火山成因的成层岩石在内。是一层或一组具有某种统一的特征和属性的并和上下层有着明显区别的岩层。相邻地层之间可以为明显的层面或沉积间断所分开,也可以由某些不十分明显的界线所分开。地层可以是固结的岩石,也可以是松散的堆积物。地层对比 stha

11、tigraphyiccorrelation 研究地层的重要手段之一。其意义是将不同地区某些地层单位,根据岩性及所含化石等特征,作地层单位上的比较,来证明这些或那些地层单位,在层位上是相当的,在时间上是接近同时的,这种工作方法称为地层对比。根据地层所具特征,对比方法可有很多种:利用所含化石进行对比,称为“生物对比”;利用岩性特征进行对比,称为“岩性对比”;又如以同位素年龄值进行地层对比,则称“同位素年龄值对比”等等。地层对比的各种方法,常互为补充,但从古生代起,“生物对比”是常用的主要方法。油层对比 reservoircorrelation 指在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在已确定的含油层系内进行的油

12、层细分和连通性对比。油层可按大层段对比,也可按单层对比。大层段对比是把邻近的十几个或几十个单油层组成的层段作为一个单元进行对比研究。单层(或称小层)对比是首先把含油层系细分为单层,然后按单层逐一进行对比。查明每个单层在剖面和平面上的分布和变化情况以及油气水在其中的分布情况。单层对比可为油气储量计算、制定开发方案以及油田开发动态分析等工作提供可靠的地质依据。由于岩心资料往往不够充分,所以大量的对比工作是利用测井资料进行的。层位 horizon 指在地层层序中的某一特殊位置。地层层位有许多种,例如岩石层位、生物层位、年代层位、地震层位、电测层位等。在这些层位中不仅包括了地层单位界限,而且也包括了在

13、这些单位中起着重要对比作用所特有的划分标志。地层单位 stratigraphic unit 将正常层序下组成地壳的岩层,根据它的岩性或其它特征,系统地归并为不同类型和大小级别的实体,这种实体称地层单位。其中:根据岩性特征所归并的地层单位,称岩性地层单位;以生物化石所归并的地层单位,称生物地层单位;以年代关系归并的地层单位,称年代地层单位。其它尚可根据岩层的地震性质、反向地磁、电测特征、岩石成因、古地理环境等特征归并为各种不同的地层单位。由于所归并的各地层单位的依据不同,所以它们之间没有必然的对应关系。地质年代单位 geochronologic unit 又称地质时间单位。是地史上据以表达地质时

14、间的单位,它是以生物演化的不同阶段作为基本根据而划分的,由于生物演化阶段有长短,因而籍以划分的地质年代单位有大小不同级别,按级别从大到小分为宙、代、纪、世、期、时。宙、代、纪、世是国际性地质年代单位,适用于全世界;期和时是区域性的地质年代单位,适用于大区域。地质年代单位是根据地层岩石记录划分的,但它本身却并不是一个物质的实体,而地层则是物质的,所以地质年代单位本身不同于地层单位。年代地层单位 chronostratigraphic unit 指在地质年代单位时间内对应形成的地层单位。如地质年代单位中的宙、代、纪和世则对应其年代地层单位中的宇、界、系和统。生物地层单位 biosthatigrap

15、hic unit 以所含化石或古生物特征的一致性作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岩石地层单位 lithostratiphic unit 又称地方性地层单位。以岩性特征作为依据而划分的地层单位。其包括群、组、段和层。由于岩性受各地区沉积环境的控制,所以用岩性划分的地层单位,只能适用于某个特定地区。岩性地层单位和时间地层单位(界、系、统和阶)之间没有相互对应的关系,因此前者可穿越后者的界线。沉积间断 hiatus 简称间断。指沉积过程中出现的一个小的或比较短的沉积中断现象。沉积间断与地层缺失不同,它仅包含一个短暂的停止沉积的时间间隔,一般在恢复沉积以前很少或没有发生过侵蚀作用。沉积间断常常发生在一套岩层

16、中,一般很难鉴别。但由于生物的不连续往往反映沉积的不连续或沉积中断,因此常用生物地层方法,如利用化石带的缺失现象等来推断沉积间断。地层缺失 stratum loss 简称缺失。指在地层对比过程中相对于地层标准剖面,缺失某些层段的现象。可以是地层剥蚀、地层断缺或地层尖灭等原因造成的。地层连续 stratum continuity 简称连续。上下两组岩层之间没有出现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古生物的演化顺序是连续的,地层层序是连续的,说明它们的沉积过程基本是连续的,这种接触关系称为整合接触。地层不连续 stratum discontinuity 简称不连续。上下两组岩层之间出现沉积间断或地层缺失,则两组

