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脑积水的分类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划分:一、依据病理分类依据病理分类,一般可划分为:梗阻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外部性脑积水三大类。(一)梗阻性脑积水梗阻性脑积水是脑脊液循环通路受阻,使脑脊液流入蛛网膜下腔(或小脑延髓池)的通路发生障碍所引起的病理现象。其特征是 脑脊液过多的积聚,导致脑室扩大,颅内压 增高,可伴随继发性 脑实质萎缩。在梗阻性脑积水中,可见先天性病理形态学、病理生理学的改变 及后天性病理形态学和病理生理学改变。先天性病理形态学改变 常见有:中脑导水管畸型(如真正狭窄、间隔、分叉等)Walker综合性(路氏孔与马氏孔缩窄);占位性病变(如囊肿、肿瘤、血管畸形); Arnold C
2、hiari畸形。其病理生理改变主要是由于在胚胎发育期间,感染源在脑实质和室管膜内,或有部分在脑膜内形成炎性浸润,致使脑脊液从脑室流向基底池的通路障碍(孔道狭窄或闭锁),或在妊娠期患维生 素缺乏,甲状腺机能亢进或低下,以及其它有害因素影响,致使 胚胎在发育形成过程中出现异常。根据原苏联学者的研究,在胚胎发育4个月前就存有生理性脑积水, 缺乏马氏孔和路氏孔。当 胚胎发育到4个月以后,上述孔道的开放,使除侧脑室外其它脑 室的生理性积水很快消失,由于脑脊液从侧脑室流入第三脑室较为困难,侧脑室的生理性积水消除缓慢,因此,梗阻性脑积水可 能在以下情况下发展起来: 生长发育过程停滞,或正中孔和侧 孔缺损;中
3、脑导水管内的室管膜层生长过度,阻塞了它的腔隙;透明中隔退化停滞或停止, 掩盖了室间孔,这种先天性脑积水 往往伴随各种各样的发育缺陷,如胼胝体缺如、小脑发育不全、 巨脑回等。在后天性病变中常见有:中脑导水管狭窄(如胶质 增生);脑室炎性病变(如脑室炎);占位性病变(如囊肿、 肿瘤),其病理改变主要是由于脑室和中脑导水管室管膜的炎症 而发生脑脊液通路被肿瘤、结核、囊尾蚴、包虫囊肿、外伤性或 炎症性瘢痕、动静脉瘤、出血性小脑浸润压迫阻塞所致。在颅脑损伤的急性期,脑脊液循环受阻及伴随而来的脑积水,有时是因凝血块(由于脑室的严重出血或脑内出血灶的血块破溃)所引起的,此种病例常有中脑导水管受阻致大脑半球脑
4、水肿逐渐加重。梗阻性脑积水常常伴发积水性脑水肿,这种类型的脑水肿实质上 是由于脑室来的大量脑脊液浸润萎缩的脑组织,使之含有过量的组织液所致。梗阻性脑积水可呈急性经过,也可发展为渐进型。 同时,按其病理过程亦可区分为进行期和稳定期。(二)交通性脑积水交通性脑积水是由于脑脊液的吸收不良或分泌过多及排泄障碍所引 起的病理现象。在交通性脑积水中,也有先天性的病理改变和后天性 的病理学改变。先天性病理改变常见有: Arnold Chiari畸形; 脑膨出;软脑膜炎;蛛网膜颗粒先天缺如;蛛网膜颗粒发育 迟滞。后天性病理改变常见有:软脑膜炎; 脑出血;占位性病 变(如囊肿、肿瘤,尤其是累及软脑膜者);扁平颅
5、底。交通性脑积水中脑脊液流动阻滞发生于脑室之外,无脑脊液在脑室系统内流通的机械性障碍,脑室系统与蛛网膜下腔可以自由交通, 但脑 脊液的吸收率远远低于生成率,故常将交通性脑积水又称 功能性脑积 水。交通性脑积水常见的原因是脑脊液吸收过少,如颈静脉血栓、硬 膜窦血栓形成、上腔静脉阻塞、高流型 AVM乙状窦狭窄、颈静脉孔 狭窄、颅底畸形、上矢状窦旁蛛网膜颗粒发育不良、蛛网膜颗粒重吸 收能力下降,或 Arnold Chiari畸形,以及白血病、淋巴瘤、髓母 细胞瘤引起弥漫性脑膜浸润,均会导致交通性脑积水的发生。在交通 性脑积水中,脑脊液生成过多比较少见,若发生者,多因脉络丛增生、 脉络膜乳头状瘤等所致
