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1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2页
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届高考生物二模试卷(Word版含解析)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高考生物二模试卷一、选择题此题共 6小题,每题6分,共7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的1.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以下有关血红蛋白、胰岛素和性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 是 A .三者的合成和加工都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B .三者的合成都与细胞核某些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 .三者分泌到胞外过程的运输都与囊泡有关D .三者都作用于特定的受体分子后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2.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以下实验中有关盐酸和酒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利用盐酸改变膜的通透性,然后使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B .观察根

2、尖有丝分裂试验中使用盐酸是为了促进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别离C 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D 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3.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 以下有关噬菌体侵染实验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35B 用普通噬菌体侵染32P和35S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 32站P和32P和35C 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4CD 用普通的噬菌体侵染14C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

3、检测到14C表示4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4、如图表示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 物质或结构,甲乙表示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表示三种不同的 RNA分子,含有密码子的是 B 甲乙两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的只有乙C 据乙过程分析,图中的翻译方向是从左往右D 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能发生的过程是甲和乙5.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糖尿病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患者血糖浓度过高,超出了 其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从面使尿液中出现糖据此分析以下不属于糖尿病致病机理的是 A .效应T细胞攻击使胰岛 B细胞受损B .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C .组织细胞无法将摄取葡萄糖的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膜外表D

4、 .肾小管细胞外表重吸收葡萄的载体蛋白减少6.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图.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O电林扌曲輯重Cbi p j “墓酸址班芒税4/L6- 4 z o B £ -4 4+(4 斗»?1»O.Q O 9 O 9 DA .B .C.D .脱落酸处理对秧苗的干重影响具有两重性二、解答题共4小题,总分值39分7. 10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图甲、乙、丙表示分别放有小鼠、绿色植物、小鼠和绿色植物的三个透明密闭玻璃装置,起始时装置内的气体种类及相对含量都相同,某兴

5、趣小组将三个装置置于室温 25C和一定光照条件下,并监测三个装置内的某种气体的相对含量 的变化,分别绘制出了图丙 三条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1甲装置中的小鼠最终死亡,在其体内检测到某酸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小鼠,该酸性物质是 ,该物质产生的原因是 .2曲线中CD段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 上升/下降/不变.3曲线 和 分别到达D点和F点时气体相对含量不再改变,此时对应的乙装置和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为:乙中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丙中光合作用速率 呼吸作用速率.8 12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 等位基因

6、A与a、B与b、D与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 d基因数多于D基因数时,D基因不能表达;A、B、D基因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B控制黄色素的合成, A对B的 表达有抑制作用某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它染色体与 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据图分析答复以下问题:MSI 黄何晦_橙红 fcjK 何素1正常情况下,橙红色性状的基因型可能有 种.2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和纯合的黄花植株杂交获得Fi, F1自交,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 3图乙所示的基因型为 aaBbDdd的植株花色表现为,图乙三种突变体类型中,与其它两种变异类型不同是 填序号.为了确定aa

7、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补充完整实验结果及预测: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 aabbdd的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预测:I .假设子代中白色:黄色:橙红色为 ,那么其为突变体;n .假设子代中白色:黄色:橙红色为 ,那么其为突变体 .9. 9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海马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和记忆储存的重要器官,因此在对阿尔兹海默综合征AD,俗称老年痴呆的研究过程中,海马区成为了众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研究说明,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 B淀粉样蛋白A 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

8、胞的病变.请答复:1神经元胞体与轴突的相连处叫轴丘,实验说明,刺激轴丘比刺激其余部位容易引起神 经兴奋,其可能的原因是轴丘部位 数量多.2神经纤维某部位兴奋时膜外为 电位,此处Na+浓度为膜外 膜内.3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 A B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 ,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4乙酰胆碱与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假设某种毒素作用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将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C的海拔离 度内,-:个术同的自燃K 域内祯物的分布状况阔叶林养木尼S 1I cp10. 8分2022?雨花

9、区校级二模如图 1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m3800m的海 拔高度内,高山 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根据所学知 识答复有关问题:*; r * D 口斗尸 柜图21海洋C中藻类出现明显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 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2森林B中的植被分布 有/无水平结构.森林B中的动物有/无分层现象,其影响因素是 _3高山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各垂直带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这属于/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4假设森林B因发生火灾而被烧毁,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 演替,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阶段开始.【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 15分2022?

