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非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试卷培优测试卷_第1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非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试卷培优测试卷_第2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非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试卷培优测试卷_第3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非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试卷培优测试卷_第4页
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非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试卷培优测试卷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生物七年级上册生物非选择题实验探究综合试卷培优测试卷 、实验探究综合题1 请分析回答制作和观察人体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相关问题:图_團二(1) 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TTT (用字母表)。(2) 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与图二所示细胞的显著区别是前者具有。(3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 ,以保持细胞的正常形态;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一边先接触载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 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 而影响观察。(4) 碘液染色后,显微镜下所观察到的染色最深的细胞结构是 。(5) 欲使视野里模糊的细胞图像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准

2、焦螺旋。2. 如图甲为显微镜,乙为某同学在观察自己制作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过程中, 显微镜下看到的几个视野,请据图回答问题:(1) 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使镜筒缓缓下降,直到接近玻片标本,此时眼睛一定要注视着。(2 )转动反光镜来辨别两面的区别,当外界光线较强时应使用 镜。(3) 要使图像从视野 变为视野的状态,应将装片向 移动;要使图像从视野变为视野的状态,应转动 ,换成高倍物镜;要使图像从视野 变为视野的状态,应用 进行调节。(4) 在观察过程中,若将 10X的物镜换为40的物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更(5) 在视野中可以看到,洋葱鳞片叶表皮有部分重叠,这是因为制作临时装片过程

3、中3. 如图所示为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制作、观察示意图,据图回答。(1 )请将上图按正确操作步骤排序 (2) b图中滴的液体是 , c图中解剖针 轻涂几下”的目的是。(3) 显微镜视野中,番茄果肉细胞最外层的结构1是,若进行染色,则染色最深的结构是4. 某校生物老师开展了一次主题为显微镜与细胞”的自选实验活动。老师为同学们准备了如下生物材料和实验器具,葫芦藓,洋葱磷片叶,活的小鱼,人血永久涂片,清水,生理 盐水,稀碘液,载玻片,盖玻片,显微镜。图一为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图二为制作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临时玻片”实验部分示意图,图三为观察时的部分视野,请你回答以下问 题:图一图二團三(1) 图二中

4、,制作临时装片的正确操作顺序是 (填序号)。(2 )图三甲视野右下方细胞换成乙视野进行观察,需先将细胞移至视野正中央后,再转动图一中显微镜的以获得更大的物像(填序号)。(3) 小安想观察细胞中的叶绿体,应选择的生物材料是 。(4) 观察小鱼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动时,小毅发现某血管中,红细胞呈单行通过,这一血管为。(5) 人血细胞中, 是人体与疾病斗争的 卫士”5. 目前龙岩农贸市场上的洋葱主要有红皮洋葱(外表呈紫红色)和白皮洋葱(外表呈白色)两个品种,某兴趣小组为了研究洋葱表皮的颜色物质主要存在于什么结构中,进行了一系 列的实验观察,部分过程如下所示:(1 )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时,载玻

5、片中央滴加的液体是,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完全浸润在该液体中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主要是由于植物细胞具有(填结构名称)。(2 )临时装片的观察需要借助光学显微镜(图1),在观察过程中为使显微镜视野中物像更清晰,应调节显微镜的 。(3) 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应该类似于图2中的 (填“A或“ B”。(4) 对比两种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的临时装片,可以发现红皮洋葱的紫红色物质主要存在图2中的。6.如图是草原生态系统的食物网示意图,据图回答。(1) 该生态系统中,正常情况下,数量最多的生物是 。(2) 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费者是 (只要写一种生物)。(3) 该食物网中有 条食物链。写出最长的食

6、物链: 。(4) 狐和蛇之间的关系是 。(填 竞争”或捕食”)(5) 如果大量捕食蛇,那么鹰的数量在一定时间内将 (填 增多”或 减少”)(6) 如果该关系图想构成一个生态系统,图中还缺少了生物部分中和部分。7.下图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据图回答:(1 )除图中所示组成成分外,该生态系统的组成还应有 和。(2)图中共有几条食物链 ,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 。食草昆虫和兔之间的关系是。如果某有毒物质通过此食物链不断积累,则体内有毒物质最多的是。(3 )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 。(4 )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因此无限制地增 加,这说

7、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能力。&在一个以种植玉来为主,兼养猪、家禽和鱼的小型简单农田生态系统中,生物间存在如 甲图所示的关系。请分析回答:(1 )在此生态系统中,参与玉米光合作用的水、二氧化碳和阳光在生态系统成分中属于O(2) 1637年,我国明代科学家宋应星在论气中提出人所食物皆为气所化,故复于气耳” 136年后,英国化学家普利斯特利通过实验证明绿色植物从空气中吸收养分。化为玉米的气”是指,该气”转化为玉米的生理过程是 (填反应式)。(3)谚语 有收无收在于水”说明了水分对农作物的重要性。假设农作物长期被水淹,会导致烂根,甚至死亡。对此应采取的措施是 。(4 )农田玉米中偶然出现了白化