6、。(三)外部性脑积水外部性脑积水,是交通性脑积水的一种特殊类型, 是发生在婴儿时期 的一种年龄依赖性和自限性病症,临床以不明原因的抽搐或(和)头 围异常增大,影像学检查以蛛网膜下腔增宽,前半部球间裂隙增宽, 伴有或不伴有轻度脑室扩大为其特征。国外文献又称其为“假性脑积水”。临床可分为 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和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 。1. 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 表现为不明原因的抽搐或(和)头围异常增 大,CT改变符合外部性脑积水特征。 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原因还尚 不清楚,可能与蛛网膜颗粒的发育滞后、发育不全或功能低下有关。2. 继发性外部性脑积水 继发于脑缺氧、硬膜下血肿、脑室出血、蛛 网膜下腔出血、脑
7、膜炎以及颅脑外伤后具备上述特征者。特发性外部性脑积水的发病机理目前亦不十分清楚, 但多数学者认为 与蛛网膜颗粒发育迟缓,吸收脑脊液的功能发生障碍有关。继发性外 部性脑积水主要是因脑膜炎、脑室出血、蛛网膜下腔出血等,使蛛网 膜发生粘连、肥厚、增生,形成蛛网膜机械性梗阻或炎症性改变而影 响脑脊液的吸收。二、依据病因分类依据病因分类可划分为 创伤性脑积水,耳源性脑积水,感染性脑积水, 占位性脑积水,出血性脑积水等。(一)创伤性脑积水创伤性脑积水系指患者颅脑外伤后, 颅内异物及脑室、蛛网膜下腔出 血而阻塞了脑脊液的循环通路或蛛网膜下腔受损引起的脑积水。此型脑积水均发生在严重脑创伤之后,有急、慢性之分,
8、发生率为0.7% 8%急性型见于伤后2周之内,最快发生在伤后13天内,是由于 血凝块堵塞脑脊液循环通道,如室间孔、中脑导水管、第四脑室出口、 基底池等(阻塞性脑积水),或蛛网膜下腔出血引起粘连及纤维变性, 妨碍脑脊液吸收(交通性脑积水)所致。慢性型多见于伤后 36周, 或迟至612个月,迟至1年以上者少见。(二)耳源性脑积水耳源性脑积水,顾名思义是指耳部疾病引起的脑积水。耳源性脑积水 多发生于614岁儿童,成人偶有发生。耳源性脑积水常有以下临床 特征作为诊断依据:有急性或慢性化脓性 中耳炎急性发作史;有 颅内压升高的症状和体征:如 头痛、恶心、呕吐等,但无神经系统定 位体征;眼底改变:视神经乳
9、头水肿,常伴有出血渗出;脑脊液 变化:压力增高,可高达300毫米水柱。常规检查及生化测定正常; 脑室造影术:可以排除脑脓肿;脑穿:耳源性颅内并发症,近年 来临床越来越不典型,所以凡是有脑脓肿可疑的均应试行脑穿。根据 临床特征,诊断是不难的,但应与脑膜炎、脑脓肿相鉴别。(三)感染性脑积水感染性脑积水常见有颅内结核感染和寄生虫感染,临床上常见的有结核性脑积水和寄生虫性脑积水。1. 结核性脑积水结核性脑积水是结核性脑膜炎的晚期合并症。本病 各年龄段均可见到,最常发生在3岁以内的婴幼儿,一旦发生脑积水, 多提示已进入结核性脑膜炎晚期,呈现明显颅压增高及脑积水现象: 呼吸不整或变慢,弛张热,前囟膨隆,颅
