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1页
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2页
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3页
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4页
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关于小学语文习作有效教学策略的研究 富文中心学校 莫明珍习作教学是语文教学的半壁江山,是听、说、读、写训练中最重要的一环,也是其它三项技能的最终归宿。然而它恰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软肋。习作教学,几人欢喜多人愁,在习作教学这一领域已登堂入室的老师,语文教学也就成了一件开心而轻松的事情。这样的老师无一例外是学校里很受学生喜欢的人物,因为跟着这样的老师,语文学习已经成了孩子们每天绽放的灿烂笑容。而事实上,校园里更多的是因为习作而焦头烂额,愁眉不展的老师和孩子。学生作文思想空洞、缺乏生活,“大话”“空话”“套话”连篇,是教育者们不得不承认的现状。为了彻底改变这种尴尬的局面,许多教师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其中

2、也不乏有效果的途径,下面是我的几点做法: 策略一 、培养兴趣,树自信心。新课标指出:一二年级写话目标是:“对写话有兴趣,写自己想说的话,写想象中的事物,写出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根据表达需要,学习使用逗号、句号、问号、感叹号。”由此可知,写话在语文教学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对于二年级的学生来说,写话刚入门,这是一个难点,学生一提到写话就感到头疼,无从下笔。有的学生为了应付,随便写几行字,或从某些书上抄几句。有的学生写的话乍一看还不错,书写工整且有一定篇幅,但只要仔细一看,问题就出来了,文不成句,前言不搭后语。这样怎能为以后的习作打基础呢?关于

3、写话教学,我在教学中认真摸索,认为写话教学首先在于培养学生的兴趣和自信心,这是重点;其次是重视阅读、说话,加强积累;再次是加强指导与训练。具体措施如下: 一、加强阅读,重视积累    我要求学生坚持天天读书,读我们所学的语文书,读适于学生读的课外书,如童话系列、连环画或是看动画片以增加学生的阅读量,开阔他们的视野。每周在班上进行一次交流,为写话打好基础。 二、重视说话训练除了课堂上进行说话训练外,利用早读说自己看课外书有何收获,说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生活趣事趣闻三、写话从最简单入手,循序渐进    、从造句入

4、手:     根据一个词写一句话,要求把话说完整,下一次在这个基础上把话说具体。如用“书包”造句,有的学生写:我有一个书包。在这基础上引导学生:我有一个什么样的书包,这个书包怎么样。以扩句的形式,逐渐训练学生写话,由浅入深,逐步提高。    、坚持写日记:我要求学生把每天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哪怕只能写一句完整的话也行,要求无错别字,句子通顺。、学生在能写出一句或几句通顺的话后,要求有所提高,就规定写某一方面的主题。如给出一幅画,以回答问题的形式写话(什么时间,有哪些人,在什么地方做什么);春天你有什么发现(你发现天

5、气有什么变化,动植物有什么变化,人们的穿着、活动有什么变化)。通过这样的训练,使学生能把句子恰当地联系起来,表现一个主题。    、细心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培养学生写话兴趣: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习的动力,是成功的秘诀。对学生写话的评价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以赞赏的眼光来看学生的作品。尽量找出他们的优点,并大力鼓励,把写得好的大力表扬。通过这些方法对学生进行写话训练,取得了明显的效果。当然对学生的写话训练方法多样,根据实际情况采取相应措施,将在今后工作继续努力探索。策略二、重视积累,收集丰富的写作素材。    学生在低年级对写话有了很浓的

6、兴趣后,到中高年级写更长篇幅的习作就有了一定的台阶。但他们的阅读还是很有限,积累的东西显然不够。因此,必须加强积累,收集丰富的写作材料。这里所说的积累包括阅读和背诵两条途径。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制,现代小学生接触社会的机会较少,单靠老师的力量在短期内很难解决这个问题。因而大量阅读就成为学生积累知识材料的最易最优手段。俗话说:“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秀才不出门,便知天下事”足见阅读书籍在开阔视野,深化思想,丰富学识,准备素材方面的作用。所以,我认为大量阅读是解决小学生在写作中“无话可说”的有效手段。 那是不是什么类型的书都读?无目的地读?当然不是,我认为应该选适合他们年龄阶段的读,而且读

