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十三章证明标准第十三章证明标准 一、证明标准的概念一、证明标准的概念 (一)英美证据法理论中关于证明标准的观点(一)英美证据法理论中关于证明标准的观点1 1、证明标准被理解为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就其对、证明标准被理解为负有举证责任的一方当事人,就其对主张的事实予以证明应达到的水平、程度或量。也就是说,主张的事实予以证明应达到的水平、程度或量。也就是说,证明标准是指为了避免遭到于己不利的裁判,负有举证责任证明标准是指为了避免遭到于己不利的裁判,负有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履行其责任必须达到的法律所要求的程度。的当事人履行其责任必须达到的法律所要求的程度。2 2、还有学者主张证明标准是指履行举证责
2、任必须达到的范、还有学者主张证明标准是指履行举证责任必须达到的范围或者程度。是证据必须在事实裁判者头脑中造成的确定性围或者程度。是证据必须在事实裁判者头脑中造成的确定性或者盖然性的程度,是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有权赢得诉或者盖然性的程度,是承担举证责任的当事人在有权赢得诉讼之前使事实裁判者形成确信的标准。讼之前使事实裁判者形成确信的标准。3 3、证明标准是指特定类型的案件所要求的证明负担。、证明标准是指特定类型的案件所要求的证明负担。 ( (二)我国学者对证明标准的理解二)我国学者对证明标准的理解1 1、有的学者认为,证明标准、证明任务和证明要求含义相同,、有的学者认为,证明标准、证明任务和证
3、明要求含义相同,“诉讼中证明的任务,或称证明要求,是指诉讼中对案件事诉讼中证明的任务,或称证明要求,是指诉讼中对案件事实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或者标准。实证明所要达到的程度或者标准。”2 2、有的学者认为,证明标准是指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中运用、有的学者认为,证明标准是指司法人员在诉讼活动中运用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也就是为了实现证明的证据证明案件事实需要达到的程度,也就是为了实现证明的目的在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上应达到的标准。目的在证据的数量和质量上应达到的标准。3 3、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区分证明要求与证明标准。证明要求与、有的学者认为应当区分证明要求与证明标准。证明要求与证明标准有关,证明要
4、求是法律要求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证明标准有关,证明要求是法律要求证明案件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而证明标准是衡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明要求的的程度,而证明标准是衡量是否符合法律规定的证明要求的具体尺度。具体尺度。 (三)证明标准的含义(三)证明标准的含义证明标准是指证明主体根据法律规定,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证明标准是指证明主体根据法律规定,运用证据证明待证事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或要求。实所要达到的程度或要求。对证明标准的理解可从以下几点把握:对证明标准的理解可从以下几点把握:1 1、它是法官据以确信案件事实得到证明的标准。、它是法官据以确信案件事实得到证明的标准。2 2、它是通过法官逐渐形成的对事实衡量
5、标准。、它是通过法官逐渐形成的对事实衡量标准。3 3、它是当事人举证的指引。、它是当事人举证的指引。二、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二、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 ( (一)国外关于证明标准认识论基础的观点一)国外关于证明标准认识论基础的观点现代西方国家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是哲学上的怀疑主义现代西方国家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是哲学上的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具体表现为:和不可知论。具体表现为:(1 1)英美法系国家)英美法系国家刑事诉讼中作出有罪判决必须达到刑事诉讼中作出有罪判决必须达到“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的证明标准;在民事诉讼中采取在民事诉讼中采取“盖然性占优势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