10、雨花区校级二模玉米2N=20丨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以生 产酒精、玉米胚芽油等产品, 如图甲表示玉米深加工过程, 图乙表示为了获得玉米新品种常 采用的一种育种方式,请答复以下问题:IB甲1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是,酵母菌不能直接使用,要利用Ci酶和CX酶分解成后,再经酶分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菌使用.2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别离出能分解玉米秸秆主要成分的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 是,如果还要对土壤中该类微生物进行计数,那么接种的方法为3为了使酵母菌最高效率的进行酒精发酵,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是无氧、温度 为C .的种类及浓度4如果在育种过程中, 改变图乙 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配比,那么可能不会

11、形成愈伤组织,而是形成 .5如果在剥离花药时损伤了花药壁,那么培育出的试管幼苗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条数 为.【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12.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使 用不当给人类带来灾难请答复以下有关生物技术的平安性和伦理性问题:1由于科学开展水平的限制,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引发了人们在食物平安、生物平安和 平安三个方面发生了剧烈的争论.2在转基因生物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对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防止产生对人体有毒性或过敏的 .3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了试管婴儿

12、技术,而2002年,英国一对夫妇通过设计试管婴儿,利用新生儿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 挽救患地中海贫血症的男孩.这两项技术的 区别是不需要经过基因检测.13. 9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2022年3月,柴静的纪录片?穹顶之下?引发了全国 人民对雾霾的关注和讨论.生态环境与生态经济再次推上舆论的焦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关键是构建和谐社会,开展生态农业,走可持续开展之路.如图为某地一生态工程建设模式图,请据图答复有关问题:1生态经济:使一个系统产出的污染物,能够成为本系统或另一个系统的生产原料,从 而实现废弃物的资源化.无废弃物农业表达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2该生态工程模式的最大优点是 .该生态工程

13、种植不同的农作物、果树、苗木,饲养牛、猪、鸡等多种畜禽,这表达了生态工程的 原理.3该生态工程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除鸡、奶牛、鱼外还有写全才能给分,该生态工程建设中,鱼塘中每一种鱼苗的投放量都不宜超过其.黑果木2022年湖南省长沙市雨花区雅礼中学高考生物二模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此题共 6小题,每题6分,共78分在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为哪一项 符合题目要求的1.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以下有关血红蛋白、胰岛素和性激素的表达正确的选项 是 A .三者的合成和加工都与核糖体、内质网和高尔基体有关B .三者的合成都与细胞核某些基因的选择性表达有关C .三者分泌到胞外过程

14、的运输都与囊泡有关D .三者都作用于特定的受体分子后才能发挥其生理作用考点:细胞器中其他器官的主要功能;蛋白质在生命活动中的主要功能;脂质的种类及其功 能.分析:1、血红蛋白属于胞内蛋白,具有运输功能,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但不需要内质网 和高尔基体的加工.2、胰岛素属于分泌蛋白,具有调节血糖浓度的作用,其合成场所是核糖体,需要内 质网和高尔基体的加工.3、性激素属于脂质,在内质网上合成,与核糖体和高尔基体无关.解答:解:AC、血红蛋白、胰岛素的化学本质是蛋白质,性激素的化学本质是脂质,核糖 体不参与脂质的合成和加工,血红蛋白不需要内质网和高尔基体加工和运输,脂质通 过自由扩散进行跨膜运输,A、

15、C错误;B、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是蛋白质,所以血红蛋白和胰岛素都是基因表达的直接产物,脂质的合成需要相关酶的催化,所以性激素的合成也受基因的调控,B正确;D、血红蛋白起运输作用,不作用与特异性受体,D错误.应选:B.点评:此题考查细胞结构和功能、细胞物质跨膜运输、蛋白质的功能等知识,要求考生识记 细胞中各种细胞器的结构、分布和功能;识记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识记蛋白质的功 能,能结合所学的知识准确判断各选项.2.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 以下实验中有关盐酸和酒精的表达正确的选项是A .利用盐酸改变膜的通透性,然后使用健那绿染色,观察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B .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试验中使用盐酸是

