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化剂防灭火方案_第1页
阻化剂防灭火方案_第2页
阻化剂防灭火方案_第3页
阻化剂防灭火方案_第4页
阻化剂防灭火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精选优质文档-倾情为你奉上阻化剂防灭火方案2018年8月阻化剂防灭火安全技术方案 我矿正在回采的 101采煤工作面,属于自然发火煤层。为了抑制采空区内残煤自燃。使用喷洒阻化剂溶液防灭火。特制定以下安全技术方案。 一、阻化剂防火方案 在101工作面主运顺槽设备列车外侧加置两辆矿车(并加工专用水箱) 作为阻化剂药箱使用,按需浓度(15%)将工业 CaCl 倒入水箱内(6.0m3贮液箱),用临时供水管路按比例加足清水,配成溶液搅拌均匀后,XRB50/12.5型煤矿用液压泵(置于平板车上)。将阻化液管(50mm 高压胶管)路沿工作面前刮板输送机电缆槽下方铺设,每 20m 安一三通接一截止阀与25mm

2、的胶管和喷枪相连(设计选用抚顺煤科分院研制的型雾化器)。 一条支管配一支喷枪, 由专人手持喷枪,从支架间隙向采空区喷洒。每间隔 5 组支架喷一次,流量不小于 50L/min。 正常回采期间每班喷洒一次,安排在检修班工作面放顶后进行, 如遇停产、 过断层、 收尾等情况时, 必须对采空区加大喷洒频率。 喷洒系统工艺图如下图所示。注:选用1个6.0m3贮液箱。 发射泵:选用XRB50/12.5型喷射泵,其压力为12.5MPa,流量为50 l/min ,电机功率15kW。排液管:干管设计选用50mm高压胶管,毛细支管设计选用25mm高压软胶管连接干管和雾化器或喷嘴。胶管耐压要求不小于7MPa。三通:设

3、计选用K型三通,分别与干管和支管相配套。二、喷洒阻化剂主要设备选型: XRB50/12.5型阻化剂喷射泵 2 台(Y一用一备); DN50 压力胶管,300m;DN25 压力胶管,300m; 平板矿车或自备水箱; DN25高压球阀20个: DN50高压球阀10个;压力表,2个; 雾化喷枪,10 个、过滤器2组。 三、阻化剂喷洒工艺1.由高压胶管从喷射泵接设到采煤工作面支架和工作面端头,由于最易发生自燃的部位是工作面采空区的上下出口,所以用喷洒装置在上下出口及采空区表面喷洒。启动电机,喷射泵进行喷洒。2.阻化剂喷洒地点对回采工作面底板(顶板)浮煤、采空区以及采煤工作面上下端口地段以及其它温度升高

4、区域喷洒阻化剂。3.参数计算A、阻化剂溶液的浓度和密度a、阻化剂溶液的浓度P×100×100式中: p阻化剂溶液浓度,%;v阻化剂溶液量,Kg;T阻化剂用量,Kg;W用水量 ,Kg;设计确定本矿阻化剂溶液的浓度为15%。B、工作面一次喷洒量工作面每天喷洒一次V=K1K2dLlh/R式中:V日喷雾量,m3/d;K1喷雾加量系数,取1.2;K2每吨遗煤喷洒汽雾量,取0.02m3/t;d工作面采空区丢煤率,取7%;煤的实体密度,取1.33t/m3;L工作面长度,160m;l工作面日进度,4.8m/d;h工作面采高,2.9m;R汽雾转化率,取80%;则V1=1.2×0.0

5、2×0.07×1.33×160×4.8×2.9/0.8 =6.22m3/d。根据雾化(喷洒)工艺设计,每天均在检修班雾化(喷洒)一次,故矿井每天消耗阻化剂溶液6.22m3,约6.59t;当采用浓度为15%溶液时,药剂量约0.99t/d。二、安全技术措施1、不得随意更变配比浓度,搅拌及运输过程中,若不慎使原料溶液飞溅至面部时,应及时用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检查处理。2、每两天检修班一次,喷洒必须均匀,不留死角,从溜子机头向机尾方向进行,隔绝外部供氧,防止采空区残煤氧化,每次喷洒阻化剂量不小于990 公斤。3、输液管路沿主运顺槽底板敷设,连接管路时,

6、要求管路连接紧密不漏液。4、在配比溶液时,要轻微进行搅拌,待阻化剂全部溶于水后,方可进行喷洒工作。 5、操人人员严格按喷洒泵的操作方法进行操作。操作司机必须经过培为能熟练掌握该泵的工作原理和操作方法。6、每次开泵前,必须按程序进行检查各部件的工作情况螺丝是否松动。检查润滑油的油位,如有异常即时维护。7、启动后,必须调试压力,待压力达到标准时,方可喷洒。8、喷射完后,首先卸压,待压力表指针将至零位停止电机,卸下压力街头,关掉阀门。9、每次喷洒前,先有专人检查管路完好性,确保管路完好不漏液。10、喷洒过程中,必须喷洒均匀,不的遗漏。三、注意事项1、在101回风巷和上隅角安装CO传感器和温度传感器,对该采面的CO进行和温度连续监测,当发现CO和温度连续监控数据波动较大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