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1_第1页
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1_第2页
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1_第3页
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1_第4页
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1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7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最新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试题类型及其解题技巧1、高中化学物质的分类及转化卜表中各组物质之间不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如图转化的是甲乙丙ACH2=CH2CH3CH2C1CH3CH20HBNH3NOHNO3CAIC3AI(OH)3Al2O3DCl2HClCuC2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详解】A.乙烯与HCl加成得到一氯乙烷,一氯乙烷消去得到乙烯与HCl, 一氯乙烷与水发生取代得到乙醇,乙醇消去得到乙烯与水,符合转化,A项正确;B. HNO3显酸性,NH3显碱性,由硝酸不能直接转化为氨气,不能实现转化,B项错误;C. A1C3与氨水反应得到 Al(OH)3, Al(OH

2、)3与盐酸反应得到 A1C13与水,Al(OH)3加热分解得到A12O3, A12O3与盐酸反应得到 A1C13与水,符合转化,C项正确;D.氯气与氢气反应得到 HCl,浓HCl与高镒酸钾反应得到氯气,HCl与CuO反应彳#到CuCl2和水,CuC2电解得至ij Cu与氯气,符合转化,D项正确; 答案选Bo实现的是(O2O点燃SiO2点燃2.物质间的转化需要考虑反应实质、条件以及物质的用量,下列物质转化在给定条件下能 )HOSiO2H2siO3SQ 皿 H2SOCO2 NaOH Na2CO3NaCl溶液 NaCI晶体熔融 Na Na 总Na?。H2O NaOHHCl(浓)KClO3 CI2石灰

3、乳 漂白粉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硅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难溶于水,不能与水反应,错误;硫和氧气反应生成二氧化硫,二氧化硫被过氧化氢氧化:SQ+H2O2=H2sO4,生成硫酸,正确;在高温条件下,碳和二氧化硅反应生成硅和一氧化碳,化学反应方程式为:高温2C+SiO>= Si+2COT,错误;氯化钠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较小,氯化钠溶液蒸发结晶得到氯化钠固体,电解熔融的氯一电解化钠可以生成钠,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 2Na+C2T,生成钠单质,正确;钠和氧气常温反应生成氧化钠:4Na+O2=2Na2O,氧化钠和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Na2O+H

4、2O=2NaOH,正确;氯化氢和氯酸钾发生氧化还原反应KCIQ+6HCI脓尸KCI+3C2 T +3H2O,生成氯气,氯气和石灰乳反应生成氯化钙次氯酸钙和水,该反应方程式为2Cl2+2Ca(OH)2=CaC2+Ca(CIO2+2H2O,因此可以用氯气和石灰乳反应制备漂白粉,正确;综上所述可知说法合理的是,答案选Do3.向含有c(FeC3)=0.3 mol、c(FeC2)= 0.15 mol L,1的混合溶液中滴力口稀 NaOH溶液, 可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其中分散质粒子是直径约为9.3 nm的金属氧化物,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分散系的分散质为 Fe2O3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

5、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带正电荷C.可用过滤的方法将黑色金属氧化物与Na十分离开D,加入 NaOH 时发生的反应可能为:Fe2+2Fe3+8OH-=f&O4+4H2O【答案】D 【解析】 【详解】A.三氧化二铁为红棕色,由题意知得到一种黑色分散系,故 A错误;B.在电场作用下,阴极附近分散系黑色变深,则说明该分散系容易吸附带正电的阳离子而形成带电的胶体微粒,故 B错误;C.胶体、溶液都可以透过滤纸,不能用过滤方法分离,故C错误;D.氯化亚铁、氯化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四氧化三铁和水、氯化钠,离子方程式:Fe2+2Fe3+8OH-Fe3O4+4H2。,故 D 正确;故答案为Do4 .下列各物

6、质中,不能够按照( "一表示一步完成)关系相互转化的有1卜物质 编Rabc1NaNa2O2NaCl2NaOHNaHCOsNa2CQ3AI2O3NaAlO2Al(OH)34A1C13Al(OH)3NaAlO25FeOFe(NO3)2Fe(OH)26MgCl2Mg(OH)2MgO7CuOCuSO4Cu(OH)28SiSiO2H2SiO39CCOCC2A. 1项B. 2项C. 3项D. 4项【答案】B【解析】试题分析:1、中钠与氧气燃烧生成过氧化钠,过氧化钠与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钠,电解熔融状态氯化钠制备金属钠,故 1组能实现相互转化;2、氢氧化钠与过量二氧化碳反应生成碳酸氢钠,碳酸氢钠受热分