16、为了促进染色质中DNA与蛋白质别离C .酒精是良好的有机溶剂,绿叶中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可用无水乙醇作为提取液D .酒精是酵母菌无氧呼吸的产物,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考点:观察线粒体和叶绿体;叶绿体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实验;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观察 细胞的有丝分裂.分析:1、健那绿是能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活体染色剂,可以用健那绿染液对线粒体进行染色、观察;2、观察根尖有丝分裂试验中使用盐酸是为了和酒精配成解离液,用于解离;3、检测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颜色由蓝变灰绿色;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是用来检测二氧化碳的解答:解:A、健那绿是能使线粒体染成蓝绿色的活体染色剂,口腔上皮细胞中的线粒体可 以

17、用健那绿染液进行染色,然后观察,不需要用盐酸, A 错误;B、“观察根尖有丝分裂 试验中使用盐酸是为了使细胞相互别离, B 错误;C、由于色素不溶于水而溶于有机溶剂,所以酒精无水乙醇在色素的提取和别离实验时作为有机溶剂起到提取色素的作用,C正确;D、 检测细胞呼吸的产物酒精时,用酸性重铬酸钾,颜色由蓝变灰绿色,D错误. 应选: C点评:此题考查的是盐酸、酒精在生物实验中的应用此类题目较简单,学生需要对所学实 验的药品,实验步骤和考前须知熟练掌握32P 和32P 和3 6 分 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 以下有关噬菌体侵染实验的表达, 正确的选项是A -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

18、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35B 用普通噬菌体侵染32P 和 35S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35C 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14c1414D 用普通的噬菌体侵染C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测到C考点: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分析: 1、噬菌体的结构:蛋白质外壳C、H、O、N、S+DNA C、H、O、N、 P2、 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吸附t注入注入噬菌体的 DNAt合成控制者:噬菌体的DNA ;原料:细菌的化学成分t组装t释放.3、 35S 标记的是噬菌体的蛋白质外壳,而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 注入细菌 解答:

19、解:A、用32P和35S标记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只能在核酸中可检测到 32P, A 错误;B、用普通噬菌体侵染 32P和35S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只能在核酸中可检测到32P,在外壳中检测到 35S, B 错误;c、用14c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普通的细菌,子代噬菌体只能在核酸中可检测到14c, C错误;D、由于核酸和蛋白质外壳中都含 C,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核酸和外壳的原料均由细 菌提供,所以用普通的噬菌体侵染 14C 标记的细菌,子代噬菌体核酸和外壳中均可检 测到 14C, D 正确应选: D 点评:此 题结合放射性同位素示踪法,考查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要求考生识记噬菌体的 成分及元

20、素组成;识记噬菌体侵染细菌的过程,明确噬菌体侵染细菌时只有DNA 注入细菌,且合成子代噬菌体的原料均来自细菌,再根据题干中信息做出准确的判断 表示4 6分 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 4、如图表示细胞中基因表达的过程, 物质或结构,甲乙表示过程,有关说法正确的选项是A . 表示三种不同的 RNA分子,含有密码子的是 B .甲乙两过程中,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的只有乙C .据乙过程分析,图中的翻译方向是从左往右D .在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能发生的过程是甲和乙考点: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分析:分析甲图:甲图是转录过程, 分别表示tRNA、rRNA、mRNA ,是催化转录的RNA聚合酶,图乙是翻译过程:根

21、据tRNA的反密码子和移动方向可知,核糖体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解答:解:A、从甲图可知 分别表示tRNA、rRNA、mRNA,密码子位于上,A 错误;B、 甲为转录过程,乙为翻译过程,两个过程都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那么,B错误;C、 根据tRNA的移动方向可知,核糖体体沿mRNA移动的方向是从左向右, C正确;D、 有丝分裂的分裂期能发生的过程是乙,而不是发生转录,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结合转录和翻译过程图,考查遗传信息的转录和翻译过程,要求考生识记遗传信 息转录和翻译的场所、过程、条件及产物;识记密码子和反密码子的概念,掌握密码 子和反密码子之间的关系,能结合图中信息准确判

