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第六章住宅建筑节能设计_第1页
8第六章住宅建筑节能设计_第2页
8第六章住宅建筑节能设计_第3页
8第六章住宅建筑节能设计_第4页
8第六章住宅建筑节能设计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六章 住宅建筑节能设计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地理位置:处于北半球的中低纬度(北纬55ºC20ºC); 气候与气候特征: -大部分地区属于东亚季风气候,同时带有很强的大陆性气候特征 -冬季十分寒冷:冬季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低5ºC18ºC; -夏季十分炎热:夏季气温与世界同纬度地区相比,高2ºC;并不断提高; -冬夏持续时间长,春秋季节短; 地理位置与气候特点 气候分区 根据中国建筑气候区划标准和中国建筑热工设计分区标准,中国划分成: 严寒地区 寒冷地区 夏热冬冷地区 温和地区 夏热冬暖地区_ 一般地说,严寒和寒冷地区为北方地区;夏热冬冷和

2、温和地区为过渡地区;夏热冬暖地区为南方炎热地区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6-1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 主要目标与内容 (Main goal and contents) 第一阶段(1986年1995年):新设计的采暖居住建筑能耗水平应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标准能耗基础上节能30%; 第二阶段(1996年2000年):新设计的采暖居住建筑要在1995年底的基础上再节能30%,即在19801981年当地通用设计标准能耗基础上节能50%; 第三阶段:2005起新建采暖居住建筑应在此基础上再节能30%;6-1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 主要目标与内容 (Main goal and contents) 供热按热

3、量计量收费改革工作: 1998年开展试点; 2000年在重点城市新建建筑中推行; 2010年全面推广; 既有建筑节能的改造工作; 2000年重点城市开始; 2005年各城市普遍开始; 2010年全面推广;6-1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 主要目标与内容 (Main goal and contents) 公共建筑节能工作 2000年新建采暖公共建筑作到节能50%; 2010年在此基础上在节能30%; 夏热冬冷建筑节能工作 2000年开始执行建筑热环境及建筑节能标准; 2005年重点城市进行建筑热环境及节能改造; 2010年各城镇进行建筑热环境及节能改造; 太阳能在建筑中的应用 南方炎热地区建筑节能工作6

4、-1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 优先领域 Preferred field 建筑类型:首先从居住建筑开始,逐步到公共(商用)建筑,然后是工业建筑; 地域上逐步扩展:首先从北方采暖地区开始,然后发展到夏热冬冷过渡地区,并扩展到南方炎热地区; 从新旧建筑上,首先从新建建筑开始,接着是近期必须改造的热环境很差的结露建筑和危旧建筑,然后是其他保温不好的建筑围护结构和供热制冷系统; 从几个工作基础比较好的城市开始,再发展到一般城市和城镇,然后扩展到广大农村;6-1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 重点:focal point of the work 北方采暖地区 城市 新建 住宅Heating area, cities, ne

5、w building, residential buildings 过渡地区和南方炎热地区 城市 新建 住宅Transition zone and warm zone, cities, new buildings, residential buildings6-1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 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纲要 严格实行建筑的节能设计 积极采用节能建材,重视节能的建筑设备与产品开发 加强建筑节能的标准化工作 发展建筑节能科学技术体系 加强已有建筑的节能改造 实施建筑节能技术政策的措施6-1我国的建筑节能政策 制定了一批建筑节能的技术标准和技术规程 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93 旅游旅馆建筑

6、热工及空气调节节能设计标准GB50189-9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JGJ26-95 工程设计节能技术暂行规定GBJ6-85 既有建筑节能改造设计标准 民用建筑节能检测技术规程 夏热冬冷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夏热冬暖地区居住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公共建筑节能设计标准 膨胀聚苯板薄抹灰外墙外保温系统 外墙外保温施工技术规程 JGJ1442004 绿色建筑技术导则 绿色建筑评价标准6-2严寒与寒冷地区住宅设计(设计原则、方法) 6-2-1严寒与寒冷地区住宅设计总的要求: 寒地居住建筑设计在满足一般居住建筑设计原理的同时,还要满足 冬季保温设计、采暖设计和住宅建筑节能设计的要求。

