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探究活动_第1页
科学探究活动_第2页
科学探究活动_第3页
科学探究活动_第4页
科学探究活动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科学探究活动”案例 · 广福中学刘佳勇· 一、科学探究活动课题: 物理8年级(下册)第九章压强和浮力第一节压强第一课(活动9.1和活动9.2) 二、内容简析: 第九章压强和浮力 第一节压强分2课时完成教学任务,本节课是第一课,首先通过活动9.1对图9-1的观察和作图既复习了力的示意图的画法,又为压力概念的形成提供了场景,通过对三个图共同点的归纳建立压力的概念。然后,通过活动9.2探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来解释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从而引出建立压强概念的必要性;通过学生在课堂上的自主科学探究实践活动,培养他们细致、耐心的科学学习态度,激发他们科学研究的

2、兴趣,让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方法和过程。 三、学情分析: 本课学习对象是八年级的初中学生。考虑到学生在上一章中已经学习过怎样用力的示意图来表示压力,因此在活动9.1中作图不用担心,主要是为压力概念的形成提供场景,通过分析三个图的共同点来提高学生的归纳能力。在活动9.2的探究与体验的过程中,根据八年级学生的认识能力和探究水平,通过观察图9-2和学生自主完成图9-3的实验引导学生提出合理的猜想,然后由学生按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设计验证猜想的实验,最后由学生自主完成实验、交流合作、评价,得出结论。 四、教学目标:(一)知识与技能1、知道什么是压力,会画压力的示意图。2、通过探究知道影响压力作用效果的因素。

3、(二)过程与方法1、通过作图分析、对比研究问题,提高学生的归纳分析能力;2、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乐于和他人进行合作探讨的团队精神。(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观察图片、做小实验,激发学生求知的欲望。2、让学生经历探究活动,体验成功的喜悦,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五、总体设计与步骤: (一)总体教学思路与步骤:1、活动9.1:通过多媒体手段展示图9-1中的三个图片,由学生画出力的示意图,再由学生归纳出所画力的示意图的共同点,最后得出压力的概念。2、活动9.2:“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哪些因素有关”是本课的主要活动内容,按科学探究的过程与方法组织设计课堂教学。其基本步骤是: (1)观察生活中的

4、图片提出问题(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 (2)通过体验(图9-3小实验)提出猜想(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等等) (3)制定计划(按控制变量的思想来设计实验验证,写出实验方案) (4)观察与实验、收集证据(按提供的器材,选择需要的器材自主完成实验、记录实验中观察到的现象) (5)分析得出结论(根据观察到的现象各组讨论,得出结论) (6)合作交流与评价(分析实验过程与结论是否正确)(7)问题延伸,为下节课伏笔。 (二)教学准备: 分组实验材料:盛沙的玻璃缸、用钉子做四条腿的压强小桌、海绵、木板、盛满水的矿泉水瓶(盖紧)、钩码一盒(200g?)、一头削尖的铅笔

5、、吹好气的气球。演示材料:投影图片(P60图9-1、图9-2)  六、课堂教学的主要过程及每个环节的点评: (一)压力概念的引入1、用多媒体展示画面P60图9-1:(a)画出钉子对墙的作用力的示意图;(b)画出风对帆的作用力的示意图;(c)画出人对钢丝绳作用力的示意图。2、由学生画出三个力的示意图(三位学生板演)。3、提问:所画力的示意图有何共同点?(学生讨论并回答)4、讲述:这种垂直作用于物体表面的力叫做压力。(二)探究压力作用的效果1、观察图片,提出问题: (1)图片导入:压力有什么作用效果呢?请同学们看图片9-2。(复习力的作用效果)(2)学生回答:压力可以使物体发生形变,图中

6、小明在沼泽地中陷得较深,说明压力的作用效果明显。(3)提问:看到小明和小华陷入沼泽地的深浅不同,你们可以提出什么问题?学生讨论,踊跃发言。(4)讲述:你们的想法很好,有些想法我们可以课后再讨论。今天在课上我们就研究其中一个问题: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板书出示问题)(点评:从现象到问题的提出,都以学生为主体,让学生提出问题比老师直接给出问题更能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课堂实践发现八年级的学生大都能提出“压力作用效果可能跟哪些因素有关?”这样的问题,因此学生的思维较活跃,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很高。)  2、通过体验,提出猜想:(1)讨论:怎样解决这个问题?(有的学生提出做实验,有的

7、学生说先要提出猜想。)(2)讲述:为了使我们的猜想合理一点,先来体验一下,做两个小实验。(a)拿出自己准备好的一端削尖的铅笔,用两手的食指压住铅笔的两端;(b)拿出吹好气的气球,用一只手掌平压在气球上,另一只手的食指顶住气球。(3)学生做小实验 (4)提问:你们做完小实验,发现了什么?(学生踊跃举手回答)(5)提问:你们认为,压力的作用效果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有什么关系?(6)学生讨论后每一位学生写出猜想,然后回答:猜想1: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压力的大小有关,压力越大,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猜想2:压力的作用效果与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受力面积越小,压力的作用效果越明显。(教师板书出猜想1、猜想2)

