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升园林品质体现地域特色_图文_第1页
提升园林品质体现地域特色_图文_第2页
提升园林品质体现地域特色_图文_第3页
提升园林品质体现地域特色_图文_第4页
提升园林品质体现地域特色_图文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48 建设科技Civil E ngineering T echnologies南京市园林局 提升园林品质体现地域特色南京市于1997年8月获得“国家园林城市”称号;2000年获得“全国绿化先进集体”荣誉;2003年、2008年,顺利通过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复查,我市努力发扬光大“国家园林城市”称号,并于2007年被确定为“全国生态园林城市试点城市”。围绕把南京建设成为“充满经济活力,富有文化特色,人居环境优良”的现代化中心城市,我市城市园林绿化工作确定了“巩固成果,注重特色,增加绿量,完善体系”的方针,围绕“绿色南京”战略,在原有工作基础上,推进城市园林绿化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至2008年末,城市

2、园林绿化覆盖面积达82279公顷,其中建成区园林绿化面积达27307公顷;园林绿地面积达76317公顷,其中建成区绿地面积达24695公顷;公共绿地面积达6312公顷;人均公共绿地面积达13.2m 2;公园个数62个,比上年增加2个;建成区绿地率41.71%;建成区绿化覆盖率达46.12%,在全国副省级城市中继续处于先进行列。规划建设提升品质1、加快南京各类绿化带建设依据南京市主城绿地系统规划和南京市绿线规划,对城区绿地进行控制和保护,在此基础上,围绕“绿色南京”建设,加快了城市绿地建设步伐,城市绿化事业得到了很大的发展。建设完善“三环、八片”城市大绿化框架。即完善主城内、外绿环,形成了沿明城

3、墙内外不少于15m 的绿化带和沿绕城公路两侧各100m 的外环生态绿廊,同时,着手规划和建设城市三环绕越公路绿化带,构筑多层次绿化生态圈;在完善建设钟山、幕燕栖霞山、夹江、雨花台四片风景区的基础上,着手建设老山、牛首祖堂、汤山、灵岩山四片风景区。2006年开始,全市郊野公园建设全面展开,聚宝山公园、七桥瓮生态湿地公园、滨江风光带、宝塔山公园等一批大型山林湿地、滨江郊野公园建设取得进展,初具规模。结合水系、河道,建设城市滨河绿廊,山地、湿地公园,卫生防护林带,进一步改善和提高了城市的生态质量。2、突出重点工程,打造园林精品2004年2月,南京市委、市政府做出了对中山陵园景区进行了综合整治的决定,

4、实施了建陵以来最大规模的综合整治工程。整治后,水面扩容近300亩,新增绿地2000余亩,景区森林覆盖率净增10个百分点,达到80%以上。幕燕滨江风貌区绿化生态修复项目。2000年11月“南京市幕燕风景名胜区”成立。在立地条件十分恶劣的情况下,采取在岩壁上“凿石开槽填土植树”、用1.6万多只废旧轮胎串连固定成网“灌土植绿”等方法,在80度以上坡度的裸崖上进行山体生态植被恢复工程,九年来共投入4000多万元、完成复绿230.68万m 2,回填土方188.82万方,种植各类乔灌木247.94万株,苗木品种超过100多个。至2008年末,幕燕植被恢复已完成工程量建设的80%。2009年“幕燕滨江风光带

5、”的建设列为年度十项重点工程之一,继续建设、完善。昔日满目疮痍的幕府山,现如今,已呈现出一派绿树成荫、鸟语花香的勃勃生境。3、以人为本,建设有特色、高品质公园加快公园风景区建设,雨花台烈士陵园、栖霞山风景区等实施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搞好景区环境整治,增建新的景点。陆续建设南京城市景观建设科技49 Civil Engineering Technologiesc了滨江公园、“绿博园”、月牙湖公园、东水关公园、小桃园、鬼脸城等公园景区;广场游园绿地建设,完成了大行宫、窨子山、八字山、旭日景城、明城墙外侧、朱二河、明园、驻马坡、南祖师庵、秦淮河沿线等20多处大型市民广场和带状公园绿地建设;玄武湖、莫愁湖