17、岩层的层序关系称地层不连续。构造地质学称为不整合接触,简称不整合。这种不整合接触关系是多样的,两套岩层的产状可以是一致的,也可以是不一致的,如交角不整合(角度不整合)、假整合(平行不整合)、似整合等。地层尖灭 pinch out 岩层的厚度在沉积盆地边缘变薄以至消失的现象。厚度尖灭 thinning out 岩层的厚度变薄以至缺失时称为厚度尖灭。根据成因,尖灭可分原生尖灭与次生尖灭。岩性尖灭 lithology thinning out 由于岩性或岩相变化而产生的尖灭。如砂岩过渡为页岩就属于岩性尖灭。地层超覆 strata overlap 当海水或湖水覆盖面逐渐扩大,在新的淹没高地沉积了新的沉

18、积物叫超覆现象,或称地层不整合。进侵型的接触关系在盆地的边缘是地理不整合,它往陆地方向可以过渡为角度不整合,往盆地中央过渡为整合接触。地层退覆 strata off lap 当海水或湖水覆盖面逐渐收缩,从而使相带亦向盆地中央退缩的现象叫地层退覆。在沉积剖面上出现的较粗沉积物堆积在较细沉积物的现象。如果经过多次收缩,则在平面上将出现大片时代不同的粗粒碎屑物的分布现象。沉积旋回 sedimentary cycle 岩石的粒度在垂直方向上重复出现的一种组合。正旋回 normal cycle 岩石自下而上由粗变细的岩石结构。例如自下而上为砾岩、砂岩、粉砂岩、泥岩的组合。反旋回 inverse cycl

19、e 岩石自下而上由细变粗的岩石结构。例如自下而上为泥岩、粉砂岩、砂岩、砾岩的组合。复合旋回 complex cycle 中部粗、顶底部细的沉积组合。如顶底为泥岩,中部为砂岩。沉积韵律 sedimentary rhythm 岩层的成分、结构或颜色等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现象。沉积相 sedimentary facies 指在特定的沉积环境形成的特定的岩石组合。例如河流相、湖相等。沉积单元级别划分是相对的,应从油田开发实际出发进行沉积相级别划分。比如,河流相为大相,辫状河、曲流河、网状河为亚相,曲流河的点坝、天然堤、决口扇等为微相。沉积微相 microfacies 指在亚相带范围内具有独特的岩石结构、

20、构造、厚度、韵律性等剖面上的沉积特征及一定的平面配置规律的最小单元。开发层系 series of development strata 为一套砂、泥岩间互的含油气层组合,是在沉积盆地内可以对比的层系。油层组 oil layer group 在含油气层系的全剖面上某种测井曲线有明显的分段,这些分段上下岩性或岩性组合有明显的变化,含油级别有明显差别,可划分为油层组。砂岩组 sands group 油气层组内相邻的油气层发育段划分为砂层组,有些油田油层与砂层组合为一段。小层 single layer 砂层组内上下为非渗透层分隔开的油气层为一个小层。油砂体 oil sandbody 亦称单油层,一个小

21、层内可包含几个单层,也可以是一个单层。标准层 index bed 在沉积剖面中,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广泛、测井曲线易于辨识的,如化石层、油页岩等。辅助标准层 auxiliary key horizon 指具有标准层的特征或某些特征,但分布局限的层。标志层 key bed 岩性组合明显、测井曲线可以辨识的层段,可选作标志层。岩层 stratum 由同一岩性组成的,有两个平行或近于平行的界面所限制的层状岩石。岩层的上、下界面称层面。岩性层的年代滑动 slip of lithohorigon 岩性层在其分布范围内年代变动的现象称为年代滑动。年代滑动现象是沉积物沉积环境的变化迅速而骤然的结果。这种

22、现象在空间和时间上都是很有限的。当岩相岩性变化剧烈,对比剖面发生困难时,就应考虑岩性层的年代滑动。断点组合 fault point combination 一条断层,尤其是较大的断层,往往会被多口井钻遇。这时把同一条断层在各单井中的断点组合起来,从而恢复和研究断层的全貌,这项工作称为断点组合。断点组合亦是验证地层对比中确定的断点数据准确与否的方法之一。在多断层油田上,为了搞清地下各条断层的特点,正确恢复地下构造的形态,断点组合是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断层发育地带,有时一口井可能钻遇若干条断层,出现若干个断点,使地层对比乃至断点组合工作变得相当复杂。对地层对比断点的确定及井间断点进行组合时,一般

