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训教材】SPC统计制程管制培训教材(29页)_第1页
【培训教材】SPC统计制程管制培训教材(29页)_第2页
【培训教材】SPC统计制程管制培训教材(29页)_第3页
【培训教材】SPC统计制程管制培训教材(29页)_第4页
【培训教材】SPC统计制程管制培训教材(29页)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SPCSPC统计制程管制统计制程管制编辑课件品质的历史面品质的观念面质量的制度面作业员的质量管理作业员的质量管理领班的质量管理领班的质量管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检验员的质量管理品质是品质是检查检查出来出来的的品检品检 ( (QI)QI) 全面质量保证全面质量保证 质量是质量是习惯习惯出来的出来的 全面品保全面品保 ( (TQA) TQA) 统计的质量管理统计的质量管理 质量是质量是制造制造出来的出来的 品管品管 ( (QC) QC) 质量保证质量保证 质量是质量是设计设计出来的出来的 品保品保 ( (QA) QA) 全面质量管理全面质量管理 质量是质量是管理管理出来的出来的 全面品管全面品管 (

2、(TQC) TQC) QS 9000 4.20 QS 9000 4.20 统计技术统计技术3 3、统计技术、统计技术1.统计是一种收集分类分析与从资料中做出推论的科学,一般可将统计分为叙述统计与推论统计。2. 叙述统计是从收集的数据中取得描述产品或制程特征量。3.推论统计是利用抽样所得的信息对未知的制程参数做出结论。4.经由制程中去收集资料,而加以统计分析,从分析中得以管制制程是否稳定。5.若制程异常,可经由问题分析以找出异常原因,并立即采取改善措施与标准化,使制程恢复正常。6.若制程稳定,可透过制程能力分析、改善措施与标准化,以不断提升制程能力。.基本统计概念的知识各种基本概念,譬如(变异、

3、制程管制(稳定性)、制程能力及过度调整(over adjustment)等,须为供应商组织内的全体人员周知,查阅基本统计制程管制参考手册 。回馈功能之制程管制系统模型回馈功能之制程管制系统模型人人机器机器物料物料环境环境方法方法我们工作的模式资源整合输入制程/系统产品或服务顾客输出确认需要及需求之改变顾客的声音 VOC制程的声音 VOM统计方法2 2、统计与制程、统计与制程1 1. .制程制程( (process)process)由供货商、制造商、人员、装备、输入物料、方法、环境等要素组合,共同工作产出之输出物,由顾客使用。此制程的总功能决定于供应者与顾客之间的沟通,制程基于此而被设计、执行、

4、操作及管理。所谓制程管制有没有效,即不是把制程维持在优异的水平,就是改善制程的总功能。2 2. .功能信息功能信息实际的制程功能可经由制程输出之研究而学习。制程功能的最有用的信息来自于制程本身、内在变异、制程特性(温度、循环时间、供料速度及干扰次数等),经由制程特性与产品目标值之相关性,决定制程的行动。若需行动则需适时且正确,否则对此制程信息的收集努力都浪费了。3 3、统计与制程、统计与制程3 3. .制程的行动制程的行动为预防制程或输出物之重要特性偏离目标值太远,而对制程制程采取行动是经常见且较经济的,通常行动会改变制程参数,而改变的效果必须监测及分析,以了解是否为必需。4 4. .输出的行

5、动输出的行动当因受限制而以检验及矫正不合格产品方式(又未描述基本问题),对输出输出采取行动时是最不经济的,通常需对不合格产品分类并针对不合格项目进行重工或报废,直到对制程进行改正并经验证有效或产品规格修改而止。输出检验行动制程信息收集分析行动权宜措施3 3、统计与制程、统计与制程制程改善循环DCPAPADCPADC1. 分析製程製程應有之能力可影響製程之因素目前製程情況2.控制製程監控製程績效解決特殊性變異3.改善製程分析共同性變異降低共同性變異3 3、统计与制程、统计与制程矫正(与检验)便是容忍浪费预防(与训练)便是防止浪费越常矫正,浪费越多!越早预防,浪费越少!对制程管制的新思维1 1、制

6、程管制的应用步骤、制程管制的应用步骤1.制程在非管制状态2.制程解析3.管制项目4.标准化5.管制图运用6.制程管制解析制程能力研究Cp.Ca.8.管制图判读9.制程管制Cp=1Cp1itemDay shiftNight shiftx 1. 1. 管制图管制图3. 3. 特性要因图特性要因图 / / 鱼骨图鱼骨图4. 4. 查检表查检表5. 5. 柏拉图柏拉图6. 6. 散布图散布图7. 7. 层别法层别法100%USL2. 2. 直方直方图图LSL品管七大手法1 直方状统计图以出现次数之比例面积排列成长方形图。又名直方图,测定值分布状态以图形表示,容易看得见,分布的情况,也易了解,测定值偏心