22、断各选项.5.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糖尿病是因为某种原因导致患者血糖浓度过高,超出了其肾小管的重吸收能力,从面使尿液中出现糖.据此分析以下不属于糖尿病致病机理的是 A .效应T细胞攻击使胰岛 B细胞受损B .体内产生了抗胰岛素受体的抗体C .组织细胞无法将摄取葡萄糖的蛋白质定位于细胞膜外表D .肾小管细胞外表重吸收葡萄的载体蛋白减少考点:体温调节、水盐调节、血糖调节.分析: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血糖过高导致尿液中出现尿糖,胰岛B细胞受损其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胰岛素受体受损、组织细胞葡萄糖运输蛋白减少都将导致血糖过高都会导致糖尿 病.胰岛素是人体内唯一降低血糖的激素.解答:解:糖尿病患者是因为血

23、糖过高导致尿液中出现尿糖,胰岛B细胞受损其分泌的胰岛素减少、胰岛素受体受损、组织细胞葡萄糖运输蛋白减少都将导致血糖过高,而肾小 管重吸收葡萄糖载体减少不会引起血糖浓度升高,故虽然其尿液中有糖,但不属于糖尿病.应选:D.点评:此题主要考查糖尿病的发病机理,意在强化学生对糖尿病的相关知识的理解与掌握.6.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某科研小组用不同浓度的脱落酸处理同种水稻种子,在 相同条件下培养后测得秧苗的干重和鲜重情况如图.以下有关表达正确的选项是篇z Z单乩牛1-10 杠 050.510屁尊麒灶班垃趾212251器1.9101,71611A .B .C.D .脱落酸处理对秧苗的干重影响具有两

24、重性 考点:植物激素及其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价值.分析:据图可知,鲜重和干重的纵坐标不一样,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和鲜重都比在没有脱落酸处理的组大,所以表现为促进生长;0.3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显著的促进作用,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的干重比脱落酸为0的一组中有机物干重的少.表现为抑制有机物积累的作用.解答:解:A、1.0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的干重比脱落酸为0的一组比照,单株平均干重下降,故0.1mg/L脱落酸对秧苗有机物的积累有减弱作用,A错误;B、 据图可知,鲜重和干重的纵坐标不一样,0.3mg/L脱落酸处理后秧苗的干重与鲜 重不相等,B错误;C、

25、0.5mg/L脱落酸处理后的秧苗干重和鲜重都比在没有脱落酸处理的组大,所以表 现为促进生长,C正确;D、 脱落酸处理对秧苗的干重影响:低浓度0.1mg/L表现为抑制作用,高浓度1.0mg/L也表现为抑制作用,不具有两重性,D错误.应选:C.点评:此题考查植物激素调节,意在考查考生能理解所学知识的要点;能从材料中获取相关 的生物学信息,并能运用这些信息,结合所学知识解决相关的生物学问题.二、解答题共4小题,总分值39分7. 10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图甲、乙、丙表示分别放有小鼠、绿色植物、小鼠和绿色植物的三个透明密闭玻璃装置,起始时装置内的气体种类及相对含量都相同,某兴趣小组将三个装置置于室

26、温 25C和一定光照条件下,并监测三个装置内的某种气体的相对含量 的变化,分别绘制出了图丙 三条曲线,请答复以下问题:1甲装置中的小鼠最终死亡,在其体内检测到某酸性物质的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小鼠,该酸性物质是孚L酸 ,该物质产生的原因是氧气浓度下降.2曲线中CD段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的变化趋势是逐渐下降上升/下降/不变.3曲线 和 分别到达D点和F点时气体相对含量不再改变,此时对应的乙装置和丙装置中的绿色植物光合作用速率与呼吸作用速率的关系为:乙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 呼吸作用速率,丙中光合作用速率 大于 呼吸作用速率.考点: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无氧呼吸的概念与过程. 分析:此题主要考查影响光