6、、白鹭洲、郑和、南湖等公园通过环境改造、绿化调整,提升了环境景观水平各公园坚持“文化建园”方针,充实人文景点,提高了文化品位,积极展开专类园建设,更好的发挥了其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4、立体化建设,完善绿地系统布局近年来,我市不断改造和完善城市主干道的绿化,丰富了植物层次与品种,通过美化、彩化,提高了园艺水平;对新建和改扩建道路的绿化,尽力做到“拓路不砍树,新路栽大树”,保持了“绿色隧道”特色。按照生态、景观、经济相统一的原则,全市建设了16条、400多公里长的50100m 宽的出城干道绿廊。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坚持常绿与落叶植物相结合,快生与慢生植物相结合,生态林与景观林相结合,形成环网相连的

7、绿色生态通道。尤其是车(人流量较大的主干道及入城道路,如312国道、迎宾大道等的建设,形成7条楔入主城的巨大绿带,连接城市中心。流经主城的秦淮河岸两侧新建了大片的带状绿地,形成了新的城市景观。街道、河道与郊外,由河道、道路各类绿化的行道树、乔木、花灌木、地被、藤类植物等组成了城市绿色生态廊道。基本形成点、线、面结合,大、中、小配套,门类齐全、功能显著的城市园林绿化体系。前瞻做法突出特色1、体现前瞻性,突出规划优先,做好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和地方性法规制定在南京城市总体规划和南京主城绿地系统规划基础上,2002年完成了主城绿线的划定工作,将主城243Km 2中35%的用地作为绿地控制,该绿线的方案还

8、向市民公示,听取各方意见。南京逐步编制了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长江南京段湿地保护与开发规划等,各区政府也以南京市绿地系统规划为指导,分别编制各区“绿地系统规划”。与此同时,还完成钟山、雨花台风景区规划的修编工作,完成玄武湖景区东扩、幕燕风景区、聚宝山公园、栖霞山风景区总体规划,以及莫愁湖、清凉山等公园景区单体规划的编制工作。同时加强了地方性法规的制定,五年来,进一步完善南京市城市绿化管理条例、南京市中山陵园风景区管理条例、南京市雨花台风景名胜区管理条例等三个地方性法规,南京市城市公园管理办法、南京市市民广场管理规定等个政府规章,形成较完备的城市园林绿化法律规章体系,使南京园林绿化建设、管理、保护

9、步入了法制化轨道。2、体现地域特色,突出以人为本,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园林绿化从点上突破,向带、面延伸,结合滨水、滨城、沿路,从营造城市景观角度进行绿地建设。一是以人为本,贴近市民生活,着重在老城区建设分布均匀的市民广场、游园绿地,方便老百姓就近休闲、娱乐、健身,全市已基本实现居民每出行500m,就有一处市民广场或游园绿地。二是加大道路绿化力度,加快新建、拓宽道路的绿化建设,先后完成70多条道路的绿化栽植,全市共栽植各类行道树20万株,绿化面积占道路面积的30%以上。对老道路绿化改造,道路两侧采取破墙透绿,把道路两侧的历史文化建筑、景点充分展示在市民游人面前,提升了道路绿化品位。三是注重生物多

10、样性,选择适合南京地带性的行道树树种。目前行道树树种已从过去的20余种增加到现在60多种,形成了乔灌花草构成的植物群落,丰富了城市生态景观。3、体现艺术性,突出六朝古都文化底蕴,提高公园、风景区建设水平一是加快公园景区基础设施改造,提高配套水平。近年来,拆除公园景区内各类建筑物10多万m 2,用于扩建绿地,建设花径、花带,玄武湖、红山森林动物园、白鹭洲、绣球等公园,珍珠泉、栖霞山等风景区通过环境改造、绿化调整,扩大了绿地面积,提高了环境景观水平.二是加快公园景区文化挖掘,提升品位,确定“文化建园”的指导思想。近几年,相继在玄武湖重建了“武庙古闸”景点,修复体现明代皇册库的景点建筑,修复了六朝东晋才子郭璞墩等,栖霞山建成陆羽茶庄、乾隆御碑亭、桃花湖景区,莫愁湖建成棋文馆,红山公园建成六朝大壮观阁,清凉山公园建成了奇石精品展厅,金陵书画名家展示馆;白鹭洲以丰富的秦淮文化为底蕴,进行了全面的改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