8、苗,这种现象是由遗传物质的改变引起的,白化玉米苗死 亡的缘故是。(5 )农技人员进行了不同株距对某品种玉米单位面积产量阻碍的试验,得到如图乙所示的结果。请从光合作用的角度说明其中的道理。9. 下图是草原生态系统,请根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 )图中共有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了食物网,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2) 此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 ,缺少的生物部分为 和。数量又恢复了正常,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越多,这种能力越强。(4)此生态系统中鼠与蛇之间的关系是_能力,般地说,生物的,鼠与兔之间的关系是 如果鹰的数量短时间内减少,则蛇的数量的变化是 ,经过一段时间后鹰与蛇的(5) 某农场为了杀灭草中的

9、害虫使用了大量的 DDT,结果污染了整个生态系统,在以上生 态系统中受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生物体中DDT浓度是通过 积累的, 由此我们得到启示,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免遭破坏,我们使用农药要注意的是10. 图一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中的食物链和食物网,图二表示图一中某条食物链各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丙丁生物种类图二O。该(1) 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2) 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组成成分是生态系统中,当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森林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

10、有一定的能力。(3) 图二中的甲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此生物与鹰的关系是 。(4) 图一中草、树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 ,它通过 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有效地维持了生物圈中的 平衡。(5) 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你打算怎么做?。(写出一条,合理即可)三、实验探究题11. 下图是桃花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有关问题(注:填序号,横线上填结构名称):(1) 桃花中最主要的结构是花蕊,图中 共同组成了 。(2) 绿色植物经过传粉受精后能形成果实。传粉是指花粉从_

11、散发出来落在上的过程。(3 )桃仁是桃的种子,晒干后可作药用,具有活血祛瘀,润肠通便,止咳平喘的功效。桃仁是由发育而来的,水蜜桃的可食用部分是由发育来的。12.下图是花的结构和果实的结构及来源示意图。请根据图回答以下问题。(1) 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上来看,花最重要的结构是 和(2) 桃花是 (填两性”单性”或无性”)花,雄蕊的里的花粉散出后,以一定方式传送到雌蕊的3: 上,叫做传粉。传粉是受精的前提。受精的过程是,花粉管进入 后,释放出 ,与卵细胞融合,形成,并最终发育成新植物体的幼体。(3) 雌蕊的就会进一步发育成果实,整个胚珠发育成种子。(4) 我们所食用的桃的果肉在结构上属于 ,它是由

12、发育而来的。13. 图是绿色植物的植株、花、果实、种子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今年的连续干旱使我省农作物受灾严重,农作物根吸收的水分是通过根茎叶中的管道运输到植株各处的。植物根吸收水分的主要部位是根尖 区。(2)甲图中的是由丁图中的 (填序号)发育而来的,而乙图中的 子房壁将来发育成丙图中的 (填序号)。(3) 胚是新植物的幼体。丁图中,胚的组成包括 (填序号)。与玉米种子的胚相比,菜豆种子的胚中有两片 (填名称),而玉米种子中只有一片。14. 如图1是桃花的结构模式图,图 2是桃的果实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果果巢外中內(1) 从构成生物体的结构层次上分析,花和果实都属于 (2

13、) 花的雌蕊由 、花柱、_构成。和构成_。(3) 图1中的发育成图2中的_,我们食用的 桃肉”是由子房壁发育成的_,图2中的是由图1中的发育而来。15桃是常见的水果,含有丰富的营养物质。下图为桃花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 )请填写图中各部分结构名称:(2 )对于一朵花来说,最重要的是雄蕊和雌蕊,其中雌蕊是指图中的序号 。(3)花粉位于_ 中(填序号),花粉从花药中散发出来落在柱头上的过程叫0(4) 开花时雌蕊经过传粉受精作用,子房发育成 ,胚珠发育成 四、实验探究题16. 生物兴趣小组根据鼠妇生活在阴暗潮湿的环境这一现象,提出了光会影响鼠妇的分布吗? ”这一问题,并制订和实施了如下实验

14、操作。步骤1:在一纸盒内撒上一层湿土,以盒的横轴中线为界分为A、B两区(如图)。步骤2:选10只大小,健康状况相同的鼠妇,将其平均分成两组分别放在A、B两区的中央,A区盖上纸板,B区盖上玻璃板。步骤 3:静置2分钟后,每隔1分钟观察统计1次鼠 妇在两区的数量,连续统计 6次,统计数据如下表。请你根据以上实验操作和实验统计数 据,回答下列问题。次数123456A区(只)5679910B区(只)543110(1) 该探究实验做出的假设是 。(2) 该实验是否没计了对照实验? ,其理由是 A、B两区除了 不同,其他条件都相同。(3 )该实验的变量是 。根据实验现象,你得出的实验结论是 。(4 )有的

