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北师大六年级语文下册文言文阅读理解专项综合练习题班级:_ 姓名:_ 时间:_1.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荀巨伯探病荀巨伯远看友人疾,值胡贼攻郡,友人语巨伯曰:“吾今死矣,子可去!”巨伯曰:“远来相视,子令吾去,败义以求生,岂荀巨伯所行邪!”贼既至,谓巨伯曰:“大军至,一郡尽空,汝何男子,而敢独止?”巨伯曰:“友人有疾,不忍委之,宁以吾身代友人命。”贼相谓曰:“吾辈无义之人,而入有义之国。”遂班军而还,郡并获全。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友人语巨伯曰(_)子令吾去(_)(_)值胡贼攻郡(_)遂班军而还(_)(_)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字的含义。宁以吾身代友人命_吾辈无义之人_3下列译文正确的一
2、项是( )A.败义以求生。 译文:毁坏情义而求得保全性命。B.岂荀巨伯所行邪! 译文:难道 是(我)荀巨伯所做的吗?C.贼既至,谓巨伯曰 译文:不久,胡人闯进家来,(友人)对荀巨伯说。D.友人有疾,不忍委之。 译文主:友人有病,不忍心抛下他。4匈奴“班军而还”的原因是什么?(用原文句子回答)_5从荀巨伯远看友人疾一文中,你看到荀巨伯有哪些值得你学习崇高的品格?_2. 阅读下面的短文,借助注释,完成练习。狐假虎威荆宣王问群臣曰:“吾闻北方之畏昭奚恤也,果诚何如?”群臣莫对。江一对曰:“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日: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予以我为不信,吾为子先行,子随
3、吾后,观百兽之见我而敢不走乎?虎以为然,故遂与之行。兽见之皆走。虎不知兽畏己而走也,以为畏狐也。今王之地方五千里,带甲百万,而专属之昭奚恤。故北方之畏昭奚恤也,其实畏王之甲兵也”(注释)荆宣王:楚国的国君楚宣王。北方:指我国当时中原一带的各个诸侯小国家。昭奚恤:人名,楚国当时著名的将领。江一:人名,魏国人,很有智谋,当时在楚国做事。长(zhng):长官,做首领的意思。然:就是这个样子,(回答)“对”的意思。1用自己的话写出下面这段话的意思。“虎求百兽而食之,得狐。狐曰:子无敢食我也!天地使我长百兽。今子食我,是逆天帝命也。”_2在“狐假虎威”这个成语中“假”的意思是_。这个成语的本意是_,这个
4、成语常用来比_。3. 阅读训练。伯牙绝弦伯牙善鼓琴,钟子期善听。伯牙鼓琴,志在高山,钟子期曰:善哉,峨峨兮若泰山!”志在流水,钟子期曰:“善哉,洋洋兮若江河!”伯牙所念,钟子期必得之。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选自列子(注释)善:擅长,善于。鼓:弹。志在高山:心里想到高山。善哉:语气词,表示感叹,意为“好啊”“妙啊”。峨峨:高。兮:语气助词,相当于“啊”。若:好像。洋洋:形容广大的样子。所念;指伯牙心里所想的,所要表达的内容。必:一定。得之:知道,明白。必定准确地知道。谓:认为。觉得。知音:本义指能听懂琴声的人,这里指理解自己心意、志趣相同和有共同语言的人。破琴绝弦:把
5、琴摔坏,把弦拉断。不复鼓:再也不弹琴。复:再,重新。1联系上下文,解释带点字的意思。(1)伯牙善鼓琴 善:_鼓:_(2)洋洋兮若江河 洋洋:_若:_(3)乃破琴绝弦 乃:_绝:_2请用“”画出下面句子朗读时该停顿的地方。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3“子期死,伯牙谓世再无知音,乃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这句话的意思是什么?_4“伯牙绝弦”这个故事主要赞扬了( )A.朋友间相互理解和欣赏的真挚友情。B.伯牙精湛的琴技和钟子期高起的音乐鉴赏力。C.伯牙和钟子期志趣高远,情操高尚。4. 阅读与理解。咏雪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
6、:“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注释:谢太傅:谢安。儿女:子女,这里泛指小辈,包括侄子侄女。俄而:不久,不一会儿。兄子胡儿:谢安次兄谢据的长子谢朗。拟:相比。即:是。无奕女:指谢道韫(yn),东晋有名的才女。无奕,指谢奕,字无奕。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字词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谢太傅寒雪日内集 集:聚集。B.公欣然曰欣然:高兴的样子。C.白雪纷纷何所似何:为什么。D.未若柳絮因风起 若:如。2下列关于“兄女”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她的父亲叫谢奕。B.她的那句比喻句没有“胡儿”说得精妙。C.她的丈夫是左将军王凝之。D.她是谢太
7、傅的侄女。3下列对这则小古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谢太傅教学有方,善于引导小辈从生活中学习。B.谢太傅哥哥的女儿才思敏捷,想象力丰富。文章结尾补充交代了谢道韫的身份,表明作者对她的赞扬。C.我们要善于运用比喻,恰当的比喻可以使句子更加生动形象。D.“公大笑乐”中的“笑”有讽刺“撒盐空中差可拟”这个比喻的意思。4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断两处)。谢 太 傅 寒 雪 日 内 集。5把下面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_5. 阅读训练。曹冲称象曹冲生五六岁,智意所及,有若成人。时孙权曾致巨象,太祖欲知其斤重,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冲日:“置象大船之上,而刻其
