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洱源县小学数学名师工作室马君对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思考一、什么是有效教学.1、教师在教学中遵循其客观规律,成功引起、维持和促进学生的学习,到达了预期教学结果的活动。有效教学研究姚利民 XX大学教科院 副院长、博士、教授 2、有效教学 :指在一定时间内学生学习要有效果,有一个循序渐进的提高过程。也就是指能训练学生从“不懂到“懂,从“不好到“好,从“简单理解到“深刻领悟的教学。 从教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是促进学生学习的教学;从学的角度而言,有效教学应该是在有限的教学时间内,让学生愉悦地获得最大的进步或开展。3、包含三个方面:教学效果:教学活动的结果,指学生有
2、没有学到什么。 教学效益:教学的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相吻合。教学效率:单位教学投入内所获得的教学产出。学到的有用知识形成的有用能力良好非智力因素教学效率 100 投入的学习时间学生脑力负担二、低效教学的课堂表现1.情境创设华而不实:绚丽多彩;牵强附会;虚假造作;热闹急躁;缺少问题情境创设追求形式化课例:7的乘法口诀(二年级上册)在课的最后,上课教师设计了一个应用稳固的游戏情境“开小火车。带上逼真的“火车头头饰的教师自己当“火车头,教师手里拿着许多口算卡片,嘴里说着“呜,火车开到哪儿,就指定身边的一位同学答复,答复对了,这位学生就可以拉着教师的衣服跟在后面做“车厢,下一个同学那么接着拉着前一个同学
3、的衣服。“火车一直在教室里开着,不一会儿,“火车变得越来越长了,场面也越来越热闹,只见小朋友有的站着,有的笑着,有的在欢呼着似乎参与的面很广,参与率很高。案例分析:在这节课中,教师创设了符合二年级小朋友年龄构造、心理特征的游戏情境“开小火车,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外表上看,学生是动起来了,其主体作用也得到了发挥,同时,师生的距离近了,似乎实施了零距离的对话。但仔细观察便会发现,这堂课只停留在形式上的热热闹闹,并没有激发起学生深层次的思维,一节课下来,学生收益很少。分析问题所在,我认为,这位教师在创设教学情境时,虽然注重了形式与情趣,却无视了教学内容。因而,尽管学生很投入地参与了,但他
4、们感兴趣的是“开火车这一活动本身这一活动本身与教学内容无关。直到活动完毕,学生仍沉浸于对活动本身的兴趣中,而并未进入数学情境。并且,在这样的活动中,教师其实是关注了个别,无视了全体。课后反思:我们在设计课堂教学情境时,不仅要注重童趣,更关键的是要紧扣教学知识或技能。“情境不是让学生为了故事而故事,为游戏而游戏,学生是在各种有趣的活动中体验“数学化的过程,情境创设要对学生学习有意义。情境是学生熟悉的或可以理解的,但包含的数学问题对学生又要富有挑战性的、能引发学生的思考的。同样是这节课我们不妨设计一些练一练、做一做、辨一辨、争一争等情境,来调动全体学生参与,使情境创设更好地为数学教学效劳。情境创设
5、过分依赖课件课例:圆的周长(六年级上册)这是一堂数学公开课,执教教师伴随着多媒体课件那鲜亮的画面和悦耳的音乐,为学生创设了这样的情境:同学们,你们听说过龟兔赛跑的故事吗.动物王国又要举行一次龟兔赛跑,可这一次它们是绕着一个圆形的池塘跑多媒体动画引出“圆的周长。教师在滔滔不绝地讲着故事,学生中却有人在嘀咕:“又是动物王国“这种故事我们都听了几十遍了,还把我们当小朋友看。一节课下来,学生都昏昏欲睡,参与度不高,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案例分析:这不禁让人疑惑:儿童不是最愿意到童话中寻找自己的梦想吗.上面的案例中为学生创设了生动有趣的童话情境,为什么就不能打动学生的心灵、没能调起他们的兴趣呢.其实学生的
6、抱怨“教师把我们当小朋友看就道破了“天机处于不同学段、不同心理阶段的小学生,对情境的兴趣指向存在差异性。低年级学生对美丽生动的童话、活泼有趣的游戏、直观形象的模拟表演特感兴趣,并热衷于充当其中的角色。这符合这一学段儿童天真、爱梦想的天性和心理情境。中高年级学生那么更乐于承受自主合作、交流的情境。对于那些过于“花哨的动画反而感觉“幼稚了。因此,对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应尽量用数学自身的魅力去吸引学生,让他们感到有趣、有挑战性,激起他们好奇、好胜的心理,使他们产生进一步学习的热情。课后反思小学生由于认知、心理年龄等原因,确实需要情境生动、有趣。但“生动、有趣并不是有效情境的标准。关键是这些情境是否有
7、效促进学生“快乐、有效的学习。在圆周长概念的建立过程中,完全可以不依赖于多媒体课件,我们不妨这样设计:出示实物圆形,并用红绸带绕圆一周,让红色的 “圆周长从背景中别离出来,帮助学生成功地首次感知,形成鲜亮的表象。再通过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等活动深化认识。随后又可把红绸带从圆周上拉下,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圆的一周拉直后是一条线段,可以求其长,渗透化曲为直的思想。而在探究圆周长与直径的关系时,又可以用拉直的红绸带去量直径,证实圆周长确实是直径的3倍多一些。只有基于学生实际、有助于学生理解数学知识、实现生活经历数学化的情境才是有效的情境。2.课堂教学满堂灌:填鸭式教学;教师讲得多,学生学得累,消化不良,