6、准。的证明标准。(2 2)大陆法系国家)大陆法系国家不分各种诉讼,强调诉讼的证明标准是不分各种诉讼,强调诉讼的证明标准是“高度盖然性高度盖然性”。 (二)我国诉讼中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确定(二)我国诉讼中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确定 1 1、我国传统意义上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即事实清楚,、我国传统意义上证明标准:客观真实,即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证据确实充分1)1)客观真实具体要求客观真实具体要求(1) 1) 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据以定案的证据均已查证属实(2 2)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案件事实均有必要的证据予以证明(3 3)证据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证据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
7、除(4 4)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证据与案件事实之间的矛盾得到合理的排除2 2)传统意义上客观真实的局限性表现为:)传统意义上客观真实的局限性表现为:1 1)导致人们陷入认识论上的纯粹客观主义;)导致人们陷入认识论上的纯粹客观主义;2 2)导致强化法官职权主义的倾向;)导致强化法官职权主义的倾向;3 3)导致审判人员轻视程序法,认为程序法及证据规则可有可)导致审判人员轻视程序法,认为程序法及证据规则可有可无,片面追求无,片面追求“实体真实实体真实”;4 4)会使审判方式改革功亏一篑,在体制上出现不可克服的缺)会使审判方式改革功亏一篑,在体制上出现不可克服的缺陷;陷;5 5)导
8、致积案久拖不决。)导致积案久拖不决。 2、当代诉讼证明标准:法律真实 (1 1)法律真实的概念)法律真实的概念所谓法律真实是指在证明过程中,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认定所谓法律真实是指在证明过程中,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认定应当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应当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应当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应当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为是真实的程度。 3 3、为什么说诉讼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是法律真实?、为什么说诉讼证明标准的认识论基础是法律真实?(1 1)法律真实是一种实践形态的客观真实标准。)法律真实是一种实践形态的客观真实标准。受认知即是受认知即是性和局限性的影响,任何实践形态的客观真实标
9、准包括法律性和局限性的影响,任何实践形态的客观真实标准包括法律真实标准,都是真实标准,都是“追求真实追求真实”,而不能绝对保证获得真实,而不能绝对保证获得真实,甚至也不能保证必定能够作出真实性评断。甚至也不能保证必定能够作出真实性评断。抽象的客观真实标准缺乏当下(即是)性,因而只能是一种抽象的客观真实标准缺乏当下(即是)性,因而只能是一种理想或理论形态的标准。这种标准要想付诸实施,就必须转理想或理论形态的标准。这种标准要想付诸实施,就必须转化为实践形态的客观真实标准。化为实践形态的客观真实标准。 (2 2)法律真实是一种规范形态的客观真实标准。)法律真实是一种规范形态的客观真实标准。就一般意义
10、就一般意义上说,这种规范性并不排斥真实性。上说,这种规范性并不排斥真实性。在司法裁判中,认定案件事实,是为了适用法律、裁决在司法裁判中,认定案件事实,是为了适用法律、裁决纠纷。因此,认定案件事实是一种合目的的认知活动。纠纷。因此,认定案件事实是一种合目的的认知活动。这种合目的性,反过来要求认定过程的有序性,并进而这种合目的性,反过来要求认定过程的有序性,并进而在评价事实认定真实性的标准上表现为规范性。法律真在评价事实认定真实性的标准上表现为规范性。法律真实标准的规范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实践形态的客观真实实标准的规范性,是它区别于其他实践形态的客观真实标准的关键所在。标准的关键所在。 (3 3)法
11、律真实是一种以合法性评价为先决条件的客观真)法律真实是一种以合法性评价为先决条件的客观真实标准。实标准。合法性评价不能取代真实性评价,但它会阻断合法性评价不能取代真实性评价,但它会阻断真实性评价的发生。真实性评价的发生。法律真实标准是合法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的统一。就两法律真实标准是合法性评价和真实性评价的统一。就两者的关系而言,合法性评价在先,真实性评价随后;不者的关系而言,合法性评价在先,真实性评价随后;不能通过合法性评价,则会阻断真实性评价。所谓能通过合法性评价,则会阻断真实性评价。所谓“阻阻断断”,是说在证据事实不具有合法性的情况下,就不再,是说在证据事实不具有合法性的情况下,就不再需要