7、及瑕疵的程度,此图乃在核对规格值及看制造工程状况时用的。 2 柏拉特图以不良率,不良个数,损失的件数为纵轴,而以原因别、工程别、品种别等的不同层别而以次数多的放在横轴最左边,然后依次排列,以直形图示之。同时也是累积次数曲线表示图,这种图表对最有问题的不良、工程、成品最具功效。 (80/20原理) 3 检查表让测定值整理起来方便,预先设计一个图表,然后纪录缺点数,不良项目等所发生的原因,只要简单地作张图表,就可以得到许多已经整理好的情报。 品管七大手法4 特性要因图要了解质量之特性及其所波及之影响整理主要原因及其因果关系,使其一目了然的方法,就是做张鱼骨形的图,石川图表即可全部涵盖了。 5 散布

8、图取测定值,做横轴,做纵轴,划上刻度,以测定值作定值打点出来,做成图形。将品质特性及其所受到影响的主要原因之间的关系以图表之,这在调整的时候可以用得着。 6 管制图为了要了解工程的安定状态如何,就用一种保持工程安定状态的图,用一中心线()和上下管理制界限(、),然后以质量、工程的条件等以点的方式在图上逐步标明之。 7 层别法测定值是依据所取得之特征(例如制品种类、机械装置、工具或原料、材料、零件、作业种类等),分成两个以上不同的集团。可将测定值按其层次之不同分别整理,使其更容易了解,而在获得有益的情报时能够派上用场。 品管七大手法11直方图一一. .直方图类别直方图类别: : 1.正常制程之直

9、方图 2.中心偏左之直方图(可能因设备,机器,原料已有变化) 3.中心偏右之直方图(可能因设备,机器,原料已有变化) 4.分散度过大之直方图(可能因人员技术不足,方法不当所致)二二. .直方图目的直方图目的: : 1.测知制程能力(集中与分散情形) 2.计算产品不良率(计量值情形) 3.调查是否混入两个以上不同群体(双峰型直方图,应查明是否将不同机 器,生产线,班别,操作者等加以层别) 4.测知有无假数据(削壁型直方图,可能制程能力不足,但为求产品合乎 规格,而实行全数 检验所常见) 5.测知分配型态(缺齿型:因测定值或换算方法有偏差,或次数分配不妥 当;离岛型:表示工程有某种异常原因发生,应

10、进一步将该异常原因找 出来,将离岛部份去除,可使制造出来之制品合规格;右偏型:不良率 为0,规格下限受限,应查明限制原因. 6.凭以订定规格界限(如是常态分配,则可据以计算平均数与标准偏差,进 而平均数加(减)4倍标准偏差,得规格上下限) 7.判明设计管制图可否用于管制制程.11SlSu编辑课件管制图使用时机各种管制图使用时机须仔细判断以免误用,致使做出错误的决策,下图是各SPC图使用时机的判定树。当收集所得的数据属于量测数值,通常会使用 和R管制图, 和R管制图每组的抽样数可从2到10,而实际使用常以3到6最为普遍。如果抽样数每次皆不定,则会以组标准偏差取代组距,而成 和S管制图,这种情形并

11、不多见,所以 和S管制图的应用较少。X管制图只有在数据无法分类的情况下才会使用,因为在某些状况下,无法一次取得数个抽样值,例如每月的销售量,可以将抽样数订为1,而用变动平均代替 。如果将抽样的产品分为两类(合格与不合格),应该使用p或np管制图,但是两者有两点不同,一是p管制图是用于不良品百分比,np管制图用于不良品数;其次p管制图可用于抽样数固定或非固定,np 管制图只适用于抽样数固定。因为p管制图的适用范围较大,故实际应用上np管制图较少见。通常p 管制图每次抽样数从30到1000之间。如果产品检验只分为好或不好,p与np管制图相当有用,可是此两种管制图无法满足复杂的产品,例如车辆生产管制

12、,因为车辆不可能一分为二:不是好的就是坏的,此时使用C或U管制图较适当。对这些计数资料而言,如果每次抽样不良品发生的机率相当固定,C管制图(缺点个数)即可适用。但是如果每次抽样不良品发生的机率不固定,则U管制图(单位产品缺点数)较适当。 4 4、管制图、管制图4 4、管制图、管制图决定在何处需要实施何种质量特性在开始使用管制图时,对于何种产品或制程之特性需管制及何处需使用管制图是一件困难之事。一些可行之准则有:在管制图计划之开始,将管制图应用到被认为是重要之产品特性或制造程序上。管制图所回馈之情报能够立刻告诉我们是否需要这些管制图。 将一些认为非必要之管制图移去。将工程师或作业员认为必要之管制

13、图加入。在制程尚未稳定而通常需要较多之管制图。 将目前使用之管制图之数目及种类等信息记录下来。一般而言,当管制图计划开始施行之初,管制图数目之成长相当稳定。此后管制图之数目将减少。当制程稳定后每年间管制图之数量将不会有太多改变。但它们并不需要是相同之管制图。 当管制图被有效运用,同时也获得主要制程之有关信息后,我们将发现计量值管制图之数量将增加而计数值管制图之数目将减少。 在管制图计划之开始将有许多计数值管制图用于半成品及完成品。但当吾人从制程获得更多信息后,计量值管制图将取代计数值管制图。这些计量值管制图将被运用在制程较前面之阶段,用以管制使完成品产生许多不合格品之重要参数和作业上。在制程较