7、解或与氢氧化钠反应均可生成碳酸钠,碳酸钠与氢氧化钙或氢氧化钢反应生成氢氧化钠,故 2组可实现相互转化;3、三氧化二铝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溶液与二氧化碳或适量盐酸均可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受热分解产物为三氧化二铝,3组可实现相互转化;4、氯化铝与氨水或适量的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氢氧化铝沉淀,氢氧化铝溶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生成偏铝酸钠,偏铝酸钠与过量的盐酸反应生成氯化铝,4组可实现相互转化;5、硝酸具有强氧化性,氧化亚铁与硝酸会反应生成硝酸铁,不能生成硝酸亚铁,故5组不能实现相互转化;6、氯化镁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镁,氢氧化镁受热分解产物为氧化镁,氧化镁溶于盐酸生成氯化镁

8、;7、氧化铜溶于硫酸生成硫酸铜,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产物为氢氧化铜,氢氧化铜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铜,故7组可实现相互转化;8、硅可与氧气生成二氧化硅,二氧化硅不能转化为硅酸,故8组不能实现相互转化;9、碳与氧气不充分燃烧产物为一氧化碳,一氧化碳燃烧产物为二氧化碳,镁在二氧化碳中燃烧产物为氧化镁、单质碳,故 9组可实现相互转化;不能实现相互转化的为5、8,;本题选B。考点:元素及其化合物相互转化。5 .在给定条件下,下列选项所示的物质间转化均能实现的是A.B.C.D.CaC2(aq)CaCQ 高回 CaONaNa2O HzO .NaOH(C6H10O5)n(淀粉)缕汐QH12O6(葡萄糖 )酒化的C

9、2H50HCu2S 捻 Cu 冷霞j;CuSOA.二氧化碳与氯化钙溶液不反应,碳酸钙受热分解生成氧化钙和二氧化碳,其中第一步 不能实现转化,选项 A错误;B.钠在氧气中点燃反应生成过氧化钠而不是生成氧化钠,氧化钠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 其中第一步不能实现转化,选项B错误;C.淀粉在稀硫酸催化下水解最终生成葡萄糖,葡萄糖在酒化酶的催化下反应生成乙醇和二 氧化碳,两步转化均能实现,选项 C正确;D.高温条件下硫化亚铜与氧气反应生成铜和二氧化硫(火法炼铜),铜与稀硫酸不反应无法得到硫酸铜,第一步转化不能实现,选项D错误;答案选Co6 .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记载了很多化学研究成果

10、。下列古诗文 对应的化学知识正确的是选项古侍文化学知识A华阳国志中记载:“取井火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B本草纲目拾遗中对强水的记 载:“性最烈,能蚀五金,其水 甚强,五金八石皆能穿第,惟玻 璃可盛”“强水”是指氢氟酸C天工开物中记载:“世间 丝、麻、裘、褐皆具素质”文中“丝、麻、裘”的主要成分都是蛋白质D抱朴子中记载:“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文中描述的是升华和凝华过程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甲烷燃烧放出热量,华阳国志记载取井火煮之,一斛水得五斗盐”,我国古代已利用天然气煮盐,故 A正

11、确。B.能蚀五金可知为王水,是浓盐酸、浓硝酸的混合物,而HF能与玻璃中的二氧化硅反应,腐蚀玻璃,不能用玻璃仪器盛放,故 B错误;C.天工开物中有如下描述:世间丝、麻、裘、褐皆具素质 '文中的 麻”指的是纤维素,主要成分是多糖,丝、裘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故C错误;D.升华属于物理变化,丹砂 (HgS烧之成水银,即 HgS发生分解反应生成水银,此过程为化学变化,不属于升华,故 D错误;答案选Ao【点睛】升华和凝华都属于物质的状态变化,属于物理变化。7 .下列各项操作中不发生先沉淀后溶解现象的是()向饱和碳酸钠溶液中通入过量CQ向Fe(OH»胶体中逐滴滴入过量的 H2SO4向Ba(