12、评价其真实性。需要评价其真实性。 (4 4)法律真实是一种以)法律真实是一种以 “ “追求真实追求真实”为主旨、以为主旨、以“不不背离真实背离真实”为底线的客观真实标准。为底线的客观真实标准。 (三)诉讼证明标准认识论基础:法律真实(三)诉讼证明标准认识论基础:法律真实 1 1、几组概念辨析、几组概念辨析1 1)事实与真实)事实与真实(1 1)两者的范围不同。所谓)两者的范围不同。所谓“真实真实”,既包括事,既包括事实真实,也包括法律真实。而所谓实真实,也包括法律真实。而所谓“事实事实”,则包,则包括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但传统理论中的事实主要括客观事实和法律事实。但传统理论中的事实主要是指客观
13、事实,并不包括法律事实。是指客观事实,并不包括法律事实。(2 2)两者的涵义不同。)两者的涵义不同。事实是指事物的真实情况。事实是指事物的真实情况。它既可能是指真实的事实,也可能包括虚假的事实,它既可能是指真实的事实,也可能包括虚假的事实,存在真伪不分的问题。存在真伪不分的问题。真实是指事实判断与事实存真实是指事实判断与事实存在相符合,即对事物的陈述符合在相符合,即对事物的陈述符合“事物的真实情事物的真实情况况”。它。它是与虚假相对而言的。是与虚假相对而言的。 2 2)形式真实与实质真实)形式真实与实质真实3 3)诉讼上的真实与客观真实)诉讼上的真实与客观真实4 4)法律真实与客观真实)法律真
14、实与客观真实 (1 1)法律真实的概念)法律真实的概念所谓法律真实是指在证明过程中,运用证据对案所谓法律真实是指在证明过程中,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认定应当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应件事实认定应当符合实体法和程序法的规定,应当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当达到从法律的角度认为是真实的程度。 (2 2)客观真实的概念)客观真实的概念所谓客观真实是指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必所谓客观真实是指运用证据对案件事实的证明必须符合案件发生时的客观情况。须符合案件发生时的客观情况。 (3 3) “ “客观真实客观真实”与与“法律真实法律真实”的关系的关系“客观真实客观真实”与与“法律真实法律真实”并不矛
15、盾,二者是并不矛盾,二者是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一种辩证统一的关系。 第一,第一,“客观真实客观真实”应是诉讼证明活动追求的终极应是诉讼证明活动追求的终极目标,但由于人的认识活动常常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目标,但由于人的认识活动常常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无法使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得以完全再现,因约,无法使已经发生的案件事实得以完全再现,因此,诉讼的证明标准只能是此,诉讼的证明标准只能是“法律真实法律真实”。 第二,依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和证据规则对案件事实第二,依照一定的法律规定和证据规则对案件事实作出的认定,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背离事物作出的认定,也必须符合客观实际,不能背离事物的本来面目。的本来面目。
16、 总之,总之,“法律真实法律真实”并不否认并不否认“客观真实客观真实”,诉讼,诉讼证明活动要达到的证明活动要达到的“真实真实”应是应是“法律真实法律真实”,但,但该该“法律真实法律真实”应以各种证据材料的应以各种证据材料的“客观真实客观真实”为基础,并以为基础,并以“客观真实客观真实”为其属性,将为其属性,将“客观真客观真实实”作为其永恒的目标。作为其永恒的目标。“客观真实客观真实”应是诉讼证应是诉讼证明活动的基础和终极目标,而明活动的基础和终极目标,而“法律真实法律真实”是其应是其应当达到的最低要求。当达到的最低要求。三、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三、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一)外国关于刑事诉讼的
17、证明标准(一)外国关于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1 1、英美法系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国家确定的证明标准是:排除一切合理的怀疑英美法系国家确定的证明标准是:排除一切合理的怀疑塞西尔塞西尔特纳指出:特纳指出:“所谓所谓合理怀疑合理怀疑就是指陪审员对控告的就是指陪审员对控告的事实缺乏道德上的确信。对有罪判决的可靠性没有把握时所事实缺乏道德上的确信。对有罪判决的可靠性没有把握时所存在的心理状态。因为控诉一方只证明一种的有罪可能性是存在的心理状态。因为控诉一方只证明一种的有罪可能性是不够的,而必须将事实证明到道德上确信的程度不够的,而必须将事实证明到道德上确信的程度能够使人能
