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二首_第1页
《诗经》二首_第2页
《诗经》二首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诵读欣赏 诗经二首 第 一 课时教学目标1.能说出诗经的基本常识,感受其朴实清新的艺术风格。 2.能说出两首诗表达的美好情感: 理解关雎所表现的青年男子对美丽善良女子的热烈追求和青年男女真挚美好的爱情生活;理解蒹葭所抒发的热恋者欲见而不得的惆怅之情。当堂背诵两首诗。3.了解诗经作品所运用的反复和赋、比、兴手法。教学重点诗歌的反复吟唱所表现出的情感。 教学难点比兴手法的运用 。教学媒体建议使用图片、小黑板或多媒体课件。教 学 过 程复 备 栏【课前预习】1.查阅诗经的相关资料,了解与之有关的文学常识。2.熟读两首诗,对照注释理解大意,在有疑问之处作记号。【课堂学习】一、导入新课:(背景音乐在水一

2、方) 爱情是人类最伟大的情感之一,也是文学作品的一大主题。“窈窕淑女,君子好逑”广为后人引用,“在水一方”被琼瑶作为书名,后又写成歌,而它们都出自于我国最早的诗歌总集诗经,今天我们就来领略一下这熏陶了不计其数的文人的儒家经典。 二、诗经知多少1.学生交流查阅的相关资料,整理成百字以内的简介。(学生发言,补充。) 2.教师总结相关文学常识:诗经分“风、雅、颂”三部分。“风”是十五国风,160篇,是各诸侯国的土风歌谣。“雅”是西周王朝地区的正声雅乐,共105篇,大雅用于诸侯朝会,31篇,小雅用于贵族宴飨,74篇。“颂”是统治阶级宗庙、祭祀的舞曲歌辞,周颂31篇,鲁颂4篇,商颂5篇,共40篇。论语说

3、“不学诗,无以言”,古人认为学诗可以使人“温柔敦厚”,所以诗经一直被选作各类学校的教材。三、听读两首诗的录音。1.结合注释,积累词语。雎鸠 窈窕 逑 荇菜 寤寐 蒹葭 未晞 跻 水之湄 水中坻 水之涘 水中沚2.初步感知诗经的诗的形式特点。学生自由谈自己的认识,明确:诗的题目取自于句首。基本句式是四言。采用重章叠句的形式。为了获得声韵上的美感,大量使用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如“关关”、“窈窕”、“参差”、“辗转”、“苍苍”、“萋萋”、“采采”等。四、四读关雎(1)一读:读通诗句。学生自由朗读一遍。 请一位学生朗读全诗,再由其他学生纠正字音、停顿上的错误。齐读全诗。 (2)二读:读懂诗意。 对

4、照注释再读诗句,在小组中提出不理解的词句并进行讨论,小组推选代表发言,交流讨论结果和不能解决的问题。 用自己的话说说对这首诗的理解。教师在其间做好启发、指导工作,纠正学生错误,肯定学生言之有理的个性化理解。 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再读全诗。 (3)三读:体会情感。 小组推荐的代表参加朗读比赛,学生评委评论是否读出感情,应该读出怎样的感情。(教师可以为学生提供背景音乐:梁祝、高山流水、汉宫秋月等。)明确:一见钟情相思无眠幻想结合讨论应该怎样读才能读出感情。教师在其间作好必要的提点。 全体学生齐读。 (4)四读:品味诗韵。 讨论:这首诗的魅力在哪里?可从内容、写作多方面分析。 学生小组讨论,代表发言

5、。例如:从内容上:这首诗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内心的朴实愿望,这是日常生活中思想感情的自然流露,具有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生活情趣。抒发的感情热诚真挚、纯洁朴实,全无庸俗虚伪之态,有一种发自内心的纯真之美,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对美好事物的追求和向上的精神。写作方面主要从比兴手法、重章叠句、双声、叠韵、叠字的语汇的运用及其好处方面谈。教师总结。背诵全诗。五、自读蒹葭(1)依照四读关雎的方法(读通诗句-读懂诗意-体会情感-品味诗韵)自读蒹葭。(2)拓展质疑,探究品读。搜集疑问,班级讨论,如:诗歌描写了哪些景物?为什么要描写这些景物而不是其他?伊人是真有其人,还是想象中的人物?诗人追到伊人了吗,谈谈你的看法。(3)二次创作,再现诗境。欣赏在水一方的歌词,从中找出蒹葭的痕迹。体会二次创作的魅力。用优美的语言改写蒹葭中任意一段。当堂完成,班级交流。师出示示例。六、背诵全诗,正确引导读了这两首诗,谈谈你对“爱情”的理解。明确:爱情神秘美好,发乎内心。合适的年龄,高尚健康。现阶段,对同学们来说“伊人”就是未来美好的人生理想,让我们勇敢地去思念“伊人”,追寻 “伊人”!七、拓展阅读,布置作业1阅读关雎蒹葭比较赏析。2在关雎蒹葭中任选一首自选一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