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_第1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_第2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_第3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_第4页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07年第7期总第124期林区教学Teaching of Forestry Regi onNo . 72007General No . 124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设计黄大超(哈尔滨龙庆公路养护管理有限责任公司, 哈尔滨150000摘要:传统发动机冷却系统由于自身的被动性影响, 其工作性能受到限制。, 而汽车在这种工况下行驶的时间最长。, 统、可控式冷却系统等。这些系统既起到保护发动机的作用, 关键词:发动机冷却系统; 燃油效率; 减少排放中图分类号:U464. 138:A ( 07-0124-021概述率, 域, 如排气门周围的散热问题需优先考虑。冷却系统即便出现小的故障也可能在这样的区域造

2、成灾难性的后果。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散热能力一般应满足发动机满负荷时的散热需求, 因为此时发动机产生的热量最大。然而, 在部分负荷时, 冷却系统会发生功率损失。水泵所提供的冷却液流量超过所需的流量。我们希望发动机冷启动时间尽可能短。因为发动机怠速时排放的污染物较多, 油耗也大。而冷却系统的结构对发动机的冷启动时间有较大的影响。现代的发动机设计充分考虑这些问题, 将发动机的热量管理系统纳入到整个发动机控制系统中, 全面考虑发动机的暖机、冷却效率、废气排放控制、燃油利用、乘客室的取暖和三元催化剂活化时间等。目前的冷却系统属于被动系统, 只能有限地调节发动机和汽车的热分布状态。采用先进的冷却系统设计和先

3、进的工作方式可大大改进冷却系统, 使冷却系统高效地运行, 间接地提高燃料经济性和降低排放量。2现代发动机冷却系统的特点传统冷却系统的作用是可靠地保护发动机, 还应具有改善燃料经济性和降低排放的作用。为此现代冷却系统要综合考虑下面的因素。(1 发动机内部的摩擦损失。(2 冷却系统消耗的功率。(3 燃烧边界条件, 如燃烧室温度, 充量密度, 充量温度。先进的冷却系统采用系统化、模块化设计方法, 统筹考虑每项影响因素, 使冷却系统既保证发动机正常工作, 又提高发动机效率和减少排放。2. 1温度设定点发动机性能受到多种因素影响, 不可能改变一项条件收稿日期:2007-04-10作者简介:黄大超(195

4、6- , 男, 黑龙江哈尔滨人, 工程师。就能提高发动机的整体性能。因此先进的冷却系统要全面考虑各种条件才能改善发动机的性能。使冷却液温度保持在设定点是冷却系统最常见的工作方式。通常人们会认为冷却液的温度可用金属温度表示, 实际上这种关系只在稳态下和特定运转速度和负荷下才能成立。金属和冷却液温度在发动机不同地方可能相同也可能不同, 发动机整体处于不均匀温度分布状态。发动机工作温度的极限值取决于排气门周围区域最高温度。最理想的情况是按金属温度而不是冷却液温度控制冷却系统, 这样才能更好地保护发动机。由于冷却系统设定的冷却温度是以满负荷时最大散热率为基础, 因此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在部分负荷时处于不太

5、理想状态, 如市区行驶和低速行驶时, 会产生高油耗和排放。通过改变冷却液温度设定点可改善发动机和冷却系统在部分负荷时的性能。根据排气门周围区域温度极限值, 可升高或降低冷却液或金属温度设定点。升高或降低温度点都各有特点, 这取决于希望达到的目的。2. 2提高温度设定点提高工作温度设定点是一种比较受欢迎的方法。提高温度有许多优点, 它直接影响发动机损耗和冷却系统的效果, 以及发动机排放物的形成。提高工作温度将提高发动机机油温度, 降低发动机摩擦磨损, 降低发动机燃油消耗。研究表明, 发动机工作温度对摩擦损失有很大影响。将冷却液排出温度提高到150, 使气缸温度升高到195, 油耗则下降4%6%。

6、将冷却液温度保持在90115范围内, 使发动机机油的最高温度为140, 则油耗在部分负荷时下降10%。提高工作温度也明显影响冷却系统的效能。提高冷却液或金属温度会改善发动机和散热气热传递的效果, 降低冷却液的流速, 减小水泵的额定功率, 从而降低发动机的功率消耗。此外, 可采用不同的传热方式, 进一步减小冷却液的流速。2. 3降低温度设定点降低冷却系统的工作温度可提高发动机充气效率, 降低进气温度。这对燃烧过程、燃油效率及排放有利。降低温度设定点可以节省发动机运行成本, 提高部件使用寿124命。研究表明, 若气缸盖温度降低到50, 点火提前角可提前3°而不发生爆震, 充气效率提高2%

7、, 发动机工作特性改善, 有助于优化压缩比和参数选择, 取得更好的燃油效率和排放性能。2. 4精确冷却系统精确冷却系统主要体现在冷却水套的结构设计与冷却液流速的设计。在精确冷却系统中, 热关键区, 如排气门周围, 冷却液有较大的流速, 热传递效率高, 冷却液的温度梯度变化小。这样的效果来自缩小这些地方冷却液通道的横截面, 提高流速, 减少流量。精确冷却系统的设计关键在于确定冷却水套的尺寸, 选择匹配的冷却水泵, 保证系统的散热能力能够满足低速大负荷时关键区域工作温度的需求。发动机冷却液流速的变化范围相当大, -1-11m s 到最大功率时5m s 。统整体考虑, 相互补充, , 转速范围, -