23、应考虑以下原则:被组合为同一条断层的诸断点,其断层性质(正或逆)应相同;根据各断点组合起来的断层与附近的油水界面的特征相符合,不能矛盾;由各断点组合而成的一条断层,其落差在各处应大致相近或作有规律的渐变;被组合起来的同一条断层,其断层面的产状要素应保持基本不变或作有规律的渐变。厚度 thickness 岩层顶面到底面的垂直距离即岩层的真厚度。由岩层顶面到底面的铅直距离称岩层的铅直厚度。倾斜岩层的铅直厚度总是大于真厚度,而且倾角越大,铅直厚度也越大。岩层受剥蚀后残留部分的厚度称残余厚度。油层有效厚度 reservoir effectivethickness 指在目前经济技术条件下能产出工业油流的

24、油层厚度。一般情况下,它主要取决于油层的孔隙度、含油饱和度、渗透率和石油的粘度等。有效厚度是用容积法计算石油储量的重要参数之一。油层物性 petrophysical property 主要是指油层岩石的孔隙性和渗透性能,热学、电学、声学、放射性及各种敏感性等物理性质。总孔隙度 bulk porosity 岩石样品中所有孔隙空间体积与该岩样总体积的比值,称该岩样的总孔隙度或称绝对孔隙度,以百分数表示。有效孔隙度 effective porosity 岩样中那些互相连通的且在一定压力条件下,流体在其中能够流动的孔隙体积与岩石总体积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渗透率 permeability 在一定压差条

25、件下,岩石能使流体通过的性能叫岩石的渗透性,岩石渗透性的好坏以渗透率数值表示,流体通过孔隙介质时服从达西定律。绝对渗透率 absolute permeability 用于岩石不起物化作用且具有一定粘度的一种流体通过岩石所求得的渗透率值称绝对渗透率。通常取岩样的气测渗透率。有效渗透率 effective permeability 岩石中有两种或三种流体,岩石对其中每一相的渗透率称有效渗透率或相渗透率。二、地层对比的基础资料地层的划分对比与地层层序的建立,当遇到相变和地层尖灭时,常常是一项复杂和难度很大的工作。为此,需要充分运用地质、地震和测井等多种信息、多种方法结合,进行综合分析,相互补充,这样

26、可以解决单凭某种地层对比方法所不能解决的问题。因此,在进行地层对比工作前,首先应做好地层对比所需基础资料的收集工作。地层对比的基础资料,一般包括岩心资料、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地震资料、油气水性质分析资料和野外露头资料。1.岩心资料(1)岩心描述资料应收集本油(气)田岩心(包括井壁取心和岩屑)描述资料,主要包括古生物化石、岩性特征(岩石类型、颜色、成分、结构、构造等)、岩层之间的接触关系等资料。(2)岩心分析资料应收集本油(气)田岩心分析资料,包括油气层物性分析(孔隙度、渗透率、含油气饱和度)、粒度分析、矿物成分分析等资料。2.地球物理测井资料应收集每口井油气层岩性特征和流体性质的系列测井资料(1

27、:200)、标准测井资料及重点井的地层倾角测井资料。3.地震资料应收集本地区地震解释成果(包括VSP)资料。4.油气水性质分析资料应收集下列油、气、水分析资料:地面脱气原油物性分析资料;地面原油高压物性分析资料;原油化学成分和组分分析资料;天然气性质分析资料;油田水性质分析资料。5.野外露头资料应收集本地区含油气层段的野外露头资料。第二节 地层对比方法和对比程序地层作为一个地质体具有多方面的特征,如矿物成分、化学组分、岩石的结构构造、层理层面特征、地磁性质、对地震波反射吸收性质、导电性、同位素年龄以及化石种类等。因此,人们就能够根据这些不同的特征去认识地层,划分、对比地层。地层划分是把一个地区

28、的地层层序划分成不同级别的地层单位,并建立起地区性的地层层序。在许多地层层序的基础上,进一步综合出区域性的地层系统。地层对比是把不同地区的地层单位,根据岩性、古生物化石等特征作地层层位上的比较研究,进而证明这些地层单位在层位上是相当的,在时间上接近同时的。按研究范围,地层对比可分区域地层对比和油层对比。区域地层对比是指在一个油区范围内进行全井段的对比,而油层对比是指在一个油田内含油层段的对比。地层(油层)精细对比方法和对比程序地层精细对比,又称油层精细对比,简称油层对比或小层对比。油层对比与区域地层对比无论在对比依据还是在对比方法上都没有本质的区别。油层对比实质上是地层对比在油层内部的继续和深