8、(点评:鼓励、要求所有同学都确立自己的猜想,目的是训练学生的发散性思维,激发学生科学探究的兴趣。使学生体会科学学习的方法,是培养科学创新思维的有效环节。实践表明,通过两个小实验的体验,每位学生都能写出基本合理的猜想,只不过有的学生文字表达少贴切。) 3、制定计划:(1)提问:请同学们讨论如何设计来验证猜想的实验?(2)学生讨论23分钟后,教师提醒:我们在验证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的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时,怎么做的?今天,我们商量一下,怎么才能做好这个实验,实验过程要注意什么?(3)学生继续讨论。(4)学生小结: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有关时要保持受力面积相同,改变压力大小来研究;

9、在研究压力的作用效果跟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时要保持压力相同,改变受力面积大小来研究。(5)教师赞同上述方法,学生按照此方法、根据提供的实验器材选取合理的器材,写出实验的方案。(点评:这一步能帮助学生对科学实验方法的理解和把握,对于多因素影响的问题用“控制变量法”进行研究,待学生接触多了以后再归纳出具体的名称,以前在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时都用到这种方法。坚持做好这一步,有利于培养学生良好的科学实验习惯,学会正确的科学研究方法。实践表明,这里需要老师提醒学生不要急着做实验,必须设计好合理的方案后再开始动手,从而避免学生探究场面很热烈却不能得到正确结论的情况发生

10、。) 4、观察与实验、收集证据:学生写好实验方案后选择实验桌上的器材分组实验,观察并记录有关现象,老师控制时间,并巡视作个别指导、帮助。(完成快的小组可以选择不同器材重新做实验。) (点评:这是本课的核心部分,让学生进行科学探究,真正像科学家一样做实验。目的是通过学生的自主性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实验、记录等方面的能力,使他们充分体验和感受科学探究所带来的乐趣,并培养他们耐心、细致的科学学习态度。实践表明,(1)由老师统一控制时间使学生情绪显得更加紧张和兴奋,避免了一些客观因素的干扰,课堂效率较高。(2)让完成快的小组选择不同器材实验充分体现探究活动的自主性,进一步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能力和创新

11、能力。)  5、分析得出结论:讲述:各小组讨论一下,通过观察和记录,你们组发现了什么?是通过什么来显示压力作用效果的?把你们所用的器材、实验的过程、看到的现象整理好写下来,并分析现象后把结论写出来,准备交流。教师巡视作个别指导、帮助。(点评:让学生通过观察实验后看到的现象记录下来通常是显得零乱的、表面化的,在此,教师适时指导学生,培养学生对数据、信息的加工、整理能力,长此坚持,将提高学生对科学实验理解能力。)  6、合作交流与评价:(1)任选一组把他们所用的实验器材、实验的操作过程、记录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进行全班交流。(2)依次各小组对这组的器材选择、实验过程、观察到的

12、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是否合理、正确进行评价,并比较本组实验所用器材选择、实验过程、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得出的结论与这组有何异同,比较哪组更合理、正确。(点评:让学生来进行评价探究活动过程是否合理,结论是否准确,有利于学生评价能力的提高,并鼓励学生敢于发表自己的见解,与他人合作、交流,培养学生主动与他人合作的精神,也勇于放弃或修正自己的错误观点;也有利于高学生表达能力,也使科学的规律得以突现,老师则帮助学生体会任何科学认识都来源于科学实践。) 7、问题延伸,为下节课伏笔。(1)进一步思考:如何表示压力的作用效果?(2)通过下节课的学习,你们就会明白。(点评:这是本课内容的延伸,激发了学生继续探究的

13、欲望,使学生感悟到科学研究是无止境的,生活中到处有科学问题等待着他们去探究。) 七、对整个科学探究活动的反思: (1)本课教学是紧紧围绕学习的中心环节科学探究来开展的。科学探究的能力形成依赖于学生的学习、探究活动,所以在教学中依托了“压力作用效果跟压力的大小、受力面积的大小有关”这一物理知识,通过让学生动手动脑、亲自实践,在感知、体验的基础上,由学生自行实践得出科学结论。通过教师指导,学生在科学方法、科学技能、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等各方面均有所收获。从学生的态度、反应、结果等各方面看,学生对本课研究的问题较感兴趣。因此,我想这类教学方法如果能坚持下去,一定能够有效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2)通过教学发现课堂时间比较紧张。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要想充分发挥学生对探究问题的自主性、体现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则时间的矛盾总是存在的,把握不好就会使一个问题的讨论面太大,时间拖得太长,还会远离研究主题,浪费时间等等。所以老师在组织教学过程中,必须使每个环节十分严密,力争排除一些客观干扰因素,也就是要把握好引导的“度”,对于如何更好地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和兴趣,培养发散性、创造性思维等方面的问题也值得再讨论。 (3)课堂教学还发现八年级的许多学生科学探究的积极性比较高。这次活动在器材的选择上有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