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_第1页
一上:《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_第2页
一上:《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_第3页
一上:《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_第4页
一上:《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上:?8和9解决问题练习课?教学设计一、教学目的一知识与技能通过现实的问题情景,使学生可以看懂数学问题,可以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络,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并能利用10以内加减法正确解答。二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与同伴合作解决问题的过程,可以从问题的角度寻找相关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找问题的审题方法,同时进展数学问题构造的浸透。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通过现实情境引导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的目光观察周围世界,发现与数学有关的问题并可以提出数学问题,体会生活中处处有数学。二、目的分析本课教学目的是学生首先能看懂数学问题,可以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络的根底上,逐步深化分析题目,从而提出不同的问题,以培养学生

2、在观察的根底上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使学生可以看懂数学问题并找到问题与条件之间的联络,明确解决问题需要的信息,使其正确解答。教学难点:学会从问题的角度寻找与问题有关的条件和从条件的角度提出问题的分析方法、浸透数学问题构造,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四、教学准备课件、信封、写有条件的纸条等。五、教学过程一在读懂题意后,找准和问题相关的信息1出示图,引导学生观察图。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能找到几个条件?要解决的问题是什么?怎样解答?学生列式63=9个老师要追问如下问题:解答正确吗?6表示什么?3表示什么?9表示什么?为什么用加法?2出示图:1看图读懂题

3、意,独立解答。2交流讨论:学生列出算式:8-4=4,10-4=6之后,老师要追问。师:你觉得哪个算式正确?为什么?图上确实有10只鸡,你为什么要用8去减?做种让学生发现:两只大鸡和要解决的问题没有关系,是多余条件。3小结反思:在解决问题时,一定要根据问题去选择那些和问题有关的信息。【设计意图】通过两道不同层次的练习,引导学生从图中提取信息,通过条件与问题之间的联络,分析数量关系并解答;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到解决问题必需要找准有用的信息,深化学生对数学问题的理解。二在详细情境中发现并提出问题1出示主题图:1观察情境图,先关注图中所给的文字信息。提供两个信息只需提出问题提问:有关沙堆,你知道了什么,能

4、提出什么数学问题?要求学生语言完好、流利、有序地找到图中所给的两个条件并提出一个问题。当学生解答出 8-3=5个,老师要追问。师:这样解答正确吗?说一说看法。学生可以有不同的检查方法。可以再做一遍,也可以用加法检查【设计意图】在观察图的根底上引导学生流利地、有序地、完好地表达题意,有助于帮助学生理解题意,从而为正确选择方法打好根底。2从图中你还知道了哪些信息,能提出什么问题?独立考虑、与同学交流汇报只提供了一个信息,需要自己在图中找另一个信息再提问题小黄桶;两个信息都隐藏在图中小朋友、铲子。要求学生列式计算。3小结反思: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所以要想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必须找到两

5、个相关的条件。【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认真深化的观察,层层深化,体会到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进步学生审题、分析才能和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才能。2生活中的数学问题1合理搭配,解决问题师:我下班要去趟超市,要买的东西还有问题就写在信封上了。看看1号信封要解决的是什么问题?1号信封:一双拖鞋和一双袜子一共多少元?师:条件就在信封里:单拖鞋:3元/双;棉拖鞋:5元/双学生独立完成并展示同学的作品,引发争论。交流辨析辨析:学生发现根据给出的条件不能解答,因为解决问题缺少条件,不知道一双袜子多少元。根据问题,补充条件。袜子:4元/双。列式解答3+4=7元 5+4=9元辨析:为什么有两个不同的

6、算式?小结:提出的问题不同,选择的条件就不同。【设计意图】学生通过对问题与条件的分析,发现缺条件。体会到不是给了条件就一定能解决问题,还要看所给的条件与问题是否匹配。2建立联络,解决问题出示2号信封。内有信息:8元钱能买几瓶酸奶?条件:矿泉水2元/瓶;橙汁5元/瓶;可乐3元/瓶。学生发现:条件与问题不对应。师:这些条件能解决什么问题呢?引导学生修改问题:8元钱能买几瓶饮料?【设计意图】在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过程中,将问题与条件进展搭配,使条件与问题建立联络。进一步浸透数学问题构造,体会两个相关信息和一个问题构成一个数学问题。3在读算式的过程中,引发考虑、形成才能我的饮料已经买好了,你能从算

7、式中解读出我买饮料的情况吗?出示算式:2+5 3+5 2+3师:你是怎么看出来的?小结:这么多购置方案,无论哪种方案,我们要读懂它,其实还是看问题与条件的关系。还可以怎么买?由学生提出问题并解答。宋以后,京师所设小学馆和武学堂中的老师称谓皆称之为“教谕。至元明清之县学一律循之不变。明朝入选翰林院的进士之师称“教习。到清末,学堂兴起,各科老师仍沿用“教习一称。其实“教谕在明清时还有学官一意,即主管县一级的教育生员。而相应府和州掌管教育生员者那么谓“教授和“学正。“教授“学正和“教谕的副手一律称“训导。于民间,特别是汉代以后,对于在“校或“学中传授经学者也称为“经师。在一些特定的讲学场合,比方书院

8、、皇室,也称老师为“院长、西席、讲席等。【设计意图】通过解读算式、判断算式是否适宜、你还什么想法等一系列活动,沟通条件与问题的联络,培养学生分析才能和灵敏的解决问题的才能。三在总结反思中,感悟方法在这节课学习中你遇到什么问题?与当今“老师一称最接近的“老师概念,最早也要追溯至宋元时期。金代元好问?示侄孙伯安?诗云:“伯安入小学,颖悟非凡貌,属句有夙性,说字惊老师。于是看,宋元时期小学老师被称为“老师有案可稽。清代称主考官也为“老师,而一般学堂里的先生那么称为“老师或“教习。可见,“老师一说是比较晚的事了。如今体会,“老师的含义比之“老师一说,具有资历和学识程度上较低一些的差异。辛亥革命后,老师与其他官员一样依法令任命,故又称“老师为“教员。当条件和问题不对接时我们怎么办?一般说来,“老师概念之形成经历了非常漫长的历史。杨士勋唐初学者,四门博士?春秋谷梁传疏?曰:“师者教人以不及,故谓师为师资也。这儿的“师资,其实就是先秦而后历代对老师的别称之一。?韩非子?也有云:“今有不才之子师长教之弗为变其“师长当然也指老师。这儿的“师资和“师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