18、够使人信服,具有充分理由可以作出判断确信的程度。信服,具有充分理由可以作出判断确信的程度。”所谓所谓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是指全面的证实、完全的确信或者是指全面的证实、完全的确信或者相信一种道德上的确定性,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并不排除轻相信一种道德上的确定性,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并不排除轻微可能的或者想像的怀疑,而是排除每一个合理的假设,除微可能的或者想像的怀疑,而是排除每一个合理的假设,除非这种假设已经有根据。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是达到道德上非这种假设已经有根据。排除合理怀疑的证明是达到道德上的确定性的证明,是符合陪审团的判断和确信的证明。作为的确定性的证明,是符合陪审团的判断和确信
19、的证明。作为理性的人,陪审团成员在根据有关指控犯罪是由被告人实施理性的人,陪审团成员在根据有关指控犯罪是由被告人实施的证据进行推理时,如此确信以致于不可能作出其他合理的的证据进行推理时,如此确信以致于不可能作出其他合理的结论。结论。 2 2、大陆法系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大陆法系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证明标准:排除任何疑问的内心确信,即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排除任何疑问的内心确信,即高度盖然性与英美法系的与英美法系的“排除一切合理怀疑排除一切合理怀疑”的证明标准的要求相比,的证明标准的要求相比,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根据证明责任的双层次理论,证明责任可以分为根据证明责任的双层次理
20、论,证明责任可以分为 “ “说服责任说服责任”与与 “ “举证责任举证责任”两种,证明标准据此被相应地加以确定。两种,证明标准据此被相应地加以确定。对于对于 “ “说服责任说服责任”,由于只涉及检控方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由于只涉及检控方证明被告人有罪的责任,牵扯到被告人的自由、财产乃至生命等重大的利益,因任,牵扯到被告人的自由、财产乃至生命等重大的利益,因此需要达到最高的证明标准。这一标准可被确定为此需要达到最高的证明标准。这一标准可被确定为 “ “排除合排除合理的怀疑理的怀疑”。对于控辩双方所负担的对于控辩双方所负担的 “ “举证责任举证责任”,由于所涉及的是某一,由于所涉及的是某一诉讼主张
21、的成立问题,所牵扯的利益不是特别重大,因此一诉讼主张的成立问题,所牵扯的利益不是特别重大,因此一般只须达到般只须达到 “ “优势证据优势证据”即可。在辩护方承担举证责任的场即可。在辩护方承担举证责任的场合下,如果这种举证责任转移给检控方,那么,检控方所承合下,如果这种举证责任转移给检控方,那么,检控方所承担的证明辩护方诉讼主张不成立的责任,也需要达到担的证明辩护方诉讼主张不成立的责任,也需要达到 “ “排除排除合理怀疑合理怀疑”这一最高的标准。这一最高的标准。 (二)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二)我国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刑事诉讼法第刑事诉讼法第162162条规定了证明标准。条规定了证明标准。在我国
22、刑事诉讼中,认在我国刑事诉讼中,认定被告人有罪证明标准是:定被告人有罪证明标准是: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1 1、所谓案件事实清楚,是指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和情节,、所谓案件事实清楚,是指与定罪量刑有关的事实和情节,都必须查清。都必须查清。2 2、所谓证据确实、充分,是对证据质和量总的要求。证据确、所谓证据确实、充分,是对证据质和量总的要求。证据确实,即每个证据都必须真实,具有证明力;证据充分,即证实,即每个证据都必须真实,具有证明力;证据充分,即证据必须达到一定的量,符合法律对证据的量的要求。据必须达到一定的量,符合法律对证据的量的要求。3 3、案件事实清楚,
23、证据确实、充分,不是在诉讼一开始就能、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不是在诉讼一开始就能达到的,也不是对认定有关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在刑事达到的,也不是对认定有关程序法事实的证明标准。在刑事诉讼的各个阶段,由于诉讼行为的不同,以及实体法事实和诉讼的各个阶段,由于诉讼行为的不同,以及实体法事实和程序法事实的差异,证明的具体标准也有所不同。所以,不程序法事实的差异,证明的具体标准也有所不同。所以,不能一概以能一概以“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来认定刑事诉讼来认定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的证明标准。4 4、在我国刑事诉讼中,有必要在坚持证明标准的客观性时建、在我国刑事诉讼中
