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北师大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1页
六年级北师大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2页
六年级北师大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3页
六年级北师大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六年级北师大版下册语文文言文阅读理解实验学校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文言文阅读。铁杵磨针磨针溪,在眉州象耳山下。世传李太白读书山中,未成,弃去。过小溪,逢老媪方磨铁杵,问之,曰:“欲作针。”白笑其拙。老媪曰:“但需工夫深!”太白感其意,还卒业。(注释)媪(o):年老的妇女。感:被感动。卒:完成。1解释文中带点的字。方:_欲:_2请你说说“太白感其意,还卒业”这句话的意思。_3读了这个故事,对你有什么启示?_2. 阅读理解。夫为人子者夫为人子者,出必告,反必面。所游必有常,所习必有业,恒言不称老。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五年以长则肩随之。(选自礼记曲礼)注释:为人子者:

2、作人儿子的人。出:出行。告:禀告。反:返回。面:见面。常:固定的(地方)。业:事业。不称老:不在自称中带有“老”字。肩随之:并肩而行,但仍须略微退后。1解释加点字。所游必有常  游_恒言不称老  恒_年长以倍则父事之  倍_2翻译句子。年长以倍则父事之,十年以长则兄事之。_3.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少有大志,每以天下为己任,发愤苦读,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食不给,啖粥而读。既仕,每慷慨论天下事,奋不顾身。乃至被谗受贬,由参知政事谪守邓州。仲淹刻苦自励,食不重肉,妻子衣食仅自足而已。常自诵曰:“士当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也

3、。”1给下列句中加点的字释义。范仲淹二岁而孤,家贫无依   孤:_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   或:_   沃:_食不给   给:_乃至被谗受贬   谗:_2“每以天下为己任”的正确译句是( )A.每天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的责任。B.常常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C.常常把天下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任务。D.每天把治理国家大事作为自己应尽的责任。3把下面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或夜昏怠,辄以水沃面。_4这段文字的层次已在文中划出,请简要归纳层意。 _ _

4、0;_5读了“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这两句,你有什么感受?_4.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ì,扑倒)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ò,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1解释加点词语。昔孟子少时(_) 乃去 (_)继而迁于学宫之旁 (_) 遂居

5、于此(_)2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居住之所近于墓。 B.遂居于此。C.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 D.继而迁于学宫之旁。3翻译下列句子。此非所以居子也 译文:_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译文:_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从中悟出的道理。_5. 阅读文言文,回答问题。 枫叶父自山中归,拾红叶一片,以示其子。子曰:“树叶皆绿,至秋则黄。何有红叶?”父曰:“此枫叶也。经霜则红。”子不信。明日父携子,至山中,观红叶。但见红叶满林,鲜艳如染。子大喜。父曰:“事须亲见而始信之,凡人皆然,不独汝也。(注)示:给看。皆:都。何:

6、为什么?携:带着。凡:所有。1请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_2儿子随父亲在山中看到的红叶是什么样子的?请用“_”画出来。3与“事须亲见而始信之”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A.知己知彼,百战不殆。B.集思广益,多见多闻。C.耳听为虚,眼见为实。6. 阅读书戴嵩画牛选段,回答问题。一日曝书画,有一牧童见之,拊掌大笑,曰:“此画斗牛也。牛斗,力在角,尾搐入两股间,今乃掉尾而斗,谬矣。”处士笑而然之。古语有云:“耕当问奴,织当问婢。”不可改也。1说说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今乃掉尾而斗  乃:_处士笑而然之  然之:_2牧童认为戴嵩画中的错误在何处?请

7、用自己的话说一说。_3“耕当问奴,织当问婢。”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告诉我们什么道理?_7.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练习。宋濂嗜学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节选)(注释)余:我;宋濂自称。嗜:喜爱。致:买。假:借。手自:亲手。弗之怠:即“弗怠之”,不懈怠,不放松抄写。走:快跑。逾约:超过约定的期限。以是:因此。因得:于是能够。1解释下面句子中加点的字词。余幼时即嗜学。_录毕,走送之。_2“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这句话的意思

8、是_。3用“”标出最能表现作者读书勤奋、抄书艰苦的语句。4文中宋濂的事例说明()。A.安贫乐道、喜爱读书,是生活的支柱。B.刻苦学习、诚实守信是成才的重要条件。C.虚心请教、经常复习,有助于巩固知识。D.坚持不懈、锲而不舍是成功的重要基础。8. 阅读与理解。讳输棋有自负棋高者,与人角,连负三局。次日,人问之曰:“昨日较棋几局?”答曰:“三局。”又问:“胜负何如?”曰:“第一局我不曾赢,第二局他不曾输,第三局我本等要和,他不肯罢了。”(注释)讳:忌讳。和:和棋,平局。1联系上下文,写出带点词语的意思。次日(_)胜负何如(_)2这个故事的题目是讳输棋,文中哪一句话的内容最能体现题意?请用横线画出来

9、。3文中这个“讳输棋”的人是个怎样的人呢?请简要评价。_9. 文言文阅读。守株待兔宋人有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宋人有耕田者(_)   冀复得兔(_)2翻译下列的句子。兔走触株,折颈而死。_3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是什么?_10. 阅读理解。伯牙鼓琴, 。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   。”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 。”锺子死,   ,  

10、 ,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把原文补充完整。2伯牙鼓琴这篇古文,就是我们所熟悉的成语_的来历。现在用这个成语来比喻_3根据文中第2、3两句仿写句子。伯牙鼓琴,志在明月,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伯牙鼓琴,志在清风,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_。”11. 文言文阅读。学奕弈秋,通国之善弈也。使弈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1解释下列加点字的意思。使弈诲二人弈(_)       为是其智弗若与(_)2翻译下列的句子。

11、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3为什么两个人同时学下棋,后一个人却不如前一个人?告诉我们了一个怎样的道理?_12. 阅读古文,回答问题。学弈弈秋,通过之善弈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专心致志,惟弈秋之为听;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吾曰:“非然也。”1解释字义,填序号。使弈秋诲二人弈 ( )A.后悔 B.教导,教诲 C.教训2思援弓缴而射之 ( )A.引,拉 B.救援 C.帮助3下列各句与“弈秋,通过之善弈也”句式不同的一项是( )A.夫战,勇气也&#

12、160;B.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C.甚矣,汝之不惠 D.莲,花之君子者也4本文通过学弈这件事意在说明一个什么道理?( )A.要懂得合作 B.阐明了学习必须专心致志,才能有所收获的道理。C.只能听一个人的教导13. 课内阅读。伯牙鼓琴,锺子期听之。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选文选自哪篇文言文,把文题工整、规范地写在田字格内,注意笔画的变化。2选择加点字词的正确读音或解释,填上序号。(1)汤汤乎若流水

13、。(_) Atn  Bshn(2)伯牙破琴绝弦。(_) Axián  Bxuán(3)方鼓琴而志在太山。(_)   A心志;情志。   B志气;志向。(4)善哉乎鼓琴。(_) A是的。   B好啊。3伯牙见锺子期能从自己的音乐中理解自己的心情,他的心情是_;伯牙听到锺子期已死,“破琴绝弦”,此时他的心情是_。这个故事演化出了一个成语“_”,比喻知音难觅或乐曲高妙。(填四字词语)4解释文中画“   ”句子的意思,并谈谈你的感受。(1)解释:_(2)感受:_14. 文言文阅读。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尝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曰:“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太祖大悦,即施行焉。(注)智:通“知”,知识。致:送来。访:询问。咸:都。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