7、 必须将冬季防寒保温设计、采暖设计、建筑节能设计、居住功能设计、环境质量设计综合为一体,按统一的目标进行设计。因此为了有别于传统住宅设计,我们提出节能型住宅的概念。 所谓节能型住宅是指采用综合节能设计和应用综合节能措施,使新 建住宅冬季采暖耗煤量指标比我国寒地19801981年所建住宅总体上降低50,同时居住功能和环境质量不断增长的符合现代生活需要的住宅。 应按采暖居住建筑进行设计。设计时应符合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的要求6-2-2严寒与寒冷地区住宅节能设计的思路方法。 .n 住宅节能设计(单体) 1控制住宅的体形系数 建筑体形系数是指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

8、的 体积的比值。 住宅建筑耗热量指标随体型系数增长而增加,从有利节能出发,体 型系数应尽可能小。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规定“建筑物体型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型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 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合理扩大进深尺寸 合理利用住宅类型特征(小天井、内廊式) 平面空间组合集中紧凑,尽量减少凹凸变化。 合理提高层数,加大体积。 加大建筑物体量。 (应避免作2000以下的小体量,以30004000 为宜) 缩小建筑物长、宽、高边长比率,减少体形系数。n 住宅节能设计(防寒、保温).。6-2-3 民用建筑节能设计标准(采暖居住建筑部分)1、准则1.0.1

9、强调建筑设计和采暖设计1.0.2 适用于新建和扩建工程1.0.3 应符合有关标准、规范和规程2、术语 符号2.0.1 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te 见附录A2.0.2 采暖期度日数2.0.3 采暖能耗2.0.4 建筑耗热量指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单位时间内消耗的、需由室内采暖设备供给的热量,单位:W/m2。2.0.5 采暖耗煤量指标: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条件下,为保持室内计算温度,单位建筑面积在一个采暖期内消耗的标准煤量,单位:kgm2。 2、术语 符号2.0.6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

10、:W/(m2K)。 2.0.7  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2.0.8 窗墙面积比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2、术语 符号2.0.6 围护结构传热系数: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K,在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面积围护结构的传热量,单位:W/(m2K)。 2.0.7  建筑物体形系数:建筑物与室外大气接触的外表面积与其所包围的体积的比值。外表面积中,不包括地面和不采暖楼梯间隔墙和户门的面积。

11、0;  2.0.8 窗墙面积比  :窗户洞口面积与房间立面单元面积(即建筑层高与开间定位线围成的面积)的比值。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 采暖耗煤量指标3.0.1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qH=qH.T+qINF-qI.N 3.80w/m23.0.2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m qH.T=(ti-te)(i ·Ki ·Fi )/A0 i=13.0.3 空气渗透耗热量: qINF=(ti-te)(C · · N ·V)/A0 换气次数0.5L/h3.0.4 采暖耗煤量指标 qC=24 · Z · qH/Hc 

12、3; 1 · 2 管网 锅炉 (标准煤热值,取8.14x103 W ·h/ 0.90 0.68) 采暖期天数3、建筑物耗热量指标和 采暖耗煤量指标3.0.1 建筑物耗热量指标: qH=qH.T+qINF-qI.N 3.80w/m23.0.2 围护结构传热耗热量: m qH.T=(ti-te)(i ·Ki ·F)/A0 i=13.0.3 空气渗透耗热量: qINF=(ti-te)(C · · N ·V)/A0 换气次数0.5L/h3.0.4 采暖耗煤量指标 qC=24 · Z · qH/Hc ·

13、1 · 2 管网 锅炉 (标准煤热值,取8.14x103 W ·h/ 0.90 0.68) 采暖期天数4、建筑热工设计(4.1一般规定、4.2围护结构设计) 411  建筑物朝向宜采用南北向或接近南北向,主要房间宜避开冬季主导风向。 412  建筑物体形系数宜控制在0.30及0.30以下;若体形系数大于0.30,则屋顶和外墙应加强保温,其传热系数应符合表421的规定。 413  采暖居住建筑的楼梯间和外廊应设置门窗;在采暖期室外平均温度为-0.1-6.0的地区,楼梯间不采暖时,楼梯间隔墙和户门应采取保温措施;在一6.0以下地区,楼梯间应采暖,入口处应设置门斗等避风设施。 4、建筑热工设计(4.1一般规定、4.2围护结构设计) 421不同地区采暖居住建筑各部分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不应超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