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内江市城市综合交通体系规划 (2014-2030)主要内容简介一、规划范围规划核心范围主要包含中心城区和市域两个层面。中心城区为总体规划确定的约700km2范围,并统筹考虑规划区内交通系统及交通设施的协调布局;市域范围是指内江市所辖行政区用地范围,面积是5386km2,在市域范围内,统筹区域与城乡关系,确定重大交通设施布局及交通运输组织。二、规划期限规划远期为2030年,近期为2017年。三、规划目标构建面向大城市转型的综合交通体系,重塑“川南门户、川中枢纽”的地位和作用,打造“公交+慢行”为主体的绿色交通城市。规划内江城市交通系统将提供“开放、高效、绿色、安全”的交通服务。开放:依托客运专线
2、、城际铁路,30分钟通达成都、重庆,60分钟通达自贡、乐山、遂宁、泸州、宜宾等相邻城市,形成以内江为中心、覆盖成渝主要城市的一日交流圈;依托高速公路网络,1小时通达市域各县、毗邻市(县),2小时通达区域中心城市、枢纽机场、沿长江重要港口。高效:依托公共交通,中心城内居民上下班平均出行时间在30分钟以内。2020年内形成内江以快速公共交通为骨干,常规公交为主体,出租车、轮渡多方式协调互补的公共交通运输体系,实现公交占城市客运出行比例达到30%以上。2030年内适时建设轨道交通、完善快速公交和常规公交、加强不同公交方式间组织换乘,实现公交占城市客运出行比例达到35%以上。绿色:通过构筑系统、安全、
3、便捷、舒适的步行及自行车通行环境,形成“交通与休闲功能并重”的绿色交通体系,规划期城市步行及自行车出行比例整体保持在45%以上。控制交通尾气排放,严格执行机动车国IV标准,2020年新车排放标准进一步提高。控制交通噪声,中心城夜间达标率在80%以上,新建道路达标率在90%以上。安全:干路交叉口全部实现灯控,交叉口灯控率远期达到80%以上的水平;交通事故率处于较低水平,2030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较2012年下降50%以上。四、规划策略立足成渝一体化和川南区域发展态势,综合分析城市发展现状和趋势,确立内江综合交通发展的五大策略。策略1、枢纽提升策略:外拓通道、内聚腹地强化成渝通道,打通南北通
4、道,极化以内江中心城区为核心的多向通道布局;推进内江与自贡一体化,共同培育“川南门户”枢纽功能;重塑内江对接成渝、联动川中、面向川南的“中心性”枢纽新内涵。策略2、市域联动策略:依托走廊、完善网络促进成渝、绵遂内宜等骨干交通走廊的功能强化与分化,协调满足区域通道功能与城际联系需求;强化各县市与区域廊道的沟通,实现区域通道对市域服务的均衡化、网络化;强化干线交通网络对乡镇覆盖的广度和深度,推进市域公共交通服务的均等化。策略3、城区交通组织优化策略:两岸均衡,三城双向平行和垂直成渝复合交通走廊(成渝高速、成渝客专、沱江),以老城区、高铁-高桥、谢家河为三个城市核心,于沱江两岸分别构建联系两辅城的快
5、速通道。策略4、特色交通发展策略:绿色低碳、差异引导建立与川南江相宜的步行与自行车交通与绿道休闲体系,组织市域分层、分区的旅游集散体系和旅游交通网络,逐步建立和完善区域差异化交通管理体系。五、对外交通系统规划1、公路系统规划以高速公路和国省干线为骨干,以通县快捷通道、县乡公路为补充,推进区域公路通道完善和市域范围多层次、高覆盖的快速交通网络建设。形成“一环七射”的高速公路网格局,构筑内江中心城区“坐中七连”的对外通道格局。其中,“一环”为绕城高速公路环,“七射”为成渝高速西段、成渝高速东段、内宜高速、内遂高速、内威荣高速、内江-大足高速及远景预留的内江-富顺-宜宾高速。构建市域“五横七纵”的干