14、前面之阶段使用管制图,所获得的效果愈佳。对于复杂之装配作业,此意谓将管制图应用在供货商之阶段。 管制图为联机之管制方法,因此管制图应该在工作站附近施行及维护,以获得迅速之回馈。联机操作员及制造工程师负有收集数据,维护管制图及解释管制图之责任。 4 4、管制图、管制图实施管制计划之原则选择适当之管制图 1. X-R(或X-S) 管制图之适用时机 新制程或现有制程生产一新产品时。 制程已存在一段时间但不能符合产品之规格允差。 对一有问题之制程,管制图能提供诊断之机会时。 进行破坏性之测试或高成本之测试。 当制程在管制状态时,期望能够减少验收抽样及检验。 已使用计数值管制图但制程为管制外,或制程是在

15、管制内但制程之不合格率太高。 当制程需要极严之规格,重迭之组合允差或制程存在其他困难之制造问题。 当作业员需要决定是否调整制程或机器之准备工作必须评估时。 当需要改变产品规格时。 当必须经常显示制程之稳定性及制程能力时。 管管 制制 图图 纵轴代表产品质量特性,以制程变化数据为分度横轴代表产品的群体号码、制造日期。 依照时间顺序将点画在图上,再与管制界限比较以判别制程是否稳定。点子超出管制界限时,应马上采取行动。 点子虽然在管制界限内,但呈现特殊排列现象,也要采取行动。1.定义制程并决定品质特性。2.决定量测品质特性之系统。3.以直方图,层别法等先对制程作初步分析。4.判断制程是否已稳定。5.

16、尽可能降低不必要之变异。管制图导入之前置动作管制图导入之前置动作 16管制图建立的注意事项 第一阶段(phase 1)( (解析用管制图解析用管制图) ) 决定测试的管制界线 若有界线外的点,则需修正。 第二阶段(phase 2)(管制用管制图) 当地第一阶段修正完毕后,表示已建立合理的管制界线,可继续使用于制程中。 管制图需定时修正 每星期,每月,每25, 50 or 100组样本 不要将目标值当成CL使用。 当发生警讯时,可能找不到可归属原因的变异。16管管 制制 图图 之之 建建 立立 一、建立解析用管制图 1.选定管制项目 2.选择样组大小,频率及组数 3.搜集数据,并按生产或测定顺序

17、记入 4.计算各组 及R 5.选定适宜之坐标尺寸 6.绘点于管制图上 7.计算中心线及管制界限,并予绘出 8.初步解析 绘直方图 是否呈常态分配 与规格比较XRX 二、建立管制用管制图 1. 记入基本数据 2. 绘制中心线管制界限 3. 点图 4. 判定制程是否稳定并采取适当的措施 5. 定期检讨重新计算管制界限一、 管制图二、R管制图XC LXU C LXARL C LXAR22C LRUC LDRL C LDR43樣本大小A2D4D321.8803.269031.0232.574040.7292.282050.5772.114060.4832.004070.4191.9240.07680.

18、3731.8640.136XR管制图19个别管制图(X-Rm图) X图:UCLx:=X+ E2Rm :LCLx:=X- E2Rm CLx:=X R图:UCLrm=D4Rm LCLrm=D3Rm=0 CLr:=Rm Rm=第I个测定值-第I+1个测定值之绝对值;E2是随移动全距n之大小面定. 19编辑课件管制图之A,B,C区A区B区C区C区B区A区UCLCLLCL0.135%2.14%13.59%34.135%+2s+s-s-2s21管制图的判读1.先分析R管制图,是否超出界限或是异常的趋势.2.分析特殊原因并加以对策.3.重新计算R管制图之管制界限.4.分析X管制图,是否超出界限或是异常的趋势

19、.5.分析特殊原因并加以对策.6.重新计算X管制图之管制界限.7.延长管制界限作为制程之继续管制21编辑课件 法则1: 有一点超出管制界限,而且没有特定倾向。 法则2: 连续三点有二点以上落在同一边之A区或其外。 法则3: 连续五点有四点以上落在同一边之B区或其外。 法则4: 连续七点以上落在同一边。 法则5: 连续七点朝同一方向上升或下降。 法则6: 连续十四点呈锯齿状上下震荡。 法则7: 连续十五点以上落在同一边之C区内。 23制程能力研究 制程能力所代表的是制程系统中共同原因的变异程度,而制程改善通常需要管理阶层对于制程系统中有关问题的解决. 制程能力的评估必须要在制程稳定后才能实施,也即管制图显示制程已在统计管制状态下(特殊原因已经发现,并经过分析与矫正,以及防止其再发),而且继续保持在统计管制状态下.23编辑课件制制 程程 能能 力力 指指 标标 制程准确度 Ca (Capability of Accuracy): : Ca值在衡量制程之实绩平均值与规格中心值(T)之一致性 实绩中心值 - 规格中心值 Ca = 100 规格容许差 ( - T) / (U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