7、要得法。一是要会摘记,有目的,有选择,有重点地把遇到的优美词句、片段和有用的信息记录下来;二是要善交流,在与老师与同学交流阅读心得的过程中碰撞出智慧的火花,开拓思维,深化思想,同时也感受到做读书笔记的乐趣;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就是要会背诵。阅读只是对知识浅层次的认识,背诵可以让学生把知识彻底收归自己门下,化为己有。只有多记忆,多积累规范的语言材料,语言的图式才会逐渐被学生所领悟,才能达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的境界。策略三、勤练笔,在实践中提高。阅读和背诵为学生的习作准备了丰富的材料,就像是盖楼房打好了地基,但“砌楼”的方法也很重要,这就需要多练笔。三年级是中年级的起始阶段,习作也是从三年

8、级刚开始起步的。如何让学生从一、二年级“写自己想说的话”过渡到三、四年级“能不拘形式地写下见闻、感受和想象”,必须历经一个从句到段到短篇这样循序渐进的习作实践过程。虽然学生口头语言已有了相当的积累,但要他们用准确的书面语言表达自己的意思毕竟还有较大难度。学生习作,需要经历一个由扶到放的过程,从模仿起步,能在理解与表达、学习与运用之间架设起一座桥梁,必定要大大降低起步作文的难度。儿童心理学研究表明,模仿是儿童学习技能的基本手段。就语文教学而言,从学习古代、外国的经验到创造性地加以运用,模仿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说,模仿也是一种创造。仿写是一种很好的方法。以语言典范,词句优美,创

9、作巧妙的好文章为模本,指导学生进行仿写,学习作者潜词造句和谋篇布局的方法,对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方式,写作习惯无疑是有益的。试看刘禹锡“杨柳青青江水平,闻郎岸上踏歌声”对李白“李白乘舟将欲行,忽闻岸上踏歌声”的借鉴;毛泽东“丹青意造本无法”对苏轼“我书意造本无法”的改写,不正是仿写的妙处所在吗?对于教材选文,无疑是最佳范文。我们要充分发挥教材的“例子”作用,让学生以教材为启发原型,仿其构思,仿其技巧,仿其语言。把已有的经验“重组”、“转换”,活用他人的写法,用来构思自己的文章,逐步“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如学习完三年级上册的12课诗歌听听秋的声音后,我特意安排了一个小练笔:让我们也像诗人一样,

10、把在生活中听到秋的声音按照课文中的形式写下来吧!。同学们真是有才,写出的诗歌各具特色。有的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青蛙跳上岸,“呱呱”,是和池塘告别的话音。有的学生写道:听听,秋的声音,小蚂蚁忙着搬粮食,“嘿哟 ”, 是准备过冬了。有的写道:听听,秋的声音,枫叶飘落大地,“沙沙”,是和大树告别的话音。有的写道:秋的声音,在丰收的果园里,在五彩缤纷的公园里,在每一个人的心里。有的写道:秋的声音,在每一片丰收的田野里,在每一朵欣然怒放的花朵里,在每一位农民的微笑里。学生通过学模仿样,也逐渐习得写作的方法与技巧了。这样的仿写训练,也能够为三年级习作点起一盏明灯。 古人说:“言为心声”、“

11、情动而辞发”,因而在指导学生写作时要打破所谓“积极向上,重点突出”之类的条条框框,使写作成为学生表达情感的一种需要,成为学生心灵的释放场,这样学生才乐于去写,而不是把写作当成一种负担。策略四、有效地批改。因为有想写好文章的人请教大作家叶圣陶,怎么改作文?叶圣陶老先生说:“再念,再念,再念。”那什么是“念”呢,出声是为“念”,而不仅仅是默默地读,出声诵读则视为念书。那么这就需要我们出声音读作文,进一步培养学生的语感,并在培养语感的基础上规范自己的语言运用,特别是实现口头语向书面语的顺利过渡。     还有的人说“三分文章七分读”。学生的作文需要的是孩子们能

12、出声诵读,不止诵读一遍,要多读几遍。在诵读的过程中,孩子们就能发现问题,就能自己修改。在课堂上,怕影响周围的同学可以小声读,可以摇头晃脑地读。读就读出语感来了,哪个地方不适合、哪个地方不通顺、哪个词语不恰当等一些问题就会自然而然出现了。因为孩子们在把自己的思考变为书面用语的时候,没有来得及细想,没有更深层次的琢磨,只是顺着自己的思路让文字流淌了出来,因此前言不搭后语,词语运用不够准确的情况是会发生的,这就需要学生通过读来进行纠正。说句脸红的话,到现在我写完东西还要朗读一下,有的文章要朗读很多次,虽不说是大声,但小声还是经常的,每一次读都能发现问题。这或许是因为我的学问不够深的缘故,我想那些大家、专家是不用的或者说是不经常用的,但他们肯定会反复默读,以便修改。真正一气呵成,不动一个字符的,那肯定是天才之为也,非一般人可达到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