24、,有必要在坚持证明标准的客观性时建立一个主观证明标准,形成一个主客观统一的双重证明标准。立一个主观证明标准,形成一个主客观统一的双重证明标准。主观证明标准是指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形成内心确信;主观证明标准是指排除一切合理怀疑,形成内心确信;客观证明标准是指证据确实、充分。客观证明标准是指证据确实、充分。 四、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四、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一)外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一)外国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 1 1、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英美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盖然性居上或占优盖然性居上或占优势势当一事实主张被陪审
25、团确信为在证据上具有占优势的盖当一事实主张被陪审团确信为在证据上具有占优势的盖然性,即存在的可能性要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时,那么,然性,即存在的可能性要大于不存在的可能性时,那么,此项事实主张就被认定为真实。此项事实主张就被认定为真实。 2 2、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大陆法系国家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大陆法系国家民事案件证明标准一般为:大陆法系国家民事案件证明标准一般为:“特定特定”高度高度的盖然性,的盖然性,即依据日常经验可能达至的那样的高度,疑即依据日常经验可能达至的那样的高度,疑问即告排除,产生近似确然性的可能。问即告排除,产生近似确然性的可能。民事诉讼对于民事诉讼对于“盖然性盖然性
26、”的要求,在实质上是低于刑事的要求,在实质上是低于刑事诉讼。诉讼。案例:案例:20022002年年6 6月月2424日日1717时许,原告袁某(女)与被告张某时许,原告袁某(女)与被告张某(女)之夫崔壮因故发生争吵。被告见状,遂将原告两只胳(女)之夫崔壮因故发生争吵。被告见状,遂将原告两只胳膊攥住,原被告之间相互抓扯在一起,后被告在相互抓扯中膊攥住,原被告之间相互抓扯在一起,后被告在相互抓扯中造成原告轻微伤。经诊断,原告头顶(造成原告轻微伤。经诊断,原告头顶(4 45cm5cm)血肿。右腋)血肿。右腋下局部红肿有瘀血斑。右面部皮肤抓伤。原告花医药费下局部红肿有瘀血斑。右面部皮肤抓伤。原告花医药
27、费10751075元、法医鉴定费元、法医鉴定费140140元。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的元。法院判决被告赔偿原告损失的7070。法院判决是根据下列证据来认定的:法院判决是根据下列证据来认定的:、原告提供的证据:、原告提供的证据:本村村民崔利的证言:原告与被告之夫崔壮因一根木头发本村村民崔利的证言:原告与被告之夫崔壮因一根木头发生口角。我就听崔壮骂袁某,袁过去抓崔,张某拉住袁的两生口角。我就听崔壮骂袁某,袁过去抓崔,张某拉住袁的两手抓住她的胳膊用右手照的头部和脸部打了两下,袁就躺在手抓住她的胳膊用右手照的头部和脸部打了两下,袁就躺在了地下。然后张某就去找袁的大儿子。过了一会袁的大儿子了地下。然后
28、张某就去找袁的大儿子。过了一会袁的大儿子两口子来了,把袁扶到了屋里。两口子来了,把袁扶到了屋里。”袁某的诊断证明书,记袁某的诊断证明书,记载:原告载:原告“头顶(头顶(4 45cm5cm)血肿,右腋下局部红肿有瘀血斑,)血肿,右腋下局部红肿有瘀血斑,右面部皮肤抓伤。右面部皮肤抓伤。”法医鉴定书:鉴定结论为轻微伤;法医鉴定书:鉴定结论为轻微伤;医药费单据及法医鉴定费单据,上记载金额共医药费单据及法医鉴定费单据,上记载金额共12151215元。元。、被告提供的证据:、被告提供的证据:某村村民杜某的证言:某村村民杜某的证言:“20022002年年6 6月月2424日下午日下午5 5点多钟,不知为什么
29、,我看到袁某手持点多钟,不知为什么,我看到袁某手持66个圆的个圆的钢筋一米长左右,有二、三根抽打崔壮,没有看钢筋一米长左右,有二、三根抽打崔壮,没有看到崔还手,看到张某推着她丈夫向后躲,我和冯到崔还手,看到张某推着她丈夫向后躲,我和冯某怕她们打起来就把她们劝开了。某怕她们打起来就把她们劝开了。”某村村民某村村民冯某的证言与杜某的证言基本相同,此外冯某看冯某的证言与杜某的证言基本相同,此外冯某看见原告倒在地下。见原告倒在地下。另外,证人崔利系被告的邻居,当时正在盖房;另外,证人崔利系被告的邻居,当时正在盖房;证人杜某和冯某系帮工。证人杜某和冯某系帮工。、原被告的陈述和辩解:原告称被告打了自己;、
30、原被告的陈述和辩解:原告称被告打了自己;被告辩解说,原告打被告的丈夫,被告为防止原被告辩解说,原告打被告的丈夫,被告为防止原告打自己的丈夫就拉原告两三次,并且在原告打告打自己的丈夫就拉原告两三次,并且在原告打自己时,自己用双手抓住了原告的胳膊。自己时,自己用双手抓住了原告的胳膊。此案中双方的证据证明力如何认定?此案中双方的证据证明力如何认定? (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二)我国民事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1 1、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的证明标准、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五十三条规定的证明标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七十三条规