15、同学认为该结论不很科学,其理由是探究实验除了变量唯一外,还需要。避免误差和偶然性。(5 )兴趣小组想利用该套装置探究土壤湿度对鼠妇分布的影响,设计了如表方案。但指导老师认为该方案有一定的问题,需要改进,你认为应该将 改为,实验效果会更科学。项目鼠妇数量盖板土壤湿度A区10玻璃板湿润B区10玻璃板干燥(6)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分布的因素,叫生态因素。生态因素包括和非生物因素两类。其中非生物因素主要包括 、温度、土壤17. 实验探究题。(一) 提出问题:光对鼠妇分布有影响吗?(二) 作出假设:(1) 。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三) 制定计划:(2) 设置相同点。在铁盘内放一层湿土。将10

16、只鼠妇平均分成组,分别放入铁盘两侧的 中央。(3 )设计实验。在铁盘内以横轴中线为界,一侧盖上纸板,另一侧盖上玻璃板,在盘内就 形成了阴暗和明亮两种环境,就形成一组 ,该实验变量是 。(四) 实施计划:(4) 计算实验结果时要计算全班各组的平均值,这是为了 。实验结果是鼠妇在阴暗处的明显多于有光处的。(五) (5)得出结论:。鼠妇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六) 表达和交流:(6 )在交流中,有位同学提出为什么不能用1只鼠妇做实验,你认为理由是 。18. 请回答下面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实验中有关问题。(1) 如果翻动花园、庭院中的花盆或石块,常常会看到一些鼠妇匆匆爬走。鼠妇爬走是因为环境变明亮了吗

17、?根据这一问题,可以确定实验的变量是 。(2) 在做实验时,组选用 5只鼠妇,兰组选用 20只鼠妇,哪一组的实验结果更准确?为 什么?。A、一组:数量少便于控制B 一组:实验过程更简短C.二组:可防止偶然性,减少误差D.二组:数量多有利于竞争(3) 在纸盒以中轴线为界,一侧用木板遮盖,一侧用玻璃遮盖,这样做的目的是。(4) 二组同学对上述实验重复了 5次,结果如表: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32212黑暗1718181918(5) 对上述数据进行分析,可以得出结论 对鼠妇生活有影响,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19.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植物园时,发现墙角潮湿的废旧花盆下面

18、有许多 鼠妇,当他们拿起花盆时,鼠妇会迅速爬走。据此,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光对鼠妇分 布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如下:阴暗潮湿环境明亮潮熄环境实验结果: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潮湿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潮湿10只9只8只10只8只回答下列问题(1) 该实验的变量是:。(2) 为了减小误差,应将实验结果中的数据怎样处理?(3)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 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_。(4) 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鼠妇喜欢生活在 的环境中。(5) 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这些鼠妇? 。20.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在清扫学校的植物园时,发现墙角潮湿的废旧花盆下面有许

19、多 鼠妇,当他们拿起花盆时,鼠妇会迅速爬走。据此,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光对鼠妇分 布的影响的实验。实验装置、实验结果如下:实验结果:环境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明亮潮湿0只1只2只0只2只阴暗潮湿10只9只8只10只8只回答下列问题(1) 该实验的变量是:。(2) 为对照组的是实验装置中的 环境。(3) 如果在铁盘两侧中央各放 1只鼠妇是否可以得出准确的结论?为什么? (4 )该实验得到的结论是: 。(5) 实验结束后,应如何处理这些鼠妇? 。(1 )具有输导功能的结构是。(填序号)(2 )叶片的叶肉是由和组成。(3) 叶片进行蒸腾作用时,水分散失的门户是” 。(4) 他观察时用显微镜

20、下列目镜和物镜组合,哪一组观察到细胞数目最少A. 5 X 10 XB. 5 X 40 XC. 10 X 10 XD. 10 X 40 X(5) 观察前若将该叶片先进行酒精脱色处理,再滴加碘液,则叶片显色为色,说明光合作用产生。22.甲图为植物某生理过程示意图,乙图叶片叶脉被切断,请分析并回答:(1 )如果甲图生理活动必需有光才能进行,那么表示的物质是 ,绿叶制造的 经叶脉、叶柄、茎中的 可运送至植株各处。如果甲图中 表示的物质是二氧化碳,则该生理活动表示的是 ,此活动主要在细胞内的中进行,实质是分解有机物并释放能量,供细胞生命活动利用。(2) 如果甲图中 表示的物质是水,则该生理活动表示的是

21、。(3) 将一株植物在黑暗环境中放置48小时,然后将一片叶子的叶脉切断(如图乙所示),在阳光下照射 4小时,再将叶片脱色处理后用碘液处理,发现a部(上部)叶呈棕色,b部(下部)叶呈蓝色,这个实验说明 。(4) 雾霾污染物主要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可吸入颗粒物,它对植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如颗粒物会堵塞叶片表面的 ,从而阻碍气体进出叶片。为监测雾霾污染程度最好采用植物作为指示植物。下图为菠菜叶横切面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问题:(1 )图中运输营养物质的结构是】 。(2) 叶片结构中,进行光合作用的主要部位是,光合作用的场所是该部位细胞中的。(3 )小明探究 植物进行光合作用产生什么气体 ”时实验设