29、化,只不过油层对比要求的精确度更高,对比单元划分得更细,用于对比时的资料更丰富,选用的方法综合性更强。目前油层对比单元已精细到时间单元、韵律段、流动单元。(一)地层精细对比方法在陆相油藏的精细描述中,地层的划分和对比是描述的基础,其对比单元已细化到了沉积时间单元或韵律小层,以往以岩心为主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法不再适应这种研究精度的需要。目前用于地层对比的方法有很多,包括年代地层对比、岩性对比、岩相对比、古生物组合对比、重矿物组合对比及构造对比等。随着开发的不断深入和井点的增加,这些对比方法开始暴露出许多问题。以目前运用最广泛的岩性对比方法为例,在开发初期合层开采时,等时地层对比和岩性对比两种方法都

30、没有突出矛盾(图1-1-2-7);但在油藏开发后期细分层注水开发后发现,岩性对比的结果很难解释夹在中间的韵律层低含水的原因,表明这一方法存在问题,且显然与研究人员对沉积环境的认识程度有关。图1-1-2-7 等时地层对比与岩性对比的比较此外,年代地层对比、生物地层对比及重矿物对比等只适用于岩心或岩屑井之间的对比。在开发中后期,测井曲线成为地层对比的主要依据,有限的几口取心井只能粗略地控制沉积相和砂层组以上级别地层的对比,对后期小层和时间单元的对比帮助不大,因此,有必要进行新的对比方法的探索。胜利油区的地层对比工作实践,已总结出测井曲线对比、相控对比、旋回对比及趋势对比等地层精细对比方法。1.组合

31、测井曲线特征对比法(1)对比依据一定地质历史时期内,相邻区域的沉积环境和沉积物是相似的,其测井曲线组合特征也应该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在缺乏标志层时,这种相似性可作为邻井地层(时间单元)对比的依据。(2)对比方法组合测井曲线特征对比方法分单一曲线特征对比和多曲线特征对比。单一曲线特征对比是利用单条曲线纵向序列特征,通过图形模式识别,进行不同井点之间的对比。单一曲线对比对横向岩性变化不大,对纵向地层组合较稳定的地区比较适用。多曲线对比即利用多条曲线的深度序列组合特征进行对比。在单一曲线特征不明显,无法确定对比标志时,可以通过多条曲线的多种特征共同判断。刘泽容等认为“利用测井资料进行对比时,首先对比各

32、井的电阻率,然后对比其它测井曲线验证结果”。然而实践证明,首先用感应曲线进行对比比电阻率曲线更合适。因为陆相沉积中,泥岩层作为湖相、洼地或沼泽沉积环境的产物,具有比砂岩沉积分布广、稳定性好、化石标本丰富等特点,是寻找相对稳定的对比标志的最佳层段;而在同一刻度下,感应电导率与视电阻率的倒数关系使感应曲线对低阻沉积(主要为泥岩段和纯水层)具有放大效应,反应较为灵敏。因此,感应曲线应作为首选对比曲线。在感应曲线的控制下,通过微电极、自然电位、电阻率等曲线进行补充、校正和地层的细分,划分出沉积时间单元或韵律段。2.相控对比法(1)对比依据在没有断层或剥蚀的条件下,相邻区域沉积相出现的顺序不可超越,这就

33、是相序原则。相序原则是相控对比的基础,也是推测相邻沉积相存在、分析对比测井曲线变化规律的关键。(2)对比方法相控对比方法就是通过对沉积(微)相分析及其在纵、横向的叠置关系确定各地层单元之间的相互关系。多数沉积都是水动力条件发生变化时的产物,因而沉积物的分布范围、粒度、沉积构造、韵律等都反映了当时的水动力特征,它们的出现及其在测井上的响应都是有规律的。因此,可以利用岩心资料及测井曲线特征反推各地层单元沉积时的水动力条件和沉积环境(相),并依据沉积物源的方向性和沉积微相叠置关系确定各井地层单元的相互关系。一般地,相控对比法适用于沉积变化较快(如冲积扇、水下扇或浊积扇)或具有方向性(如三角洲的前积层

34、、带状分布的河流相和沿岸砂坝等)沉积体的对比。除了利用岩心资料分析的单井相、测井相进行相分析对比外,相控对比还可以通过地震反射结构加以约束。如东营凹陷牛庄地区的地层对比中,利用地震反射反映的前积或侧积结构,在测井曲线中采用了“斜对”的对比方法,取得很好的效果。但“斜对”是一种不规范的术语,它只能在特定的条件下(例如确定了前积角度时)使用,没有控制的“斜对”是不可靠的。3.旋回对比法(1)对比依据由于地壳运动的结果,所有的沉积体都是一个特定时期的产物。不论是海(湖)平面、构造沉降活动还是沉积基准面的变化,在沉积比较连续时,在沉积剖面上经常形成相似岩性有规律地重复出现的沉积旋回性或韵律性现象,亦都