12、NO3)2溶液中通入过量 SO2向石灰水中通入过量 CO2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A.B.C.D.【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中发生的反应是 Na2CQ3+CQ+H2O=2NaHCQ, NaHCQ比NazCQ溶解度小但质量大,且反应中中消耗H2O,所以有沉淀析出且不溶解,符合;向Fe(OH)3胶体中加入H2SO4首先发生胶体的聚沉,出现 Fe(OH)3沉淀,H2SO4过量,Fe(OH)3与H2SQ反应而溶解,不符合; 硝酸钡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硫,二氧化硫溶于水生成亚硫酸,酸性溶液中硝酸根离子具有强氧化性,能氧化亚硫酸为硫酸,溶液中生成硫酸钢沉淀,现象是只生成沉淀,符合; 向澄清石灰水

13、中通入过量的CQ,先生成碳酸钙沉淀,后沉淀溶解生成碳酸氢钙溶液,反应现象是先沉淀后溶解,不符合;向硅酸钠溶液中滴入过量的盐酸,发生反应Na2SiO3+2HCl=H2SiO3 J +2NaCl只生成白色沉淀,符合;答案选D。【点睛】本题考查常见物质的的化学反应与现象。向溶液中加入某物质,先出现沉淀后沉淀溶解的总结如下:(1)向澄清石灰水中通入 CQ(SQ)至过量。(2)向Fe(OH)3胶体中加入硫酸至过量( 3)向可溶性铝盐中加入NaOH 溶液至过量( 4)向偏铝酸盐中加入盐酸至过量8 .由一种金属离子与多种酸根离子构成的盐称为混盐”,如氯化硝酸钙Ca(NO3)Cl。则下列化合物中属于混盐的是(

14、)A CaOC2lB (NH4)2Fe(SO4)2C BiONO3D K3Fe(CN)6【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 CaOC2的化学式可以写成 Ca (ClO) Cl,所以该物质是由一种金属阳离子和两种酸根阴离子构成的,因此属于混盐,故A 正确;B. (NH4)2Fe(SO4)2含有两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 B错误;C. BiONO3中没有两个酸根阴离子,不是混盐,故 C错误;D. K3Fe(CN)6是含有一种阳离子和一种酸根阴离子的盐,不是混盐,故 D错误;综上所述,答案为A。9 下列关于物质分类的说法正确的是( ) 稀豆浆、硅酸、氯化铁溶液都属于胶体 氯水、次氯

15、酸都属于弱电解质Na 2。、MgO、AI2O3均属于碱性氧化物 明矾、冰水混合物、四氧化三铁都不是混合物电解熔融的AI2O3、12C转化为14C都属于化学变化 葡萄糖、油脂都不属于有机高分子D A B C 【答案】D【解析】【分析】【详解】试题分析: 分散质微粒直径不同是分散系的本质区别,稀豆浆属于胶体分散系、硅酸是 难溶的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故 错误; 氯水是氯气的水溶液属于混合物,次 氯酸属于弱电解质,故 错误;Na 2。、MgO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均为碱性氧化物, A12O3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是两性氧化物,故 错误;明矶是硫酸铝钾晶体 属于化合物、冰水混合物是一种物质组成

16、的纯净物、四氧化三铁是化合物,都不是混合物,故正确;12C转化为14C是核反应,既不属于物理变化又不属于化学变化,故 错误;葡萄糖、油脂属于有机物,但是相对分子质量不大,不是高分子化合物,故 正确;故选D。【点晴】基础考查,侧重概念的理解与应用;胶体是分散质直径在1-100nm的分散系,硅酸是沉淀,氯化铁溶液不是胶体;水溶液中部分电离的电解质为弱电解质,是化合物;碱性氧化 物是指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不同物质组成的为混合物;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 根本区别在于是否有新物质生成.如果有新物质生成,则属于化学变化;有机高分子化合 物是指相对分子质量很大的有机物,可达几万至几十万,甚至达几百万或