6、线公路网。其中,“五横”分别为孟远路、G321国道、北永路、球自路/自荣路、G348国道;“七纵”分别为伍双路、资安路、G247国道、吴荣路、S206省道、中山-富顺公路、兴泸路。2、铁路系统规划强化快速铁路在内江布局,升级改造既有铁路,促进区域铁路网向威远、连界等产业区、旅游资源富集地区延伸衔接,协同推进内江铁路枢纽布局调整。形成以成渝高铁为骨干,以绵遂内宜、内毕铁路为补充的快速铁路网。加快推进绵遂内宜城际铁路建设,强化内江十字型铁路客运枢纽地位;预留内毕铁路接入空间,提升与泸州方向铁路运输效率,与内宜铁路共同形成内江与川南地区的两条城际铁路通道。推动“一横两纵两连”普通铁路网升级。“一横”
7、为成渝铁路升级改造,实现城区货运功能外移,城区段逐步调整改造为内江至资中、隆昌、自贡等城市的普通城际客运铁路;“两纵”为内昆铁路、隆黄铁路,实现内昆走廊、内泸走廊客货分离;“两连”指归连铁路、资威线,将威远纳入区域铁路网。实现内江铁路枢纽“客内货外”布局调整。建设成渝铁路过境线,并结合建设靖民站、白马南站、椑南站等铁路货站;内江站作为成渝经济区与贵州、云南方向中长途普客联系的重要节点;取消内江东站货运功能,缓解过境货运对城市环境的影响。3、水运系统规划采取分段开发的方式逐步实现沱江的整体通航,促进沱江生态水运体系的复兴。以白马、天宫堂枢纽为界按三段分期实施航道开发。近期,按IV级航道标准重点疏
8、浚白马以下沱江航道,实现白马至自贡牛佛28km航道复航,服务白马物流园区货物运输;按V级航道标准整治白马-天宫堂枢纽之间城区段航道。远期,整治天宫堂以上航道达V级航道标准,建设天宫堂大坝船闸,满足旅游观光和区段货物运输需要,实现内江境内沱江航道分段整体通航。加快推进内江港客货运功能开发。近期,与航道建设同步,建设白马货运码头,以服务内江市城西工业园区和白马物流园区为主;在城区大洲广场、天宫堂枢纽等布置旅游客运码头,开行史家街-天宫堂水上巴士,发展沿江旅游。远期,在甘露寺、苏家湾、石盘滩等设置客运码头,打造内江市域直通水上旅游线路。4、航空发展规划促进区域枢纽机场服务延伸,形成与成都二机场、成都
9、双流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无缝对接布局。积极开发枢纽机场空铁联运服务。与航空公司、枢纽机场共同开发空铁联运产品,实现1.5小时内通达成都第二机场、重庆江北机场、成都双流机场等三大枢纽机场。提升枢纽机场面向内江的大众化集散服务。近期,加密内江-成都双流机场、内江-重庆江北机场巴士专线。远期,预留在内江北站设置城市航站楼,提供异地乘机服务。联合自贡尽快开展川南机场的规划研究工作,并在内自通道上选择合适地点预留机场布局。六、中心城区交通系统规划1、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建立中心城区等级匹配、功能合理、运行组织高效、内外衔接畅达的道路交通体系,至2030年城市干路网总规模达到800km,密度为2.83km/km
10、2。优先跨江桥梁和组团联系通道建设,支持与引导城市空间拓展,保障中心区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不低于25km/h,旧城与各片区机动车平均行程车速不低于40km/h。形成“两横两纵两联”城市快速路网。构建沱江两岸城市核心地区与城西、城南两辅城相联系的“双向双廊”的快速交通走廊,并与自贡、资中、隆昌、威远快速通道衔接,规划快速路网总规模91km。构建“七横八纵”骨架性主干路网,与城市快速路共同支撑城市空间形成和拓展。重点优化邓家坝、谢家河与城西、白马方向的骨干道路走向,增加老城区西向联系通道,协调优化白马、椑木客货运走廊与城市用地的关系;保证主要组团间至少2条骨架主干路、次要组团间至少1条骨架主干路。规