8、水痕所至,称物以载之,则校可知矣。”太祖悦,即施行焉选自三国志(注释)曹冲:曹操之子。智意:智谋。孙权:三国时吴国的建立者。致:送给。太祖:指曹操。访:询问。群下:僚属,群臣。咸:全,都。理:办法,道理。校(jio):比较。施行焉:按这办法做了。1解释下列加点字词。(1)时孙权曾致巨象(_)(2)访之群下(_)(3)咸莫能出其理(_)(4)则校可知矣(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访之群下,咸莫能出其理。_3文中最能体现曹冲机智聪明的是哪一句话?你还能想出其他办法称出大象的体重吗?_4曹冲称象的故事给了你什么启示?_6. 阅读文言文,完成练习。孟母三迁昔孟子少时,父早丧,母仉(zhng)氏守
9、节。居住之所近于墓,孟子学为丧葬,躄(b,扑倒)踊痛哭之事。母曰:“此非所以居子也。”乃去,舍市,近于屠,孟子学为买卖屠杀之事。母又曰:“亦非所以居子也。”继而迁于学宫之旁。每月朔(shu,夏历每月初一日)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y,拱手礼)让进退,孟子见了,一一习记。孟母曰:“此真可以居子也。”遂居于此。1解释加点词语。昔孟子少时(_)乃去(_)继而迁于学宫之旁(_)遂居于此(_)2指出下列句中“于”字用法不同的一项( )A.居住之所近于墓。B.遂居于此。C.或重于太山,或轻于鸿毛。D.继而迁于学宫之旁。3翻译下列句子。此非所以居子也 译文:_每月朔望,官员入文庙,行礼跪拜,揖让进退
10、译文:_4根据你对文章的理解,谈谈你从中悟出的道理。_7. 文言文阅读。学弈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使弈秋诲二人弈,其一人_,_;一人虽听之,一心以为有鸿鹄将至,思援弓缴而射之。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为是其智弗若与?曰:非然也。1这篇短文的作者是我国古代的思想家、教育家_。2请将短文中横线处的内容补充完整。3请用“/”划分朗读节奏。思 援 弓 缴 而 射 之4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字的意思。(1)使弈秋诲二人弈。(_)(2)思援弓缴而射之。(_)(3)为是其智弗若与?(_)(4)非然也。(_)5翻译下列句子。(1)弈秋,通国之善弈者也。_(2)虽与之俱学,弗若之矣。_6用自己的话说说:为什么两个条件
11、差不多的学生,跟随一个老师学习,效果却不同?_8. 阅读下面文段,回答问题。学者有四失学者有四失,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多。虽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注释)多:学得过多。止:遇到困难停止不前。心之莫同也:心理各有不同。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1)或失则多,或失则易:_(2)然后能救其失也:_(3)学者有四失:_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_3请你谈谈对教师作用的看法。_9. 阅读郑人买履,完成习题。郑人买履郑人有欲买履者,先自度其足,而置之其坐,至之市而忘操之。已得履,乃曰:“吾忘持度。”反
12、归取之。及反,市罢,遂不得履。人曰:“何不试之以足?”曰:“宁信度,无自信也。”译文:有个想要买鞋子的郑国人,先测量好自己脚的尺码,把尺码放在他的座位上,等到了集市,却忘了带量好的尺码。已经拿到鞋子,却说:“我忘记带量好的尺码了。”就返回家去取量好的尺码。等到他返回集市的时候,集市已经散了,最后郑国人没能买到鞋子。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你不用自己的脚去试一试呢?”他说:“我宁可相信量好的尺码,也不相信自己的脚。1解释文中加点的字。(1)_(2)_(3)_(4)_2翻译文中画线句子。(1)_(2)_3从文中找出郑人最可笑的言行。_4从这篇寓言中你懂得了什么道理?_5这则寓言讽刺了什么样的人?_10
13、. 小古文阅读。两小儿辩日孔子东游,见两小儿辩斗,问其故。一儿曰:“我以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也。”一儿曰:“我以日初出远,而日中时近也。”一儿曰:“日初出大如车盖,及日中则如盘盂,此不为远者小而近者大乎?”一儿曰:“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此不为近者热而远者凉乎?”孔子不能决也。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1读小古文完成填空。人物观点现象依据一儿日始出时去人近,而日中时远_远者小而近者大一儿_日初出沧沧凉凉及其日中如探汤_两小儿分别从两个角度表达自己的观点:一儿以_的角度,一儿则以_的角度。两小儿“辩日”有理有据,可见他们是_的孩子。2听了两小儿的话,孔子会怎么回答呢?写一写。