10、缝裂开,头皮静脉怒张,喉 痉挛,视神经乳头水肿等。因颅底粘连,可出现颅神经症状,如动眼 神经麻痹等。如果不积极治疗终止发展,最后 四肢松弛、瘫痪、尿潴 留,一切反射消失,或呈去大脑强直,临危时可体温骤增,血压下降, 脉搏细速,出现陈-施氏呼吸,终因呼吸及心血管运动中枢麻痹而死 亡。自卡介苗普遍接种及链霉素、异烟肼和利福平等抗结核药物应用 以来,本病的发病率较过去明显降低,但如诊断不及时和治疗不当,病死率及后遗症的发生率仍然较高。 因此,早期诊断及合理治疗是减 少本病发生的关键。2. 寄生虫性脑积水 寄生虫性脑积水是由颅内寄生虫造成脑脊液循环 障碍而形成的脑积水。在寄生虫性脑积水中,脑囊虫所致者
11、较为多见。 虫体常飘浮在脑室内,如若虫体阻塞室间孔或中脑导水管时,便会形 成机械性梗阻,脑脊液循环受到障碍而形成脑积水, 随着患者体位的 变化,若虫体离开堵塞的部位,梗阻自然解除,脑脊液循环恢复。如 此反复,虫体呈“离合样活塞”,使脑积水反复发作。(四)占位性脑积水占位性脑积水是指由于颅内占位性病变造成脑脊液分泌过多或循环障碍而形成的脑积水。一般来说,脉络丛乳头状瘤刺激脉络丛,使脑脊液分泌过多,出现占 位性交通性脑积水。而其它部位的颅内占位性病变大多造成脑脊液循 环梗阻,出现占位性梗阻性脑积水。(五)出血性脑积水出血性脑积水是指颅内出血造成脑脊液循环、 吸收障碍而形成的脑积 水。多由以下几种原
12、因引起:新生儿早发性(产后 1周内)及晚发 性(满月前后)维生素K缺乏而造成的颅内出血; 早产、产伤、产 后窒息等造成颅内出血、渗血; 脑血管畸形(血管瘤)破裂出血; 中风后颅内出血;外伤后颅内出血等。三、依据脑积水的发展速度分类依据脑积水发展速度,临床上一般分为急性脑积水、慢性脑积水、正常颅内压脑积水、静止性脑积水。(一)急性脑积水急性脑积水发病快,一般而言,最快者可在数小时内出现 颅内压增高 的症状,有的可出现短暂或持久视力障碍。急性发作期,颅内的代偿 能力差,较易出现 意识障碍,若不及时抢救可发生 脑疝而死亡。(二)慢性脑积水脑积水发生的速度较缓慢,因颅内尚有一定的代偿能力,同时因骨缝
13、分离、脑组织的退缩和脑室系统的扩大,使颅内容纳更多未被吸收的 脑脊液。随着脑室的进行性扩张,使脑室周围的皮层脊髓束的传导纤 维牵拉受损,出现步态和运动功能障碍。(三)正常颅内压脑积水正常压力性脑积水是一个临床病理综合征,属于慢性脑积水的一种状 态,虽然多数系交通性脑积水,但也包括一些不全梗阻性脑积水,如 中脑导水管粘连、狭窄与后颅窝粘连等。其特点是脑脊液压力已恢复 至正常的范围,但脑室和脑实质之间继续存在着轻度的压力梯度 (压 力差),这种压力梯度可使脑室继续扩大并导致神经元及神经纤维的 损害。正常压力脑积水实际上是一种间歇性高颅压性脑积水。颅内压在病程中时有波动,或加重,或缓解。儿童也可发生
14、正常压力性脑积水, 致脑室进行性扩大,脑白质逐渐受 损,但一般无颅高压征象,本病后期则呈代偿性脑积水,脑室停止扩 大。(四)静止性脑积水是脑积水发展到一定程度之后自动静止的一种状态。 主要特点是脑脊 液的分泌与吸收趋于平衡,脑室和脑实质之间的压力梯度已消失,脑室的容积保持稳定或缩小,未再出 现新的神经功能损害。四、依据年龄分类依据年龄特点,临床上常将脑积水分为婴幼儿脑积 水、年长儿童及成人脑积水。3岁以内发生的脑积水为婴幼儿脑积水, 3岁以后发生的脑积水,可归属为年长儿童及成人脑积水。恶性综合征,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最严重副反应,临床上较少见, 由发热、肌强直、自主神经系乱、意识改变和血磷酸肌
