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抗测量及匹配技术_第1页
阻抗测量及匹配技术_第2页
阻抗测量及匹配技术_第3页
阻抗测量及匹配技术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4页可下载查看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报告实验五阻抗测量及匹配技术实验题目:电磁场与微波测量实验学院:电子工程学院班级: xx撰写人: xx组内成员: xxxx一、实验目的1、掌握利用驻波测量线测量阻抗的原理和方法;2、熟悉利用螺钉调配器匹配的方法;3、熟悉 Smith 圆图的应用;4、掌握用网络分析仪测量阻抗及调匹配的方法。二、实验内容1、测量给定器件的阻抗和电压驻波系数,并观察其Smith 圆图;2、在测量线系统中测量给定器件的ZL,并应用单螺调配器对其进行调匹配,使驻波系数 < 1.05。三、实验设备1、DH1121C型微波信号源:该信号源可在等幅波、窄带扫频、内方波调制方式下工作,并具有外调制功能

2、。在教学方式下, 可实时显示体效应管的工作电压和电流关系。仪器输出功率大,以数字形式直接显示工作频率, 性能稳定可靠。DH1121C型微波信号源的部分组件名称和简要介绍如下:序号名称功能及介绍1振荡器用于实现窄带扫频2可变衰减器改变吸收微波功率的多少,调节输出功率3PIN 调制器实现对微波信号的方波或脉冲调制4输出端口有较低的电压驻波比及与外电路的足够隔离5调制电路对外调制信号适应性强6扫描驱动电路包括锯齿波发生器、同步输出、消隐电路7电源部分具有过流、过热保护和安全工作区保护电路2、波导测量线实验系统:本系统是微波参数实验系统,它是由三公分微波波导元件组成,该系统主要功能可使学生通过实验学习

3、并掌握下列基本知识:( 1)学习各种微波器件的使用和测量方法;( 2)了解微波在波导中的工作状态及传输特性;( 3)了解微波传输线场型特性;( 4)学习驻波、衰减、波长(频率)和功率的测量;( 5)学习测量微波介质材料的介电常数和损耗角正切值。波导测量线实验系统的部分组件名称和简要介绍如下:序号名称功能及介绍1测量线测量微波传输系统中电场的强弱和分布2测量线波导开槽直波导,对波导内电磁场分布影响很小3不调谐探头达到电抗小、效率高、输出响应平坦的效果4滑架用来安装开槽波导和不调谐探头3、单螺钉调配器:负载和传输系统的匹配,就是要消除负载的反射,实际上,调匹配的过程就是调节调配器,使之产生一个反射

4、波,其幅度和“失配元件”产生的反射波幅度相等、相位相反,从微波电路的角度,调配器起到了阻抗变换的作用。 调配器使不匹配的元件, 经变换器变化到传输线的特性阻抗,从而达到匹配目的。单螺调配器即在波导宽屏伸入一个金属螺钉,螺钉的作用是引入一个并联在传输线上的适当大小的电纳,当螺钉伸入较少时, 相当于在波导传输线上并联了一个正的容性电纳,它的大小随着深度的增加而增加。当深度达到谐振时,电纳将增加到无穷大,继续增加深度,电纳值由正变为负,呈感性。4、实验设备连接方式如下图所示:四、实验原理传输线的输入阻抗Zin 与其终端负载阻抗ZL 的关系为:?+?in ( 1)Z =1+?设传输线上第一个电压驻波最

5、小点离终端负载的距离为lmin ,电压驻波最小点处的输入阻抗在数值上等于1,即:?1Zin|l min=? ( 2)将 l=lmin 及 Zin =1?带入式( 1),整理得:1-?ZL= ( 3)?-?所以,负载阻抗的测量实质上归结为电压驻波系数及驻波相位lmin值的测量,当测出 ,及 lmin后,就能由上式计算出负载阻抗 Z 。gL但是,这是一个复数运算, 在工程上,通常由 和 lmin 从圆图上求出阻抗或导纳来。由于测量线结构的限制,直接测量终端负载ZL 端面到第一个驻波最小点的距离lmin 是比较困难的。因此实际测量中常用“等效截面法”:首先将测量线终端短路,用测量线测得某一驻波节点位

6、置DT,将此位置定为终端负载的等效位置DT。然后去掉短路片改接被测负载。用测量线测得DT 左边第一个驻波最小点的位置DA 及,则:lmin=|D T-DA|.五、实验步骤1、按序连接好设备,开启信号源电源,使信号源工作于最佳方波、扫频状态;2、移动测量线探针,测量两相邻的电压最小值之间的距离,以测出传输线中的波长,即波导波长;3、短路片安置在测量线的输出端上,并记下探针指示器标尺上对应于电压最小值位置的读数DT,即为 “等效参考面 ”;4、测量线的终端移去短路片, 并把被测器(开路)接在它的位置上;5、测量 Umax、Umin 得到驻波比;6、利用交叉读数法测出DT 左侧第一个驻波节点位置DA

7、,并计算出1-?lmin=|D T-DA|, 应用公式 ZL=就可求出阻抗值;?-?7、调节可变衰减器使指针偏转接近满度,然后利用滑动单螺适配器调配晶体检波器,使驻波比小于1.05。8、整理数据,计算数值。六、实验结果及分析1、调匹配前的实验数据:DTDADT135.8mm145.6mm108.9mm其中 DT是与 DT相邻的电压最小值点,所以有: g=2|D T-DT |=53.84mm2?= g=116.7rad/mlmin =|DT-DA|=9.8mmUmaxUmin37.9mV18.5mV?37.9所以 := =1.431?18.5带入公式中得:1-?1-?× 2.048 &

8、#215; tan(116.7×-3×) 101-0.041?9.8=0.488-2.07jZL=× tan(116.7=?-?2.048-?× 9.8-3×) 10 2.048-0.02?2、调匹配后,通过调节单螺调配器最终得到了近似匹配的效果。实验数据为:UmaxUmin69mV71mV?71=1.014< 1.05所以 := = ?693、Smith 圆图为:4、总结用同轴调配器的调匹配步骤:在调节匹配过程中, 我们先移动测量线探针找到并记下波节点位置,然后继续调节测量线调到波腹点,此时调节调配器位置,驻波波腹点有所下降,波节点有所

9、上升,直至波节点和波腹点相差不大时,调节螺钉深度,同时用测量线跟踪驻波大小,直至实现匹配。七、思考题(1)匹配元件应连接在测量系统中的什么地方?为什么?答:接在测量线末端,为保证尽可能好的匹配状态,而又不降低传输系统的传输效率,必需在传输线与负载之间接入某种纯电抗性元件,如单螺调配器等调配器,理想情况下它只产生反射而没有损耗。(2)通过实验,清总结匹配技巧。答:在调节匹配过程中, 我们先移动测量线探针找到并记下波节点位置,然后继续调节测量线调到波腹点,此时调节调配器位置,驻波波腹点有所下降,波节点有所上升,直至波节点和波腹点相差不大时,调节螺钉深度,同时用测量线跟踪驻波大小,直至实现匹配。(3)在各项测量中,通常采用驻波图形的波节点为基准进行测量,是否可以采用波腹点做基准测量?为什么?答:一般不适用波腹点做基准测量。因为波腹点变化不明显,测量波腹点容易引入较大的人为度数误差, 而是用波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