35、会在沉积体的物性及其电性响应上形成一定的旋回性或韵律性。例如在湖泊沉积中,当地壳逐渐下降,湖水由浅逐渐变深,沉积物的颗粒便由粗逐渐变细,在某个沉积部位上就会自下而上形成一个粗砂中砂细砂粉砂泥的岩性组合剖面。反之,湖水逐渐变浅时,则在某个沉积部位上就会自下而上形成一个泥粉砂细砂中砂粗砂的岩性组合剖面。这些按粒度顺序构成的岩性组合往往多次在剖面上重复出现,于是就形成了若干沉积旋回或沉积韵律(图1-1-2-8)。绝大多数沉积韵律是由地壳的周期性升降运动引起的,尤其是厚度和范围较大的韵律。但也有一些沉积韵律是由于河床的迁移或气候的季节性变化所引起的。根据一定区域内的这种旋回变化规律,可以进行旋回对比。

36、图1-1-2-8 沉积韵律示意图(据刘希圣等,1996)(2)对比方法大规模、长时期的地壳运动造成盆地的一级沉积旋回,常表现为以系或组为单位的升降周期。在一级沉积旋回的背景上,小规模、短时期的地壳升降运动可造成二级、三级、四级沉积旋回,一般以组、段或更小的地层单位为升降周期。随着研究程度的不断深入,旋回的划分也更加详细。在层序地层学中,Gradstein等认为“盆地中一套沉积体系留下的痕迹可以推测另外一个体系的存在。”在一个大沉积环境内,任何一种沉积体系的存在,对其周围的沉积环境都会产生一定的影响。把相互关联的沉积体系联合起来建立一个系统,系统内的沉积环境是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根据这种制约关

37、系,按照某一个旋回级别划分各个系统就是旋回对比。根据地层沉积的旋回特征,旋回由大到小基本可以划分为一级、二级、三级、四级等多个级别的旋回。在油层对比工作中,最小的旋回一般应至少有三种或三种以上的岩性组成规律性的力度递变系列。上述这种从大到小,一级套一级的沉积旋回是一般沉积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图1-1-2-9)。掌握这种多级的沉积旋回特点,在油层对比工作中就能做到逐级控制进行油层对比。因为大一级的沉积旋回反映了地区总的沉积环境的变化。影响范围大,岩石组合特征明显,很容易进行大范围内的对比。在此基础上,再在其内部划分和对比次一级的沉积旋回。在次一级旋回对比的基础上,更进一步地进行细分和对比,直至对

38、准每一个单层。这样由大到小逐级控制对比,可以保证单层对比有较高的精度。这种对比方法亦就是油层对比工作中常用的“旋回对比、逐级(分级)控制”的对比方法,简称“旋回对比法”。旋回对比法有一个很优越的条件,就是一般测井曲线都能很好地反映沉积的旋回性,故在油层对比中普遍采用。图1-1-2-9 沉积旋回分级示意图(据刘希圣等,1996)4.其他对比方法(1)趋势对比所有的沉积事件发生时都有其特定的沉积背景,如水流方向和大小、古地貌、水体深度等。其特定的沉积背景则产生特定的沉积趋势。如三角洲的前积沉积、湖相的等深(等厚)沉积、湖岸过渡区的楔状沉积、平原河流的等高程沉积等。这种趋势可以成为地层对比的依据。趋

39、势对比包括构造趋势对比、沉积趋势对比、高程趋势对比、厚度趋势对比等。其中,构造趋势对比与等高程对比方法近似,即都是以具有等时特征的标志层作为对比的基准面;沉积趋势对比与相控对比近似,但更强调出沉积大背景下的沉积体变化的趋势特征;沉积厚度趋势对比实际也是一种沉积趋势对比,但在沉积大环境变化不大、标志层证据不足时,可以考虑“填平补齐”作用而进行等厚对比。在实际地层对比中,各种趋势对比应该综合考虑,才能保证地层对比的可靠性。(2)地震控制测井对比地震解释对比的基本假设是地震反射产生于等时的地层沉积面。因此,地震反射同相轴可以控制测井曲线对比。该方法有两种:一种就是通过测井合成记录或VSP标定结果,结

40、合上、下层及标定地层所反映出的反射同向轴的关系,确定约束合成记录标定地层,通过地震反射同相轴良好的连续性进行对比(在高分辨率地震剖面中,可以实现小于5m的地层单元对比);另一种方法是根据测井标定地层所反映出的地震反射外部形态、终端类型和内部反射结构,控制测井进行对比。地震控制测井对比具有井点少时对比可靠性高的优点,但标定工作量大,工作比较频繁。(二)油气层层组划分1.沉积旋回的划分与对比(1)划分沉积旋回的方法划分沉积旋回应以岩心资料为基础,以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为依据,充分考虑层间的接触关系,结合沉积相在垂向上的演变层序,在区域地层划分和含油气岩系划分的基础上,将含油气层段划分为不同稳定分布范围