22、计思路是:取大小一致、生长旺 盛的两个植株,分别罩上密封性良好的透明钟罩,一个放在有光环境中,另一个放在环境中,几小时后用带火星的木条检验是否有 产生。(4) 植物体吸收的水分绝大部分通过 作用散失掉,散失的门户是该过程对植物本身的意义之一是促进植物体对无机盐的 。(填图中代码)组成了大豆种子的主要部分,该结构是新植物体的幼23. 大豆是我国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图甲至图丁分别是大豆种子、幼苗、花蕊和豆荚的 结构示意图。请结合所学生物学知识,分析回答下列问题:(1 )甲图中的 体。(2) 丁图中豆荚的B结构是由丙图中的发育而来的;这个豆荚中有 3粒种子,你对这种现象的解释是 。(3) 如果将甲图

23、中的 切除一部分,再进行播种,这样的种子萌发后长成的幼苗会非常弱小,原因是。(4) 某同学在甲、乙、丙、丁 4个培养皿内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大豆种子 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各装置的设置及实验结果如下表:装置甲乙丙丁场所日光下日光下黑暗中黑暗中温度23 C23 C23 C23 C棉花干湿状态潮湿干燥潮湿干燥数日后记录的发芽情况全部发芽没有发芽全部发芽没有发芽 选择甲和丙作为一组对照实验,可以探究的问题是:;试分析说明:选择乙和丙作为对照实验,能否探究上述问题? 。 若将甲组和丙组萌发后的幼苗在原来条件下继续培养,一周后幼苗生长较好的一组及原因分别是。24. 金秋十月,九江市

24、永修县易家河蜜桔挂满枝头,由于易家河蜜桔果形优美,果肉细腻,皮薄多汁,甘甜可口,所以远近闻名。下图表示桔的一生,请据图回答问题:(在内填写编号)(1) 从构成植物体的结构层次分析,A、D、E都属于,而在A中的胚除了含有图中已经标出的结构,还含有的结构是胚轴和 。(2) 桔子植物的一生经过了种子的萌发、植株的生长和开花结果等过程,在种子萌发成幼苗的过程中 ,首先突破种皮,B中 是由发育而来。(3 )桔子幼苗在生长的过程中需要无机盐等营养,其中需求量最多的无机盐是含的无机盐,它们主要是通过根尖的 吸收的。(3) 桔开花后,成熟的花粉从 _中散放出来落到柱头上,此过程称为传粉,要结出桔子,还必须经过

25、的另一个重要的生理过程 。在桔子开花时期如果遇到阴雨连绵的天气可能会导致产量减少,果农可以通过 方法解决问题。(4) E是由发育而来。【参考答案】一、实验探究综合题1. c a d b细胞壁、液泡 生理盐水气泡细胞核细【分析】(1)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解析: c a d b 细胞壁、液泡 生理盐水 气泡 细胞核 细【分析】(1) 制作人的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擦”,用洁净的纱布把载玻片和盖玻片擦拭干净;“滴”,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刮”,用消毒牙签在自己濑净的口腔内侧壁上轻轻刮几下;“涂”,把牙签上附有碎屑的一端,放在载玻片的水

26、滴中涂抹几下;“盖”,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玻片上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 注意避免盖玻片下出现气泡;“染”,在盖玻片的一侧滴加稀碘液,用吸水纸从盖玻片的另一侧吸引,使染液浸润标本的全部。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T滴T刮T涂T盖T染。(2) 图一中:a是刮和涂;b是染;c是滴;d是盖;图二中: 细胞质;细胞核; 细胞膜。【详解】(1)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的实验步骤,简记为:擦tc滴a刮a涂盖b染,故图一中,制作临时装片正确的操作顺序是cadb。(2) 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相同点:都有细胞膜、细胞质、细胞核、线粒体;植物细胞与动物细胞的不同点:植物

27、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植物的绿色部分还有叶绿体,动物细胞 不具有细胞壁、液泡、叶绿体。洋葱鳞片叶内表皮细胞非植物绿色部位,无叶绿体。因 此,人体口腔上皮细胞结构和洋葱表皮细胞相比,没有细胞壁、液泡。(3) 制作口腔上皮细胞临时装片时,需在载玻片的中央滴一滴生理盐水,人的细胞是动物细胞,用清水的话会因为渗透压吸水胀破,用和人体细胞液浓度相同的生理盐水目的是维持细胞的原有形状,便于观察;盖盖玻片时,应用镊子夹起盖玻片,使它的一边先接触载 玻片的水滴,然后缓缓地盖在水滴上,这样可避免盖玻片下面出现气泡而影响观察。(4) 细胞核中含有染色体,染色体是容易被碱性染料染成深色的物质,因此观察经过染色 的洋