31、定的证明标第七十三条规定的证明标准准 2 2、盖然性占优势或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盖然性占优势或高度盖然性的证明标准“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双方当事人对同一事实分别举出相反的证据,但都没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有足够的依据否定对方证据的,人民法院应当结合案件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情况,判断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是否明显大于另一方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提供证据的证明力,并对证明力较大的证据予以确认。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因证据的证明力无法判断导致争议事实难以认定的,人民法院应
32、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民法院应当依据举证责任分配的规则作出裁判。”此条此条规定,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民事诉讼的证明标规定,首次以司法解释的形式确立了民事诉讼的证明标准。准。所谓盖然,就是既可能又非必然。所谓盖然,就是既可能又非必然。盖然性证明标准则是盖然性证明标准则是指法官根据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情况,对要件事实的存否指法官根据当事人提供证据的情况,对要件事实的存否获得盖然性意义上的真实确信。获得盖然性意义上的真实确信。 3 3、盖然性作为一种证明标准,其合理性在于以下几、盖然性作为一种证明标准,其合理性在于以下几个方面:个方面:)在民事诉讼中,或然状态低于某种确然状态的判断是)
33、在民事诉讼中,或然状态低于某种确然状态的判断是普遍存在的。普遍存在的。)便于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便于合理地分配举证责任。)民事诉讼中对事实的证明,由于受时空上的局限性,)民事诉讼中对事实的证明,由于受时空上的局限性,它与哲学意义上的客观真实之间总是有差异的,盖然性标它与哲学意义上的客观真实之间总是有差异的,盖然性标准即是为了调整这种无法消弥的差异,从而获得法律意义准即是为了调整这种无法消弥的差异,从而获得法律意义上的真实。上的真实。)从认识论观点出发,盖然性是不可回避的。)从认识论观点出发,盖然性是不可回避的。)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复杂化,民事案件)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关系的复
34、杂化,民事案件事实的认知难度增大,如坚持达到事实的认知难度增大,如坚持达到“确定确定”、“充分充分”,往往会使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而无法下判,盖然性标往往会使事实处于真伪不明的状态而无法下判,盖然性标准也正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准也正有利于这些问题的解决。)目前学术界提倡的)目前学术界提倡的“法律真实说法律真实说”,根本目的是主张,根本目的是主张认定事实由传统的无章可循的主观真实转向有章可循的客认定事实由传统的无章可循的主观真实转向有章可循的客观真实,而要转向客观真实,就必须确立法定证明标准,观真实,而要转向客观真实,就必须确立法定证明标准,盖然性标准不失为一种恰当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盖然性
35、标准不失为一种恰当的民事诉讼证明标准。案例:甲乙两人在集市因琐事发生争吵和推搡。当案例:甲乙两人在集市因琐事发生争吵和推搡。当晚甲觉得腹痛,第二天到医院诊断结论为脾破裂,晚甲觉得腹痛,第二天到医院诊断结论为脾破裂,腹腔出血。第三天,医院对甲进行了脾全部切除手腹腔出血。第三天,医院对甲进行了脾全部切除手术。出院后,甲至法院起诉,要求乙承担人身损害术。出院后,甲至法院起诉,要求乙承担人身损害的民事赔偿责任。法院受理后,依法开庭审理此案。的民事赔偿责任。法院受理后,依法开庭审理此案。开庭时,甲举证不力,不能充分证明乙当天打了甲开庭时,甲举证不力,不能充分证明乙当天打了甲的腹部致其脾破裂。一审法官以证
36、据不足判决驳回的腹部致其脾破裂。一审法官以证据不足判决驳回甲的诉讼请求。甲不服,上诉至中级法院。二审法甲的诉讼请求。甲不服,上诉至中级法院。二审法官传讯双方当事人,充分了解案情后,限期举证。官传讯双方当事人,充分了解案情后,限期举证。甲无新证据向法院提供。原有证据确不能充分证明甲无新证据向法院提供。原有证据确不能充分证明甲的外伤性脾破裂致脾切除是乙的殴打造成。甲的外伤性脾破裂致脾切除是乙的殴打造成。问:结合诉讼理论以及证明标准理论,你认为该案问:结合诉讼理论以及证明标准理论,你认为该案该如何处理?该如何处理?二审中的意见:二审中的意见:第一种意见: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理由:谁主张谁举证,甲第一