41、的旋回性沉积层段。(2)分析油气层沉积相分析油气层沉积相的目的是确定出不同沉积成因油气层应采用的具体对比方法,一般包括如下四步。第一步:首先应收集区域沉积相研究成果,确定出含油气层段的区域沉积背景。第二步:以岩心资料为依据,充分应用各种定相标志,细分出单井各层段的沉积微相,确定出单井含油气层段沉积相在垂向上的演变层序。第三步:在单井各层段划分沉积微相的基础上,确定出含油气层段在平面上的相带演变。第四步:根据油气层(储层)的沉积环境,结合最新沉积学、地质学的概念,确定出不同沉积成因油气层(储层)先进的、适合该油藏沉积特点的应采用的具体对比方法。(3)研究岩性与电性关系选用岩心资料和地球物理测井资

42、料齐全的取心井进行岩电关系研究,分析各种岩性、各种沉积旋回和各种岩性标志层在各种测井曲线上的显示,为应用测井曲线划分对比油气层提供依据。根据各种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对本地区油气层特征、旋回性特征及标志层的反映性能,选择出对比油气层(储层)所采用的测井曲线。要做出标志层的岩电特征图。选用的测井曲线应具有下列性能:能反映出油气层的岩性、物性、含油气性特征;能反映出油气层岩性组合的旋回特征;能反映出岩性标志层的曲线形态特征;能准确反映出各类岩层的分界面。(4)划分单井的沉积旋回选用岩心资料齐全的井或井段,依据岩性在垂向上的组合类型和层间接触关系,划分出正旋回、反旋回、复合旋回等不同类型的沉积旋回。同一旋

43、回内必须是连续沉积。划分出不同级次的沉积旋回。沉积旋回一般可划分为四级:a.一级沉积旋回:包括整个含油气层系并在沉积盆地内可进行对比的沉积旋回。一级沉积旋回的分界线一般划分在剥蚀面上或沉积环境发生明显变化的分界处。b.二级沉积旋回:不同岩相段组成的、在二级构造单元内可进行对比的沉积旋回。沉积旋回的界限一般划分在明显水退或水进沉积的分界处。c.三级沉积旋回:同一岩相段内几个性质相近的最低级次旋回组成的沉积旋回,在油田范围内可进行对比。d.四级沉积旋回:由不同岩性的单层组成的沉积旋回,在区块范围内能够进行对比。(5)对比沉积旋回界线依据古生物特征、岩性特征和测井曲线形态特征进行沉积旋回对比,找出多

44、数井共同存在的旋回界线,修改不一致的单井旋回界线,使各单井的沉积旋回界线达到一致。分析各级沉积旋回岩性和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搞清不同地区各沉积旋回之间的相互关系,为油气层对比提供依据。2.油气层的层组划分油气层的层组划分,即是划分一个含油层系内油层的对比单元。所谓含油层系即是由若干油层组的组合,同一含油层系内油层的沉积成因、岩石类型相近,油水特征基本一致。含油层系的顶、底面与地层时代的分界线基本一致。相当于一级沉积旋回。由于油层对比的主要对象为油田内的含油层段,因此,其对比单元相对较小。在划分各级油层对比单元时,主要考虑油层的特性(岩性、储油物性)的一致性和隔层条件(隔层的厚度和分布范围),油

45、层对比单元级别越小,油层物性的一致性越高,纵向上的连通性越好。(1)划分层组的依据油气层的层组划分应考虑下列因素:油气层的沉积环境、分布状况、岩石性质及储层物性等油气层特征;油气层之间的隔层厚度、分布范围、岩性特征等分隔条件;油气层内的流体性质及压力系统。(2)划分油(气)层组油(气)层组是由若干油层特性相近的砂层组组合而成。以较厚的泥岩作为盖或底层,且分布在同一岩相段内。岩相段的顶底即为油层组的顶底界。相当于二级沉积旋回。划分油(气)层组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二级沉积旋回中油气层沉积环境、分布状况、岩石性质、物性特征和油气性质比较接近的含油气层段划为一个油(气)层组。一个油层组可由一个或几个砂岩