28、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各部分结构中染色最深的是细胞核。(5) 粗准焦螺旋可以大幅度的升降镜筒,可以快速找到物像;细准焦螺旋可以小幅度的升 降镜筒,可以精细调焦,能够使物像变得更加清晰。【点睛】熟练掌握临时玻片标本的制作和显微镜的使用是解答本题的关键。27 粗准焦螺旋 4物镜 平面 右下方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少 撕下的洋葱表皮太厚(或没有在水滴中完全展平)【分析】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1)解析: 7 粗准焦螺旋 4物镜 平面 右下方 转换器 细准焦螺旋 少 撕下的洋葱表皮 太厚(或没有在水滴中完全展平)【分析】 显微镜的基本构造和作用:(1)目镜:放大观察的物体; 物镜:放大观察的物体。(2

29、)反光镜:可以转动,使光线经过通光孔反射上来,其两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 面镜,光弱时使用凹面镜。(3)观察标本,光线较强时应使用遮光器的小光圈,小光圈进入的光线少。(4)如果要想物像更加清晰些,应调节显微镜的细准焦螺旋;粗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 降的幅度大;细准焦螺旋:转动时镜筒升降的幅度小。(5)使用显微镜观察的材料必须是薄而透明的。【详解】(1)使用显微镜观察时,先要转动 7 粗准焦螺旋,使镜筒缓缓下降,当镜筒下降的时候, 如果只注视目镜,我们看到不物镜的位置,就容易让物镜压碎了玻片标本,所以在镜筒下 降时我们要注视 4 物镜防止其压碎玻片标本。(2)反光镜能够调节光线的强弱,反光镜两

30、面是不同的:光强时使用平面镜,光弱时使用 凹面镜。(3)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是倒像,视野 中的物像位于右下方,说明实物位于左上方, 视野 中的物像位于中央,说明实物也位于中央;要使物像从视野 变为视野 的状 态,应将装片也向右下方移动,这样实物就移到了中央,物像自然也在中央了。物像 的放大倍数小,物像 的放大倍数大,因此要使物像从视野 变为视野 的状 态,应转动转换器,把低倍物镜转换成高倍物镜;物像 不清晰,物像 清晰,要想使 物像从视野 变为视野 的状态应用细准焦螺旋进行调节。(4)低倍镜下:细胞体积小,数目多,光线亮;高倍镜下:细胞体积大,数目少,光线暗,因此,若将10刈勺物镜换为40X的物

31、镜,观察到的细胞数目会更少。(5)视野 中出现洋葱鳞片叶表皮部分重叠的现象,这是因为在制作临时装片过程中没 有将洋葱鳞片叶表皮完全展平,或者撕下的洋葱表皮太厚。【点睛】 解答此题的关键掌握显微镜的构造及各种零件的功能,显微镜使用时的注意事项,装片制 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3bdca 清水 防止细胞重叠 (把细胞分散 ) 细胞壁 2细胞核【分析】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一滴一撕(取)-展一盖一染一吸。观图可知: 1 是细胞解析: bdca 清水 防止细胞重叠 (把细胞分散 ) 细胞壁 2细胞核 【分析】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 -滴-撕(取) -展-盖-染-吸。观图可知:

32、1 是细胞壁, 2 是细胞核, 3 是细胞质, 4 是液泡,解答即可。 【详解】(1 )制作植物细胞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是:擦 -滴-撕(取) -展-盖-染-吸。所以图 中的正确步骤是: b 表示滴、 d 表示取、 c 表示展、 a 表示盖。(2)制作番茄果肉细胞临时装片时,开始时用滴管向载玻片中央滴加的是一滴清水,目的 是维持细胞正常的形态;为了避免细胞重叠,在放置番茄果肉细胞时要用解剖针轻涂几 下。(3)植物细胞的最外层是细胞壁,有保护和支持作用;细胞核中有容易被碱性染料如碘液 染成深色的物质 染色体;因此显微镜视野中,番茄果肉细胞最外层的结构1 细胞壁,若进行染色,则染色最深的结构是 2

33、细胞核。【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使用方法及临时装片的制作过程是解题的关键。4cdba葫芦藓 毛细血管 白细胞【分析】图一中:转换器,反光镜,粗准焦螺旋,细准焦螺旋,物镜。【详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 解析: cdba 葫芦藓 毛细血管 白细胞 【分析】图一中: 转换器, 反光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螺旋, 物镜。【详解】(1)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临时装片的步骤简单概括为:擦、滴、撕、展、盖、染、 吸,因此顺序为 CT dT ba。(2)想要获得更大的物像,需要转动 转换器,选择高倍物镜,因此转换器对应的是图1 中的 。(3)叶绿体只存在于植物体的绿色部位,即见光部位,如葫