8、学习效果不好3.课堂提问质量不高:满堂问;问题细小琐碎、生成性缺乏、难易度不当;答案封闭内聚例题1:班级举办元旦晚会,用彩带装饰教师。一根彩带长20米,用去了它的 ,还剩下多少米.1谁来读题.2这道题什么,要求什么.3单位“1的量是谁.4线段图怎么画.5用什么方法计算.6怎么列式.7等于多少.8为什么用乘法计算.9乘法的意义是什么.10你还有不同的解法吗.11你是怎么想的.点评: 11个小、细、碎、浅的问题使此题变得毫无X力。没有能给学生留下盘旋的空间,当然学生的思维也就缺少弹性空间。例题2:教学认识角教师设计的“我们去旅游的情景线索,出示了一系列与交通标志相关的实物:出口指示牌长方形,转弯指
9、示牌三角形和限速警示牌圆形,手巾正方形等,让学生比拟它们的不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都有角,而圆形没有角。师:这些是什么.生:交通标志师:它们有什么不同.生1:有些是圆的,有些是方的师:还有吗.生2:它们表示的意义不同师:什么不同.生:转弯指示牌表示, 限速警示牌表示,生2:我不同意.接着学生争论起来。在这种“满堂问的课堂里,教学气氛是活泼了,甚至显得有些热闹,但学生受益不多。我们教师总是想让学生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千方百计创设情景,再引出问题;在这些情景的渲染下,教师有意无意地会抛出一些无关的问题,并且认为完全尊重学生的所有问题和兴趣才表达了学生的主体作用。当生1已经讲到要害时,教师的那句
10、“还有吗.,本是想让更多的学生来表达,提高课堂的参与度。不想教师的随意发问是画蛇添足。可见,教师的设问如果没有明确的目的,随意发问,就不能发挥相应的价值和作用。教师的问要适可而止,把握好度,当学生偏离根本的思维方向的时候,教师来一点“武断的纠正也是必要的。4.师生互动外表浅层:教师居高临下,师生难以平等交流;教师单向提问,学生被动发言;学生反应残缺,不能表达交流本质5.自主学习形式化,导致“放羊式 教学:缺乏教师引导、目的不明确;教师淡化出场、学生忙碌无实效6.小组合作流于形式, “合座而不“合作:无目的无引导;无节制无分工;时间不充足;无视独立思考设置套路 抑制“思维 案例:分数根本性质教学
11、,教师设计了三个任务,让小组合作解决。 1、三X大小一样纸,分别折出1/4、2/8、4/16,并将他们涂上不同的颜色。 2、认真观察,并将结果添入里。1/42/84/16。 3、小组讨论,这三个分数_变了,_不变。 各小组经过操作、合作、交流后派代表答复,结果表述完全一样。 反思:常言道,问题是智慧的窗口,是开启创新之门的钥匙。我们知道只有当学生意识到问题的存在才是思维的起点,没有问题的思维是浅薄的思维,被动的思维。但象小组合作“探索,事先设定“套路,无须经过讨论,一目了然的“形式小组合作学习现象,学生似乎都在积极参加,是否有探索性.是否表达了课堂的主人.这样的小组合作学习充其量只不过是一场依
12、据剧本的演出罢了。我认为教师小组合作学习,应根据学生的年龄和个性特点及认知规律设计探索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有“跳一跳摘果子的感觉,应该围绕知识诞生的原始情景中发生的问题来建立合作学习的依据,设置的问题应没有明显的“正确答案,应是开放性的,这样就意味着他们有多种研究和讨论的路线,以期提出新问题,而不是诱导出教师预期的“那个答案,其次,创设小组合作学习的“问题是为了激发和维持学生的兴趣而精心构造的,通过合作得出独特的答案和创造性的方法。7.探究活动 浮于外表:探究方向模糊;事事探究,时时探究;只重过程,不重结果;不重课内,只重课外8.信息技术滥用误用:主题内容不突出;多媒体滥用;成了变相的黑板;
13、与其他教学手段的配合缺乏 合理地应用现代信息技术,注重信息技术与课程内容的整合,能有效地改变教学方式,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 现代信息技术不能完全替代原有的教学手段,其真正价值在于实现原有的教学手段难以到达甚至达不到的效果。例如,利用计算机展示几何图形的运动变化过程;利用计算机的随机模拟结果,引导学生更好地理解随机事件以及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等。 在应用现代信息技术的同时,教师还应注重课堂教学的板书设计。必要的板书有利于实现学生的思维与教学过程同步,有助于学生更好地把握教学内容的脉络。9.习题作业重量不重质:课堂练习多、课后作业重;关注解题技巧,无视方法、思维、创新能力的培养三、如何进展有效的教学设计教学设计要解决三大核心问题:v 我去哪里.要到达什么目标v 我如何去那里.如何实现目标v 我怎么判断我已到达了那里.进展反应和评价策略1:确定合理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主播签约薪酬合同范本
- 别墅室内石材合同范本
- 保密设备合同范本
- 分时度假 合同范本
- 保险增值服务合同范本
- 第15课 现代医疗卫生体系与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2023-2024学年统编版(2019)高二历史选择性必修2 经济与社会生活
- 劳动合同范本txt
- 2024年招商银行郑州分行招聘考试真题
- 二手电线买卖合同范本
- 2024年银川市永宁三沙源上游学校招聘笔试真题
- 《服装品牌策划》课件
- 个人应聘简历电工
- 2025年上半年河南省高校毕业生“三支一扶”招募1100人易考易错模拟试题(共500题)试卷后附参考答案
- 高血压的用药指导任务三高血压的药物治疗讲解
- 近五年陕西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2024
- 云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上学期1月期末考试英语试卷(无答案)
- 无人机行业市场分析指南
- 踇外翻病人护理查房
- 2024年贵州省贵阳市中考生物试题(含答案逐题解析)
- 廉洁应征承诺书
- 室内分布系统设计完整PPT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