11、划主干路网总里程375km。完善各片区次干路系统。各功能组团形成疏密得当的次干路系统,承担组团内部交通集散功能,规划城市次干路网总里程334km。加强支路网覆盖。根据各组团主导城市功能,建立集散便捷、密度匹配的支路网系统,以提高各组团内部地块的可达性。2、公共交通系统规划以大运量公交系统(轨道交通和BRT)为骨干、普通公交为主体、城乡公交为延伸、出租车和水上巴士为补充,逐步形成线网布局合理、设施完善、服务高效的现代公共交通系统,服务居民未来多样化的出行需求,切实发挥公共交通对城市建设与交通发展的作用。发挥轨道和快速公交骨干作用。以老城核心区、谢家河核心、高铁站为三个锚固点,预留三条轨道交通走廊
12、,分别支撑城市新区各组团之间、三个核心与城西辅城及城南辅城之间的长距离快速大运量公交联系需求。在轨道交通客流走廊服务基础上,规划布局5条BRT线路/常规公交快线,满足次要客流走廊的运输需求,规划总规模102km。完善城区公交线网覆盖。规划2020年公交线网密度达到3.23.5km/km2,300米半径公交覆盖半径达到80%;2030年公交线网密度3.5km/km2,300米半径公交覆盖半径达到85%。促进城乡公交向周边乡镇延伸。依托城西、城北、内江北站、大冲、白马、椑木等6处客运站分方向组织城乡公交服务,形成以中心城为核心辐射东兴区和市中区大部分乡镇的城乡公交网络。发挥出租、水上巴士等方式补充
13、作用。合理控制出租车总量规模,建立路抛式、驻站式和电话预约等多方式相结合的经营模式。以天宫堂水利枢纽为界,组织邓家坝天宫堂、天宫堂玉皇观两段水上旅游线路,承担沱江沿线水上旅游和跨江公交服务功能。3、综合交通枢纽规划促进客运枢纽分方向、分功能、与用地一体化布局,服务区域、本地产业和城市日常货运等不同层次货运需求组织,打造功能明确、布局合理、衔接便捷的综合交通枢纽体系。形成“三主、五辅”客运枢纽体系。 “三主”为内江北站、内江火车站、冷家湾,由公路、铁路、城际轨道、城市公交等多种方式构成,是组织全市对外运输的门户枢纽。“五辅”为大冲、城北、白马、椑木、黄河湖,依托公路客运站整合城市公交形成辅助客运
14、枢纽,主要服务城乡客运或旅游客运等功能。形成中心城区“两主三辅”的综合货运枢纽体系。“两主”为白马物流园区、椑木物流中心;“三辅”为城西货运站、椑木北货运站、城北货运站。4、步行与自行车交通系统规划合理构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营造中心城区舒适宜人的步行及自行车出行环境;建设多层次的绿道系统,作为城乡融合、都市休闲、旅游服务的纽带。规划“三廊四片”的市域绿道休闲系统。串联中心城区、资中、隆昌、威远、连界及市域主要旅游景点,形成“寻山探水”、“川中足迹”、“深度体验”三条市级绿道;以内江中心城、威远县城、隆昌县城和资中县城为中心,形成四片放射状县级绿道网络,服务城镇居民休闲、健身需求。形成“干枝
15、型”城市绿道休闲系统。以沱江和东西向绿廊为中心城区主干绿道,串联中心城区及周边范围的山体、公园绿地、特色村落、景点;以沱江支流为依托,串联城市主要景观节点、公园绿地、城市商业核心,深入市民生活区域。促进中心城区步行及自行车交通系统建设。分别构建步行分区+步行通道构成的步行交通系统,和骑行单元+自行车通道构成的自行车交通系统。实现步行和自行车的分区组织和差异化的规划控制要求。提出差别化的步行、自行车通道分隔形式和宽度控制标准,以及步行过街设施间距。5、停车发展规划实施分区差别化停车供应策略,在内江市中心城区形成以配建停车为主、路外公共停车场为辅、路内临时停车位为补充的停车系统,确保内江市中心城区