17、更大;据此分析 判断即可。10.下列实验过程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选 项实验过程实验目的A将一块沾有油污的铜片浸入接近沸腾的碳酸钠溶液中除去铜片表面的油污B取少量丙烯醛溶液加入足量滨水,如果滨水褪色,则 说明含有碳碳双键丙烯醛(CH2=CHCHO)中双键的检验C通常将Fe(OH固体溶于沸水中即可制备Fe(OH胶体D取一块铁片,用砂纸擦去铁锈,在铁片上滴1滴含酚酬:的食盐水,静置几分钟析氢腐蚀A. AB. BC. CD. D【答案】A【解析】【分析】【详解】A.将一块沾有油污的铜片浸入接近沸腾的碳酸钠溶液中,能除去铜片表面的油污,故A正确;B.取少量丙烯醛溶液加入足量滨水,如果滨水褪色,可能是碳碳

18、双键和澳加成,也可能是醛基被氧化,故 B错误;C.制备Fe(OH)3胶体,是将饱和氯化铁溶液滴入沸水中,当溶液呈红褐色时停止加热,故C错误;D.取一块铁片,用砂纸擦去铁锈,在铁片上滴1滴含酚酗:的食盐水,静置几分钟,铁失电子,氧气得电子,发生吸氧腐蚀,故 D错误;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化学实验方案的评价,把握有机物的性质、有机物的检验及制备、实验技能为解答的关键,侧重分析与实验能力的考查,注意实验的评价性分析,B为易错点,取少量丙烯醛溶液加入足量滨水,如果滨水褪色,可能是碳碳双键和澳发生加成反应,也可能是醛 基被氧化。11.下列有关物质的分类正确的是()B.酸:稀硫酸、次氯酸、硫酸氢钠D,碱

19、性氧化物:Ca。NazOz、K2OKAl(SC4)2?12H2O是纯净物,故A错误;A.混合物:水玻璃、碱石灰、明矶C.酸性氧化物:SO2、CO2、SiO2【答案】C【解析】【分析】【详解】A.由两种或以上物质构成的为混合物,而明矶是B.电离出的阳离子全部是氢离子的化合物为酸,而稀硫酸是混合物,不是化合物,故不是酸;硫酸氢钠电离出的阳离子不全部是氢离子,故也不是酸,故 B错误;C.能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酸性氧化物,二氧化硫、二氧化碳和二氧化硅均为酸 性氧化物,故C正确;D.能和酸反应生成盐和水的氧化物为碱性氧化物,而过氧化钠和酸反应时,除了生成盐和水,还生成氧气,故不是碱性氧化物,故

20、D错误。答案选C。12.下列生活中常见的过程或现象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A. AB. BC. CD. D【答案】B【解析】【分析】从化学反应有新物质产生的角度进行分析;【详解】A.天然气主要成分是 CH4,甲烷燃烧:CH+2O2-CO2+2H2O,天然气的燃烧属于化学变 化,故A不符合题意;B. 丁达尔效应是胶体的性质,没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物理变化,故B符合题意;C.蛋白质受热凝固,发生蛋白质的变性,有新物质的生成,属于化学变化,故C不符合题意;D.食醋中含有醋酸,水垢主要成分含有CaCQ和Mg(OH”,CaCO和Mg(OH)2都能与醋酸发生反应,生成醋酸钙和醋酸镁,食醋除水垢,属于化学变化,故

21、 D不符合题意; 答案:Bo13.次磷酸(H3PO2)是一种精细磷化工产品,有强还原性。已知:2P4+3Ba(OH)2+6H2O=3Ba(H2PO2)2+2PH3 T , H3PO2+NaOH(足量产NaH2PQ+H2O。下列推断 不正确的是IA. H3PO2的结构式为 H-P-O-HIHB. H3PO2具有强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氧化成磷酸C. NaH2P02是酸式盐D.每消耗1mol P4,反应中转移 6mol电子【答案】CD【解析】【详解】A.根据反应可知 H3P02是一元酸,由于只有-0H的H原子能够电离,因此可说明H3PC2O 的结构式为 HP-S-H , A正确;IHB.由于P元素

22、最高化合价是+5价,而在H3PQ中P元素化合价为+1价,说明该物质具有强 还原性,在空气中可能被空气中的氧气氧化成+5价的磷酸,B正确;C根据A选项可知H3P02是一元酸,所以 NaH2PC2是正盐,不是酸式盐,C错误;D.在反应中元素化合价升降数值是6,说明每有2mol P4反应,反应中转移 6mol电子,D错误; 故合理选项是CD。14. (1) 15.6gNa2X 中含 Na+0.4mol,则 Na2X 的摩尔质量是 。(2)设Na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数值,如果 a 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则c g氧气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约是 (用含Na的式子表示)。(3)某溶液由 Mg、Al3+、C、S