8、1的精确设计, 1. 4m s 提高到-14m s , 大大提高气缸盖传热性, 将气缸盖的金属温度降低到60。2. 5分流式冷却系统分流式冷却系统为另外一种冷却系统。在这种冷却系统中, 气缸盖和气缸体由各自的液流回路冷却, 气缸盖和气缸体具有不同的温度。分流式冷却系统具备特有的优势, 可使发动机各部分在最优的温度设定点工作, 冷却系统的整体效率达到最大。每个冷却回路将在不同冷却温度设定点或流速下工作, 创造理想的发动机温度分布。理想的发动机热工作状态是气缸盖温度较低而气缸体温度相对较高。气缸盖温度较低可提高充气效率, 增大进气量。温度低且进气量大可促进完全燃烧, 降低CO 、HC 和NO x

9、的形成, 也提高输出功率。较高气缸体温度会减小摩擦损失, 直接改善燃油效率, 间接地降低缸内峰值压力和温度。分流式冷却系统可使缸盖和缸体温度相差100。气缸温度可高达150, 而缸盖温度可降低50, 减少缸体摩擦损失, 降低油耗。较高的缸体温度使油耗降低4%6%, 在部分负荷时HC 降低20%35%。节气门全开时, 缸盖和缸体温度设定值可调到50和90, 从整体上改善燃油消耗、功率输出和排放。2. 6可控式发动机冷却系统传统的发动机冷却系统属于被动式的, 结构简单或成本低。可控式冷却系统可弥补目前冷却系统不足。现在冷却系统的设计标准是解决满负荷时的散热问题, 因而部分负荷时过大的散热潜力导致发

10、动机功率浪费。这对轻型车辆来说尤为明显, 这些车辆大多数时间都在市区, 部分负荷下行驶, 只利用部分发动机功率, 引起冷却系统较高损耗。为解决发动机在特殊情况下过热的问题, 现在的冷却系统体积大, 导致冷却效率降低, 增大冷却系统功率需求, 延长发动机暖机时间。可控式发动机冷却系统一般包括传感器、执行器和电控模块。可控式冷却系统能够根据发动机工作状况调整冷却量, 降低发动机功率损耗。在可控式冷却系统中, 执行器为冷却水泵和节温器, 一般由电动水泵和液流控制阀组成, 根据要求调整冷却量。温度传感器为系统的一部分, 可迅速把发动机的热状态传给控制器。可控式装置, 如电动水泵, 可将冷却系统温度设定

11、点从90提高到110, 节省2%5%的燃油, 减少20%的CO, 10%的HC 。稳定状态时, 金属温度比传统冷却系统的高10。可控式冷却系统具有较快的响应能力, 可将冷却温度保持在设定点的±2范围。从110下降到100只需2秒, 发动机暖机时间减少到200s, 冷却系统工作范围更贴近工作极限区域, 能够将发动机冷却温度和金属温度波动范围缩少, 减少循环热负荷造成的金属疲劳, 延长部件寿命。3结论冷却系, 能控性表示对发动机, 如金属温度、冷却液温度和机油温度等能够控制, 确保发动机在安全限度范围工作。冷却系统能够对不同工况作出快速反应, 最大地节省燃料、降低排放, 而不影响发动机整

12、体性能。从设计和使用性能角度看, 分流式冷却与精密冷却相结合具有很好的发展前景, 既能提供理想的发动机保护, 又能提高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这种结构有利于形成发动机理想的温度分布。直接向气缸盖排气门周围供给冷却液, 减少了气缸盖温度变化, 使缸盖温度分布更加均匀, 也能将机油和缸体温度保持在设计的工作范围, 具有较低的摩擦损失和污染排放量。本文介绍分析最新的冷却系统的设计和工作特性, 冷却系统改进的目标是提高发动机的保护能力、燃油效率和低排放性。分析表明, 先进冷却系统具备的特性具有明显提高现代发动机性能的潜力, 分流式冷却、精密精确式冷却和可控式元件相结合, 能使气缸盖温度较低, 缸体温度较高

13、, 满足发动机对未来冷却系统的要求。参考文献:1王义春, 杨英俊, 谷中丽. 混合动力车辆冷却系统优化设计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2004, (1 .2高镜惠, 花松. 汽车发动机冷却系统的模糊控制J .小型内燃机与摩托车, 2004, (1 .3赖赣明, 叶忠伟. 后置发动机城市公交车冷却系统的定性分析J .城市车辆, 2003, (6 .4肖成永, 李健, 张建武. 发动机冷却系统的建模与仿真J .计算机仿真, 2003, 20(9 .5朱建军, 郑国璋. 465Q 汽油机冷却系统的改进J .内燃机工程, 2003, 24(3 .6赵东梅, 谷中丽, 王义春. 电传动车辆冷却系统优化设计J .车用发动机, 2003, (2 .7Couetouse H. Cooling Syste m Contr ol in Aut omotive EnginesJ .S AE Paper, No . 920788.8Finlay I C, The I nfluence of Te mperature on The Perf or manceof a Four Cylinder 1100cc En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