46、组组成。油(气)层组之间应有相对较厚且稳定分布的隔层分隔开,其分界线应尽量与沉积旋回的分界线相一致。划分出的油(气)层组能作为开发初期组合开发层系的基本单元。(3)划分砂层组砂层组(或称复油组)是由若干相邻的单砂层组合而成。同一砂层组的岩性特征基本一致,砂层组间的顶底界有较为稳定的隔层分隔。相当于三级沉积旋回。划分砂层组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以油(气)层组内相邻近的油气层集中发育段划分为一个砂岩组。划分的砂岩组应尽量与三级沉积旋回的层位相一致。一个砂岩组内可包含数个小层。砂岩组间应有比较稳定的隔层分隔开。同一油气田范围内砂岩组的数目和界线应当统一。(4)划分小层小层或称单油层,为岩性、储油物性基本

47、一致,具有一定厚度、上下为隔层分开的储油层(相当于一个砂岩层)。单油层具有一定的分布范围,层间隔层所分隔开的面积大于其连通面积,是储存油气的基本单元。相当于四级沉积旋回。划分小层一般包括如下步骤。上下以非渗透性岩层分隔开的油气层划分为一个小层。同一小层内可包含几个单层。一个区块内两个小层之间分隔开的井点数应大于合并的井点数。划分的小层界线应尽量与四级沉积旋回的界线相一致。各区块的小层数目允许不同,但分层界线应当一致。在单油层由复合砂体组成且横向出现分叉合并时,可对单油层进一步细分,这在油田开发中后期的油藏研究中十分必要。此时,单油层称为小层,而在小层内进一步划分若干单层。因此,对于复杂的含油地

48、层,油层对比单元可划分为5级,即含油层系、油层组、砂层组、小层、单层。(三)油层对比的一般程序油层对比主要是在区域地层对比的基础上,在含油层系内对油层组、砂层组、单油层的分级对比。油层对比的原则:以古生物和岩性特征为基础,在对比标志层控制下,以沉积旋回为主要依据,运用测井曲线形态及其组合特征,逐级进行对比。不同地区、不同相带应根据油气层的沉积成因采用不同的具体对比方法。由于油层对比范围较小,层段较薄,一般不宜采用生物地层学方法。主要是在层序地层学原理指导下,采用岩石地层学方法进行对比,充分应用标志层、旋回性、岩性组合等,采用“旋回对比、分级控制”的原则。对比程序或步骤如下:1.建立典型井剖面陆

49、相储层的特点是:岩性及厚度变化大,要采用统一的划分对比方案是难以做到的,须根据实际情况建立典型井标准剖面进行层体划分和对比。在油田各不同部位分别选择位置适当,录井、岩心、测井资料较齐全的井,在单井相分析基础上划分旋回和层组作为全油田对比和统一分层的出发井,称为典型井标准剖面。因此,典型井的条件是位置居中,地层齐全,具有较全的岩心录井资料和测井资料。由它建立油田综合柱状剖面,确定对比标志,建立岩性和电性关系图版。然后,应用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开展油层的分层对比。典型井标准剖面,应根据不同相带、不同沉积相类型,按不同沉积断块分别建立。在断层发育的地区,典型井剖面也可由几口资料齐全的井分段组合而成。2.

50、确定标准(志)层无论何种沉积相类型,何种对比方法,标志层的选择都是极为重要的。标准(志)层系指剖面中的那些岩性稳定、特征突出、分布范围广、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形态易于辨认的与上下岩层容易区分的时间地层单元,可以是单层、层组或界面。常用的标准(志)层有化石层、油页岩、碳质页岩、石灰岩、白云岩、纯泥岩等特殊岩层;对于岩性组合特征明显、地球物理测井曲线形态特征易于辨认的层段或上下区别明显的层面亦可选作对比标准(志)层。标准(志)层应在沉积旋回分界线附近和不同岩相段分界线附近选取,并应识别出局部地区分布的辅助标志层。(1)寻找标准层的方法选择标志层的原则:同时性:指标志层的沉积时间是同时的;稳定性:指标志

51、层的分布稳定而广泛;特殊性:指标志层的岩性、电性特殊易辨认;综合性:一是指纵向上要用一组岩性共生组合,二是指横向上要用一组测井曲线组合来确定,增加标志层的稳定性,避免一尖一凹的片面性。岩心上寻找岩性特殊沉积稳定的标准层a.寻找质纯的湖相泥岩、油页岩、碳酸盐岩及化石层等特殊岩层。b.寻找化石层、古土壤层,火山灰,钙结核以及湖(海)进事件所沉积的岩层。c.寻找含有特殊矿物的地层。d.在沉积旋回的分界附近或同一沉积旋回不同岩相段分界面,由于沉积条件的差异出现上下组段间的某种特征的明显差异,如地层水矿化度,放射性物质含量,压实程度的突变性等等,若易于识别也可做为标准层。测井曲线上寻找标准层a.查明各类