16、交通的良好运行。划分三类停车分区。严格控制区为老城核心区和牌楼玉溪街道两个片区,采取停车供应严格限制策略,停车泊位低限满足;适度控制区包括沱江北岸的邓家坝片区、谢家河片区快速路以南区域、城西综合功能区、东兴片区、高铁片区快速路以西区域,采取适度供给策略,引导合理交通模式形成;协调发展区为其他组团和外围片区,采取保障停车需求策略。实行停车分区泊位供应策略。停车泊位总规模按机动车1:1.2的比例进行总量控制,严格控制区、适度控制区和协调发展区的泊位满足率分别取值为0.65、0.85和1.15,严格控制区增加公共停车泊位,新区以配建停车为主,公共停车为辅。6、旅游交通系统规划构建双层枢纽+5大片区市
17、域旅游组织体系。一级旅游组织枢纽1处,为内江中心城,二级旅游组织枢纽4处,为威远、资中、隆昌、连界。围绕枢纽形成内江都市生活旅游区、隆昌旅游分区、资中旅游分区、威远旅游分区和连界旅游分区5大旅游组织片区,提高对市域旅游资源的服务覆盖和服务水平。规划中心城区“两主一辅”旅游集散中心。“两主”为内江客运中心站和冷家湾客运站,“一辅”为黄河湖客运站7、交通管理与交通信息化规划提高交通管理现代化水平,逐步实现交通基础设施运行效率最大化、交通管理现代化和交通政策调控常态化,创建川南交通管理示范城市。完善交通系统管理,改善城市交通运行秩序。重点保证道路交通管理设施的合理性、齐全性和有效性,提升交通系统管理
18、水平,远期整体交叉口灯控率达到80%以上的水平。加强交通需求管理,合理控制城市交通总量和时空分布。建立新建或改建建设项目的交通影响评估制度,大力规范城区停车管理,严格控制摩托车交通需求,合理引导出租车交通发展。营造安全、有序、宁静、低碳交通环境。加强道路交通安全管理,整治道路交通秩序,全年道路交通事故万车死亡率较2012年下降50%以上;实施分区域、分时段交通噪声污染防治管理,执行严格的机动车排放标准,有效控制交通尾气排放和交通噪声污染。促进交通信息化和智能交通发展。交通信息化建设重点围绕信息服务、客运生产、货运生产、交通收费、运输安全与紧急救援等五方面展开。8、近期建设规划初步建立起多向通达的市域交通网络和引导城市空间拓展的城市骨架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售楼设计总结汇报
- 二零二五年度环境友好型项目安全施工专项管理合同
- 肾血管平滑肌瘤超声诊断
- 关于熬夜的健康教育计划
- 金融风控领域智能客服语音识别技术风险防控分析报告
- 杨靖监理工程师课件
- 杨氏之子说课课件下载
- 尾矿综合利用技术突破与生态环境修复技术优化报告
- 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辅助工具中的应用设计及效果研究报告
- 病区护士如何健康宣教
- 政府委托代建合同范本
- DB37-T 1933-2022 氯碱安全生产技术规范
- 2025年浙教新版高一数学上册阶段测试试卷含答案
- 人教版英语九年级全一册单词表(合订)-副本
- 圆弧形板材行业深度研究报告
- 印章保管责任书
- 《论坛运营社区运营》课件
- 骨科降低卧床患者便秘发生率医院护理质量QCC改善案例
- 2025年上海市各区高三语文一模试题汇编之文言文二阅读(含答案)
- 设备设施供货实施方案
- 低钠血症的中国专家共识2023解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