27、合作用的环境因素.1、温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最适温度下酶的活性最强,光合作用强度最大,当温 度低于最适温度,光合作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加强,当温度高于最适温度,光合作 用强度随温度的增加而减弱.2、二氧化碳浓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二氧化碳浓度 的增加而增强当二氧化碳浓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3、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的影响:在一定范围内,光合作用强度随光照强度的增加而 增强当光照强度增加到一定的值,光合作用强度不再增强.解答:解:1由于实验装置密封,小鼠的有氧呼吸不断消耗氧气,导致装置内的氧气浓度 下降,小鼠的无氧呼吸强度加强,产生大量乳酸.2曲线的斜率

28、表示的是植物光合作用的速率,图2中CD段斜率逐渐下降,说明植物的光合速率逐渐下降.3乙中光合作用速率等于呼吸作用速率,丙中由于有小鼠呼吸作用消耗氧气,所 以丙中光合作用速率大于呼吸作用速率.故答案为:1乳酸 氧气浓度下降小鼠无氧呼吸强度加强,产生大量乳酸2下降3等于 大于点评:此题考查了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有关知识,意在考查考生的识图能力,能理解所学 知识的要点,把握知识间的内在联系的能力;能用数学方式准确地描述生物学方面的 内容、以及数据处理能力.8 12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某二倍体植物的花色由位于三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三对 等位基因A与a、B与b、D与d控制,研究发现体细胞中的 d基因数

29、多于D基因数时,D基因不能表达;A、B、D基因之间的关系如图甲所示 B控制黄色素的合成, A对B的 表达有抑制作用某突变体细胞基因型与其可能的染色体组成如图乙所示其它染色体与 基因均正常,产生的各种配子正常存活据图分析答复以下问题:1正常情况下,橙红色性状的基因型可能有4 种.2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和纯合的黄花植株杂交获得Fi, F1自交,F2白花植株中,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 10 3图乙所示的基因型为 aaBbDdd的植株花色表现为黄色,图乙三种突变体类型中,与其它两种变异类型不同是填序号.为了确定aaBbDdd植株属于图乙中的哪一种突变体,某生物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实验步骤请补充

30、完整实验结果及预测:实验步骤:让该突变体与基因型为 aabbdd的植株测交,观察并统计子代的表现型及其比例; 结果预测:I .假设子代中白色:黄色:橙红色为4: 3: 1 ,那么其为突变体;n .假设子代中白色:黄色:橙红色为2: 1: 1 ,那么其为突变体.考点:基因的自由组合规律的实质及应用;染色体结构变异的根本类型.分析:根据二倍体植物的花色受独立遗传且完全显性的三对基因控制,说明其遵循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由于 A抑制B的表达,所以形成橙红色物质的基因组成为aaB- D .突变体甲和突变体丙是染色体结构发生变异,突变体乙是染色体数目发生变异.突变体 甲减数分裂可产生 D、dd、Dd、d四种

31、配子,比例为 1: 1: 1: 1;突变体乙减数分裂 可产生D、Dd、dd、d四种配子,比例为1: 2: 1: 2;突变体丙减数分裂可产生D、dd两种配子,比例为 1: 1.解答:解:1根据图形分析,橙红色所对应的基因型有aaB- D -,故有2=4种;2基因型为AAbbdd的白花植株和纯合黄花植株aaBBdd杂交,F1植株的基因型为AaBbdd,所以F2植株的表现型及比例为白花:黄花=13: 3, F2白花中纯合子AABBdd、AAbbdd、aabbdd的比例为,故纯合子与杂合子的比例为3: 10.丄33图2中基因型为aaBbDdd的突变体花色为黄色.图乙中 是染色体结构的 变异,是染色体数

32、目的变异.让突变体aaBbDdd与基因型为aabbdd的植株杂交,假设子代中白色:黄色:橙红色 为4: 3: 1,那么其为突变体 ;假设子代中白色:黄色:橙红色为2: 1: 1,那么其为突变体.故答案为:142 3: 103黄色I .4: 3: 1n .2: 1: 1点评:此题考查基因自由组合定律、染色体变异和基因与性状关系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图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9. 9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海马区是中枢神经系统中参与学习和记忆储存的重要器官,因此在对阿尔兹海默综合征 AD,俗称老年痴呆的研究过程中,海马区成为了众 多学者关注的重点之一研究说明,AD病