34、芦藓;而洋葱鳞片叶细胞中只 有线粒体,没有叶绿体。(4)毛细血管分布广泛,但管腔较小,只允许红细胞成单行通过,血流速度极慢。(5)血细胞包括红细胞、白细胞和血小板。其中血小板的作用是止血,加速血液凝固;白细胞的作用是保护和防御,吞噬病菌,被称为人体与疾病斗争的“卫士 ”;红细胞的作用是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点睛】 有关显微镜使用等相关生物实验的题都很重要。要想做好此类题目,一定要多动手,多思 考,熟能生巧,有些看上去很复杂的问题,如果我们经常操作使用显微镜的话,就会变得 十分容易了。5清水 细胞壁 细准焦螺旋 A 3【分析】观图可知:图 1 中 转换器, 物镜, 遮光器, 目镜, 粗准焦螺

35、旋, 细准焦螺旋, 反光镜;图 2 中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液泡 解析: 清水 细胞壁 细准焦螺旋 A 3【分析】观图可知:图 1 中 转换器, 物镜, 遮光器, 目镜, 粗准焦螺旋, 细准焦 螺旋, 反光镜;图 2 中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液泡, 4 细胞核, 5 叶绿体, 6 细胞质。 【详解】(1)在制作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时,开始在载玻上用滴管滴一滴清水,是为了保持洋葱鳞 片叶表皮细胞的形态,便于观察;细胞壁具有保护作用和支持作用,洋葱表皮细胞完全浸 润在清水中也不会因过度吸水而胀破,这是因为植物细胞的外面具有细胞壁的缘故。(2)在显微镜的部件中,可以调出更清晰的

36、物像的是细准焦螺旋。因此,欲使视野里模糊 的细胞图象变得更加清晰,应调节图1 显微镜的 细准焦螺旋。(3)植物细胞具有细胞壁、液泡和叶绿体,所以在显微镜下观察到的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 类似于图 2 中的 A 图有 1 细胞壁, 2 细胞膜, 3 液泡, 4 细胞核, 6 细胞质,属于植物细 胞, B 图只有 2 细胞膜、 4 细胞核、 6 细胞质属于动物细胞。(4)液泡中含有细胞液,有各种颜色、味道的物质以及营养物质,如红皮洋葱的紫红色物 质就主要存在图 2 中的 3 液泡内。【点睛】 掌握显微镜的基本构造以及动植物细胞的结构是关键。6(1)草(2)兔(3)5草f鼠f蛇f鹰( 4)竞争( 5)减

37、少( 6)细菌 真菌【分析】 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解析:(1)草(2)兔(3)5草f鼠f蛇f鹰(4)竞争(5)减少(6)细菌 真菌【分析】生态系统是在一定的空间范围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一个统一整体。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 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菌)。非 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等。(1)生态系统的能量沿食物链流动逐级递减,营养级越高,获得的能量就越少,生物的数量就 越少;营养级越低,获得的能量就越多,生物数量就越多。该食物网中草是第一营养级, 所以正常情况下,该食物网中个体数量最多的生物应该是生产者:草。(2)兔、

38、狐、鼠、蛇、鹰是动物直接或间接的以植物为食是消费者,其中直接以植物为食的消 费者是兔、鼠(草食性动物),属于初级消费者。(3)该食物网中有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 t兔t鹰,草t兔t狐,草t鼠t狐,草t鼠t鹰, 草T鼠T蛇T鹰,其中最长的食物链是草 T鼠T蛇T鹰。(4)狐和蛇都以鼠为食,所以它们之间的关系为竞争关系。(5) 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使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总量维持在相对稳定的状 态,这个生态系统就达到了生态平衡。如果大量捕食蛇,鹰因食物减少,其数量在一定时 间内将减少。(6) 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图中生 态系统中还缺少非生

39、物部分和生物部分中的分解者 细菌和真菌。7( 1)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2)2(两) 草t食草昆虫T吃虫的鸟T鹰 竞争 鹰( 3)“光能 ”或“阳光”( 4)自动调节【分析】( 1)解析: ( 1) 分解者 非生物部分(2) 2 (两) 草t食草昆虫T吃虫的鸟T鹰 竞争 鹰(3)“光能”或“阳光 ”( 4 )自动调节【分析】( 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 温度等,生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

40、:生产者T初级消费者T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生产者。(3)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个自动调节能力是有限制的,超过了这个限 制,生态平衡就会遭到破坏。( 1 ) 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而生物部分又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此食 物网只包括生产者和消费者,要构成该生态系统还应有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 2)生态系统中,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构成食物链。图中共有2(两)条食物 链:草T兔T鹰;草T食草昆虫T吃虫的鸟T鹰,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 T食草昆虫T吃 虫的鸟T鹰。食草昆虫和兔都以草为食,属于竞争关系。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 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