15、酸水平升高等 组成,如未做及时正确处理,可导致死亡。恶性综合征在神经阻滞剂 被运用于治疗脑损伤等脑器质损害者的激越、幻觉、妄想时容易发生 而脑损伤后阵发性自主神经紊乱伴肌张力障碍在临床表现上有相似 之处,有必要做出鉴别。编辑摘要恶性综合征是法国医生 Delay于1968年首先提出,认为恶性综 合征是抗精神病药物引起的最严重副反应,临床上较少见。引起NMS的主要药物以抗精神病药最为常见,其他还有 锂盐、卡马西平、抗抑 郁剂等。抗精神病药物中几乎所有的药物均可引起NMS,尤其是高效价低剂量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中以氟哌啶醇居多。但新型抗精神病 药物也有相关报道。通常认为:口服、肌注、静脉给药均可引起N
16、MS 但肌注及静脉注射时更易于发生。NMS往往出现在更换抗精神病药物的种类或加量过程中以及合并用药时(如锂盐合并氟哌啶醇)。兴奋、拒食、营养状况欠佳、既往有脑器质性疾病的病人在使用抗精神 病药物、抗抑郁药物时更易发生,男女无差异,各年龄均可发生。恶性综合征的病理机制迄今尚不十分明确。主要观点有:骼肌障碍假说、多巴胺功能不足假说、多巴胺 P5 -羟色胺(DAP5 - IIT) 平衡失调假说、GABAg说、横纹肌溶解。恶性综合征诊断尚无统一标准。许多人提出了恶性综合征的临床 操作性诊断标准。例如 丄evenson(1985)提出了 NMS的3个主要症 状(高烧、肌肉强直、CPK增高)或者高烧、肌肉强直外加下述 6个 症状中的任何4项:心率增加、血压异常、呼吸急促、意识改变、 大汗、WBC增高。但这个标准受到了后人的批评。原因是按照这个标 准,没有肌张力增高照样可以诊断恶性综合征,这就很难与中暑性高 热、以及5 -羟色胺综合症相区别。目前,在临床工作中,常采用 下述诊断标准:A发病7天之内应用了抗精神病药物(应用长效注射 抗精神病药物为4周之内);B高热,体温38 C; C肌肉强直; D具有下述症状之中的3项或3项以上:(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光声显微镜技术进展-深度研究
- 智慧城市物联网数据挖掘-深度研究
- 数字经济与减贫机制-深度研究
- 农村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1篇-深度研究
- 云平台在教师培训中的应用-深度研究
- 公共服务均等化路径-深度研究
- 休闲时间利用研究-深度研究
- 2025年广州华夏职业学院高职单招职业技能测试近5年常考版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卫星通信地球站安全防护技术-深度研究
- 城市道路网络拓扑优化-深度研究
- 2025年度版权授权协议:游戏角色形象设计与授权使用3篇
- 心肺复苏课件2024
- 《城镇燃气领域重大隐患判定指导手册》专题培训
- 湖南财政经济学院专升本管理学真题
- 全国身份证前六位、区号、邮编-编码大全
- 2024-2025学年福建省厦门市第一中学高一(上)适应性训练物理试卷(10月)(含答案)
- 《零售学第二版教学》课件
- 广东省珠海市香洲区2023-2024学年四年级下学期期末数学试卷
- 房地产行业职业生涯规划
- 江苏省建筑与装饰工程计价定额(2014)电子表格版
- MOOC 数字电路与系统-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