23、O42-4种离子组成,测得其中Al3+、SQ2-、C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3: 1: 13,则溶液中Mg*、Alt SQ2-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为O(4)标况下,密度为1.25g/L的CQ与CH组成的混合气体中,CO2的体积分数为O(5)将标准状况下体积为aL的HCl气体溶于1000g水中,得到盐酸的密度为 b g/cm 3,则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为 mol/L。(6)下列各项与胶体性质无关的有 。卤水点豆腐明矶净水静电除尘油水分离血液透析三角洲形成酸碱 中和雨后彩虹和海市蜃楼 臭氧消毒【答案】78g/mol 22.4bc L 3: 3: 1 42.86% 1000ab aNA36.5a 2240

24、0【解析】【分析】(1)先算出Na2X的物质的量,再算其摩尔质量;(2)先求出cg氧气的物质的量,再利用标准状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求其体积;(3)利用电荷守恒(溶液的电中性原则)进行求算;(4)气体的体积分数在数值上等于其物质的量分数;(5)利用物质的量浓度的定义式直接进行求算;(6)胶体的知识主要有布朗运动,丁达尔现象、电泳、聚沉、渗析等;【详解】(1)据Na2X的化学式知,含 Na+0.4mol,则Na2X的物质的量为0.2mol,其质量为15.6g,所178g mol ; v、m(Na2X)15.6g以Na2X的摩尔质量M(Na2X)=芯热=01moi(2) ag氧气中含有的分子数为b,其

25、物质的量为Tb-mol,所以cg氧气的物质的量为旦molNa1 22.4bc,22.4L mol =L ;aNAN Acg mol ,其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为 组ag Naag(3)在任何一种溶液中,阳离子所带的正电荷总数等于阴离子所带的负电荷总数。在该溶液中则有:c(Mg2+) X 2+c(Al) X 3=c(sO) X 2+cfClX1设 Mg2+、Al3+、C、SQ2-的物质的量浓度 分别为x、3a、13a、a,所以有2x+3X3a=aX 2+13a解得x=3a,所以溶液中c(Mg2+): c(Al3+): c(SQ2-)=3a: 3a: a=3: 3: 1;(4)设CO2和CH4的物质的

26、量分别为 n(CO2)、n(CH4)o CO2的体积分数等于物质的量分数即n CO2n CO2 n CH 4=n CH 41 n CO2,所以只需要求出n CH 4n CO2即可。据密度的本义有:n CH416 n CO244TT=1n CH4n CO222.4n CH44求得=,所以CO2的体积分数为n CO23"4=3 = 42.86;3 7该HCl的物质的量为-a-moi,形成溶液的体积为 石36.5g 1000g所以22.4.; 10b该盐酸的物质的量浓度an HCl 224 1000abc(HCl)= a=mol/LV HCl ,aq36.5g 1000g36.5a 224

27、00必103b(6)涉及的是胶体聚沉;涉及的是胶体的聚沉;涉及的是胶体的电泳;涉及的是乳 浊液的分离,与胶体无关;涉及的是胶体的渗析;涉及的是胶体的聚沉;涉及的是 中和反应,与胶体的性质无关;均与水雾形成的胶体有关,涉及丁达尔现象;臭氧消 毒是利用了臭氧的氧化性,与胶体的性质无关;所以答案选择、。15.已知制备胶体的反应原理为:FeC3+3H2。Fe(0H)3(胶体)+3HCI,现有甲、乙、丙三名同学分别进行制备 Fe( OH) 3胶体的实验I、甲同学直接加热饱和FeC3溶液;n、乙同学向25 mL沸水中逐滴加入FeC3饱和溶液;煮沸至液体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出、丙同学和乙同学一样,但是溶液出现红褐色后忘记停止,继续加热较长时间。试回答下列问题:(1)判断胶体制备是否成功,可利用胶体的 ,其中操作方法及现象是 O(2)Fe(OH)3胶体是不是电解质: (填“是”或“不是”)。(3)丁同学检查实验结果发现 (填甲、乙或丙)的烧杯底部有沉淀。(4) 丁同学利用所制得的 Fe( OH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