斜井人车安全技术措施_第1页
斜井人车安全技术措施_第2页
斜井人车安全技术措施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斜井人车安全技术措施 为降低人员出入井时间、提升工时利用率,提高矿井抗水灾力量,依据矿井井筒的实际状况,经矿领导讨论打算,峁底煤矿的副斜井采纳XRC15-6/6型人车运输人员,并且定于2021年 月 日为安装时间,为平安有效地完成这次安装及人车的平安运行,机运科特制订如下平安技术措施: 一、人员组织及职责: 组 长:机电矿长(刘海平) 副组长:机电副总(杨永平)机运科长(郭海燕) 成 员:机运科技术员3名(负责现场技术指导工作并现场做好记录。电工、钳工、起重工等组成。 二、斜井人车概况及适用范围: 1、XRB15-6/6型人车是矿山斜井运输人员的平安设备。如发生断绳或意外能自行制动或人工操作

2、制动。适用于600mm轨距18-43Kg/m的道轨,木枕、水泥枕及水泥整体道床,倾角10-40度的斜井。不适用于有煤尘和瓦斯爆炸危急的回风斜井(巷)。 2、整个列车由两节车头(S1及S2)及肯定数量的挂车(w)用三环链组列而成。由提升机牵引S1头车运行。每节车头上设有开动装置,缓冲装置。带有一个轮对的滑动棚架、闭锁装置等。两节头车的主拉杆用环形链链接起来,各节车之间设有减轻碰撞的碰头。 三、预备工作 预备好切割机5台、扳手6把、大锤6把(机修车间加工)、撬棍5把,电焊机一台; 动火作业平安技术措施审批表; 四、施工方法及留意事项: 1、全部人员上班前严禁喝酒,保持精力充足,头脑清楚; 2、从副

3、井口开头清理道轨内外侧的杂物,动用切割机将道轨外侧25cm的水泥锯掉,内侧的水泥地板也需要切割清理,道轨内外侧的地板不得高于道轨两侧最低点,同时要检查原有枕木道钉是否坚固,对松散部位要准时加固处理并准时清理现场杂物; 3、从副井口开头将两侧道轨原有道夹板逐个拆除,动用焊机把道轨接头处焊接平整并戳平,始终到井底变坡点位置为止; 4、副井口挡车门安装地点必需安在变坡点以下一列车的距离处; 5、副井底挡车门安装位置同样在变坡点以上一列车距离处; 6、每班施工结束后,机运科技术员负责对道轨及枕木进行检查,应符合煤矿平安规程要求特殊留意人车运行此道中所铺设的枕木,露出地面高度不得小于100mm,检查结束

4、后,每班应清理整个斜井一次,防止矸石堆在道中造成滑落伤人事故。 五、人行车试验平安技术措施 (一)、试验预备: 1、XRC15-6/6-08型新缓冲枕木(1500*21*34) 2、脱钩器及30m麻绳 3、30m 12.5 稳绳等 4. 施工全部结束后,人车试验前相关负责人要对人车仔细具体检查,特殊是各部件的润滑状况,操作是否敏捷,并对手动板机把轴承注油孔,刹车轴注油孔,杆爪及切割不油孔;挡车器挂铁吻合处;制动器与车体之间滑动部位;支撑与限位装置的定轴注油一次;检查缓冲木的材质及质量是否完全符合要求;闭锁装置动作是否牢靠;检查撞块至扭杆距离及开动弹簧压缩尺寸是否符合要求;做手动落闸试验,保证敏捷且联动; 5.试验中全部施工人员听从领导指挥且准时进入躲避洞,随时留意试验中一切担心全因素; 6.试验全部完成后,空车运行试验一次,并具体检查人车,确保平安行车; 7.试验前后对钢丝绳检查由机运科负责。 (二)、试验: 1、人车放置-500车场上30米处,用钢丝绳套绑住车体,另一头固定在铁轨道上,重点检查固定是否坚固; 2、绞车低速放行(小于是2米/秒),让稳绳及脱钩器拉住车体,绞车下放距离合乎要求; 3、松开脱钩器,绞车下行,落闸; 4、试验前后由机运科技术员负责记录存档。 六、试验恢复: 1、检查人车,并更换新缓冲木,由运输队长指挥钳工负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