52、岩性标准层在电测曲线上的响应特征,只有在电测曲线上有明显响应,易于识别的岩层才能作为储层对比的标准层。b.寻找测井曲线上有明显特征的层段,包括单项测井曲线特征和多项测井曲线特征。对于这类测井标准层要尽可能利用录井资料搞清其岩石特征和沉积成因。c.寻找某项或某几项测井曲线在剖面上有明显分段性变化的界面,这些界面一般是上下储层某种性质有明显变化或地质事件的响应。(2)研究标准层在平面的分布将取心井的标准层分别标在带测井曲线的岩心图上。把未取心的层段按取心井各标准层的电性进行对比。追踪标准层的分布,确定标准层的稳定性。标准层的稳定率=(出现标准层的井数/总统计井数)100%。若稳定率大于60%,则认

53、为标准层可用。3.建立对比剖面首先建立过典型井的层组划分及对比的骨架剖面,此剖面一般选择沿岩性变化小的方向展开,这样容易建立井间相应的地层关系,然后从骨架剖面向两侧建立辅助剖面以控制全区。如果在一个三级构造上,为了掌握横向上油层变化规律,首先挑选沿构造轴线的各井进行对比,然后适当选几条垂直构造轴线的剖面参加对比,最后,以骨架剖面上的井作控制,向四周井作放射井网剖面对比。建立对比标准剖面一般应遵循以下原则:应根据对比地区的面积大小和油气层在平面上分布的稳定程度,建立一条或数条不同方向的油气层对比标准剖面。对比标准剖面应贯穿整个对比地区,并充分选用取心井。选作对比标准剖面的井或井段沉积层序不应有地

54、层重复或缺失。通过对比确定标准剖面上各井的分层界线。4.选择对比基线由于构造运动的影响,含油气岩系中的各油层单元在各井剖面上的位置相差往往较大。选择水平对比基线就是消除构造等因素的影响,使各井剖面中的油气层都处于沉积状态,以便观察油、气层在纵横向上的变化。在实际工作中,一般选择标志层的顶面或底面作为对比基线,或者以已有的、多井共有的确定性地层界线为对比基线。5.对比各井的层组界线 (1)依据标准井的层组划分结果,通过井间对比,划分其它井的油层组、砂岩组及小层的界线,并用邻井进行验证。(2)通过油气层对比,确定出钻遇断层井点的断点深度、断失厚度、断失层位等,并标明所依据的井号。6.井间对比,多井

55、闭合井间对比、多井闭合通常亦称为区块统层。即点、线、面相结合,全区铺开、联网闭合,统层对比。井间对比、多井闭合应在区块范围内按照一定方向和顺序对各单井进行统层,并充分利用新的地质认识和生产动态资料,不断修改、完善对比成果,使区块内各井的层组界线达到一致。在复杂断块区,应利用三维地震资料,在合成地震记录的基础上,搞好相应强反射相位标定,然后进行平面上的横向追踪,以保证在油田或区块范围内不同井点层组界线划分的一致性。区块统层时纵向上应按沉积旋回的级次,由大到小逐级对比,由小到大逐级验证。横向上由点(井)到线(剖面),由线到面(全区)的对比,反过来再由面到线、由线到点验证。多次反复,使得各井地层界限

56、平面闭合,以确保油层对比的精度。对于相对稳定的沉积地层,可按以下方法对比各级地层: (1)利用标志层划分油层组通过油层剖面的分析,在对比标志层或辅助标志层的控制下,依据岩性组合和测井曲线形态特征以及油层组厚度在平面上的变化规律,在掌握油层岩性、岩相变化,旋回性特征及电测曲线组合特征、油层组厚度变化规律的基础上,在二级沉积旋回内部用标志层确定油层组的层位界线。如图1-1-2-10所示,在地层剖面上存在3个标志层,顶部号标志层为灰黑色泥岩和介形虫泥岩,属区域对比标志层。底部号标志层2030cm厚,为深灰色介形虫泥岩,该层在三级构造内普遍存在,可作为标志层。号标志层在剖面中下部,为灰黑色泥岩,层位稳定,但因邻井电性不稳,该层只能作为辅助标志层。剖面上油层组数量的多少取决于二级旋回的数量,每个二级旋回就相当于一个油层组,二级旋回的性质要参考一级旋回的性质而定。由于该区整个含油层系是在一个一级正旋回背景上沉积的,因此该剖面以号标志层为界上下可划分为两个二级正旋回,即分成两个油层组。(2)利用沉积旋回对比砂层组在油层组界线的控制下,依据三级沉积旋回的性质、岩性组合特征、测井曲线形态及厚度变化规律对比砂层组的界线。在油层组内,根据岩性组合规律进一步划分若干次一级旋回,次级旋回内粗粒部分的顶部均有一层分布相对稳定的泥岩层,它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