37、种意见:驳回上诉,维持原判。理由:谁主张谁举证,甲所举证据不足认定其脾破裂系乙的行为所致,一审判决应当维所举证据不足认定其脾破裂系乙的行为所致,一审判决应当维持,驳回甲的诉讼请求。持,驳回甲的诉讼请求。第二种意见:改判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理由:从民事案件高第二种意见:改判乙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理由:从民事案件高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考量。甲乙间发生了推搡行为,甲当晚腹痛度盖然性证明标准考量。甲乙间发生了推搡行为,甲当晚腹痛及随后在医院的诊断和手术在时间上符合。乙又不能证明甲的及随后在医院的诊断和手术在时间上符合。乙又不能证明甲的受伤与自己的行为无关。故乙应当承担对甲的人身损害赔偿责受伤与自己的行为无关
38、。故乙应当承担对甲的人身损害赔偿责任。任。第三种意见:撤销原判,裁定驳回起诉。理由:依据第三种意见:撤销原判,裁定驳回起诉。理由:依据人体重人体重伤鉴定标准伤鉴定标准,外伤性脾破裂致脾切除属重伤。刑法第二百三,外伤性脾破裂致脾切除属重伤。刑法第二百三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十四条规定:故意伤害他人身体致人重伤的,处三年以上十年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甲的受伤系乙殴打所致,此案不属法院主以下有期徒刑。如果甲的受伤系乙殴打所致,此案不属法院主管,属于刑事案件应当由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办。管,属于刑事案件应当由公安机关作为刑事案件立案侦办。第四种意见:撤销原判,发回重审
39、。由原审法院将案件移送公第四种意见:撤销原判,发回重审。由原审法院将案件移送公安机关侦办,或者转为刑事自诉案件处理。安机关侦办,或者转为刑事自诉案件处理。第五种意见:二审裁定中止审理,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待第五种意见:二审裁定中止审理,移送公安机关立案处理。待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如系乙所为,乙构成犯罪,民事案件则公安机关侦查结束后,如系乙所为,乙构成犯罪,民事案件则可裁定终结,如刑侦结论是乙不构成犯罪,则二审恢复审理。可裁定终结,如刑侦结论是乙不构成犯罪,则二审恢复审理。五、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五、行政诉讼中的证明标准 (一)影响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确立的因素(一)影响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确
40、立的因素 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证明标准:行政诉讼法第六十一条规定的证明标准:即即“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案件事实清楚,证据确实充分”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创立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的创立应着重考虑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行政诉讼的诉讼目的。一是行政诉讼的诉讼目的。在我国行政诉讼的目的这个大前提下,确定行政诉讼证明在我国行政诉讼的目的这个大前提下,确定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时,应对行政管理关系中的弱势群体要侧重保护,对标准时,应对行政管理关系中的弱势群体要侧重保护,对其证明标准的要求可适当低一些,不能将其视同民事诉讼其证明标准的要求可适当低一些,不能将其视同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而与行
41、政机关等量齐观;但对行政机关的行政中的当事人而与行政机关等量齐观;但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从司法审查的角度,则因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特行为从司法审查的角度,则因进行严格的合法性审查。特别在涉及行政相对人重大的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保障别在涉及行政相对人重大的人身权、财产权的案件,保障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就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应适用相对人的合法权益就成为最重要的价值取向,应适用“排排除合理怀疑标准除合理怀疑标准”,通过类似于,通过类似于“疑罪从无疑罪从无”的标准来实的标准来实现。现。二是行政诉讼事实审查的特点。二是行政诉讼事实审查的特点。一审法院对事实的认定是以行政程序搜集的证据为基础,是一审法院