14、两小儿笑曰:“孰为汝多知乎?”孔子笑曰:_。3文言文篇幅短小,事中见理。我们六年级学过的书戴嵩画牛告诉我们_的道理;学弈则告诉我们_的道理。11. 阅读短文,完成练习。伯牙鼓琴伯牙善鼓琴,锺子期善听。方鼓琴而志在太山,锺子期曰:“善哉乎鼓琴,巍巍乎若太山!”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锺子期又曰:“善哉乎鼓琴,汤汤乎若流水!”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1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1)伯牙善鼓琴善:_(2)善哉善哉乎鼓琴善哉:_(3)少选之间而志在流水少选:_志:_2请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汤汤乎若流水译文:_(2)巍巍乎若太山译文:_(3)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
15、者。译文:_3画出这个句子的朗读节奏。锺子期死,伯牙破琴绝弦,终身不复鼓琴,以为世无足复为鼓琴者。4“高山流水觅知音”的故事至今广为传颂,从文中的哪句话可以看出子期堪称伯牙的“知音”?请结合文意,谈谈你对“知音”的理解。_12. 课内阅读。敏而好学,。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学而不厌,诲人不倦。选自第八单元25课古人谈读书1按课文内容填空。2请为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意思。(填序号)敏( ) 知( ) 厌( ) 诲( )A满足 B聪敏 C同“智”,智慧 D教诲3请你说一说“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的意思。_4选择句子的句式,填写序号。A反问句 B比喻句 C疑问句(1)心既到矣,眼
16、口岂不到乎? (_)(2)书,被人们称为人类文明的“长生果”。(_)(3)问渠那得清如许? (_)13. 文言文阅读。嫦娥奔月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而为月精。旧言月中有桂,有蟾蜍。故异书言: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人姓吴,名刚,西河人,学仙有过,谪令伐树。选自淮南子(注释)羿(y):传说中嫦娥的丈夫,尧时的善射者,山海经有“羿射十日”的记载。请:求。西王母:仙人名。姮(hng)娥:即嫦娥,羿之妻,汉代避文帝讳改“姮”为“嫦”。蟾蜍(chng ch):也叫蛤蟆(h ma)。两栖动物,体表有许多疙瘩,内有毒腺,俗称癞蛤蟆、癩刺。斫(zhu):
17、大锄;引申为用刀、斧等砍。谪(zh):被处罚。1对下列句中加点字的意义判断正确的一项是( )羿请不死之药 常斫之 学仙有过过故人庄A.相同,相同B.相同,不同C.不相同,不相同D.不相同,相同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1)羿妻姮娥窃之奔月,托身于月,是为蟾蜍。_(2)月桂高五百丈,下有一人,常斫之,树创随合。_14. 阅读与思考。顾恺之,字长康,晋陵无锡人也,博学有才气。人问以会稽山川之状,恺之云:“千岩竞秀,万壑争流。草木蒙笼,若云兴霞蔚。”恺之每食甘蔗,恒自梢至根。人或怪之,云:“渐入佳境。”尤善丹青,图写特妙,谢安深重之,以为有苍生以来未之有也。每图起人形,妙绝于时。尝图裴楷象,颊上加三毛,观者觉神明殊胜。尤信小术,以为求之必得。人尝以一柳叶绐之,曰:“此蝉所翳叶也,取以自蔽,人不见己。”恺之喜,引叶自蔽,信其不见己也,甚以珍之。故俗传恺之有三绝:才绝,画绝,痴绝。注丹青:指绘画。小术:小技巧,小法术。绐:欺骗。(选自晋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江苏安全技术职业学院《肿瘤放射治疗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老年人卧床的护理措施
- 新疆农业大学《多元音乐文化与世界名曲欣赏》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河北省张家口市涿鹿县2024-2025学年初三第一次模拟考试(化学试题文)试卷含解析
- 2025年山东省莱芜市莱城区茶业口镇腰关中学初三下学期十月月考化学试题含解析
- 广东职业技术学院《生物纳米与高分子材料》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浙江广厦建设职业技术大学《马克思基本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湖南网络工程职业学院《地下工程结构》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北京科技经营管理学院《土力学理论与实践》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广东工业大学《电路板设计CAD》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入团申请书纸
- 2025年广东广州市高三高考地理模拟试卷试题(含答案详解)
- 收费站防雷电安全知识
- 2006年上海市中考满分作文《我们的名字叫坐在“最后一排”的人》
- 2025年中国药学会公开招聘工作人员3人历年高频重点提升(共500题)附带答案详解
- 机器学习(完整版课件)
- AEO贸易安全培训
- 《简历制作培训》课件
- 食品安全案例-课件-案例十二-苏丹红事件
- 肝硬化失代偿期
- 2023年非车险核保考试真题模拟汇编(共396题)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