33、人的神经细胞外 B淀粉样蛋白A 沉积,这种物质的沉积会损坏周围神经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的病变请答复:1神经元胞体与轴突的相连处叫轴丘,实验说明,刺激轴丘比刺激其余部位容易引起神经兴奋,其可能的原因是轴丘部位运输Na+的膜蛋白或钠离子通道数量多.2神经纤维某部位兴奋时膜外为负 电位,此处Na+浓度为膜外高于 膜内.3研究发现,病变个体中 A B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 减少,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速率减慢 ,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4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 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会立即被乙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假设某种毒素作用使乙酰

34、胆碱酯酶失活将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考点:突触的结构;神经冲动的产生和传导.分析:1、根据题意分析可知: AD病人的神经细胞外 B淀粉样蛋白A B沉积后,会损伤 周围的神经细胞的细胞膜和线粒体膜,导致神经细胞受损,不能正常传导兴奋而发病.2、神经纤维未受到刺激时,细胞膜内外的电荷分布情况是外正内负,当某一部位受 朿0激时,其膜电位变为外负内正;兴奋的传导方向和膜内侧的电流传导方向一致,与 膜外侧的电流传导方向相反.兴奋在神经元之间的传递是单向的,神经递质存在于突 触前膜的突触小泡中,只能由突触前膜释放,然后作用于突触后膜,因此兴奋只能从 一个神经元的轴突传递给另一个神经元的细胞体或树突.

35、信号由电信号转变为化学信号再转变为电信号.解答:解:1神经元胞体与轴突的相连处叫轴丘,实验说明,刺激轴丘比刺激其余部位容易引起神经兴奋,其可能的原因是轴丘部位运输Na+的膜蛋白或钠离子通道数量多.2神经纤维某部位兴奋时,钠离子内流形成动作电位,膜电位为外负内正,此处Na+浓度为膜外高于膜内.3由于病变个体中A B的沉积使突触小体中线粒体损伤,细胞提供的能量减少,引起乙酰胆碱一种神经递质的合成和释放量减少,导致兴奋在神经细胞之间的传递 速率减慢病人表现出记忆障碍.4乙酰胆碱与突触后膜上的相应受体结合引起突触后神经元兴奋后,会立即被乙 酰胆碱酯酶催化水解,假设某种毒素作用使乙酰胆碱酯酶失活,那么乙

36、酰胆碱不能被水 解,故将会引起突触后神经元持续兴奋.故答案为:1运输Na+的膜蛋白或钠离子通道2负高于3减少减慢4突触后膜持续兴奋点评:此题考查神经调节的相关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识记能力和判断能力,运用所学知识综合分析问题的能力.10. 8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如图 1A、B、C分别代表的是在-200m3800m的海 拔高度内,高山 A、森林B、海洋C三个不同的自然区域内植物的分布状况根据所学知 识答复有关问题:B乔木层-2CM1弓HOO E的悔按扁 度内*三亍不同的百然K 域内祕物的分布状况01海洋C中藻类出现明显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垂直 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光质.2森林B中的植被

37、分布 有 有/无水平结构.森林 B中的动物 有 有/无分 层现象,其影响因素是 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或植物的分层分布引起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_.3高山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各垂直带之间有明显的界限,这 不属于属于/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4假设森林B因发生火灾而被烧毁,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 演替,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 D 阶段开始.考点:群落的结构特征;群落的演替.分析:植物的分层现象是植物与环境条件相互联系的,环境中的非生物因素-光、温度、水等都影响植物的生长, 由图示可知,温度是造成高山植物垂直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 而森林中决定植物的分层现象的环境因素主要是光照,光

38、照强度直接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因此,农业生产中,可以合理密植,提高产量.解答:解:1海洋生物也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藻类出现明显分层现象,这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植物的分层现象主要影响因素是光照.2森林中的植被分布也有垂直结构和水平结构.森林B中的动物也有分层现象,影响动物分层的因素是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3山坡A处不同高度的山坡上分布着不同的植物类群,这属于不同群落的优势种 不同,不属于群落的垂直结构.4假设森林B因发生火灾而被烧毁,其后发生的演替过程属于次生演替,由于有 土壤和种子等条件,其演替过程往往从图2中的D草本植物阶段开始.故答案为:1垂直 光照光质2有 有 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或植物的