42、对事实的认定是以行政程序搜集的证据为基础,是对其在获取和处理证据及得出事实结论上是否合法进行审查。对其在获取和处理证据及得出事实结论上是否合法进行审查。行政诉讼的这种复审属性,决定了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是建立行政诉讼的这种复审属性,决定了行政诉讼证明标准是建立在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除非产生重要在对行政机关认定事实充分尊重的基础上的,除非产生重要的逻辑或程序错误,人民法院一般不会轻易否定行政机关对的逻辑或程序错误,人民法院一般不会轻易否定行政机关对于事实的认定,故适用明显优势证据标准并不会影响司法审于事实的认定,故适用明显优势证据标准并不会影响司法审查的公正与效果。查的公正与效果。
43、 三是行政程序的不对等程度。三是行政程序的不对等程度。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具有对行政相对方限制某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行政机关具有对行政相对方限制某种权利和设定某种义务的职权,从而形成行政机关占优势、种权利和设定某种义务的职权,从而形成行政机关占优势、相对方占弱势的不对等关系,为了达到两者之间权利义务的相对方占弱势的不对等关系,为了达到两者之间权利义务的衡平,行政程序法律规范就对行政执法的程序进行了相对严衡平,行政程序法律规范就对行政执法的程序进行了相对严格的要求。这种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的不对等程度越大,格的要求。这种在行政实体法律关系中的不对等程度越大,行政程序法律规范就越严格的
44、对应关系,则是法官采取相对行政程序法律规范就越严格的对应关系,则是法官采取相对灵活的证明标准的动因。灵活的证明标准的动因。 四是行政案件类型的多样化。四是行政案件类型的多样化。针对行政诉讼案件的争议标的的不同,应有不同的证明标准。针对行政诉讼案件的争议标的的不同,应有不同的证明标准。 ( 二)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确立二)我国行政诉讼证明标准确立 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并不能统一适用一个标准,而应根据行政行政诉讼证明标准并不能统一适用一个标准,而应根据行政行为的种类、行政案件的性质及对当事人权益影响的大小等行为的种类、行政案件的性质及对当事人权益影响的大小等因素,具体确定案件的证明标准。因素,具体确定
45、案件的证明标准。具体说来,具体说来,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行政诉讼证明标准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 1 1、优势证明标准、优势证明标准接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中间标准接近民事诉讼证明标准的中间标准 所谓优势证明标准即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就是事实发所谓优势证明标准即盖然性占优势的证明标准,就是事实发生的盖然性比其不发生的盖然性更大。生的盖然性比其不发生的盖然性更大。 行政诉讼中的优势证明标准,是指审判法庭按照证明效力占行政诉讼中的优势证明标准,是指审判法庭按照证明效力占优势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明标准。优势的一方当事人提供的证据认定案件事实的证明标准。 行政诉讼法要求被诉行政行为的证据应当行政诉讼法要求被诉行政行为的证据应当“确实、充分确实、充分”,在下列三种情形可考虑采用此证明标准:在下列三种情形可考虑采用此证明标准:1 1)行政机关居间对平等主体之间的民事纠纷作出裁决,而)行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二零二五年度口腔医疗集团护士人才引进及培养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人工智能教育平台合作投资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编码型光电感烟探测器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向公司发放无息借款及可持续发展合作协议
- 2025至2030年中国经编毛绒数据监测研究报告
- 2025年度泵车租赁行业信用评估与监管合同
- 电机控制器在提升农业生产力中的作用
- 2025年度餐馆厨师团队劳动合同及餐饮创新合作
- 二零二五年度保姆聘用合同家政服务培训与考核合同
- 二零二五年度股东责任追究与公司合规管理协议
- 高中主题班会 悟哪吒精神做英雄少年-下学期开学第一课主题班会课件-高中主题班会课件
- 2025电力物资检储配一体化建设技术导则
- 新学期 开学第一课 主题班会课件
- 民法典合同编讲座
- 2024年青岛港湾职业技术学院高职单招语文历年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广西壮族自治区公路发展中心2025年面向社会公开招聘657名工作人员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大学转专业高等数学试卷
- DBJ51-T 198-2022 四川省既有民用建筑结构安全隐患排查技术标准
- 公司厂区保洁培训
- 江苏省招标中心有限公司招聘笔试冲刺题2025
- 2024年防盗门销售合同范本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