41、,其浓度随着消费者级别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该食物网中鹰 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最多。(3) 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太阳能开始的。所以,该生态系统中草进行 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最终来自太阳能(或光能)。(4) 生态系统中各种生物的数量和所占的比例是相对稳定的状态。这种平衡是一种动态平衡, 之所以会出现这种平衡是因为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这种能力与生态系统中 生物的种类和数量有关,生物的种类和数量越多,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能力就越强,生 态系统往往就越稳定;反之,就越弱。所以,在草原上,当雨量充沛、气候适宜时,草木 繁茂,兔的数量并不会无限制的增加,就是因为生

42、态系统的自动调节能力。8( 1)非生物成分(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3)及时排涝(4)白化苗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5)合理密植是使解析: ( 1)非生物成分叶绿体(2)二氧化碳 二氧化碳 +水 有机物(储存能量) +氧气光能(3)及时排涝(4)白化苗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5)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 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使植物积累更多的有机物,从而提高产量。【分析】(1)生态系统包括生物成分和非生物成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温度

43、等,生 物成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2)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物的叶片互不遮挡,通过植物的光合 作用,充分有效利用这片土地上的光能,来提高产量。所以合理密植是利用提高光合作 用,以增加作物产量的措施。(1) 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 (泥沙)等;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绿色植物)、消费者(动物)、分解者(细菌和真 菌)。所以在此生态系统中,参与玉米光合作用的水、二氧化碳和阳光在生态系统成分中 属于非生物成分。(2) 绿色植物通过叶绿体利用光能,把二氧化碳和水转化成储存能量的有机物(如

44、淀粉),并且释放出氧气的过程,叫做光合作用。可见光合作用的原料是二氧化碳和水,故化为玉米叶绿体的“气”是指二氧化碳,该 “气”转化为玉米的生理过程是:二氧化碳 +水有机物(储存能光能量) +氧气。(3) 植物的根呼吸的是空气中的氧气。农田淹水后,水把土壤缝隙中的空气排挤出来了,使土 壤中的氧气过少,根毛无法呼吸,导致根烂掉。因此,农田淹水以后必须及时排涝,是为 了让植物的根得到足够的氧气,维持根的正常呼吸。(4) 白化苗是叶片中不含有叶绿素的植物幼苗。因为,白化苗的体内不含叶绿素,无法进行光 合作用,不能制造有机物,所以白化玉米苗不久就会死亡。(5) 合理密植是使植株行间距和株距科学合理,使植

45、物的叶片互不遮挡。合理密植,有利于农 作物充分利用光能,提高光合作用效率。种植过密,植物叶片相互遮盖,只有上部叶片进 行光合作用,种植过稀,部分光能得不到利用,光能利用率低。只有合理密植才是最经济 的做法。9.草f鼠f蛇f鹰 草 细菌 真菌 增加 自动调节 数量与种类 捕食(或者吃与被吃) 竞争 鹰 食物链和食物网 合理使用农药解析:草f鼠f蛇f鹰 草 细菌 真菌 增加 自动调节 数量与种类 捕食(或者吃与被吃) 竞争 鹰 食物链和食物网 合理使用农药【分析】 题图中的食物链有: 草f兔f鹰; 草f兔f狐; 草f鼠f狐; 草f鼠f鹰; 草f鼠f蛇f鹰,共5条。【详解】(1)在生态系统中,不同生

46、物之间由于吃与被吃的关系而形成的链状结构叫食物链。结合分析可知,图中共有 5 条食物链,它们相互联系形成了食物网,最长的一条食物链是:草f鼠f蛇f鹰。(2)生态系统是指在一定地域内生物与环境形成的统一的整体,生态系统的组成包括非生 物部分和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有阳光、空气、水、温度、土壤(泥沙)等;生物部分包 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该生态系统中的草属于生产者,兔、鼠等动物属于消费者。 因此,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中,缺少的生物部分为细菌和真菌等分解者。(3)鹰捕食蛇,因此,如果鹰的数量短时间内减少,则蛇的数量的变化是增加。但经过一段时间后鹰与蛇的数量又恢复了正常,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

47、节能力。一般地 说,生物的数量与种类越多,形成的营养结构越复杂,这种自动调节能力就越强。(4)种间关系是不同物种之间的关系,分互利共生、竞争、捕食和寄生。竞争是指由于竞 争同一食物、栖息地等两物种之间的争斗关系;捕食是捕食者和被捕食者的关系。所以, 此生态系统中鼠与蛇之间的关系是捕食(或者吃与被吃),鼠与兔之间的关系是竞争。(5)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 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所以,在以上生态系统中受害最严重的生物是 营养级最高的鹰。生态系统中的物质和能量就是沿着食物链和食物网流动的。故生物体中 DDT 浓度是通过食物链和食物网