39、分层分布引起食物和栖息环境不同3不属于4次生 D点评:此题考查了生物群落的结构及影响生物分布的主要生态因素,试题较简单,要求学生 记住影响生物群落垂直结构的主要生态因素即可.【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1. 15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玉米2N=20丨是重要的粮食作物,经深加工可以生 产酒精、玉米胚芽油等产品, 如图甲表示玉米深加工过程, 图乙表示为了获得玉米新品种常 采用的一种育种方式,请答复以下问题:1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 ,酵母菌不能直接使用,要利用C1酶和Cx酶分解成纤维二糖后,再经葡萄糖苷酶分解成葡萄糖才能供给酵母菌使用.2使用选择培养基从土壤中别离出能分解玉米秸秆主要成分

40、的微生物,对培养基的要求是 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如果还要对土壤中该类微生物进行计数,那么接种的方法为_稀释涂布平板法.3为了使酵母菌最高效率的进行酒精发酵,需要满足的环境条件是无氧、温度为 20 C .4如果在育种过程中,改变图乙 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激素 的种类及浓度配比,那么可能不会形成愈伤组织,而是形成胚状体 .5如果在剥离花药时损伤了花药壁,那么培育出的试管幼苗分裂中期细胞中染色体条数为10或20条考点:培养基对微生物的选择作用;土壤中能分解纤维素的微生物及其应用价值;植物的组 织培养.分析:植物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需要使用纤维素酶才能将其分解,纤维素酶包括C1酶和Cx酶及葡萄

41、糖苷酶.筛选和别离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 选择培养基常用的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有稀释涂布平板法和平板划线法.解答:解:1玉米秸秆的主要成分是纤维素,需要使用纤维素酶才能将其分解为葡萄糖, 纤维素酶包括 C1酶和Cx酶及葡萄糖苷酶.分解为葡萄糖后才能被酵母菌利用.2筛选和别离纤维素分解菌需要使用以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培养基稀释涂 布平板法既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别离,也可以用来进行微生物的计数.3酵母菌进行酒精发酵的条件为无氧、温度为2028C .4图乙表示玉米的花药离体培养过程.过程所使用的培养基中的激素的种类及浓度配比,是启动花药细胞分裂、脱分化和再分化的关键,如果改变那么可能

42、不会形成 愈伤组织,而是形成胚状体.5试管幼苗中来自花药的体细胞有10条染色体,来自花药壁的体细胞有20条染色体.故答案为:1纤维素纤维二糖葡萄糖苷2以纤维素作为唯一碳源稀释涂布平板法3204激素 胚状体510 或 20 条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微生物的培养与计数、花药的离体培养等知识,意在考查学生的实验 探究和知识综合运用能力,试题难度中等.【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12. 6分2022?雨花区校级二模生物技术是一把双刃剑,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能使 用不当给人类带来灾难请答复以下有关生物技术的平安性和伦理性问题:1由于科学开展水平的限制,在转基因生物中,有时候会出现一些人们意想不到的后果,

43、引发了人们在食物平安、生物平安和环境平安三个方面发生了剧烈的争论.2在转基因生物或产品研究过程中,绝大多数科学家都能自觉遵守科学研究道德如对 外源DNA进行认真选择,防止产生对人体有毒性或过敏的蛋白质 .3为解决不孕夫妇的生育问题而出现了试管婴儿技术,而2002年,英国一对夫妇通过设计试管婴儿,利用新生儿脐带血中造血干细胞, 挽救患地中海贫血症的男孩.这两项技术的 区别是试管婴儿技术 不需要经过基因检测.考点:转基因生物的平安性问题;人工受精、试管婴儿等生殖技术.分析:1、试管婴儿技术是指通过人工操作使卵子和精子在体外条件下成熟和受精,并通过 培养发育为早期胚胎后,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2、设计试管婴儿技术是通过体外受精获得许多胚胎,然后从中选择符合要求的胚胎, 再经移植后产生后代的技术.3、 转基因生物的平安性问题:食物平安滞后效应、过敏源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