48、积累的。由此我们得到启示,为了保护生态系统免遭破 坏,我们使用农药要注意的是合理使用农药,防治农药残留。10生态因素 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自动调节 蛇 捕食和竞争 生产者 光 合 碳 -氧 提倡低碳生活,如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尽量减少生活能量消 耗(如节约水电解析: 生态因素 分解者和非生物因素 自动调节 蛇 捕食和竞争 生产者 光合 碳 - 氧 提倡低碳生活,如使用节能技术和节能产品;尽量减少生活能量消耗(如节约水电、 出行时不坐私家车改乘公交车、步行、骑自行车等);植树造林等(合理即可)【分析】(1)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包括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非生物部分包括阳光、空气、水、 温度等,生

49、物部分由生产者(植物)、消费者(动物)和分解者(细菌、真菌)组成。(2)食物链反映的是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吃与被吃的关系,所以食物链中不应该出现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食物链的正确写法是:生产者T初级消费者T次级消费者注意起始点是(3)在生态系统中,有害物质可以通过食物链在生物体内不断积累,其浓度随着营养级别 的升高而逐步增加,这种现象叫生物富集。(4)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但这种自动调节能力有一定限度,如果外界干扰 超过了这个限度,生态系统就会遭到破坏。【详解】(1)环境中影响生物形态、生理和分布的各种因素叫做生态因素,分为非生物因素和生物 因素。在生物学上,把空气、光照、水分、鼠、兔等

50、影响草生活和分布的因素统称为生态 因素。(2)生态系统由生物部分和非生物部分组成,生物部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因 此若图一要表示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应包括分解者和非生物部分。该生态系统中,当 鼠和兔的数量增多时,植被会遭到破坏,而食肉动物数量的增加又使鼠和兔的数量减少, 植被得以恢复,由此可以看出生态系统具有自动调节能力。(3)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与消费者之间的关系,主要是吃与被吃的关系,这样就形成了 食物链;一个生态系统中往往有很多条食物链,这些食物链相互关联,就形成了食物网;该食物网中共有 5条食物链,分别是:草 t兔t鹰;草t兔t狐;草t鼠t狐;草t鼠t 鹰;草t鼠t蛇t鹰。生

51、态系统中的有毒物质会沿食物链不断积累,因此营养级别最高的 生物,其体内积累的有毒物质会最多;在该生态系统中鹰所处的营养级别最高,其体内有 毒物质含量会最高;图二表示该生态系统有毒物质相对含量,则四种生物构成的食物链是 丁T乙T甲T丙,图二中的甲对应的生物是蛇。鹰吃蛇属于捕食关系,鹰和蛇都吃鼠属于 竞争关系,因此此生物与鹰存在的关系有捕食和竞争。(4)由分析可知:图一中的草、树在生态系统中表示的组成成分是生产者,它们通过光合 作用,不断消耗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又将氧气排放到大气中,从根本上改变了地面上的生 活环境,维持大气中氧气和二氧化碳的相对平衡,简称碳 氧平衡。(5)化石燃料的大量开发和使用,

52、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 强,破坏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因此作为生物圈中的一员,我们应提倡使用节能技术和节 能产品;减少生活作息中所耗用的能量(节约水电、绿色出行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步行或 骑自行车);植树造林等。【点睛】 解答此类题目的关键是理解掌握生态系统的组成、食物链的概念、能量流动的特点以及生 态系统具有一定的自动调节能力。三、实验探究题11(1)雌蕊( 2) 花药 柱头( 3) 胚珠 子房壁【分析】图中柱头,花药,花丝,花柱,子房壁,胚珠,子房,(1) 一朵花的最主要的解析:(1)雌蕊(2)花药 柱头(3) 胚珠 子房壁【分析】图中柱头,花药,花丝,花柱,子房壁,

53、胚珠,子房,(1) 一朵花的最主要的部分是雄蕊和雌蕊,因为其与果实和种子的形成有直接关系,雌蕊包括 柱头、 花柱、 子房。(2)雄蕊 花药里的花粉散落出来,落到雌蕊 柱头上的过程叫传粉。一朵花中完成传粉与 受精后,只有子房继续发育成果实。(3) 受精完成后雌蕊的柱头和花柱会枯萎凋落。柱头、花柱和花粉管尚存,说明这朵花还没完 成受精作用,该过程一经完成,子房壁发育成果皮,子房中的胚珠发育成种子,胚珠里面 的受精卵发育成胚,最终雌蕊的子房发育成果实。桃仁属于种子,是由 胚珠发育而来的,水蜜桃的可食用部分属于果皮是由 子房壁发育来的。12(1) 雄蕊 雌蕊( 2) 两性1花药柱头胚珠 精子 受精卵(3)5子房( 4) 果皮 子房壁解析: ( 1) 雄蕊 雌蕊(2)两性1 花药 柱头 胚珠 精子 受精卵(3)5子房(4)果皮 子房壁【分析】 一朵花经过传粉受精后,子房发育成果实,胚珠发育成种子,受精卵发育成胚,子房壁发 育成果皮,图中 1 花药, 2 花丝, 3 柱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